脑血管病急性期电脑康复仪应用疗效观察_第1页
脑血管病急性期电脑康复仪应用疗效观察_第2页
脑血管病急性期电脑康复仪应用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血管病急性期电脑康复仪应用疗效观察         急性脑血管病有很高的致残率,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将会有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3月2005年12月我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均为脑梗死和脑出血,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除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可逆性神经功能缺损,病初患侧肢体肌力03级,病程中无意识障碍。治疗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4281岁,平均65.3岁;脑梗死45例,脑出血11例。对照组56例,

2、男33例,女23例;年龄4382岁,平均66.2岁;脑梗死44例,脑出血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均按神经病学(第5版)上脑梗死和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原则用药,并对急性期的康复训练给予指导,包括患侧上下肢功能位的摆放,向健侧或患侧侧卧时的姿势摆放,并训练翻身、坐起、站立、平衡、行走和手的功能等2。   治疗组同时对脑梗死患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一般病后25天)时即开始加用电脑康复治疗仪,对脑出血患者意识清醒,病后1014天开始加用治疗仪,均每

3、日1次,每次30min,1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期过后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按神经病学中6级肌力记录法评定,并在6个月后随访,用Barthel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评定疗效(ADL1: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2:恢复日常生活或可独立进行家庭生活;ADL3:家庭生活需人帮助,拄拐可行走;ADL4:卧床不起,但保持意识;ADL5:植物生存状态)。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急性期过后患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 见

4、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肌力恢复情况比较注:两组比较治疗组肌力增长例数及肌力增长幅度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   2.2 两组患者6个月后随访生活能力(ADL)情况 见表2。表2 病后6个月两组生活能力比较注:两组比较治疗组 6个月后生活能力较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功能重建是其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可塑性指在结构和功能上修正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部分神经元的损伤,可通过临近完好部分神经元的功能重组或较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代偿,脑皮质的神经重建是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恢

5、复的基础4。目前国内外有关报道指出5,6,脑卒中偏瘫后的康复作用与疗效经科学证明是有效且被各家公认的,且康复开始越早,疗效越好。国内缪鸿石等7主张,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体征不再进展48h,GCS评分8分,即可开始康复治疗。   理疗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神经肌肉营养,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防治肌萎缩,增强肌肉收缩功能,促进脑组织内血管扩张,缓解血管痉挛,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对脑出血能加速渗出物与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组织的再生修复8。          &

6、#160; CRI-A型电脑康复治疗仪是利用先进的软、硬件技术研制成功的新一代治疗仪,产品特点:(1)突出人体电生理特性:在模仿人体肌纤维动作的基础上采用的基波为对称双向脉冲波形,并利用各种函数波进行调制,形成了调频、调幅的组合治疗波形;(2)无电解和刺痛感:低频至中频的宽频带范围输出,具有抗适应性作用,能使患者在无刺痛感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治疗作用,从而加速病症的恢复过程;(3)全电脑化设计:充分发挥电脑软件的智能特性,根据电疗理论和专家的临床经验编制了适应各种病症的电脑处方,使用简便;(4)具有电路自动保护功能,确保使用的安全性。该产品将设定的时间,治疗强度以及不同频率的方波、正弦波、指数波

7、、锯齿波、梯形波和三角波波形程序固化在芯片中,芯片产生的脉冲信号经过功率放大后,连接电极片作用于人体,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该仪器内设处方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疾患所致的肌肉麻痹、萎缩、痉挛、瘫痪等症状,能局部消炎、止痛,促进神经肌肉功能康复,对急慢性脑血管病、多发性神经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废用性肌萎缩、骨质增生等疾病均有一定疗效和作用。   偏瘫患者在早期运动训练的同时进行理疗,可互相补充,最大限度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轻致残,提高生存质量9。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往往先被送到综合医院,而多数综合医院,特别是基层

8、综合医院,虽对药物治疗很重视,但缺乏正规的康复医师,且对急性期是患者康复的关键阶段认识不够,结果,急性期未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摆放和进行充分的被动运动而造成关节挛缩等合并症,给后期的康复医疗带来很大困难,影响康复的疗效,如果能引进一些简单实用的理疗机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早期应用,可明显减少合并症的发生,提高康复疗效,有利于以后肢体进一步康复。   另外,本次总结中还观察到一些对肢体康复不利的因素,如患者年龄偏大(70岁以上),患病初肌力较差(01级),康复开始较晚(急性期后才开始),康复时间短(少于1个疗程),康复过程中自己锻炼不积极主动等,以上因素均影响患侧肢体功能恢复,所以康复治疗中要注意重视早期康复(对预防并发症、改善肢体功能非常重要),强调持续康复,多指导多监督,同时注意患者的心理康复和家庭成员的参与,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5 Dun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