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大杨庄铁矿水资源论证_第1页
迁安大杨庄铁矿水资源论证_第2页
迁安大杨庄铁矿水资源论证_第3页
迁安大杨庄铁矿水资源论证_第4页
迁安大杨庄铁矿水资源论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总论1.1 项目来源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钢铁需求量较大,钢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到2008年底中国铁矿石需求超过全世界铁矿石产量的五分之一,2009年更是增量迅速。目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仍会进一步增加,对铁矿石的需求也将持续上升。为了满足需要,国内大量矿山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有的已经开工建设。尽管如此,我国自产铁矿石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中国是国际铁矿石的最大买主。近年来我国铁矿资源供应能力明显提高,铁矿石原矿产量从2003年的2.6亿t增加到2009年的8.8亿t,国产铁矿自给率稳步提升。但中国

2、对外进口矿产依赖程度依然很高,2011年进口依存度达到68。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较高,且呈现出快速增高趋势。2007、2008年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分别为51%与58.9左右,2009年全年,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6.28亿t,同比增长41.6%。对外依存度高达71%;2010年及2011年进口矿石量为6.19亿t和6.85亿t,对外依存度高达66%和68%。据我国海关统计,今年1月8月份,全国共进口铁矿石4.86亿t,比去年同期增加3872万t,增长8.7%。为了减弱国内钢铁行业受制于海外矿业巨头公司,国内近年来不断加大了铁矿石的开采力度,但是需求缺口仍高达近亿,铁矿石市场需求仍较

3、大。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位于迁安市城区西北14 km处,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露天开采,目前原采矿权范围内矿体已全部采完。根据矿区资源条件,企业向国土部门提出扩大矿区范围的申请,在原开采区周围及深部进行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露天/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0/5万t/a。2010年9月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迁安市国土资源局的委托,编制了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扩大矿区范围采矿权设置方案并上报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3月6日以“冀国土资函2012236号”文作了批复。2012年6月中钢集团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企业委托,编制了迁安市四方有

4、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经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企业已获得扩区后的采矿许可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60号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国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以及迁安市水务局对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指导意见,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9月委托我公司承担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地下开采水资源论证工作。我单位在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地下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成果的基础上,经实地查勘和多方收集相关资料,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编制了该建设项目

5、的水资源论证报告。1.2 水资源论证的目的及任务本次论证工作的目的是根据水利部、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2年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其附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按照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地下开采(以下简称大杨庄采区)需水要求和项目所在地区水资源状况,对建设项目用水的合理性、取水水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及项目取用水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作出论证、评价,并提出相应的节水、水资源保护和补偿措施。本次水资源论证将为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大杨庄采区的取水许可申请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提供依据。论证的主要任务有:(1)对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6、的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进行分析。(2)对建设项目的取用水合理性进行分析。(3)根据建设铁矿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评价成果,按照疏干排水方案,对铁矿的疏干排水供水水源及可靠性进行论证。(4)对建设项目取水、排水对区域水资源和周边取水户的影响进行分析。(5)提出水资源保护措施和取水、退水影响补偿建议。(6)提出水资源论证结论。1.3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5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4)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水利部、建设部、农业部),2005年4月;

7、(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第 15 号令),2002年3月;(6)河北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河北省水利厅)。 规范规程(1)关于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资源2002145号文),2002年3月;(2)水利水电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SL525-2011);(3)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4)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5)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6)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7)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GB/T7119-93);(8)工业用水考核指标

8、及计算方法(CJ42-1999)。 采用标准(1)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GB15218-94);(2)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09);(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3.4 参考文献(1)河北省水资源评价(2004年);(2)河北水利统计年鉴(2009年);(3)唐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及唐山市水务局,2006年;(4)迁安市“十二五”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迁安市水务局;(5

9、)河北省迁安市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2006年;(6)迁安市水资源年报(20012010年);(7)河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志;(8)供水水文地质手册;(9)河北省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河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大队,2012年。(10)河北省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金润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2年。(11)河北省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地下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金润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1.4 取水规模、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取水规模:(1)露天开采大杨庄采区露天

10、开采矿坑排水量为22.63万m3/a;露天采、选矿生产用水量7.96万m3/a,其中采矿生产取新水0.29万m3/a,选矿生产取新水7.67万m3/a;剩余14.67万m3/a用于附近大石河选矿厂使用。生活取新水0.14万m3/a。(2)地下开采大杨庄采区地下开采矿井涌水量22.60万m3/a;采、选矿生产用水量3.80万m3/a,其中采矿生产取新水1.84万m3/a,选矿生产取新水1.96万m3/a;剩余18.80万m3/a用于附近大石河选矿厂使用。生活取新水0.14万m3/a。取水水源与取水地点:采矿和选矿取水水源为矿坑排水/矿井涌水;生活取水为矿区现有地下水井。1.5 工作等级本工程取水

11、用途为矿山工业用水,水源主要为/矿坑排水矿井涌水。露天开采矿坑排水量620m3/d,地下开采矿井涌水量1128.09m3/d;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型,且项目充分利用矿井涌水,设计了较完备的节水和污水处理回用设施;无废污水排泄,退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水资源论证分类等级指标(表1-1),综合本项目各项条件,该项目水资源论证等级确定为三级。表1-1 水资源论证分类分级指标 分类分类指标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地下取水工业取水(万m3/d)10.310.3地质条件复杂中等简单取水和退水影响水资源利用对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利用产生影响。对第三者取用水影响显著。对第三者取用

12、水影响轻微。生态现状生态问题敏感;取水对水文情势和生态取水产生明显影响; 退水有水温或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问题。现状生态问题较为敏感;取水和退水对水文情势和生态水量产生一般影响;退水有潜在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现状无敏感生态问题;生态影响轻微。水域管理要求涉及保护区、保留区、省际缓冲区及饮用水水源区等区域;涉及两个以上水功能二级区。涉及过渡区、省级以下多个行政区的水功能区等区域;涉及两个水功能二级区。涉及单个水功能二级区。退水污染类型含有毒有机物、重金属或多种化学污染物。含有多种可降解化学污染物。含有少量可降解的污染物。退水量(m3/s)0.10.050.10.051.6 分析、论证范围和水平年 分析

13、、论证范围分析范围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中关于水资源评价分区要求,考虑流域与行政区域相结合,与现有成果和资料相对应,突出水资源管理和兼顾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需要,以水资源综合规划的计算分区,即水资源流域分区套行政区划形成的计算单元作为分析范围。论证范围选择为建设项目地下取水可能影响水源条件的范围,以保证地下取水水源论证工作质量,以有利于促进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满足建设项目对水量和水质的要求,并便于查明水文地质条件为原则,应覆盖较为完整的或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或不小于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及其影响范围。经综合分析,确定本项目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为整个迁安市行政区域;论证范围按矿区向周边延伸1500m计算,

14、确定为4.69km2(见图1-1)。 水平年目前2012各项资料基本完备,据此确定现状基准年为2012年;另根据本项目生产进度计划,露天开采规划水平年为2015年,地下开采规划水平年为2018年。1.7 论证委托书、委托单位与承担单位水资源论证委托书见附件1。委托单位:迁安市马兰庄镇兴云铁选厂承担单位:*项目所在地图1-1 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地下开采工程水资源论证分析范围、论证范围图水资源论证分析、论证范围图分析范围论证范围2 建设项目概况2.1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及位置项目名称: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地下开采工程项目性质:改、扩建工程项目位

15、置:见图2-1。矿区图2-1 大杨庄采区工程位置图2.2 建设地点、占地面积和采区现状(1)建设地点: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位于迁安市城区西北14Km处,行政隶属迁安市蔡园镇管辖。矿区范围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118°3311,北纬40°0429。矿区西侧大杨庄村西有首钢卑家店铁路及马兰庄沙河驿公路通过,矿区有简易道路与之相通,交通便利。(2)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大杨庄采区矿区总面积约0.44km2,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均利用现有设施。露天开采矿山排土利用现有排土场,位于露天采场北部。露天开采总平面图见图2-2。地下开采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人员、材料下井平硐、矿岩石

16、运输平硐、风井、充填站、空压机房和井口变电站、高位水池和废石厂。废石场利用附近-1矿体露天采坑。地下采矿工程总平面图见图2-3。(3)大杨庄采区现状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露天开采,主要开采-1、-2、矿体。原采矿权范围0.0219 km2,开采深度+158m+70m,建设规模4.5万t/a,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11年7月。目前原采矿权范围内矿体已全部采完。根据大杨庄矿区资源条件,企业向国土部门提出扩大矿区范围的申请,扩大矿区范围内共包括6条矿体,编号分别为:-1、-2、和矿体,估算磁铁工业矿保有资源储量1799千吨,矿区面积0.4426km2,开采深度+169

17、.25m-115m。根据矿区6条矿体的赋存条件和开采现状,和-2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系统;-1矿体露天境界以外的矿体和、矿体埋藏较深,采用地下开采系统。采出矿石供声远选矿厂。根据储量核实报告,扩大矿区范围内扩大矿区范围内估算磁铁工业矿保有资源储量(332+333)1799千吨,TFe29.65%,mFe25.81%,其中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329千吨,TFe28.51%;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470千吨,TFe29.81%,mFe25.81%。大杨庄采区现状如下:-1矿体原为凹陷式露天开采,原采矿权内矿体已全部采完。目前地表已形成南北长约452m、东西宽约346m(采场上沿)的

18、采坑。拟开采矿体长约240m,厚10.0612.03 m,平均厚11.23m;最大采深约123m,最低工作底盘位于标高约-40m处。矿山开采边坡角较陡,约6570°。-2矿体位于N200N900线间,为首钢大杨庄采区露天开采,于90年代末闭坑,N500线位置采坑已经积水,最大积水深度40m,N600以北排土场最高236.2m,堆积最大厚度达61m。矿体位于扩大矿区西北,其北东端已形成一个长约270m,宽约150m,深约30m的采坑。该区民采现象普遍,该矿体自2008年以后未进行开采,目前该采坑已积水,积水深度达15m。采坑边坡角较陡,约6075°。、矿体位于矿区东部N700

19、N900线间,目前未开采。2.3 声远选矿厂现状迁安市声远铁选有限公司位于迁安市蔡园镇大杨庄村东,矿石来源为迁安市兴云铁选厂大杨庄采区。目前声远铁选厂实际年处理矿石20万t左右,精矿产量约6.6万t/a。由于原采矿权范围内矿体已全部采完,企业选矿厂急需后续接替矿山供应矿石原料。大杨庄采矿工程建成后,铁矿石全部供给声远选矿厂,选矿厂年处理矿量不变。2.4 建设规模及实施方案2.4.1 矿山建设规模采矿许可证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为25×104t/a。根据该矿山河北省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露天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2和矿体采用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20.0×104

20、t/a;根据河北省迁安市四方有限责任公司兴云铁矿大杨庄采区地下开采可行性研究报告,-1、和矿体采用地下开采,生产规模为5.0×104t/a。2.4.2 矿山工作制度矿山工作制度为年工作天数300天,每天2班,每班8小时。2.4.3 人力资源配置根据生产规模和开采工艺流程,确定矿山劳动定员为64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生产工人57人。2.4.4 实施方案根据政府有关文件要求,大杨庄采区首先进行露天开采;为了保证矿山出矿的连续性,露天生产时进行地下开采基建工作。露天开采结束后(露天开采4.0年),地下开采投入生产。(1)露天开采据前述,-2和矿体为露天开采,-2矿体采出矿石品位TFe= 2

21、9.64%,矿体采出矿石品位TFe= 27.39%。采场出矿块度5000mm。根据采掘进度计划,矿山-2和矿体同时基建,同时生产。-2矿体露天服务年限6年,其中基建期为1.8年;-2矿体基建工程量为73.59万t,其中岩石剥离量72.35万t,副产矿石量1.24万t。矿体露天服务年限3年,其中基建期为0.6年;基建工程量为24.15万t,其中岩石剥离量23.54万t,副产矿石量0.61万t。露天开采开拓方案采用公路-汽车运输。运输道路采场内螺旋布置。采矿工艺主要包括:穿孔,爆破,装载,运输等环节。采场采用缓工作帮,矿岩分爆分采,工作台阶坡面角75°,自上而下逐水平分层开采。(2)地下

22、开采-1、和矿体采用地下开采,采出矿石品位:TFe 25.20,mFe 21.94。矿山主要矿量集中在-100m中段,本次设计开采范围为-100m水平以上。矿山基建时间为31.0个月,开采服务年限8.0 a(不含基建期)。地下开采开拓方法采用平硐盲竖井开拓方案,由2条平硐(编号分别为PD1和 PD2)和1条盲竖井组成。采矿方法采用浅孔留矿嗣后充填,矿山地下开采总的开采顺序为由下向上分中段开采,开采中段分别为+50m、0m、-50m、-100m。矿山在同水平多矿体同时开采时,要先采上盘矿体后采下盘矿体。中段矿体采用后退式开采,由矿体端部矿块向矿石运输出口方向回采。矿块内部,沿倾斜方向由下至上逐层

23、回采。2.5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取水方案(1)取水量露天开采总取新水量为8.10万m3/a,其中采矿生产取新水0.29万m3/a,选矿生产取新水7.67万m3/a,生活取新水0.14万m3/a;地下开采总取新水量为3.94万m3/a,其中采矿生产取新水1.84万m3/a,选矿生产取新水1.96万m3/a,生活取新水0.14万m3/a。(2)给水水源本项目有自身矿井涌水量。遵循一水多用,分质供水的原则,本项目采用如下供水方案:采矿和选矿工程用水取用矿井涌水作为生产水源,生活水源为现有地下水源。(3)水质要求生产用水为净水标准,SS不大于50mg/l;生活用水为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2.6 建设项目

24、业主提出的退排水方案厂区排水采用分流制,设计了生产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及雨水排水系统。(1)采矿生产排水系统井下生产排水进入井下水仓,经泵送将水排至地表,经澄清后做为新水用于生产消防。富余水量进入总供水泵站杂水池,由杂水泵送至选矿厂,澄清后作为选矿生产用水,不外排。剩余矿坑排水/矿井涌水量用于附近大石河选矿厂使用。(2)选矿生产排水系统目前选矿厂的生产排水系统设有循环水池、循环水泵站、尾矿库等设施,对不同水质的生产废水分别采用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后循环使用或回用,不外排。(3)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地面生活污水排水系统将食堂、办公等生活辅助设施的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后排入WSZ-FB5型地埋式污水处

25、理设备进行处理,出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处理后的水回用于厂区绿化和清洁用水,不外排。(4)雨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沿道路布置,顺地势汇集,排入附近的小沙河。3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3.1 基本概况 地理位置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地理位置在东径118°27118°56,北纬39°5140°l5之间,北以长城与青龙县为界,东隔青龙河与卢龙县相望,南与滦县接壤,西部和迁西县相邻。地处“京津唐”金三角区内,西距北京190km、天津100km,东至秦皇岛75km,南距京唐港90km,与唐山相距90km。京秦、大

26、秦、京山等3条铁路和京沈高速、102国道、三抚公路由西向东通过迁安,平青大公路沟通南北,交通便利。 地形地貌全市总面积1208km2,位于燕山沉积地带,地质构造总格局属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和华夏构造体系,市境地形呈“簸箕状”。市境最高山峰海拔695.70m(五重安乡的大嘴子山),最低平原海拔32.30m(彭店子乡南丘村西)。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低山丘陵区;中部覆盖有较厚第四纪沉积物的低洼地区为迁安盆地。本区地貌形态多样,微地貌变化复杂,根据其成因和形态可分为三种地貌类型,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及残山、剥蚀堆积山前斜地、冲洪积山间河流漫滩及阶地,如图3-1。(1)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及残山。主要分布在本

27、区的西部、北部和东部,迁安盆地内有基岩残山零星分布。西北部吴官营马兰庄印子峪以西地区、南部爪村以南的龙山一带,地形陡峻,沟谷发育,切割较深,相对高差100m,属遭受剥蚀的低山地形;北部及东部的混合岩、片麻岩分布区相对高差较小,由于长期遭受剥蚀,现已形成残山,一般山顶浑圆,相对高差50100m。图3-1 迁安市地形地貌图(2)剥蚀堆积山前斜地。指山前残积地带,剥蚀堆积物宽度3002000m,地面坡降25,分布在基岩残山的山前地带,一般与河流级阶地相连,仅地面坡度略大于阶地地面坡度。(3)冲洪积山间河流漫滩及阶地。流经迁安市的滦河为摆动频繁的迁移性河流,自西峡口至麻官营,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河床,长度

28、约25km。中部张官营至迁安城区一带河床及漫滩宽度达4.5km,上、下游较窄,河宽在1km左右。辫状河床及漫滩内发育了众多的大小不等的菱形坝,致使水流分聚无常,形成许多叉道河床,在吉兰庄与大玄庄之间就存在明显的五条河床。现代的滦河河床平水期及枯水期宽度一般在2080m之间。河漫滩滦河漫滩有两种类型,一是由辫状河床形成的菱形坝,如西李铺、大蔡庄、西夹河等村庄都座落在较大型的菱形坝上,其地面高程高出河床23m,接近级阶地,地层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二是滦河泄洪干河床和浅滩,表层岩性以砂、卵石为主,透水性良好。滦河阶地区内滦河有两级阶地。级阶地广泛分布于滦河两岸,前缘高出河漫滩23m,形成陡坎,后

29、缘与滦河级阶地呈上叠关系接触,阶地面宽0.54.5km,地面平坦,微向河床倾斜,具有明显二元结构,是迁安主要的作物种植区和居民居住区。级阶地分布于东西山前斜地之前,地面平坦广阔,宽0.57km,与级阶地以陡坎相连,高差2025m。西岸阶地高于东岸阶地约10m,西部阶地在靠近山前倾斜地附近,发育有独流入海的西沙河。东岸级阶地后缘与青龙河级阶地后缘相连。 土壤植被迁安市土壤成因条件较复杂,在岩性、地形地貌、气候、生物及人类活动影响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主要形成褐性土、淋溶褐土、草甸褐土及风沙土四种类型。盆地内为农业主产区,绝大部分被农作物及林地所覆盖,植被覆盖程度高,覆盖率达到80%以上。区内一般

30、水土保持较好,水土流失程度较轻;局部为风沙土壤,植被覆盖较差,水土易流失。 水文气象全市地处燕山南麓,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变化大,冬季寒冷干燥多风。迁安市降水量具有年内分配非常集中、年际变化大的特点。多年平均降水量680.0mm,最大年降水量1008.0mm,最小降年水量355.8 mm。降水多出现于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又以7、8月份最为集中。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不均,常造成旱、涝自然灾害年内同时发生。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自西北部山区向东南部呈现逐渐递减之势,其中山区697.3mm,平原区657.9m

31、m。 河流水系迁安市地处海滦河流域,境内有分属于滦河水系和冀东沿海水系的河流16条。属于滦河水系的有:滦河、青龙河、隔滦河、刘皮庄沙河、三里河、十里河、凉水河、野河、五道沟沙河、冷口沙河、白洋河、徐流河等12条河流;属于冀东沿海水系的有:西沙河、大石河、崇家峪河、管河等4条河流。 滦河是迁安市最大过境河流,发源于我省承德市丰宁县小梁山;流经内蒙古高原、坝上草原,复入我省;经丰宁、隆化、滦平、承德、宽城及迁西等县,于龟口北进入迁安市境内;由西北向东南斜穿城区西部,到南丘村南与青龙河汇合后流入滦县境内。滦河干流全长888km,流域面积44750km2;在迁安境内长54km,流域面积262.8 km

32、2;盆地内河长30.8km,流域面积254 km2。滦河水量丰沛,历史上洪水发生频繁。20世纪80年代,在滦河干流上兴建了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总库容34亿m3,有效减轻了下游洪灾的发生。3.1.6 水文地质迁安市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根据地形地貌和地层岩性分布特征,可将迁安市地下水类型分为基岩构造-风化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1)基岩构造-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和东南部的低山丘陵区,面积673 km2。在北部长城沿线,由于断裂构造较发育,分布有基岩构造裂隙水;但因基岩构造裂隙水富集于断裂带中,其范围难以确定,故与基岩风化裂隙水综合论述。由于山区大部分岩性为太古界变质岩系地层,裂隙不

33、发育,主要为风化裂隙潜水,富水性差。该区片麻岩、片麻花岗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1525m,弱风化带可达2560m,地下水随风化强度减弱逐渐消失。在沟谷低洼处一般有泉水出露,涌水量小于1L/s。在局部的断裂发育地段,单井出水量可在40m3/h以上。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随地形由高到低向下游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以地下水径流的形式补给山前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少量是以人工开采和以泉的形式排泄。地下水水位动态受降雨影响,随季节变化。(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冲洪积山间河流漫滩及阶地即平原区,包括孔隙潜水和孔隙微承压水。1)孔隙潜水分布于滦河漫滩、I级阶地、山前斜地、冲沟及II级阶地的

34、上部地层中,由于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所处位置的不同,致使其富水性和供水意义存在很大差异。滦河河漫滩及I级阶地潜水 滦河漫滩和I级阶地分布面积为168km2。含水层为一层稳定的卵砾石层,卵石为杂色的片麻岩、石英岩和安山岩等,直径一般2050mm,最大可达250mm,松散无胶结,磨圆度较好,分选性较差,卵石中充填大量粗砂和砾石。含水层厚度922m,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510m。滦河II级阶地上部孔隙潜水 此含水层分布面积较大,在迁安盆地地表水分水岭以内,滦河以东分布面积41km2,滦河以西45km2。赋存于上更新统冲洪积粉细砂含水层中,含水层一般厚530m,与下伏微承压孔隙水之间存在一层厚1020m的

35、粘土隔水层,富水性差,民井单井平均出水量15m3/d,单位涌水量小于4m3h·m。山前斜地及冲沟孔隙潜水赋存于山前斜地和低山丘陵的冲沟内的全新统洪积、残积和坡积砂、砾石含水层中,含水层厚度小于10m,薄而不稳定,分布面积小,富水性差,一般无供水意义。2)孔隙微承压水 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赋存于滦河II级阶地下部和滦河河漫滩及I级阶地下部的上更新统冲洪积圆砾含水层中。含水层厚550m,以盆地基底变质岩为含水层底板。在滦河II级阶地分布区,圆砾含水层顶部有一层稳定的粘土层,厚1020m,做为圆砾含水层顶板,将其与上部粉细砂潜水含水层隔开。在滦河河漫滩及I级阶地分布区,由于上部粘土层被近代滦

36、河冲蚀,因此该层与上覆近代滦河堆积物(卵石层)直接接触,使该含水层水位与上部潜水含水层趋于一致,失去了承压性。3.1.7 社会经济迁安市境内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门类众多,已形成冶金铸造、水泥建材、造纸包装、地毯服装、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电线电缆等七大支柱产业。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10年保持河北省首强;到2012年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9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8亿元,第二产业662亿元,第三产业207亿元。工业经济从1986年开始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先后与首钢、唐钢、天津轧一制钢有限公司等国内500强企业和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香港等18个国家和地区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工业主导产

37、业龙头带动作用突出,传统产业和新兴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工业总量和效益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农业基础稳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全市常用耕地65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60万亩;水浇地中喷灌面积34万亩,是全国农业喷灌示范县。围绕建成首钢和大中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目标,大力实施“菜篮子、花卉、苗木、绿色食品”四大工程,扎实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698元,在全省各县(市)中排位第一。第三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健全。已初步形成了餐饮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三大支柱产业。全市拥有各类市场40个,全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800人,全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已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36.

38、4%,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 迁安市历年经济指标详见表3-1。表3-1 迁安市历年GDP及组成表年 份人口 (万人)GDP (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人均GDP(元/人)198052.41.60.80.50.3301198555.83.11.50.90.7562199061.58.333.61.71374199564.141.59.719.112.46430199864.674.512.938.323.411540199964.880.112.841.126.212379200066.489.913.246.73013697200

39、166.5100.113.752.234.215071200266.8116.311.462.239.817460200367.3142.413.980.348.221239200467.7169.914.399.657.325220200568.7245.916.9144.684.435791200669.2313.417.6193.7102.245276200769.9401.619.1254.3128.257454200871.0495.021.9310.3163.470331200972.1534.023.2329.5181.574090201072.27052747420497654

40、201172.11748.727517.9203.8103828201273.64896.627.6661.69207.321217543.2 水资源状况 水资源总量根据迁安市水资源评价报告成果,迁安市地表水资源量1.7230亿m3,地下水资源量2.2322亿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基流量及河道、渠系渗漏量)0.3435亿m3,水资源总量为3.6117亿m3,见表3-2。表3-2 迁安市水资源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计算表水资源分区地表水资源(亿m3)地下水资源(亿m3)地表地下重复量(亿m3)水资源总量(亿m3)山丘区西沙河山区0.20950.14510.03730.3173滦河山区0

41、.43010.24360.11210.5616青龙河山区0.49410.25080.12720.6177小计1.13370.63960.27661.4967平原区滦河平原区0.2522 1.2261 0.0010 1.4773 青龙河平原区0.1897 0.1717 0.3614 三角洲平原区0.0324 0.0468 0.0792 西沙河平原区0.1150 0.1480 0.06590.1971 小计0.5893 1.5926 0.0669 2.1150 全市1.7230 2.2322 0.3435 3.6117 3.2.2 水资源质量(1)地表水质量状况根据迁安市水资源评价报告成果,迁安市

42、地表水水质较好,均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及类以上水。沙河冷口、冀东沿海西沙河滨河村断面水质状况较好,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滦河马兰庄断面水质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三里河及爪村断面水质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2)地下水质量状况根据迁安市水资源评价报告成果,迁安市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可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及以上标准。3.2.3 水功能区划根据河北省水功能区划与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唐山市三大水系(滦河、冀东沿海和蓟运河水系)一级水功能区分三类,即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其中迁安市滦河和冀东沿海水系一级水功能区均为开发利用区,分属滦

43、河唐山开发利用区和沙河唐山开发利用区。详见表3-3。表3-3 河北省一级水功能区划表(迁安市)水系河流流入何处功能区名称功能区范围起讫点长度(km)滦河滦河渤海滦河唐山开发利用区大黑汀河口158冀东沿海沙河渤海沙河唐山开发利用区滨河村河口136二级水功能区:滦河迁安段(龟口滦县)属于滦河唐山工业用水区,现状水质非汛期为类,汛期为II类,河北省水功能区和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确定的此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均为类,现状水质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西沙河迁安段(滨河村滦县),属于沙河唐山农业用水区,现状水质较稳定,汛期、非汛期均为类,河北省水功能区确定的此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均为类,现状水质已达到

44、水质目标要求,详见表3-4。表3-4 河北省二级水功能区划表(迁安市)水系河流流入何处功能区名称功能区范围迁安段现状水质水质目标起讫点长度(km)滦河滦河渤海滦河唐山工业用水区大黑汀滦县95.5非汛期类汛期II类III*冀东沿海沙河渤海沙河唐山农业用水区滨河村河口136类#备注:“*”为河北省水功能区和河北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为河北省水功能区确定的目标。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水工程现状(1)蓄水工程迁安市现共有小型水库19座,总库容1687万m3,兴利总库容为1226万m3。其中小(一)型水库7座,小(二)型水库12座,共控制流域面积56

45、.3km2。另有塘坝45座,控制流域面积18.2km2。自2003年滦河迁安市段防洪生态工程及续建工程开工建设并竣工后,滦河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同时修建了橡胶坝、人工湖等工程,也增加了蓄水能力。2010年蓄水工程供水量820万m3。(2)引、提水工程迁安市共有引水工程17处,但由于工程建设不配套,以及冬春季节河道水量较小或无水,目前仅有11处引水工程在运行使用。2010年引水工程供水量为1119万m3。迁安市现有提水工程97处,其中滦河提水工程80处,青龙河、沙河、西沙河提水工程17处。2010年提水工程供水588万m3。(3)机井工程全市共有机井6879眼,其中,深井358

46、眼,浅井6521眼。从开采井数量上来看,杨各庄镇机井最多,为1143眼,太平庄乡最少,只有53眼。地下水开采井以农业灌溉井居多,占机井总数的95.1%,且多分布在平原区。农用开采井和乡镇企业的自备井均比较分散,而城区居民生活用水自来水公司供水井以及较大型企业的水源地供水井相对集中。 供用水量2001年2012年,迁安市平均用水量2.148亿m3,总用水量基本保持平稳态势。其中生活用水量0.165亿m3,占8%;城市公共用水0.029亿m3,占1%;工业用水1.063亿m3,占50%;农业用水0.89亿m3,占41%。工农业用水主要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地表水用水量较少。其中地表水利用量0.401亿

47、m3,占总用水量的19%,地下水开采量为1.74亿m3,占总用水量的81%。迁安市供用水统计情况见表3-5。 用水水平与节水潜力分析根据迁安市水资源评价报告分析计算成果,现状年迁安市万元GDP用水量34.9m3/万元(2000年不变价);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7.7m3/万元(2000年不变价),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城镇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81%;农业灌溉毛定额141.3m3/亩,节水灌溉率80.3%。均高于全省平均用水水平,详见表3-6。表3-5 迁安市供用水量统计表 亿m3年份供水量用水量地表水地下水小计生活农业公共工业小计20010.3081.5211.8290.1211.0780.

48、0130.6181.82920020.3021.7332.0350.1201.0900.0140.8112.03520030.2951.7322.0260.1191.0690.0140.8252.02620040.2951.8272.1220.1131.0740.0120.9222.12220050.3441.9362.2810.1341.0600.0161.0702.28120060.3511.9582.3090.1221.0400.0271.1092.30920070.2911.8722.1630.1480.9140.0451.0552.16320080.4371.9242.3600.14

49、50.9730.0451.1982.36020090.3461.8002.1450.1950.9530.0540.9442.14520100.4251.7272.1520.2380.5420.0341.3392.15220110.4181.7332.1510.25690.47190.03531.4662.230120121.00061.11942.120.2650.41250.03821.40432.12平均0.4011.7402.1410.1650.8900.0291.0632.148所占比例19%81%100%8%41%1%50%100%表3-6 现状年迁安市用水水平分析目标单位河北省迁安

50、市万元GDP用水量(2000年不变价)m3/万元123.034.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000年不变价)m3/万元34.027.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80城镇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8081城镇管网漏损率%1818农田灌溉毛定额m3/亩214141.3农田节水灌溉率%57.880.3参考迁安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及迁安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等成果,通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15年,迁安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累计降低15%,城镇管网漏失率力争降低到15%以下,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85%以上,城镇生活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92%,节水灌溉率提高到90%以上等指标计算。迁

51、安市工业、农业、生活等还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可挖。经计算,“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实现节水2816.3万m3以上,其中工业节水潜力占52.9%,农业占43.4%。工业、农业节水是挖掘节水潜力的重点。 开发利用中存在主要问题及对策(1)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平台和主要抓手,是解决迁安市水资源问题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迁安市是河北省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之一,现试点期任务已全部完成,但是节水型社会建设仍是任重道远。建议在试点期间节水型社会建设基础上,总结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和经验,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准尺,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确定新的目

52、标。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摆在了更突出位置,完善法规,理顺体制,健全机制;把加强需水管理,转变用水方式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用“用水指标的硬约束、用水制度的软约束”控制用水需求,倒逼用水户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达到调整用水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目的;在全市各行业实施节水工程体系建设和节水宣传教育将“自觉节水”和“行政推动节水”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全社会的节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调整水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现状迁安市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仅为11.4%,究其原因主要是地表水供水工程供水能力较小,如蓄水工程规模较小,引水工程年久失修,不能

53、充分发挥效益等。今后迁安市应加强地表水的开发利用。现状迁安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为76.1%,其中山丘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低于平原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考虑到山丘区受自然条件及开采条件限制,需水量较小,今后一定时期内地下水开采仍将维持在现状水平,但在富水地段,应逐步增加开采。迁安市平原区尤其是滦河平原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降水入渗及河道渗漏补给量。地下水的增采主要是袭夺河道渗漏补给量。故建议今后迁安市平原区的地下水开采布局仍应重点放在滦河平原区,并将增采量主要布置于王庄麻官营段滦河级阶地、河漫滩,以获得最大的河道渗漏补给量,维持地下水基本采补平衡。(3)积极开源,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迁安市区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使市区的水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中水回用工程开始起步。但在其他乡镇,污水处理的力度较弱,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今后应加强加强污水回用、矿井疏干水、雨洪资源等非传水资源利用的同时,尽可能的拦蓄过境地表水资源量,以减少当地常规水资源的开发量。4 建设项目取用水合理性分析4.1 取水合理性分析中国钢铁行业管理指导文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关于产业布局调整中明确指出“根据我国富矿少、贫矿多的资源现状,国家鼓励企业发展低品位矿采选技术,充分利用国内贫矿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也明确规定“难选贫矿、(共)伴生矿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属于国家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