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4越野车不同地形的驾驶技巧中国地域辽阔, 几乎涵括了地球上所有地况、地貌,如高原、低地、沙漠、平 原、冰川、热带雨林、戈壁、湿地、沼泽、湖泊、江河、溪流、海岸、滩涂,呈 现了多样化的地理特征。 正因为这种多样化的地理环境, 决定了越野车的发展和 越野汽车的广泛用途, 所以开好越野汽车、 掌握好汽车越野 驾驶技巧 是致关重要 的。首先每一位车手(驾驶员应熟悉自己的 4X4越野汽车,充分了解汽车各部 分的结构特性,如:轮胎、分动器、变速箱、转向、避震、离地间隙、进入争、 离去角制动等功能性特点, 又如:控制发动机转速、 车速、 掌握换档时机、 入出、 弯角度等技术要领的发挥都决定了能
2、否最大程度的驾驶好 4X4越野汽车,克服 在复杂地形驾驶所出现的困难,迅速脱困,感受越野挑战带来的乐趣。4X4越野汽车与普通汽车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后者只有两驱方式,前者既有 两驱方式,又有四驱方式。两驱方式通常在干燥的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正常行驶中使用,四驱高速 4H 通常在普通公路的雨雪气象条件和湿滑、结冰路面上行驶,因选择四驱方式后, 前后车轮均成为动力输出轮, 有效的防止了因动能分配不均匀而产生的侧滑现象, 保证了较高速度行驶下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指出 4H 状态下的扭矩并不比 2驱状态大,若需要获得更大的扭矩,应 选择 4L 状态,通常 4L 所输出的扭矩是 4H 的 1倍以上。下
3、面就几种典型地形路况的越野驾驶进行浅论:1、 崎岖凹凸地面:戈壁滩、乱石堆、干河床、山区碎石路等。在此种自然形成的原野地形驾驶,首先需了解车辆的最低距地高(最小离地 间隙 。 在乱石堆或干河床行驶, 避免底盘磕碰石头车速应尽量慢些。 通常分动 箱用 4L 变速箱一档, 20公分以下石头可采用单侧车轮碾过石头通过。 无法碾过 的石头,小则下车设法搬移,大则在石头前放置小石块,使之形成台阶状驶过, 需注意石头的另一端也同样放置石块,否则前轮过后底盘会碰到突起的石头。2、 陡坡:山区、水坝、铁路护坡。常见的 4X4车爬坡极限通常在 30至 35度左右, 车身设计, 分动箱齿轮、 轮 胎的抓地力、 地
4、面的干硬湿滑对爬坡都有影响。 一般而言长轴距车不如短轴距车。 在即将进入坡地之前即挂上 4L 。然后变速箱以一档起步,进入二档,保持一定 的油门, 使车辆保持定速的冲势, 如此可以避免车轮打滑, 湿滑的陡坡是难度最 大的地形。一个 4X4的驾驶者,在坡路上首先要求不倒滑后溜与不熄火,上大 坡最应注意一定要迎着坡上,切不可侧向行驶,一旦侧坡超过 30度,车辆就可 能发生侧翻滚, 后果极其严重。 如遇到上坡中途动力不足无法继续前进, 可立即 停住挂入倒档, 利用发动机的牵阻力, 配合点刹, 保持方向盘正直, 慢慢退回到 坡下。 在狭窄的山路方向盘的正确掌握是最为重要的。 下坡虽不似上坡耗费 *,但
5、操作不当也具危险性, 通常驾驶者都明白不能持续踩刹车。 在陡坡用分动箱 4 L 是控制车速的极佳方法。遇上弯道应提前减速,避免空踩刹车,并辅以变速箱 低速档控制车速,若有必要应缓踩刹车。3、 泥泞:湿地、沼泽、水田、池塘、雨后的土质道路、冬季化冻后的土质 道路。通常泥地用分动箱 4H ,变速箱二档或三档,使用固定的油门即可顺利通过。 需要注意的是烂泥逾尺的沼泽地, 车辆一旦不慎驶入, 不论使用何种传动, 车辆 皆慢慢下沉, 那时只有迅速求助外力协助拖离。 在硬底的烂泥路上, 使用分动箱 4H 或 4L 加油前进,虽紧握方向盘,车身仍略呈蛇行浮游,此种情况只要不偏 离车道是没有关系的, 唯需有心
6、理上的准备。 地基松软车轮微有下陷的泥地, 分 动箱用 L4,变速箱用二档,把稳方向盘缓缓加油前进即可通过。在软泥地的前 进中, 若发现一旁有地面下沉情况, 致车身倾斜又无法迅速通过时, 通常是倒车 后,在路沟上放置石块、木板等硬物,然后以分动箱 L4固定油门前进。泥地的 距离若非很短, 保持一定速度的冲势是有必要的, 在行进途中, 若有小的横阻硬 物, 皆可直接碾过。 坡地泥地往往使车辆打滑, 加装防滑铁链可以改善部分情况, 抓地较强的轮胎,减少轮胎的气压亦有助于改善。4、 沙地:沙漠、流动沙丘、海滩、工地沙堆。驾驶 4X4快速奔驰于广阔的沙滩, 那种乘风前进的感觉, 只有身历其中方能 感受
7、。车辆行驶沙地,车胎稍微下陷沙中,行驶略感吃力,但不致有困难。通常 平坦的沙地,分动箱 H4变速箱二档或三档都可畅行无阻。 当前轮冲上沙丘以 后, 车头抬起重心即落于后轮, 此时后轮需左右平均着地才可顺利通过。 此时若 是车身左右倾斜或是重量不平均,在车身前后倾斜的情况,无论是分动箱 H4或 L4,皆会形成车轮原地空转喷沙现象。此种情况若继续踩油门,依然还是四轮 原地空转, 可能还会愈陷愈深, 此时使用绞盘机或是友车协助拖离是可行的方法, 若要自力克服, 只有下车将陷入较深的两个车轮底下的沙挖去, 并以木板、 石块 等硬物放置于车轮底下, 分动箱 L4, 变速箱一档, 使车轮转动时摩擦硬物前进
8、。 按理论而言, 4X4是不会陷在平坦沙地的,但有一种情况例,当 4X4以二轮传 动时进入沙地, 继续保持前进不换档也许就不会陷在沙地, 一旦停车以后再开动 时, 若是未注意仍用二轮传动, 猛加两次油门, 则会使传动的二轮陷一大半在沙 中,此时当然非用分动箱 L4不可了,在沙中的二轮若陷的不深则有机会爬起, 陷的深则连其它二轮也会愈转愈陷愈深。 在沙地若有三个车轮陷入沙中, 深度超 过车轮直径 40%以上时,仅 *车辆动力爬出的机会几乎是零,此时也是使用车轮 底下垫硬物摩擦前进的方法来脱困,再就是求助外力了。5、 冰雪路:冬季道路、高寒山区、终年积雪地区、冰盖冬季结冰的河流、 湖面。在北方的冬
9、天,有广大的地区为白雪覆盖。在积雪不及 2公分的雪地,只用普遍地形的驾驶方法即可, 唯感到容易偏滑。 不论是柏油路面或泥地, 积雪以后 特别湿滑, 因此常下雪的地区, 车辆都备有防滑铁链, 装上铁链车辆车速不宜超 过时速 10公里。积雪 20公分以上的雪地,分动箱用 H4变速箱用二档或一档。 在积雪达轮胎高度一半以上时前进阻力极大,此时分动箱使用 L4。在积雪的平 坦地面行车, 特别要弄清楚雪下的地形, 勿使车轮陷入大的坑洞和路边沟。 在积 雪的上坡路或下坡路, 以 L4控制车速是必要的, 尤其是弯道坡路, 更是要小心, 应提前减速,缓踩刹车。在坡度 15度以上的积雪弯道行车、分动箱用 L4,
10、变速 箱用一档, 尽量使车速降至最低, 此种地形危险性极高, 若非必要还是避免行驶。 当积雪融化气温降低, 则地面结冰形成地穿甲。 在此种冰上行车, 车速应尽可能 减慢,地面略有坡度或变速过快,会出现车辆失控侧滑和不易掌握方向的情况。 坡度十几度以上的结冰路面,是危险而不宜行车的地形。6、 涉水:江河、溪流、水库、湖泊的浅水区,城市低凹积水区,都是 4X4常遇的地形。4X4由于电器系统与进气排气位置较高,而有较佳的涉水能力,一般的 4X4越野车涉水能力约与轮胎高度相仿, 涉水行驶前需探查了解水深, 除了河床底部 凹凸不平不易掌握外, 积水的道路其街头街尾的水深差别有时极大, 需注意车速 不可太快, 激起水花溅湿电路而熄火是常有的情况。 当水深可能淹没排气管的地 形,分动箱用 L4,变速箱用二档或一档,稳住油门使引擎保持较高转速,避免 水中换档, 以此方法可使排气压力大于水压不致进水, 涉水深度可达排气管口以 上 20公分。 在急流中需防急流冲翻车辆, 以顺着水流的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长期发展战略与风险管理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河南省郑州市中学牟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用户数据分析与商业决策的关系的试题及答案
-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分析试题及答案
- 名师引领与教学示范计划
- 贵州省黔西南兴仁市黔龙学校2025届七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通讯行业月度个人工作计划
- 时间管理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计划
- 物流行业提升效率策略计划
- 城市交通绿地规划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届天津市十二区重点学校高三下学期毕业联考(一)英语试题(含答案)
- 生物医学电子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天津大学
- 干部人事档案转递单表样
- 关于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资料
- 新中考考试平台-考生端V2.0使用手册
- 起重机轨道安装评定标准
- 刘桥二矿二1水平放水试验设计
- 软件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图
- 培养基模拟灌装方案
- 集装袋吨袋项目建议书范文
- 某纺织厂供配电系统设计(DOC2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