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波浪对圆柱的作用力实验_第1页
中国石油大学波浪对圆柱的作用力实验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石油大学海洋环境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成绩: 班级: 学号: : 教师: 同组者: 每空1分,共10分波浪对圆柱的作用力实验2015一、 实验目的圆柱是海洋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物之一。通过线性波对圆柱的作用实验,让学生建立起波浪对结构物作用的基本概念,并了解测量结构物上波浪力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对测量结果的处理。在此实验中,应注意波要素、惯性力和阻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二、 实验内容(1) 了解波浪力测量的工作原理;(2) 了解波浪力记录的要求和特点;(3) 了解圆柱受力的特点和波浪力测量手段;(4) 分析实验结果。三、 实验设备(1) 圆柱模型(塑料或铝合金)一根;(2) 波高仪一套;(3)

2、 桩力传感器一套;(4) 固定支座一套;(5) 固定夹若干;(6) 量测系统一套;(7) 圆柱固定器两个。四、 实验步骤当波浪作用在圆柱上时,要仔细观察圆柱迎波面上的 溅高 和离波向的 涡流 ;同时开起量测系统的采样开关,记录波浪和作用力的过程线,记录1020个周期。并仔细作好各种标记和观测记录。可采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波要素重复进行35次实验,将各次的观测结果填表记录。波浪对圆柱的作用力由 惯性力 FHI 和 阻力(拖曳力)FHD两部分组成,可用莫里森方程进行计算。该方程为:,式中:CM 质量系数; 可取2.0CD 阻力系数;可取1.2V 圆柱单位长度的 体积; A 圆柱单位长度的 投影面积;u

3、 水质点速度的 水平分量; H 波高;K 波数; d 水深;T 波浪周期; 相位角。根据以下公式计算作用在圆柱上的总水平力的大小,得到最大波浪作用力值五、 数据处理(画出表格、写出算例、给出波长迭代计算的程序等)(35分)实验组次1234波周期T/Sec5.535.475.443.89波高H/cm2.43.74.81.6水深h/cm69.569.569.569.5桩径d/cm4.9904.9904.9904.990实测力FHmax/N0.1280.3740.4290.251计算力FHmax/N0.1370.2130.4640.127以第一组实验数据为例,作用在圆柱体上的总水平力为:FH=FHD

4、maxcos|cos|+FHImaxsin其中FHDmax为最大总水平拖曳力,FHImax为最大总水平惯性力FHDmax=(CDDH2/2)*K1,K1=2k(d+H/2)+sh2k(d+H/2)/8sh(2kd);FHImax=(CMD2H/8)*K2,K2=sh(kd)/ch(kd)查表得波长计算公式:L=(gT2/2)*th(kd);通过迭代法计算波长L,取初值L=13,输出结果分别为波长L 和波数k迭代程序:*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t main() double g=9.8,t,a,k,L,h; int i;

5、 scanf("%lf %lf %lf",&t,&L,&h); a=g*t*t/(2*3.14); for(i=0;i<=200;i+) k=6.28/L; L=a*tanh(h*k); printf("%lf %lfn",L,k); return 0;所以L=14.21,k=0.442,水深h=0.695m,波高0.024m。K1=0.24692778,FHDmax=0.041732107 NK2=0.297878581, FHImax= 0.136945366 N由上式可知FHImax >2FHDmax,所以最大总

6、水平力发生在cos=0时,即=/2,此时最大总水平力等于最大总水平惯性力,即FHmax=FHImax=0.137N六、 思考题(50分)(1) 波浪对圆柱的作用力分为哪两部分,其作用机理分别是什么;(20分)答:波浪对圆柱的作用力分为惯性力和阻力两部分。惯性力就是未受柱体存在影响的流体压强对柱体沿流动方向的作用力,称为劳德-克雷洛夫力。阻力分为摩擦拖曳力和压差拖曳力。摩擦拖曳力是由于流体的粘滞性在柱体表面形成边界层,在此边界层范围内,流体的速度梯度很大,摩擦效应显著,产生了很大的摩擦切应力。压差拖曳力是由于边界层在圆柱体表面某处分离,在分离点下游即在柱体后部形成很强的漩涡尾流,使得柱体后部的压

7、强大大低于柱体前部的压强,于是形成了柱体前后部的压力差,在流动方向产生了力。(2)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波浪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20分)波浪力随相位变化的曲线图1波浪力随相位变化的曲线图2波浪力随相位变化的曲线图3波浪力随相位变化的曲线图4(3) 采用Morison方程计算桩力,并与实测桩力相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10分)答:1.计算波浪力时,是采用线性波理论按照规则波计算的,但造波机造出的波并不完全是规则波,并且会和反射波叠加,造成一定的误差。2.波峰通过柱体垂直中心轴线位置的瞬间,波面高度近似为波高的一半,实际产生的波面高度并不完全等于波高的一半。3.莫里森方程在理论上本身是有缺陷的,公式中的拖曳力是按真实粘性流体的定常均匀水流绕过柱体时,对柱体的作用力的分析得到的,可惯性力是按照理想流体的有势非定常流理论分析得到的,两者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