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13人员配备14使用仪器25路基施工测量25.1路基测量内容25.1.1路基中边线放样25.1.2 各类群桩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放样25.1.3桩板施工放样35.1.4路基填筑施工放样45.1.5路堑开挖施工放样55.1.6防护工程施工放样55.2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55.3测量方法75.3.1全站仪极坐标法操作方法75.3.2采用GPS RTK动态测量放样86路基竣工测量87施工测量要求88测量保证措施98.1、测量复核制的检查98.2、测量记录及资料检查109附表10路基工程施工测量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新建青岛至荣成城际铁路QRZH-VI标第二项目管段DK275+
2、291.1DK291+530.81全长16.333Km。其中路基工程有12段:第1段DK277+968.230DK278+190 242.345m:第2段DK279+300DK279+432.5 132.5 m:第3段DK279+535.7DK279+901.580 365.880 m:第4段DK281+574.69DK281+880.00 305.310 m:(路基堆载段)第5段DK282+405.00DK282+625.710 220.710 m:(路基堆载段)第6段DK282+826.570DK282+102.02 275.450m:第7段DK284+128.10DK284+275.00
3、 146.9m:第8段DK286+772DK286+802 30m:第9段DK289+400DK289+465 65 m:第10段DK290+499.8DK290+596.8 125.2 m:、(路基堆载段)第11段DK291+066.7DK291+218.4 169.1m:第12段DK291+500DK291+530.81 30.81m: 2编制依据2.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J962-2009;2.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 J962-2009;2.3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2.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
4、241号;2.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3人员配备测量一班:管段范围DK275+291DK282+405(小南山隧道出口)测量负责人:王 青成 员:王学渊 杨志力 石超鹏陈小军测量二班:管段范围DK282+405 DK288+185(老虎橛隧道中部)测量负责人:易中成成 员:刘海波 郭永福 宗 哲 古 帆测量三班:管段范围DK288+185 DK291+530 (二项目终点里程)测量负责人:程小亮成 员:闫晓东 王长林 仙 勇张关涛 4使用仪器 4.1标称精度不低于2、2mm+2ppm的全站仪。 4.2 标称精度不低于平面10mm+1ppm、高程20mm
5、+1ppm的GPS RTK测量系统4.3不低于S3光学水准仪。 5路基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工作开展前应收集线路平面图,路基工程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图及设计说明,CPI控制点、CP控制点、中线控制桩和水准点测量成果。 5.1路基测量内容 5.1.1路基中边线放样根据线路设计要素计算出对应施工里程中线桩坐标,采用极坐标法或 GPS RTK施测,测设出线路中桩、边桩、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坡顶、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道路中线桩直线部分每20m一个,每100m设一个永久性固定桩,曲线部分除20m设一整里程桩外,曲线的起点、终点、圆缓点、缓圆点都应设置固定桩。在中线桩施测后,进
6、行横断面测量,然后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复测原地面标高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如果与设计图纸出入较大,重新确认工程量,可用全站仪和GPS RTK测得中桩高程,绘制断面图。 5.1.2 各类群桩地基加固工程施工放样(1)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粗测地基加固工程的轮廓和原地面标高,按设计要求确定场地地面标高。(2)计算出分段控制轴线上桩位坐标,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定出控制轴线上桩位,钢尺量出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用长钢尺拉线测量出每个桩位,在桩位处用直径8mm的钢钎竖直打入20cm深孔,在孔内灌注石灰水或石灰粉,并在孔内插入小木(竹)棍,方便钻孔过程中钻孔废泥把桩位埋没后查找。
7、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检查无误后交样,桩位放样允许偏差20mm,高程放样误差不大于10mm。群桩放样示意图 (3)地基处理施工完毕后,用水准仪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破除桩头到设计标高。(4)群桩施工完成后用全站仪或GPS RTK检查桩位偏差,检查方法见下表。群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桩位(纵横向)0,50mm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经纬仪或钢尺丈量2桩顶标高20 mm按成桩总数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5根水准仪 5.1.3桩板施工放样(1)整平场地后,利用水准仪进行桩头标高检查。(2)根据设计图纸尺
8、寸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桩板十字中心线。(3)测量完毕后用钢尺检查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确认准确无误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4)模板立模后,及时对桩板模板进行检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利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放桩板十字中心线,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上,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放样示意图桩板线路纵、横向放样误差不大于10mm,高程放样误差不大于10mm。(5)桩板浇注完成后结构尺寸检查方法见下表桩板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心位置15mm纵横向各检查2点经纬仪或钢尺
9、丈量2板顶标高20 mm检查8点水准仪3桩板平面尺寸30 mm每块长宽各检查3点钢尺丈量4桩板厚度-20 mm,+30 mm检查8点钢尺丈量 5.1.4路基填筑施工放样测设中线桩,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线。每填筑三层测设一次中线桩,用水准仪测量标高,控制填筑标高和宽度。 路基断面示意图d4.6mdH11:1.5H2L路基宽度计算:路基半宽L=500/2+d+(H1-H2)1.5基床以下路堤放样可采用全站仪或GPS RTK测设中边桩和高程;基床表层采用全站仪测设中边桩,水准仪抄平。复核边桩和路基宽度,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路基施工检查按下
10、表进行:路基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路基部位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基床以下路堤高程每100m等间距检查3断面,左、中、右各1点水准仪基床表层20mm2基床以下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50mm每100m等间距检查3断面,左、右各1点钢尺丈量基床表层不小于设计值3基床以下路堤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查3断面钢尺丈量基床表层 5.1.5路堑开挖施工放样测设中线桩,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根据路基横断面图及实测标高进行边桩放样,放出开口线,经常检查边坡开挖坡度。开挖至平台高度,再次放线,测量检查路基宽度和平台宽度。路堑施工检查按下表进行:路堑施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
11、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边坡坡率不得陡于设计每100m每侧检查2点,上下部各1点用坡度尺量、计算2变坡点位置200mm每100m每侧检查3点全站仪或尺量3平台位置200mm每100m每侧检查3点全站仪或尺量4平台宽度100mm每100m每侧检查3点钢尺丈量 5.1.6防护工程施工放样根据精度要求利用全站仪或GPS RTK测设防护工程设计轮廓线,用水准仪抄平计算确定实际轮廓线。 5.2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放样通知单设计数据准备放样数据准备计算程序准备 测放建筑物轮廓点线交样施工控制资料绘制交样单检核检核检核、报检读审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测站点测量检校仪器资料归档有问题有问题有问题题材有问题 5.3测
12、量方法 5.3.1全站仪极坐标法操作方法(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2)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
13、(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8)重复过程(7),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11)重复(6)(10)的过程
14、,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16)确认准确无误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5.3.2采用GPS RTK动态测量放样基准站应设置于CP、CP控制点上
15、,基准站间距以35km为宜。RTK测量放样主要进行下列RTK工作: 测线设计(既可在计算机上设计,也可在手簿上设计); 基准站设置和参数输入; 流动站设置和参数输入; 按设计测量和采点(线路放样时测线上按线路测量和采点); 查看卫星可见状况显示,自动接受或用户自定义容差,均方根误差(RMS)显示; 图解式放样,通过前后、左右偏距控制,能快速完成放样工作。 存储点名、点属性与坐标。 6路基竣工测量 路基竣工测量主要是横断面测量,应在路基沉降稳定后进行。横断面间距为直线地段一般为50m,曲线地段一般为20m。横断面竣工测量应在恢复中线后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测点包括线路中心线及各股道中心线、路
16、基面高程变化点、线间沟、路肩等。 路基面竣工测量成果应作为工序交接和无碴轨道混凝土支承层施工和变更的依据。 7施工测量要求测量设计或方案及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并附标桩示意图,标明各种标桩平面位置和标高,必要时附文字说明。 依照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检查清点标桩。测量班在施工前应及时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路线平面图和纵断面图,如有疑问应马上汇报局指,待数据在确保无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工作。所有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
17、人员。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签认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资料和测量成果资料妥善归档保管,装订成册。特别注意相邻标段搭接处测量结果及资料的符合性。施工单位在测量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完成交桩复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以及导线测量和水准点保护工作。杜绝常规测量事故的措施 8测量保证措施为加强向青荣项目测量技术管理,杜绝测量事故发生。测量班每季度进行如下测量工作检查。8.1、测量复核制的检查测量复核制在施工测量中尤为重要,也是测量工作中尤为薄弱的环节及容易出错之处。测量班主要就以下几个方面的测量复核工作进行检查: 8.1.1、测量复核工作日志与测量资料相一致,
18、测量和检测工作必须按照本办法中的有关要求进行;8.1.2、每次测量后,测量成果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复核;8.1.3、测量班各项测量技术交底资料,必须附有测量班长和施工队测量负责人的签名及交底日期。8.1.4、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或符合检测条件制。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进行复核测量或换人测量后方可施工。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工程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8.2、测量记录及资料检查测量成果是质量记录文件之一,测量成果的原始记录,提交的测量成果都应予以严格管理。8.2.1、书面要整洁,记录要规范,资料要准确;8.2.2、观测和计算成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并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8.2.3、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在现场要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绘、补记,记录中不准连环更改,不合格时应重测。手薄必须填列页次、注明观测者、记录者、观测日期、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气象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觇标类型,并详细记载观测时的特殊情况。凡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并予以保存,不得撕毁;8.2.4、每项单位工程必须有单项测量记录本,即水平仪薄和导线测量纪录薄;8.2.5、测量成果必须建立复核制,否则此成果无效。测量资料必须进行整理和分类。 9附表 附表1 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3522-9:2025 EN-FR Electrical relays - Tests and measurements - Part 9: Climatic tests
- 2025年现场施工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水利工程管理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宝石学与鉴定技术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政策分析基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健康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考题及答案
- 2025年科技与管理结合的职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户外教育与青少年发展课程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七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课件2025年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
- DL∕T 5370-20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 用安全技术规程
- 广东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高清版)TDT 1075-2023 光伏发电站工程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 监控立杆基础国家标准
- 亿赛通数据泄露防护(DLP)_CDG_V3.1用户使用手册
- 方格子汉字独体字表
- 德鲁克的绩效观
- 那洛巴尊者传
- 包材产品HACCP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