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1页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2页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3页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4页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加法运算律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运算定律,对于加法交换律的内容,从知识的层面上看,学生学习、理解、运用起来比较容易。而且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也已经渗透,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学习加法的运算定律,为以后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基础,同时也为简便运算打下基础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低年级加法计算时练习过这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并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发现的规律,从而概括出运算定律。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四年级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

2、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初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数学重点、难点数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一、 从学生大课间活动场景开始,播放学生们自己体育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回答解决。二、 把知识的学习置于具体的情

3、景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应用符号、字母表示规律概括总结规律,初步发展符号感。四、 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应用运算律感知运算律,体会应用的简洁性,感受数学中凑整简便的思想方法。五、 本课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加法运算律,知道学习它的意义六、 拓展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应用知识掌握知识的需要。依据的理论认知主义学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法使用效果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内容ppt使用投影仪显示出创设的符合学生

4、实际身临其境的问题情境等播放录制活动视频,看到自己的身影学生都很亲切,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用符号和字母把交换律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使问题简洁化Ppt展示问题节省时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激活旧知自主探索,学习新知知识的学习置于身边熟悉的情景中便于增强兴趣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 流检测达 标学生不会的教师重点讲解归纳概 括以形体语言导入新课,使学生认识等式概念一、教学加法交换律研读视频信息尝试:提出问题解决分析问题结果特征观察、比较尝试:应用符号字母表示结论尝试:新问题二、教学加法结合律教师注重学生归纳概括语言的

5、规范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完成练习学生会的不讲,不会的重点讲四、游戏互动、任务后延五、全课小结六、拓展练习、自主研究28105105(出示右手5本书,左手3本书,接着换成右手3本书,左手5本书)师:你能用两道加法算式表示老师的演示过程吗?师;中间用什么来连接?为什么?师:两道算式结果一样,用等号把他们连起来就组成了一道等式。我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正在开展,让我们来看看我校的一次活动场面(播放活动视频,看到自己的身影学生都很亲切),同学们参加了那些体育活动?( 跳皮筋,踢毽子)根据画面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投影学生活动场景视频)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

6、上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确定要研究的问题。1、跳绳的有多少人?可以列出怎样不同的算是来表示?(女生有多少人?可以列出怎样不同的算是来表示?2、你能试写出一道这样的等式吗?尝试一下吧。教师板书。3、谈话;仔细观察,比较一下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同桌先交流)师(小结):同学们都发现了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师:像这样的等式你们能写完吗?(写不完)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把大家想写又写不完的等式都表示出来吗?喜欢怎样表示就怎样表示。(可提示用符号文字等等)师:同学们真会创造!在数学中我们一般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_=b+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那么,a和b分

7、别表示什么?师:举例:36+64=100师:怎样检查这个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这实际上就应用了我们刚刚学习的加法交换律。1.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参加活动一共有多少人?)师:要求算出参加活动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算术?师:为了强调先算这两个数,我们在这里添上一个括号。2、除了先算跳绳的有多少人,还能先算什么?师:这道等式左右两边先算的分别是什么?(投影ppt)3、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35+45)+1335+(45+13)(16+78)+2216+(78+22)(投影ppt)4、认真观察这几道等式,你能写出一道类似的等式吗?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回

8、答要点,先算前两个加数的和,与先算后两个加数的和的结果是一样的)5、观察这几个等式,你能发现等号两边的算式什么没变,什么变了吗?6、教师提示关键词,由学生自己小结。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和学生一起,要稍慢,力求每个学生都能说出) 师:那么数学里讲究简洁美,如果我们用a、b、c表示三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怎样表示?)师: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才是我们学习运算律中的一种,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其他运算律。师(指这两个运算律的字母表达方式):这两个运算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师:了解了它们的不同点,下面我有题目想考考你们。1、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47+0=0+4725+(16+8)=(25+16 )+8

9、(24+18)+32=24+(18+32)57+(32+43)= (57+43)+32(学生有不同意见,可让其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再进行分析)师:同时运用字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有时会使计算更简便2、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用了什么运算律?)27+62=62+108+26= +108(45+36)+64=45+(+)128+(172+55)=(128+ )+3算出下面各题的结果,比一比,谁算得快。师:我这里有两道题,请两位同学来做一做、比一比,看谁算得既对又快。下面同学左边两大组计算第一竖行,右边两大组计算第二竖行,做好就把手举起来。(88+45)+12 45+(88+12) 师:两题的计算结果

10、为什么相同?如果将它们写成等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师:通过这场比赛,你想说些什么呢?师:下节课我们还要专门来研究加法中的简便计算。师:下面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游戏。我们班里有多少名同学?(53人)那老师就是班上的54号。老师想和班里的6号、16、26号36号作朋友,你猜猜老师为什么和他们交朋友?(凑整、简便)师:你是几号?你想和谁交朋友?(指名说一说,然后同桌交流)师:现在你们的心情怎么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可以在桌面写写他们的字母表达式。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4+=52+ +497= +a45+55=74+(+)18+(c+)=(18+)+a想一想;怎样应用加法算律使下面的计算简便?40+

11、37+60+45+63=(+)+(+)+ =+=(投影ppt)生:5+3和3+5。生:用“=”连接,因为他们的和相等。学生个别学习(允许互相讨论),几分钟后,学生交流学习结果。(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判断对方写的正确性,然后同桌合作写一道这样的等式,每人写等号的一边)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每人说出自己写的一半,学生思考解答(23+12和12+23)(两式结果一样,可以写成等23+12=12+23)(18+12和12+18)(两式结果一样,可以写成等式18+12=12+18)生:加数位置变了,他们的和不变。生:m+ n =n+m +=+ 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生:(23+12)+

12、18生: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23+(12+18),可以写成等式(23+12)+18=23+(12+18)学生思考完成(学生独立写一写,个别板演)(先同桌交流)。 (三个加数没变,等号前后加数的位置没变,运算顺序变了,结果没变)。三个数相加,位置不变,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请学生独立写一写,一名学生上黑板写一写)。.(a+b)+c=a+(b+c),这就是加法结合律。(生齐读)(学生先同桌交流)。不同点;加法交换律的加数要交换位置;加法结合律的加数位置不变,改变运算顺序。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解答,思考所应用的知识

13、点学生思考:54+6=6054+16=70 学生分层解答利用直观形象的形体语言演示相等关系,帮助学生认识等式意义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把数据改小,便于学生计算,发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

14、,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设计意图是使学生在轻松互动的数字游戏中感受数学计算凑整、简便的思想)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延展拓升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激活旧知(等式)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视频)3、分析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ppt) 4、尝试应用符号、字母表示运算律(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5、巩固练习,检测达标(ppt)6、归纳小结 7、拓展练习(兼顾不同层次需要)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从学生亲身经历的体育活动场景开始,通过教师尝试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