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_第1页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_第2页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_第3页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_第4页
第5章 正弦波振荡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张鏖烽张鏖烽计算机与通信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第第5章章 正弦波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5.1 概述概述5.2 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反馈振荡器的工作原理5.3 LC正弦振荡器正弦振荡器5.4 LC正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正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5.5 晶体振荡器(自学)晶体振荡器(自学)5.6 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2正弦波振荡器:能自动将直流电能转换成(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的)正弦交流电能的电路。它与放大器的区别在于这种转换不需外部信号的控制。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频率、波形、幅度完全由电路自身的参数决定。应用:通信电路中作载波,本振信号;信号源及无线电测量仪表中。 产生方式:产生方式:反馈式振荡

2、器和负阻式振荡器分类: 频率:频率:低频,高频,微波振荡器 输出波形:输出波形:正弦振荡器和非正弦振荡器要求:输出功率大,效率高,波形失真小,频率稳定度高5.1 5.1 概述概述3 开关K接在1端,Uo=AUi。这时将开关迅速地转换到接于2端,去掉外部输入,此时Uf=UoF=UiAF 若AF=1,则Uf=Ui,没有输入也能维持输出,构成了振荡电路。回归比:T= AF为反馈放大器的环路增益。 T1:增幅振荡;T1 ,则每循环一次,幅度就增大一次,产生增幅振荡,如图所示。增幅振荡等幅振荡起振和稳幅过程T1 T=1AUiUiA0U0F1QT1振幅起振条件:T=AF 1 相位起振条件: T()=A+

3、F=2n (n=0,1,2,3)二、振荡条件75.2.2 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3、 振荡稳定条件振荡稳定条件 当振荡器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失去平衡后,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或能够在原平衡状态附近重建平衡的,称为稳定的平衡。 稳定条件分为振幅稳定条件和相位稳定条件,振幅稳定条件是指当外界因素造成振荡幅度变化后,振荡器能够自动恢复原来振荡幅度所需满足的条件。相位稳定条件是指相位平衡条件被破坏时,电路能够重新建立相位平衡的条件。相位稳定条件同时也是频率稳定条件,因为相位的变化必然引起频率的变化 。85.2.2 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0 iAUiUT综上所述振

4、幅稳定条件: 图中A、B均为平衡点,其中A点为稳定平衡点,当某中扰动使电路离开A点(T1)时,电路会自动回到A点;B点是非稳定平衡点,受到扰动时电路会停振(左移)或过渡到A点(右移)。 上图的电路中起始扰动电压必须大于UiB,称为硬激励;下图的电路开机即可振荡,称为软激励。振荡电路应避免硬激励状态。ABUiTUiBUiA1硬激励T1AUiUiA软激励(1)振幅稳定条件95.2.2 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相位稳定条件:0)( AT 负载回路相频特性:增大 ,T 减小 相位条件的稳定是靠增大,T降低来实现的回路Q值越高稳定性越好AT ()0AB0T ()(2)相位稳定条件 图中A

5、点为稳定平衡点,B点为非稳定平衡点。105.2.2 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振荡的建立与振荡条件互感耦合反馈式振荡电路 利用互感耦合实现反馈振荡5.3 LC正弦波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改变同名端的位置,则反馈极性改变LCCMLLCg1)10(回路的谐振频率振荡近似等于5.3.1 互感耦合振荡器互感耦合振荡器11发射极调谐R1R2ReCeCbCLUCCM集电极调谐MCbR2R1CLCcReUCCMR2UCCCLReCeR1基极调谐Cb 根据LC回路与三极管不同电极的连接方式分为集电极调谐型、发射极调谐型和基极调谐型电路,如图所示 三种电路相比较,集电极调谐型电路在高频输出方面比其它两种电路稳定,而且输出

6、幅度大,谐波成分小。而基极调谐型电路的振荡频率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仍能保持振荡幅度平稳。 互感耦合振荡器一般工作于工作频率不太高的中、短波波段。125.3.1 互感耦合振荡器互感耦合振荡器5.3.2 三端式振荡器三端式振荡器若为场效应管,则管脚对应关系为: b e cg s d X1、X2、X3组成谐振回路谐振时: X X1 1+X+X2 2+X+X3 3=0=0回路电流处处相同I构成正反馈:X1、X2为同性质电抗12120123220)(XXAXXUUAFXXXXXUUFff X1X2X3ufu0Iui13构成原则:射同它反,即与发射极相连的两电抗X1、X2性质相同;X3与X1、X2的电

7、抗性质相反。 一、三端式振荡器构成原则:一、三端式振荡器构成原则:两种典型的三端式振荡器的简化电路:左图:电容三端式电路,又称为考毕兹电路,它的反馈电压取自C1和C2组成的分压器;右图:电感三端式电路,又称为哈特莱电路,它的反馈电压取自L1和L2组成的分压器。X1X2X3ufu0IuiX1X2X3ufu0Iui145.3.2 三端式振荡器三端式振荡器二、二、 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电容三端式振荡器R1、R2、Re 为直流偏置电阻;振荡产生后作为自偏压电阻,稳幅作用。Lc高频扼流圈,防止电源旁路Ce旁路电容、Cb 隔直流电容L 、C1、C2 构成谐振回路,决定振荡频率:1210)11(1 CCCLCg

8、 CbR2R1R2ReCeC1C2LLCUCC155.3.2 三端式振荡器三端式振荡器电容三端式振荡器的特点:优点:输出波形较好,工作频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其反馈支路采用了电容元件,高频时电抗小,能较好的滤除高次谐波。若直接采用极间电容代替回路电容,工作频率可以提高很多。缺点:频率不易调整,因为改变回路电容会同时改变反馈系数,甚至可能造成回路停振。165.3.2 三端式振荡器三端式振荡器5.3.3 两种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两种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引入:晶体管各个电极与电抗元件并联,极间电容对振荡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频率稳定性,要尽量减小晶体管与回路的耦合。一、克拉泼振荡器晶体管以部分接入方式与

9、回路连接313210)111(1CCCCCLCgC3小, C主要由C3决定,C3小,频率可调范围小。321111111CCCCn C1C2C3LR1R2ReLRCUCCC1C2C3Cb17CbR1R2ReLRCUCCC1C2C4C3二、西勒振荡器振荡频率主要C4由决定,可调范围大。C4的变化对三极管对回路接入系数n1和F都不改变,展宽了工作频带,常用于频率可调的振荡器。接入系数与克拉泼电路相同342313CCCCCC 4413210)111(1CCCCCCLCg 185.3.3 两种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两种改进型电容反馈式振荡器5.4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001001ff

10、ffffff 设实际工作频率为f1,标称频率为f0绝对频率偏差:相对频率偏差:频率稳定度: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振荡频率的相对变化量,即时间间隔)(00fff 频率稳定度是振荡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频率稳定, 频率稳定是指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振荡器的实际工作频率与标称频率间的偏差尽可能小。5.4.1 频率稳定度的概念频率稳定度的概念19 对频率稳定度的要求视用途而异,一般的短波、超短波发射机的相对频稳度为10-410-5数量级;电视发射机为10-7数量级;卫星通信发射机为10-910-11数量级。普通信号发生器为10-410-5数量级,高精度信号发生器为10-710-9数量级。用于国家时间标准的

11、频率源,要求在10-12数量级。205.4.1 频率稳定度的概念频率稳定度的概念5.4.2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其中,fe是BJT正向传输导纳Yfe()的相移,F是反馈系数F()的相移C1C2LRbRieU0Uf电容三端式振荡器交流通路Ui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 以图所示电容三端式振荡电路为例来分析频率稳定程度与元件参数的关系。 0)( T由电路可得到:凡能引起z、fe和F变化的因素都会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 FfeZFAT )()()(因为在谐振频率附近, fe 和F随的变化远小于z ()的变化,在分析时将F +fe近似为一个常数,这样相位条件就变为:0)( fZ

12、 21f Z()0g已知LC并联谐振回路的等效阻抗的幅角z()为:代入相位平衡条件式,得00)(2)( geZQarctgarctg)(200fegtgQ z()与f的交点就是相位平衡点,交点处对应的频率就是振荡频率g。 225.4.2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 外界因素通过改变0、Qe和 f来影响g。其变化用全微分表示: ffeefeefeLgffggQQtgQQtgQQg 2020000cos22)21( 从公式可以看出,增大Qe和减小f ,可以减弱0、 Qe和 f造成的频率偏移。235.4.2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 f Z()(a) 0变化的

13、影响00+0gg+gZ() f0gg+gQeQe+Q(b) Qe变化的影响 f Z()0gg+g(c) f变化的影响 f+f右图形象的表示了0、Qe和f分别变化时g相应的变化过程。245.4.2 LC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分析5.4.3 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二、提高振荡回路的标准性一、减小外界因素的变化 采用恒温槽减小温度变化的影响;采用屏蔽措施减小磁场变化的影响;加入减振装置减小机械振动的影响;采用隔离电路减小负载变化的影响等 。 选用参数高度稳定的L、C元件,如用石英晶体替代谐振回路的L,或者采用温度补偿来减小温度变化对元件带来的影响。已知:LC10 与谐

14、振回路元件参数L、C的关系为: 0 ,则0000)(21 CCLLCCLL 25三、减小晶体管对振荡频率的影响 采用加大回路总电容的方法可以减小极间电容的相对影响,但是大电容会使频率调谐范围变窄,使振荡变弱;减弱三极管与回路之间的耦合,也就是将三极管以部分接入方式接入回路,也可以减小极间电容对谐振回路的影响;通过稳定晶体管的工作点可以减小gm的变化,从而减小f的变化,也能够稳定振荡频率等方法。265.4.3 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提高频率稳定度的措施5.6 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振荡器中的几种现象 在实际振荡电路中,由于各种原因,还可能产生一些特殊的振荡现象。如寄生振荡,间歇振荡,频率占据,频率拖曳

15、等。这些振荡现象一般应尽量避免,但有时也可以利用间歇振荡和频率占据现象来实现某些功能。5.6.1 寄生振荡寄生振荡 寄生振荡是指某些特定频率上,由电路中某些集总参数和分布参数构成的闭合环路,满足振荡条件而产生的自激振荡,一般是叠加在正常振荡的波形上,引起振荡波形的畸变。 低频寄生振荡 由电路中的电感量较大的高频扼流圈、电容量较大的隔直流电容或旁路电容所引起。 超高频寄生振荡 分布参数(如引线电感、管子极间电容)所引起。27RbCbCeReLCUBBUCCUfUbU0(a)t1t2UBBubtt(b)5.6.2 间歇振荡间歇振荡 如果振荡电路中某些元件参数选择不当,就会产生间歇振荡,这时输出电压

16、的波形如下图(b)所示。 电源接通后,振荡建立速度快,振荡电压迅速增加,管子进入非线性区域,实现稳幅,振荡很容易趋于稳定(图b的t1t2时间段内)。如果在t2时刻,UBB继续变负,振荡幅度会有所减小,A也随之下降,造成环路增益小于1,若在此期间偏压不能迅速建立,则振荡迅速衰减到零,停振,直到偏压又增加到起振时的电压,开始新一轮振荡。 为防止间歇振荡的产生,偏置电压的变化速度必须跟上振荡振幅的变化速度。为此,可以通过增大回路的值来减小振荡振幅的变化速度,同时要减小偏置电路中Cb、Ce取值来加快偏压建立的瞬态过程。 28R1R2CbCeReLCUCCUsf1f2f3f4f 1=f1|fs f 1|

17、f|fs f1|455.6.3 频率占据频率占据 若从外部引入一个频率为的信号,当接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时,振荡器受外加信号的影响,会向fs附近变化,甚至就等于fs ,产生强迫同步。 发生频率占据的fs范围称为占据频带,用f表示: f=f3-f2 实际中,外来信号往往来自周围的干扰或邻近的其它信号,当发生频率占据时,整个系统的工作都受到影响,可以采取措施切断或减弱振荡器与外来信号之间的耦合,以防止产生频率占据。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频率占据现象实现注入同步,对振荡器进行强制的频率和相位的同步,或者实现同步分频,即对振荡频率的某次谐波进行强制同步。29R1R2CbCeReL1C1UCCL2C21

18、020101MN5.6.4 频率拖曳频率拖曳 在以耦合振荡回路作选频网络时,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所谓的频率拖曳现象:当变化一个回路(如次级回路)的谐振频率时,振荡频率会产生非单值的变化,即有频率突跳的现象。 当双调谐回路处于过耦合状态,谐振曲线为双峰,初级回路谐振阻抗的幅角将有三个零点,即对应有三个谐振频率:,这三个频率与初次级的谐振频率01、02有关,也和耦合系数有关。曲线图显示了振荡频率随次级回路谐振频率02变化的曲线,也称为拖曳环。振荡频率与初级回路谐振频率01之间也有类似的关系曲线,图中的、是两个可能的振荡频率,但不会产生两个频率的同时振荡。 30 本章小结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几种常用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电路,要点如下: (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是由放大电路、选频网络和反馈网络和稳幅电路四个环节构成,必须满足起振、平衡、稳定三个条件,每个条件都包含振幅和相位两个方面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