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微观世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1页
上学期《微观世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2页
上学期《微观世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3页
上学期《微观世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4页
上学期《微观世界》校本课程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郑州大学实验小学20142015学年上期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微观世界授课教师:_邵 龙_适用年级:_三年级_单元第一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6课时主题介绍课程纲要总课时1课时第1课时背景分析本课程为校本课程微观世界的大纲介绍,通过对小学生认识自然、认识动物,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然后通过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养成爱护自然的好习惯。学习目标1 了解微观世界的课程内容。2 通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 通过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引导学生保护环境。评价设计1.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当点评。2.学生自评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展示自己对课程的看法。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 向学生讲述小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然后告诉同学们现在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需要我们帮助小动物。二、设计活动。1.欣赏环境问题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体会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2引出课题,介绍课程内容。3. 向学生展示课程内容,讲述课程的作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展示、交流、评价。1.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探讨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当点评。2.学生自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展示自己对课程的看法

3、。四、课堂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的课程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隐藏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备注单元第一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6课时主题协作的蚂蚁总课时1课时第2课时背景分析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由于各种蚂蚁都是社会性生活的群体,在古代通称“蚁”。据现代形态科学分类,蚂蚁属于蜂类。蚂蚁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蚂蚁体型虽小,但它们却有一个完整的世界,正是由于蚁后、雄蚁、工蚁的分工协作,才使得蚂蚁的世界趋于完整。协作的蚂蚁是在学生观察蚂蚁的同时,渐渐的

4、去了解蚂蚁。在观察、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蚂蚁的协作精神。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习性。2.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为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学生通过对蚂蚁习性的了解,在蚂蚁的身上学会协作。评价设计1.自评:小组成员探讨自己对“协作”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蚂蚁手抄报。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 课前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蚂蚁协作的视频引入课题。二、设计活动。1.欣赏协作的蚂蚁视频,认真观察蚂蚁的世界和蚂蚁的生活习性。2认真观察,提出问题。

5、让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的蚂蚁活动,以“蚂蚁的协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对视频中蚂蚁的行为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3.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取在班级讨论中最引起热议的问题和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把讨论的结果以及小组成员的意见写在一张A4纸上。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向学生展示“协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蚂蚁之间的协作精神。5课下作业:让学生制作协作的蚂蚁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自评:小组成员探讨自己对“协作”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

6、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蚂蚁手抄报。四、课堂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协作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隐藏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蚂蚁是完全变态型的昆虫,要经过卵、幼虫、蛹阶段才发展成成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有的种类蚂蚁工蚁有不同的体型,个头大的头和牙也发展的大,经常负责战斗保卫蚁巢,也叫兵蚁。备注单元第一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6课时主题蜜蜂的梦

7、想总课时1课时第3课时背景分析 蜜蜂过群居生活,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蜜蜂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蜜蜂的梦想讲述了一只蜜蜂的追梦过程,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那种坚持梦想的精神。学习目标1 1.学会观察蜜蜂,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为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通过创作活动,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学生通过对蜜蜂的追梦行为,学会坚持梦想、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评价设计1.自评:小组成员探讨自己对“坚守

8、梦想”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3.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蜜蜂手抄报。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 课前介绍一段关于蜜蜂的小知识引入课题。二、设计活动。1.欣赏蜜蜂的梦想视频,认真观察蜜蜂的生活习性。2认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的蜜蜂的追梦行为,以“蜜蜂的梦想”为中心,引导学生对视频中蜜蜂的行为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3.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取在班级讨论中最引起热议的问题和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把讨论的结果以

9、及小组成员的意见写在一张A4纸上。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向学生展示“坚持梦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蜜蜂的执着精神。5课下作业:让学生制作追梦的蜜蜂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自评:小组成员探讨自己对“坚持梦想”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蜜蜂手抄报。四、课堂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隐藏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蜜蜂社会里,它

10、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形态转换过程。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备注单元第一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6课时主题蝴蝶的蜕变总课时1课时第4课时背景分析蝴蝶翅膀阔大,颜色美丽,它的生活周期分为4个阶段:卵、幼虫(肉虫或毛虫)、蛹和成虫。蝶类幼虫的栖息场所,一般都很隐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

11、个别幼虫。有些蝶类的幼虫常有缀叶为巢而隐居其中的习性,缀叶的方法因虫种各有不同,有缀一叶的,有缀数叶的,各有各的式样或技巧。而视频蝴蝶的蜕变则是向大家展示了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要勇敢地战胜它。学习目标 1.观察蝴蝶的蜕变过程,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观察蝴蝶的蜕变过程,学习蝴蝶不屈不挠的精神。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分工,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

12、、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以安徒生童话蝴蝶引出课题。二、设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蝴蝶的小知识。2.播放视频蝴蝶的蜕变,观察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蝴蝶的蜕变过程,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也需要艰难的过程,我们要勇于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引导学生学习蝴蝶不屈不挠的精神。5小组合作,制作蝴蝶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

13、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也需要艰难的过程,我们要勇于面对一切困难与挫折,相信自己可以战胜一切。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蝴蝶的一生通常可以产数十至数百粒卵,大多产在蝴蝶幼虫的食草植物上,卵的颜色和形状随不同的蝴蝶而有所不同,有呈圆形的、梭形、樽形、半球形.等。卵的外壳对於这个时期的蝴蝶幼虫具有保护作用喔,使里面的幼虫够安心的发育及成长。 备注单元第一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6课时主题

14、可怜的青虫总课时1课时第5课时背景分析微观世界主要以微电影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各种小昆虫的生活。微观小世界的风格非常新颖,其场景和声音效果都是采用现实中真实的东西,而小故事的主人公小昆虫和小动物则是用三维动画技术设计出来的。可怜的青虫则讲述了一只青虫翻山越岭追逐梦想最后却失败的故事。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视频,了解青虫的生活习性。2.能根据青虫的特点和表情特征,创作动漫形象。3.通过青虫为追逐梦想克服种种困难,虽然失败却不后悔的事迹,学会坚持不懈的精神。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青虫漫画,叙述设计想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

15、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以虫儿飞的歌曲引出课题。二、设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青虫的小知识。2.播放视频可怜的青虫,观察了解青虫的生活习性。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青虫跋山涉水追逐梦想的过程,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成功不是唯一,过程才是重要的,只要自己奋斗了,就不会后悔。引导学生学习青虫坚持不懈

16、的精神。5小组合作,重现青虫漫画形象。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青虫漫画,叙述设计想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四、课堂小结,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成功不是唯一,过程才是重要的,只要自己奋斗了,就不会后悔。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豆虫,学名豆天蛾,苏北称其幼虫为豆丹,广泛分布于辽宁,

17、河南,山东,河北及江苏,四川还有江西等地,是一种以吃豆叶,喝甘露为生的一种软体小动物。末龄幼虫体长约30mm,淡绿色,虫体前端较细,后端较粗。头部绿色,两侧有黑斑;胸足及腹足皆绿色,第1、2对腹足退化,行走时体背拱曲。体背有纵行的白色细线6条位于背中线两侧,体侧具白色纵纹。蛹长约18mm,初期背面褐色,腹面绿色,末期整体黑褐色茧薄。备注单元第一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6课时主题蜗牛的友谊总课时1课时第6课时背景分析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之一,它主要以植物为食,特别喜欢吃作物的细芽和嫩叶。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但是却有26000颗牙齿左右。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

18、的软体动物之一,蜗牛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习性。2.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为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学生通过对蜗牛习性的了解,在蜗牛的身上学会互相帮助。评价设计1.自评:小组成员探讨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蜗牛手抄报。学与教活动设计一、 引入课题。 课前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蜗牛友谊的视频引入课题。二、设计活动。1.欣赏蜗牛的友谊视频,认真观察蜗牛的世界和蜗牛的生活习性。2认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

19、生认真观察视频中的蜗牛活动,以“蜗牛的友谊”为中心,引导学生对视频中蜗牛的行为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3.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选取在班级讨论中最引起热议的问题和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把讨论的结果以及小组成员的意见写在一张A4纸上。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向学生展示“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蜗牛之间的友谊。5课下作业:让学生制作协作的蜗牛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自评:小组成员探讨自己对“友谊”的看法,并说出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

20、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展示学生在课下所制作的蜗牛手抄报。四、课堂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隐藏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在热带生活的种类旱季也会休眠,休眠时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层干膜封闭壳口,全身藏在壳中,当气温和湿度合适时就会出来活动。备注单元第二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勤劳的蜜蜂总课时1课时第1课时背景分析 蜜蜂过群居生活,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

21、,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蜜蜂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勤劳的蜜蜂讲述了蜜蜂的辛勤劳作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蜜蜂,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2.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为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通过对蜜蜂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评价设计1.自评:通过对蜜蜂的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是不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孩子。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自己对小组成员默默奉献的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鼓励学生

22、像蜜蜂一样乐于奉献,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并拍照留念进行班级展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 课前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蜜蜂的视频引入课题。二、设计活动。1.欣赏勤劳的蜜蜂视频,认真观察蜜蜂的世界和蜜蜂的生活习性。2认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的蜜蜂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视频中蜜蜂的默默奉献的品质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3.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关于奉献的看法。选取在班级讨论中最引起热议的问题和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把讨论的结果以及小组成员的意见写在一张A4纸上。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向学生展示怎样成为一个

23、乐于奉献的孩子。引导学生学习奉献的品质。5课下作业:鼓励学生像蜜蜂一样乐于奉献,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并拍照留念进行班级展示。 三、展示、交流、评价。1.自评:通过对蜜蜂的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是不是一个默默奉献的孩子。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自己对小组成员默默奉献的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鼓励学生像蜜蜂一样乐于奉献,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并拍照留念进行班级展示。四、课堂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蜜蜂的勤劳并争做勤劳的孩子,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隐藏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4、趣。蜜蜂过群居生活,蜜蜂群体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三种类型,群体中有一只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两只蜂后),1万到15万工蜂,500到1500只雄蜂。蜜蜂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采蜜、晚上酿蜜,同时替果树完成授粉任务,为农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备注单元第二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郁闷的蜘蛛总课时1课时第2课时背景分析 蜘蛛可以大致分成:结网性蜘蛛和徘徊性蜘蛛,结网性蜘蛛的最主要特征是它的结网行为。以丝结成的网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有的蜘蛛可以用网做成一个气球,随风飘行到别的地方。大部分的蜘蛛无害于人,蜘蛛在农田中捕食农作物的害虫。本节课郁闷的蜘蛛讲述了一只蜘蛛的家屡次被一群玩

25、闹的苍蝇破坏的故事 。学习目标1.学会观察蜘蛛,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2.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为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通过对蜘蛛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品质。评价设计1.自评:通过观察蜘蛛,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乐观态度的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鼓励学生像蜘蛛一样对人生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 课前请学生欣赏一段关于蜘蛛的视频引入课题。二、设计活动。1.欣赏郁闷的蜘蛛视频,认真观察蜘蛛的世界和蜘蛛的生活习性。2认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认真观察视频中的蜘蛛活动,引导学

26、生发现视频中蜘蛛在面对家被破坏时的态度并让学生对视频中蜘蛛的乐观精神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3.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关于乐观 的看法。选取在班级讨论中最引起热议的问题和看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最终把讨论的结果以及小组成员的意见写在一张A4纸上。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向学生展示怎样成为一个具有乐观精神的孩子。5课下作业:鼓励学生像蜘蛛一样对人生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 三、展示、交流、评价。1.自评:通过观察蜘蛛,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2.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互评。提出自己乐观态度的看法。教师对于互评的过程和结果加以

27、引导,并进行少量点评。3.展示分享:鼓励学生像蜘蛛一样对人生要有乐观的态度,积极的精神。四、课堂小结,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蜘蛛的乐观精神,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隐藏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蜘蛛的消化系统很狭窄,以致于蜘蛛们无法吃大块的固体。所以它们透过将食物充满消化酵素将食物液化,并且用嘴边的附属肢磨碎食物。它们的腹部拥有被修改成丝囊的附属肢,可以从腹部的腺体挤出(多达六种丝。 蜘蛛丝同时具有的轻质、强度和弹性 远超过了人造物质,并且已有蜘蛛丝的基因被嵌入哺乳类动物和植物中,以观察是否能当作生产丝的工厂。备注单元第二单元微观小动物单

28、元课时5课时主题有趣的甲虫总课时1课时第3课时背景分析甲虫是鞘翅目昆虫的统称,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是角质,厚而硬,后翅是膜质,如金龟子、天牛、象鼻虫等。多数种类属于世界性分布,本目中许多种类是农林作物重要害虫,与人类的经济利益关系十分密切。有趣的甲虫讲述了三只甲虫为了争夺食物最后却什么都没得到的故事。学习目标 1.观察甲虫争夺食物的过程,了解甲虫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观察甲虫争夺食物的过程,学会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分工,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

29、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欣赏视频有趣的甲虫引出课题。二、设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甲虫的小知识。2.观察了解甲虫的生活习性。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甲虫争夺食物的过程,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并学会珍惜,否则就像视频中的三只甲虫,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5小组合作,制作甲虫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

30、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自己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并学会珍惜,否则就像视频中的三只甲虫,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鞘翅目金龟亚科昆虫。色深,有的具金属光泽。雄虫头顶有一长而弯曲的角状突,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现象进行定位,以帮助取食。有一定的趋光性。其虫深目高鼻,状如羌胡,背负黑甲,状如武士,故有蜣螂,将军之称。屎壳郎推粪球是

31、为了繁殖后代,它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备注单元第二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苍蝇与蜘蛛总课时1课时第4课时背景分析以丝结成的网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有的蜘蛛可以用网做成一个气球,随风飘行到别的地方。苍蝇与蜘蛛讲述了一只蜘蛛结好网猎食苍蝇却被风破坏,最后遭到苍蝇嘲笑的故事。学习目标 1.观察蜘蛛结网的过程,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观察蜘蛛结网猎食的过程,体会“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深刻含义。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

32、分工,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欣赏蜘蛛结网的视频引出课题。二、设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蜘蛛的小知识。2.播放视频苍蝇与蜘蛛,观察了解蜘蛛的生活习性。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蜘蛛结网猎食苍蝇过程,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要办成一件事,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做好

33、充分准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5小组合作,制作蜘蛛和苍蝇的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要办成一件事,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苍蝇是在白昼活动频繁的昆虫,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夜间则静止栖

34、息。活动、栖息场所,取决于蝇种、季节、温度和地域。蜘蛛多以昆虫、其他蜘蛛、多足类为食,部分蜘蛛也会以小型动物为食,大多数圆蛛用最少的丝织成面积最大的网,网像一个空中滤器,陷捕未看见细丝的、飞行力不强的昆虫。备注单元第二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可爱的蚂蚱总课时1课时第5课时背景分析蝗虫俗称“蚂蚱”,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它的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蝗虫口大、下巴发达,以植物叶片为食,蝗虫喜食芦苇、稗草、白茅、狗牙草及蒿类植物,虾须草和海蓬子。本课讲述了一只蚂蚱捉弄其它昆虫最后被瓢虫捉弄的故事。学习目标 1.观察蚂

35、蚱捉弄其它昆虫的过程,了解蚂蚱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观察蚂蚱捉弄其它昆虫的过程,学习瓢虫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智慧。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分工,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观看视频可爱的蚂蚱,引出课题。二、设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蚂蚱的小知识,观察了解蚂蚱的生活习性。2.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蚂蚱捉弄其它昆虫的过程,谈谈的你

36、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3.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在你捉弄别人时,你会失去很多朋友,对待恶人,学习瓢虫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智慧。4.小组合作,制作蚂蚱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你捉弄别人时,你会失去很多朋友,对待恶人,

37、学习瓢虫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智慧。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身通常为绿色、灰色、褐色或黑褐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发达,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备注单元第三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小蜻蜓总课时1课时第1课时背景分析蜓蜻,无脊椎动物,昆虫纲,蜻蜓目,差翅亚目昆虫的通称。一般体型较惖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触角1对,细而较短;咀嚼式口器。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

38、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本课讲述了小蜻蜓遭到一只瓢虫的戏弄最后发动了一群蜻蜓为自己报仇的故事。学习目标 1.观察蜻蜓的外貌特征,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观察蜻蜓追逐瓢虫的过程,明白在你欺负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招了很多的敌人人。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分工,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以古诗小池引出课题。二、设

39、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蜻蜓的小知识。2.播放视频小蜻蜓,观察了解蜻蜓的生活习性。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蜻蜓追逐瓢虫的过程,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在你欺负别人的同时你为自己招了很多的敌人5小组合作,制作蜻蜓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激发创

40、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在你欺负别人的同时你为自己招了很多的敌人。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蜻蜓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头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有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备注单元第三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蚂蚁搬东西总课时1课时第2课时背景分析蚂蚁是一种有社会性的生活习性的昆虫,蚂蚁的幼虫阶段没

41、有任何能力,它们也不需要觅食,完全由工蚁喂养,工蚁刚发展为成虫的头几天,负责照顾蚁后和幼虫,然后逐渐地开始做挖洞、搜集食物等较复杂的工作学习目标 1.观察蚂蚁搬东西的过程,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观察蚂蚁搬东西的过程,学习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分工,自评。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以歌曲蚂蚁引出课题。二、设

42、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蚂蚁的小知识。2.播放视频蚂蚁搬东西,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蚂蚁搬东西的过程,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引导学生学习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5小组合作,制作蚂蚁手抄报。 三、展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

43、,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筑造蚁穴蚂蚁绝对是建筑专家,蚁穴内有许多分室,这些分室各有用处。其中蚁后的最大。在沙漠中有一种蚂蚁,建的窝远看就如一座城堡, 有4.5米之高。那些窝废弃之后,就会被一些动物拿来当自己的窝了。蚁穴的中心是给蚁后住的,蚁后的任务就是吃东西,交配,生孩子。蚁窝牢固、安全、舒服,道路四通八达。蚂蚁窝外面还有一圈土.还有一些储备食物的地方,里面通风、凉快、冬暖夏凉,食物不易坏掉。备注单元第三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蝉总

44、课时1课时第3课时背景分析 蝉是昆虫纲同翅目半翅亚目的其中一科。蝉具有透明且有脉纹的翅膀和分得很开的小眼睛。雄性蝉身体两侧有能够发出很大声响的“鼓室”,他们趴在树干上,向前或左右扭动腹部来调节发出的声响。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蝉讲述的是一只蝉因为叫声很大而被大家嫌弃,便决定改变自己,后来遇到一只和它一样叫声很大的蝉,它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异类。学习目标 1.观察蝉的发声,了解蝉的生活习性。 2.通过创作活动,激发学生创作、表达的热情。 3.通过蝉的先后变化,让学生明白人应该勇敢的做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评价设计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叙述设计想法与分工,自评。2.

45、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合理评价,提出建议。教师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最优团队由教师结合制作、展示过程中团队合作力评出。学与教活动设计一、引入课题。以古诗咏蝉引出课题。二、设计活动。1.介绍一些关于蝉的小知识。2.播放视频蝉,观察了解蝉是如何发声的。3.提出问题:通过观察蝉的先后变化,谈谈的你的收获和想法。并以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观察的结果为出发点,组织学生进行探讨,让每位同学都能提出自己的看法。4.老师把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让学生明白人应该勇敢的做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5小组合作,制作蝉手抄报。 三、展

46、示、交流、评价。1.展示分享:每组作品均在班级展示,并让学生代表叙述设计想法,并谈谈自己的收获。2.互评:小组之间互评作品,提出建议。教师引导并少量点评。3.评选:评选本节课最佳创作奖、最优团队奖。这两个奖项学生投票评选。四、课堂小结,激发创作热情。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人应该勇敢的做自己,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同时通过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蝉蛹必须垂直面对树身,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为了成虫两翅的正常发育,否则翅膀就会发育畸形。蝉将蛹的外壳作为基础,慢慢地自行解脱,就象从一副盔甲中爬出来。整个过程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备注单元第三单元微观小动物单元课时5课时主题蚰蜒兄弟总课时1课时第4课时背景分析蚰蜒,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唇足纲,改形亚纲,蚰蜒目,蚰蜒科。体短而扁,灰白色或棕黄色,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气门在背中央,足易脱落,触角长,毒颚很大,行动敏捷。多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蚰蜒兄弟讲述了一条蚰蜒在寻找适合居住的家时遇到了另一条蚰蜒并成了好朋友的故事。学习目标 1.观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