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1页
陕西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2页
陕西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3页
陕西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书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高等学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书推荐单位:陕西中医学院学校名称:陕西中医学院中心名称:制药工程实验中心中心网址:中心联系电话:029- 38185165中心通讯地址:陕西咸阳世纪大道申报日期:2013年 9月 26日陕西省教育厅制填表说明一、申报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 ”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二、“中心工作职责 ”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三、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 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制药工程实验中心所属学科名称中药学隶属部门 / 管理部门药学院成立时间1974年制药工程教学实验中心 (以下简称

2、 “中心”)是专门从事实验教学的单位,“中心”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1.1974 年 1998 年,“中心”发展的前身是由药剂教研室、中药化学教研室、炮制教研室下属的中药药剂教学实验室、中药化学教学实验室、制剂分析教学实验室、中药炮制教学实验室组成。期间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的投资。本阶段各教学实验室承担了全校中药学专业、中药学(中药制药方向) 、中药制药技术、制药工程专业的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制剂分析及中药炮制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教学实验总学时数约5000 学时,(其中中药药剂学72 学时,中药中心建设化学 60 学时,中药制剂分析32 学时,中药炮制学 36

3、学时)。本阶段上发展历程述实验课程体系及相关教材对中药学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2 1998 年至今,建立制药工程教学实验中心,该阶段为中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针对适应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中药学专业人才的要求,落实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战略方针,我校进行了大规模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在实验教学中,为实现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为提高教学质量、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经学校研究组合了包括中药药剂学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制剂分析实验室、中药炮制实验室、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工程绘图在内的六个实验室组成制药工

4、程教学实验中心。隶属药学系,实行“院建系管”的二级管理体制。制药工程教学实验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及学校、企业的支持下,取得迅速发展。特别是 2004 年新校区建成后,先后购置了大批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并且首次在本科教学实验中开设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内容,减少验证实验,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同时“中心”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模式和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药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实验中心可同时容纳120 名本科生和 100名研究生进行实验教学。本中心承担的实验课程是中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在中药学专业

5、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心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课程体系。其中中药药剂学科 1998 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 中药化学 2012 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现有的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工程教学实验中心, 教学仪器设备先进, 实验环境优美;实验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研究活跃;管理科学,教师队伍稳定,素质高,硕士、博士以上学位人员占80% 以上。“中心”开放性和创新性特色鲜明,现已成为我省中药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实践基地。在全省乃至西北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效应。中姓名郭东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73.11民族汉心专业技术教授学位博士毕业院校成都中

6、医药大学主职务任通讯地址陕西咸阳世纪大道邮编712046winter180029-3818518电子邮箱联系电话0主要职责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 负责编制实验中心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2. 领导并组织完成教学计划、 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实验教学任务, 认真完成各项实验项目,完善实验教学资料。3. 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研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开展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4. 组织做好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购置计划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检修、管理、计量及标定等各项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验结

7、果的可靠性。5. 负责建立、完善实验中心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实验中心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6. 领导实验中心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中心专职实验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7. 负责实验中心的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8. 定期检查、总结实验中心工作,组织完成实验中心评估验收工作,开展评比活动等。1996 年 9 月 1998 年 7 月: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药剂教研室任教;教学科研主要成果1998 年 9 月 2001 年 7 月:陕西中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工艺与质量标准的研究;2001 年 9 月 2004 年 6 月:成都中医药

8、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新制剂与新剂型的研究2003 年 3 月 2004 年 3 月:香港理工大学中药研究院, 主要从事中药新剂型的研究;2004 年 7 月至今: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主要从事中药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 中药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中药调剂学。教学方面:先后完成了中药药剂学 、 200 种中药片剂制备关键技术、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中药制剂工艺技术图表解等 6 部教学及教辅用书的编写工作。 发表相关教改论文 8 篇,承担教改课题 3 项。获得校级教改成果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陕西省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科学研究:

9、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陕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6 项,厅局级项目 4 项。为地方医药产业科技服务20 余项,获得新药临床批件9 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2 篇, CSCD 收录 18 篇,荣获陕西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 项,陕西省药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1 项,三等奖 1 项,咸阳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1 项,并获得“陕西省第八届青年科技奖” 、“咸阳市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陕西中医学院职业“道德标兵” 、陕西中医学院“三育人”先进个人、陕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1 、七珠缓释胶囊的研究,省教育厅(05JC10 ),主持人,已结题;2

10、、生地黄汤(生地黄、大黄)药效物质基础及速释片制备工艺的研究,陕西省科技厅( 2008k16-04 ),主持人,已结题;3 、生地黄汤(生地黄、大黄)药效物质基础及速释片靶向制剂的研究,陕西省科技厅( 2011K16-05-01 ),主持人,在研;4 、 湖北海棠雌激素样作用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该项目分别于2011 年获得陕西省教育厅立项资助(11JS036 ), 2012 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81202905 ),主持人,在研。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1. DongyanGuo ,JunzhiWang ,XingqinWang , et al ,Double Directional Ad

11、justing Estrogenic Effect of Naringin andNaringenin 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138 (2011) 451 457 (SCI).2. 郭东艳,李瑾,董凯,汪 鋆植. 多指标加权评分法优选海棠茶泡腾片的制备工艺 J.中成药, 2011 ,33 (9): 1617-1620.3. 郭东艳,李瑾,师延琼,等. 三种海棠中黄酮类成分的分析 J.中药材, 2011 ,34 (7 ):1026-1029.4.郭东艳,王梅,唐志书,等 .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选生地黄汤口崩片的制备工艺,中药材,2010 ,33 (4):

12、627-629.5.郭东艳,王梅,等 .大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止血作用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12 ): 2896 。6.郭东艳,张丽娟,王梅,等 .生地黄有效部位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 ( 4) 90-92 。7. 郭东艳,张丽娟,师延琼,等 . 基于谱效相关的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优选生地黄的提取工艺, 中成药,2011,33(12 ):2183-2185.8. 郭东艳,师延琼,王幸,等 .太白楤木不同部位(叶、茎皮、根皮)皂苷类成分分析,中药材, 2012 , 35 ( 7):1039-1041.9. 郭东艳,覃鸿恩,唐志书,等 .

13、基于谱效相关的星点设计 - 效应面法优化太白 楤木提取工艺,西北药学杂志, 2012 年第 27 卷第 5期.10. 郭东艳,覃鸿恩,李瑾,等 . 太白楤木抗肝损伤药效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医学研究杂志, 2012,41 (10 ):78-81.11. 郭东艳,陈士林,杨大坚 . 葛根素衍生物 4ac 纳米粒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 中国中药杂志, 2010 ,35(22 ):3029.12. 郭东艳,杨大坚,陈士林 . 葛根素衍生物 4ac 聚乳酸纳米粒制备工艺的初选及优化,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 , 25 ( 1 ):47-49.13. 郭东艳,师延琼,王幸,等 .大黄不同炮

14、制品中鞣质含量的测定,现代中医药, 2012 , 32 ( 4):76-78.14. 郭东艳,王梅,等 .大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变化及止血作用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12 ): 2896 。15 郭东艳,王梅,唐志书,等 .生地黄煎煮过程中梓醇含量动态变化规律及止血作用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 , 16(12 ):144-145.参编的教材或专著:1. 现代中药制剂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参编2.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年 1 月,参编3. 200 种中药片剂制备关键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 1 月,参编4.中药药剂学

15、精编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 年 6月,参编5.药物动力学讲义,院内教材,2006年 1 月,主编6.中药调剂学讲义,院内教材,2005年 12 月,参编7.中药药剂学实验讲义,院内教材, 2008 年 5月,8.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年 3月,参编9.中药制剂工艺技术图表解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 12 月;10. 中药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 5 月,参编专正高副高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总人平均级级其它年龄职数人数59103101052人占总人数2739.0员18.533.337.011.137.037.018.57.4比例 %教实验课程

16、数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实验人时数 / 年学数/ 年简103654835120况环实验用房使用面积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境(M 2)条件950150215.949395%教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材主编参编(种)建设2120近一、经费来源、数额五1 学校投入经费 30 万元,主要用于日常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维护、试剂等原年材料购置。经2 陕西省发改委专项基金 150 万元,主要用于中药饮片工程技术中心实验费仪器设备的购置。投3 学校投入 35 万元,主要用于新校区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入4 学校投入 30 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基本教学仪器、

17、设备的购置。数5 学校投入 105 万元,主要用于固体成型实验室的改建及小型成型设备 (制额丸机、滴丸机、压片机、多功能制粒机、摇摆式颗粒机、胶囊填充机等)来购置。源6 学校投入 30 万元,主要用于制药工程原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7 中省共建项目投入 70 万元,主要用于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及实验室基础设主施建设。要二、经费主要投向投上述经费主要用于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更新、中药制向剂设计研究室、陕西省中药饮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教材建设等。近(一)教学与改革方面五近年来,发表教改论文 8 篇,教改项目立项5 项,其中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年奖 1 项,校级教改成果一等奖 1

18、项,二等奖 3 项。见附件 1 。中心教学获奖情况人获奖名称颁奖部门等级人员员中药学专业实践教教学体系的构建陕西中医学院教改成果王昌利、郭东艳、田玉先、学一等奖范少敏、唐志书科与实践研开放式中药化学主教改成果宋小妹、武可泗、王薇、要实验教学体系改陕西中医学院二等奖葛黎新、孙强成革与研究果中药制药工程原教改成果邢黎明、赵争胜、张丽华、理与设备教学方陕西中医学院二等奖李瑾、赵鹏法的改革与实践创新性中药药剂教改成果郭东艳、王昌利、唐志书、学实验教学模式陕西中医学院二等奖史亚军、孙静的探索与实践制药工程专业核陕西省人民教改成果于远望、邢黎明、郭东艳、心课程体系构建政府二等奖王昌利、唐志书与教学模式研究

19、(二)科研方面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57 项,累积科研经费565 万元,其中获陕西省高校成果二等奖1 项,一等奖 1 项,申请发明 5 项。 发表学术论文168 篇,其中核心期刊 106篇。年度科研项目数 经费(万元)论文数量核心期刊数2008 年1463.2248度2009 年20219.34117度2010 年39343.93824度2011 年36450.13633度2012 年38536.84824度见附件 2、3中心成员简表序性出生姓名号别年月1郭东艳女1973.112崔春利男1978.63王喆男1957.24蒙跃龙男1963.15冯改利女1966.96权利娜女1978.87王露女1

20、985.48曹瑞女1986.7专业所属中心是兼职人学中心否员所在技术二级工作中心工作职责位职务专 单位、部职务学科年限职门博主任教授药剂学16负责中心全面工作是士硕技术负责实验室建设,讲师药剂学6是人员教学安排士高级大技术负责实验教学设备实验炮制学34是人员管理及实验准备专师高级大技术实验药剂学29负责实验准备是人员专师本技术实验中药24负责实验准备是人员化学科师助理硕技术制剂实验2负责实验准备是人员分析士师助理硕技术实验药剂学2负责实验准备是人员士师助理硕技术中药实验1负责实验准备是人员化学士师中心成员简表序性出生姓名号别年月1王昌利男1958.941邢黎明女1961.851宋逍男1979.

21、12617唐志书男1972.91张小飞男1982.1181侯淑珍女1978.192张化为男1980.702王薇女1972.812邓翀男1978.222王小平女1976.83专业所属中心是兼职人员学中心否技术二级工作中心工作职责所在单位职务专职务学科年限位、部门职课程药剂学专论实硕药剂负责教授药剂学28验负责人,指导否士教研室人实验学课程副教制药工制药工程基础实制工负责28验负责人,指导否程基础教研室士人授实验博实验药剂讲师药剂学9实验指导否教师教研室士博实验副教药剂药剂学16实验指导否教师教研室士授硕实验药剂讲师药剂学2实验指导否教师教研室士硕实验天然药药化讲师11实验指导否士教师物化学教研室

22、硕实验中药药化讲师10实验指导否士教师化学教研室博实验副教天然药药化16实验指导否士教师授物化学教研室博实验中药药化讲师4实验指导否士教师化学教研室博实验副教制剂药化4实验指导否教师分析教研室士授2. 实验教学2-1 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1) 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1996 年 12 月,学校颁布了“关于成立分析测试实验中心等教学实验中心及任命各中心主任的通知”文件,标志着实验教学改革的开始,体现了学校对实验课教学的高度重视。2005 年 3 月,学校颁布了“陕西中医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委员会的主

23、任委员由主管实验室建设的副院长担任,明确了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主要是审议学院实验室建设规划,审议和论证大型实验设备投资规划和合理性和可行性;审议学院各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指导开展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评估检查工作。2005 年 4 月,学院下发了“关于成立系(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明确了系(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使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实验教学改革与提高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005 年 6 月,学院下发了“陕西中医学院关于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规定(试行),对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20

24、05 年 11 月,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若干意见 ,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实验教学的提出了明确要求。2006 年 3 月,学院下发了“陕西中医学院规范化实验中心(室)建设与评估方案(试行) ,对于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的管理起到巨大的指导和推进作用。2006 年 5 月,学院下发了“陕西中医学院实验教学管理暂行规定”,对于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2006 年 9 月 ,学院下发了 “陕西中医学院实验室管理制度汇编” ,汇总了国家及上级部门有关文件以及陕西中医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制度,有利于进一步贯彻“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原则及更好地发挥制度

25、的指导作用。( 2) 实验教学的定位及规划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 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 ”的教育理念,根据全国中药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导性教学大纲提出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掌握的中药学专业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技能的要求,坚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为主线,以强有力的学科力量为支撑,以现代化实验条件和教学手段的建设为依托, 实施基础、综合、创新的分层次实验教学,探索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在培养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意识等方面的作用。( 3)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为了全面提高实验中心的教学实力,创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实验中

26、心,我们提出了“ 一个核心、二个结合、三个层次、三个面向”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1 )一个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这个理念,在实验教学模块的构建,实验课程的确定,实验项目、实验手段、技术路线的选择等方面都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2 )两个结合:实验教学与平台建设、科学研究相结合坚持实验教学与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鼓励个性发展的思路,在实验教学内容、方法与实验手段上,始终坚持:与平台建设相结合 。以技能提高及创新意识培养为目标,实现学生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点实验室建设相结合, 同时将校内实验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

27、合,优化资源配置,达到资源共享,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依托国家重点学科中药学、中药药理学和“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陕西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将教师的科研活动延伸至覆盖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使本科生尽早融入大学创新体系。3 )三个层次:设置包含基础层、综合层和创新层的三层次实验项目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设置多层次的实验项目体系,中心开展的实验教学, 分基础层、综合层和创新层等三个层次进行,各层次之间统筹协调,设置相应的实验项目。 基础层,为验证性实验项目。夯实理论知识基础,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的理解,验证理论

28、教学的相关原理和基本概念等,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综合层,为综合性实验项目。深化和拓展理论教学的内容,每门实验课程均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自行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设备和材料,并独立完成实验。 创新层,为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研究、创新设计能力,针对学科竞赛等竞技性实验和大学生创新基金等环节,设置科研实验项目,由学生选择完成。4 )三个面向:面向中药类相关专业;面向中药学不同课群组方向;面向中药学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实验教学模块。充分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知识面和知识结构上的差异,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面向全校中药类相关专业、面向中药学不同课群组方

29、向以及面向中药学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构建实验教学模块,分类别、分层次施教,使学生收益最大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主要是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和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基于目前制药工程实验中心现有基础条件,示范中心建设重点工作是抓好 “两硬两软”建设。“两硬”是实验设备增加和环境条件改善;“两软”则是指有效的实验教学改革促进机制和开放实验室管理机制的形成。具体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如下:(一)、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1. 改革实验教学体制及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 。示范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实行岗位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年终考核的管理机制。建立实验教学人员考核办法,

30、考核内容包括态度、能力和成效等方面, 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评分标准并加强激励机制建设。健全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人、财、物”各类管理规章制度,施行规范化的管理。建立规范化的信息管理体系,加强管理中的计算机使用,建立实验教学信息资料库。建立实验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学生实验成绩、实验理论考试、其它实践教学环节均要占有合适的比例,实验成绩要独立登记、存档。理顺示范中心与教研室的关系。示范中心应树立为教学、 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思想,并将这种服务精神落实到示范中心各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当中。在实验教学改革中,示范中心应和各教研室密切配合,组织编写实验教材;安排和管理实验课程。结合相关理论课程与教师科研

31、成果,通过共同设计、申报实验教改项目,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的比例;保证实验教学项目更新率。2. 建立目的明确、管理有效、效果显著的开放实验室管理机制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走向开放化不仅是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开放实验教学,实验与科研结合,让学生自主实验,促进学生个性培养。开放实验室是我院示范中心建设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不应只满足于实验场所的开放,在建立宽松的使用环境同时,更要重视建立良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科研素质和综合创新意识,避免开放实验室流于形式

32、。拟从系内与系外两个层面开展实验室开放建设:院内实验室开放要与学生“三层次”技能培养体系相适应,建立“学生自主式基本技能训练 + 师生结合式应用能力提升+ 研究项目式综合设计” 的实验室 “三级” 开放模式。首先,开设一个仪器操作训练室放置部分常规实验仪器设备,并提供经常使用的仪器设备清单,鼓励学生进实验室单独进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训练;其次,根据学科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实验技能训练模块,供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依照专业方向需要建立3 个学生开放实验室并设置选开实验;第三,由教师根据科研项目工作需要提出实验项目,或者由学生自拟项目,填报项目申请表,经过一定的遴选评价程序后确认立项。这一部分

33、是开放实验室建设的主要部分,为了保证实施效果,应主要放在重点实验室和发酵工程中心完成。实验室开放对象首先是本系学生,条件成熟后可部分选择性地对全校学生开放,还可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建设, 通过横向合作搭建科研与服务平台,实现对社会开放。可以通过开设校内“公选实验课”的形式,整合一套知识性、趣味性、基础性中药学实验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既锻炼技能又拓宽知识结构;开展诸如科普教育(中药标本馆、药用苗圃)、 “识药”比赛等活动面向咸阳市内中学生开放;通过合作研究、技术开发、联合办学等途径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实现社会开放服务功能。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不同的开放模式采用相应的管理方法。院内开放:第一级开放

34、实验室,实验场地全部交由学生(学生会或毕业生)自主使用和管理;第二级开放实验室,实行有限开放管理,即由示范中心规定专门的时间或通过申请预约对学生开放使用;第三级开放实验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实验室全部开放,采取导师制管理。示范中心开放实验室将借助实验教学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实验室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实验项目采用预约开放办法,网上预约或来实验室预约均预约登记、中心审批,统一安排。院外开放:实行合同管理、保本服务。建立开放实验室使用登记管理制度。3. 形成实验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为了促进示范中心实验教学内容、 方法与手段的不断改革与提高, 探索建立以“目标项目管理”为核心的

35、实验教学改革激励制度。主要思路是:从示范中心建设经费当中拿出一部分(建议5% 左右)用作资助教改项目(课题)经费使用。围绕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由教师自主或由示范中心提出或设立专门的教改课题,规定明确的成果技术指标,以研究课题的方式供实验教师申报立项,并配套相应的申报、立项、经费配置、鉴定验收、课题管理等运行机制,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此类教改项目视同其他科研项目进行管理,项目完成合格记工作量并核算绩点,公开发表论文的分别予以版面费支持和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实验教学改革积极性,促进教学成果不断涌现,达到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明确、水平较高、成果显著、效果良好的目的。4. 优化管理手段,实现实验

36、教学、工作信息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目前,我院实验室在电子化教学和网络信息化管理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和不足,阻碍了实验教学手段方法的提高以及实验室资源的共享。计划实施实验教学信息网络平台暨开放实验室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建成后可以实现对实验仪器、 设备、材料和物资等实验资源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建立多媒体教学体系,逐步实现网上虚拟实验教学和互动教学,形成师生交互式教学网络平台;通过门禁系统、监控系统以及实验设备控制系统各项功能的运行,实现对开放实验室的智能化管理。将真正实现对我院实验教学资源的高水平整合和实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从管理和基础条件上满足我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复

37、合型、应用型、开拓型人才的大目标要求。(二)、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构建“三模块、三层次、一条主线 ”的实验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在实验课的设置上,按知识结构、知识单元设置实验项目,面向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其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从各专业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出发,组成适用于中药学相关专业的公共基础实验、中药学专业实验以及中药学创新实验等三大模块;在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注重与中药学类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相协调,体现先进性、综合性、探索性;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根据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开设包括 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实

38、验教学项目,突出体现一条实践设计能力训练主线。从而构建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既相互独立又系统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1 )坚持实验教学与平台建设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建设学生实践和科学研究基地以中药学一级学科以及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为支撑,把实验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以学科建设带动实验室建设,充分利用学科基地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发挥科研优势,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充实中药学综合实验教学和科技创新实验教学模块的内涵。具体做法是:利用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结合“陕西省中药基础与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及“陕西秦岭中草药应用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借助药学院乃至全校教师从事的科学研究和

39、工程实践项目的研究成果,为本科生开发部分实验项目。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引领和促进实验教学,吸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高水平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充实和提高实验教学队伍;以实验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 中药学综合实验、 毕业设计 等为纽带,将教师的科研和工程实践内容引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2)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个性发展,创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中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实行实验室全方位开放,建立培养学生工程综合素质和研究创新能力的课外工程综合实践、科学研究和科技活动基地,实现由单向知识传授

40、的“教学型”教学模式向知识传授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造能力。3)贯穿一条实践设计能力训练主线根据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及专业定位,突出应用中药制药基础能力训练主线。鼓励毕业生提前毕业设计选题,进入实验室;鼓励教师科研与学生选题相结合,尝试本科生“导师制”,从制度上促进学生实验技能与科研素质能力训练。实验项目设置: 设置必修和选修(包括设计、创新)实验项目,每个实验的学时纳入教学计划,设置学生自拟、学生科技制作和教师科研转化实验项目的学时不纳入教学计划,选修、学生自拟、学生科技制作和教师科研转化实验项目均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考研方向自主选择。设置基础、综合、设计和创新性实验类型,鼓励开设新的综合、设计和创新实验项目。在实验项目选择上,应重视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