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赤峰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内蒙古赤峰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下图中位于长江流城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A红山文化遗址B大汶口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河姆渡村,河姆渡遗址的

2、发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所以D符合题意,由图片可知ABC均不位于长江流城,所以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注意看图片中各遗址的地理位置即可。2“确立县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军功”;“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以上材料叙述的是( )A商鞅变法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B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C西周分封制和孝文帝改革D秦始皇巩固统-的措施和孝文帝改革【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后,实行改革

3、,要求鲜卑人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人通婚等。 所以材料叙述的应该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所以B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B。3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到汉武帝时,是如何对待诸子百家学说的( )A百家争鸣B八股取士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文字狱【答案】C【解析】【详解】联系所学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所以C符合题意;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出现的局面,所以A不符合题意;八股取士和文字狱是明清时期的,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关键词在于汉武帝时期,并且是关

4、于汉武帝时期对诸子百家学说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答案。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则材料说明的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目的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意义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结果【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这表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

5、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此外,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也是重要因素。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字面意义为长江之南面,在人文地理概念中特指长江中下游以南。5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签订了若干条约,其中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

6、约规定: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以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赔款数目最多,丧失主权最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指辛丑条约。6对下面表格中的信

7、息概括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C中华民族爱国人士反抗外来侵略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格中的人物都属于中国的民族英雄,都曾为反抗外来侵略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C符合题意;从表格时间可知,表格包含了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所以AB说法不够全面,所以不符合题意;表格里不仅仅反映了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所以D概括也不够全面,故本题选C。7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你认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B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对中

8、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C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D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所以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1940年下半年,为了粉碎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在敌后战场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材料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 )A台儿庄战役B武汉会

9、战C百团大战D长沙会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战相持阶段,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百团大战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所以C符合题意;A台儿庄战役是在1938年,不符合题意;B武汉会战是在1938年,不符合题意;D长沙会战与彭德怀无关,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1940”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百团大战。9毛泽东在七律&#

10、18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提到“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其中“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意义在于( )A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A【解析】【详解】据“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可知,这描述的是渡江战役。三大战役后,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渡江战役开始,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放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所以A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是渡江战役的意义,所以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0“实现了

11、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材料中“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件事?( )A开国大典B土地改革C“一五计划”D三大改造【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可知,材料中的“社会变革”指的是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所以D符合题意,其他ABC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

12、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结合所学可知是三大改造。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C求同存异D全方位外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这说明建国后我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面对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

13、视态度,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所以B符合题意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B。12“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除前言外,全文共有282条,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该法律条文出自( )A汉谟拉比法典B罗马民法大全C十二铜表法D查士丁尼法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内容十分广泛,从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所以A符合题意,BCD

14、三项均不符合,故本题选A。13“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这种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A西欧庄园B自由和自治的城市C租地农场D封君与封臣【答案】C【解析】【详解】根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种生产和经营方式方

15、式叫租地农场,所以C符合题意;庄园作为一种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与题干“14世纪中叶以后”时间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封君与封臣不属于生产和经营方式,所以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时间是“14世纪中叶以后”、“通过承租、购买领主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由此可知是租地农场。14英国通过1640年革命和其后的“光荣革命”,逐渐把“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这里的“王权”被关进了哪个“笼子”里?( )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权利法案【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所

16、给信息逐渐把“王权关进了制度的笼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将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5通过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思维导图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概括出下面导图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C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D社会主义制度逐步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美国爆发南北战争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

17、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所以B符合题意,ACD三项军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19世纪60年代,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这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潮流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展。16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提到:“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个公约又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材料中的“公约”指的是( )A凡尔赛条约B九国公约C联合国家宣言D开罗宣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

18、识可知, 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所以B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17“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0万。”下列成功应对并缓解这场危机的是(

19、)A罗斯福新政B华夫托运动C卡德纳斯改革D彼得一世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大量企业破产,银行倒闭;失业人数激增,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00万。”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暂时渡过了这场危机,所以A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8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主战场都在欧洲B都是反法西斯战争C都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D都以资本主义国家胜利告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伤亡惨重,都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所

20、以C符合题意;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并不都是在欧洲,所以A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大战属于帝国主义战争,所以B不符合题意;两次大战并不都是以资本主义国家胜利告终,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19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是,从明朝中期开始,对外环境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两个人物) (1)材料一中,谁曾经走过古丝绸之路?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还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如(四大发明) 、 、 、印刷术、瓷器、医学、中草药等传布到世界各地。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2)请将材料二

21、中三处画“_” 的部分在答题卡上补充完整。材料三 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出现“倭患”的原因是什么?倭寇猖獗之时,谁临危受命南下抗倭? (4)1684年,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什么机构? (5)以上材料为我们今天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启示?【答案】(1)郑和;(2)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不依顺序);(3)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戚继光;(4)台湾府;(5)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

22、综合国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有理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曾经经过古丝绸之路。(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火药、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3)根据材料“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期出现“倭患”的原因是: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明政府派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取得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4年,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5)本题

23、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加强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20九年三班师生正在上-节历史复习课,请根据这节课的情景按要求作答。(情景一)教师:(出示图片)(1)图一、图二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件事? (情景二)教师:五四运动后,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2)在中国,谁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 (情景三)教师:(出示材料)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问题并给出答案。材料一 这次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二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3)学生甲:材料中“改革开放的历史

24、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作出的?此后,在农村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了什么政策? (4)学生乙:请列举出材料二中的两个“经济特区"。(5)学生丙:人们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来评价他的贡献,他是谁?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使中国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答案】(1)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成立(或中共一大召开);(2)李大钊;(3)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珠海、汕头、厦门、深圳(任举两例即可);(5)邓小平;“一国两制”。【解析】【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图一指遵义会议;“开

25、天辟地”指的是中国共产的诞生。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在上海召开,后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较为系统的介绍,所以李大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在农村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26、制。(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4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深圳。(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被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使中国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21自从近代以来,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先后经历了“一体化”、“工业化”、“两极化”。如今呈现出“碎片化”状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体化)材料一 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渐确立起来。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工业化)材料二 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前期,先后经历两次工业革命,从“手工工场生产”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逐步实现了工业化。(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试举出交通方面的发明两例,并用其中一例说明科技“刷新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两极化)材料三 结合下图按要求作答。(3)二战后,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面走向对抗。两极格局政治方面的对抗开始于什么事件?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在什么事件之后?两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