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五单元导学案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五单元导学案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五单元导学案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五单元导学案_第4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五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6.小石潭记 柳宗元 第一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掌握重点实词和短语。2.疏通文意,通过推敲、揣摩、品味文中词语和句子,概括小石潭的特点。二【自主学习】1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本文的文体“记”。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是他永州八记的第四篇。 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

2、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 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簧竹( ) 清冽( ) 为坻( ) 为嵁( ) 俶尔( ) 翕忽( ) 怡然( ) 悄怆幽邃( )3.熟练而准确的朗读课文,注意准确把握下列句子的停顿。全 石/ 以 为 底 皆 /若空 游 /无 所 依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4.熟读课文3-5遍三【整体感悟】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隔簧竹( ) 心乐之( ) 水尤清冽( ) 潭中鱼可百许头( )( ) 佁然

3、不动、俶尔远逝( )( ) 往来翕忽( ) 其岸势犬牙差互( ) 以其境过清( )( ) 皆若空游无所依( )2.翻译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岸上)青葱的树枝,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荡(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真是)寂静极了,幽深极了。3.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四【合作探究】学

4、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1.各用一个字概括所看到的景物的特点。竹( )石( )鱼( )水( )2. 理清本文写作思路本文是按  游览  顺序来写的,思路为:发现小潭(潭中景物 ) 小潭源流( 潭中气氛)交代同游者【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山中与裴秀才书 王 维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携手赋诗,步仄迳,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

5、望,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注:辋水:车轮状的湖水。曩:从前。仄迳:狭窄的小路。鯈(á):一种条状的鱼。皋:水边的高地。雊(ò):雉鸡叫。傥:同“倘”,假使,如果。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近腊月下( )当待春中( )白鸥矫翼( )从我游乎( )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6.小石潭记 柳宗元 第二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清之情。2. 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旧知巩固】学

6、法提示: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后请两个组的代表口头展示要求:发言紧扣中心,面带微笑吐字清。昂首挺胸手舒展,大方得体不面壁。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主要展示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的整体把握及上堂课的收获、疑问、发现等。组内、组间、全班抽查重点词语、句子翻译、文学常识等的掌握。【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内容:(用课文原文回答)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答: 3.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答: 【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1.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使用了哪些动词?对景物的描写使用了怎样的

7、写法。答: 2.第(2)段中潭水有何特点?采用了什么方法写潭水?作者当时的心情如何?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来。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怎样的写法?答: 3.第(3)段描写潭的水源,分别抓住溪流、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答: 4.第(4)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 【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1 给加点的字注音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 ) 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 填空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

8、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潭中的气氛。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人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为 为坻为屿 B 之 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C乃 乃记之而去 D 尔 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7.岳阳楼记 范仲淹 第一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2.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二【自学检测】1.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

9、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2.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3.写作缘由: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新翻修的岳阳楼写的记文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叙说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观胜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10、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在记山记水的背后,寓含着作者在政治改革失败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的痴情4.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点字注音汤( ) 晖( ) 涯( ) 楫( ) 嗟( ) 樯( ) 谪( ) 属( ) 岸芷汀兰( ) ( ) 怡然( ) 一碧万顷( ) 5.熟读课文3-5遍【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1.归纳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并说说每一段的主要表达方式。第一部分(1段): 第二部分(24段): 可分为两层。第一层(2段): 第二层(34段): 第三部分(5段): 第四部分(6段): 2. 划出本文的主旨句,并写在下面。 【训练反馈】1.完成相

11、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一、据注音填写汉字并解释:滕子京zhé( )守巴陵郡_ 百废j( )兴 _ zh( )予作文以记之_ bó( )暮冥冥_ 心kuàng( )神yí( )_ 宠辱xié( )忘_ 二、解释加点的词:越明年( )增其旧制( )予观夫巴陵胜状( )朝晖夕阴( )前人之述备矣( )至若春和景明( )沙鸥翔集( )而或长烟一空( )去国怀乡( )( )迁客骚人( )连月不开( )把酒临风( )波澜不惊( )三、 “/”给下列句子划节奏: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是进亦忧,退亦忧。 3、前人之

12、述备矣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属予作文以记之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7.岳阳楼记 范仲淹 第二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 通过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领悟作者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2.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自主学习】学法提示: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后请两个组的代表口头展示要求:发言紧扣中心,面带微笑吐字清。昂首挺胸手舒展,大方得体不面壁。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主要展示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的整体把握及上堂课的收获、疑问、发现等。组

13、内、组间、全班抽查重点词语、句子翻译、文学常识等的掌握。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内容:(用课文原文回答)1.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2.再读课文,思考:本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描绘了怎样的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 3.第3、4段描写一喜一忧采用了什么手法?用意是什么?答: 【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寄情于景”的写景方法。1. 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例如:(1)衔、吞 “衔远山,吞长江”答:衔”和“吞”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湖与山、湖与江的关系,更使静景富于动态美)(2)隐、潜“日星

14、隐耀,山岳潜形”答: (3)翔集、游泳“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答: (4)浮、跃;静、沉“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答: 2. 寄情于景:例如:(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答:”(“阴”“怒”“浊”三字渲染了悲怆的哀景,极富感染力。“怒号”运用了拟人,似乎在为迁客骚人的不幸境遇而呐喊(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答: 【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2)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开: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

15、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偕: 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8.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一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全文。2.积累文言词汇。3.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能够流利的翻译全文。【自主学习】1.作者简介: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自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 欧阳文宗公 ”。他是北宋(朝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几家是:唐朝的韩愈 和 柳宗元;宋朝的另外几位散文家是王安石、曾巩、三苏 2.写作缘由: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

16、他经常去琅琊山饮酒抒怀,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3.自由朗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滁(  )   壑(    )   琊(  )   潺(   )  酿(  ) 僧(    )  辄(  )   霏(  

17、;   ) 暝(   )  洌(    )   蔌(  )   弈(     )  翳(     )   射(    )   觥(    ) 偻(    )    朝(     )

18、而往4.熟读课文3-5遍【合作探究】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试着翻译句子。翼然: 名之者谁: 故自号曰醉翁也: 伛偻提携: 醉翁之意: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 杂然而前陈者: 颓然: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蔚然: 2.翻译下列句子。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名之者谁: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

19、28.醉翁亭记 欧阳修 第二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2.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3.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操。【旧知巩固】学法提示: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后请两个组的代表口头展示要求:发言紧扣中心,面带微笑吐字清。昂首挺胸手舒展,大方得体不面壁。求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主要展示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的整体把握及上堂课的收获、疑问、发现等。组内、组间、全班抽查重点词语、句子翻译、文学常识等的掌握。【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内容:1.在美景中,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在文中画出表现作者之乐的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20、答: 2.文中写滁州百姓之乐的句子有哪些? 作者写百姓之乐有什么用意?答: 3.本文以“乐”为线索,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与民同乐”的 文的创作背景,你是怎样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醉”与“乐”呢?答: 【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归纳并总结课文中21个“也”的用法及其意义:A表判断B表陈述C表感叹思考文中“而”字的用法及其意思:A连接两个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B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承接关系C表示两个动作或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D连接状语与中心词3.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思考: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1)

2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        (2)写山间之朝暮:从 早到 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 到冬 。       (4)写宴饮场面:从 外到内 。     4.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讨论并归纳: “蔚然而深秀”表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

22、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9.满井游记 欧阳修 第一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 掌握文中生字词,整理常见实词,积累语言。2.重在诵读,读出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趣。【自学检测】1.了解作者袁宏道(15681610)明 代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文学创作上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2.自由朗读课文,给加粗加线字注音燕地寒( ) 花朝节后(

23、 ) 百步辄返( ) 飞沙走砾( ) 廿二日( ) 偕数友( ) 脱笼之鹄( ) 波色乍明( )出于匣也( ) 娟然如拭( ) 靧面( ) 髻鬟 ( )( )浅鬣寸许( ) 罍而歌者( ) 红装而蹇者( ) 汗出浃背( )夫不能以游堕事( ) 恶能无纪( ) 3.熟读课文3-5遍【整体感悟】学法提示:用心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朗读)1.用横线画出意思所对应的字词。欲出不得:偕数友出东直:   冰皮始解:才 倩女之靧面 :洗脸    鳞浪层层:像鱼鳞似的浪纹    &

24、#160;娟然如拭 :美好的样子 柔梢披风:开、分散      红装而蹇者:骑着驴     以游堕事 :耽误 冻风时作:常常刮起 作则飞沙走砾:使沙飞;使石走 土膏微润:肥沃的土地 于时 :在这时 波色乍明 ;初、始山峦为晴雪所洗 :被 2.句子翻译(1)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2)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 (5)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6)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25、,亦时时有。 (7)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答: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 【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29.满井游记 欧阳修 第二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目标】1.体会本文写景的特点。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旧知巩固】学法提示:回忆复习上节课内容后请两个组的代表口头展示要求:发言紧扣中心,面带微笑吐字清。昂首挺胸手舒展,大方得体不面壁。求

26、助别人心要诚,注视对方稍欠身。主要展示字词的灵活运用,课文的整体把握及上堂课的收获、疑问、发现等。组内、组间、全班抽查重点词语、句子翻译、文学常识等的掌握。【自主学习】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内容:1.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答: 2. 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答: 【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自己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并将小组交流的结果展示在黑板上。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并分析其作用。例如:比喻妙用:如文中写山写水的句子,还有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

27、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新奇。【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归纳小结: 【拓展提升】1.请从钱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与“余寒犹厉”有类似感受的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2.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D.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莫说相公痴,更有

28、痴似相公者。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2)是日,更定矣 (3)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4)而此地适与余近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30.诗五首 欧阳修 第一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内容】饮酒(其五)和行路难【学习目标】1.熟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主动质疑

29、,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自主学习】1. 了解作家及背景。归园田居(其三)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派的鼻祖。归园田居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友、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额诗人丰富充实的隐居生活。诗中虽有感情的动荡、转折,但那种欢愉、达观的明朗色彩是辉映全诗的。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 诗仙”之称,与杜甫合称大李杜,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杜甫赞其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行路难是李白写的三首行路难的第一首,反映的是天宝三年(744),李白被“赐金还乡”离开长安时,友人盛情地送别与诗人愁闷愤懑、向往重返长安施展

30、才华的复杂心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公元761年,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安史之乱”时,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草堂。诗中的茅屋即指成都草堂。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金樽( ) 停箸( )一、学习饮酒(其五)【整体感知】学法提示:熟读课文至能背诵(可以“自读齐读比赛读比赛背”的方式进行)。并对照课文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背诵课文学法提示:小组成员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读课文,从而体味诗歌的内涵。2. 品语言,悟内涵。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谛,获得悠闲恬静的心境【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诵读诗歌,从理解诗歌字词到进入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从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受

31、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赏析佳句:例如:“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当堂巩固】竞赛背诵默写饮酒(其五)。二、学习行路难【整体感知】学法提示:熟读课文至能背诵(可以“自读齐读比赛读比赛背”的方式进行)。并对照课文注释和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背诵课文学法提示:小组成员以多种形式反复诵读读课文,从而体味诗歌的内涵。2.品语言,悟内涵。抒写了作者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但仍盼

32、有一天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情调【合作探究】学法提示:诵读诗歌,从理解诗歌字词到进入诗歌的形象和意境,从而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赏析佳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训练反馈】1.完成相关练习题。归纳小结: 训练拓展:(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NO. 八年级语文科 课题:30.诗五首 欧阳修 第二课时 班 组号 姓名 层次 【学习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己亥杂诗【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背、默写这两首诗。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能主动质疑,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自学检测】1.了解作家及背景。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现在湖北江陵)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人称“岑嘉州”。 唐代天宝年间,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