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 考试性质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考试在考查考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除掌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外,对近期国内外有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成果及前沿知识有所了解。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有较好的生物学理论实验基础。 考试对象为参加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 评价目标 准确地再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掌握基本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运用有关知识,解释和设计实验论证某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现象。 对近期国内外有关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要成果及前沿知识应有所了解。 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达。 三、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答题时间:180分钟 各部分内容的考查比例(满分为100分) 生物化学 50%;分子生物学50%; 基础知识约60%;综合能力约40%。 参考书目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生物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3版,上下两册) 朱玉贤、李毅编著,现代分子

3、生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3版)各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和杂志。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 生物化学 (50%)蛋白质化学 肽和肽键的结构;氨基酸测序的各种方法;蛋白酶;二硫键的断裂和多肽的分离,二硫键位置的确定; 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核酸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分类;核苷酸的结构;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核酸

4、的研究方法。糖类 糖的分类、构型与构象;重要的单糖、寡糖、多糖、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特性。脂质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与功能;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的特性;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酶酶的概念、酶的分类和命名;酶的分离纯化;酶的活力及测定方法; 维生素与辅酶 维生素分类和性质;维生素和与辅酶的关系 激素激素的分类和性质;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激素的作用机理。 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类型;ATP的生物学功能;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糖代谢 糖的代谢途径中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相关酶;糖的无

5、氧分解和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光合作用的原理;光呼吸和C4途径。脂类代谢 脂肪动员的概念和限速酶;甘油代谢;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酮体的生成和利用;胆固醇合成的部位、原料及胆固醇的转化及排泄;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的基本途径 二、 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与基因基因组的大小和结构;基因组学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NA的转座;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转座作用的机制;转座作用的

6、遗传学效应;分子标记的种类和特点;基因芯片的类型和特点;高通量DNA 测序(深度测序)技术的处类、特点与前景分析;蛋白组学的方法和应用。生物信息的传递从DNA到蛋白质DNA的复制的一般规律与参与因子;DNA损伤的修复机理;RNA的转录及其参与因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mRNA的特征比较;RNA传递加工遗传信息;启动子的作用机理;RNA转录后加工过程及其意义;逆转录的过程及cDNA的概念;基因表达的转录调控(操纵子、转录因子);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机制(RNA干涉);miRNA和siRNA;遗传密码的性质;tRNA和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生物学机制;蛋白质运转机制、导向序列(targeting sequence)与信号序列(signal sequence)。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 重组DNA技术;植物基因工程(农杆菌转导法及直接转化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动物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突变体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