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教育知识汇总_第1页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教育知识汇总_第2页
地质灾害防治安全教育知识汇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质灾害防治平安教育知识汇总1、什么是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或)人为地质作用 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受 破坏的灾害事件。地质灾害的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 缝等。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协同作用引起的,在 地球表层比拟强烈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 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局部,同时 也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问 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开展和人民安居的重要因素。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就

2、不仅是指预防、躲避和工程治理,在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上更表现为努力提高人类 自身的素质,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或政府立法约束公众的行为,自觉地保护地质环 境,从而到达防止或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崩塌(即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地面塌陷和地裂 缝等,它们是比拟公认的原地壳表层地质结构的剧烈变化而产生的,且通常被认 为是突发性的。地质环境灾害是指区域性地质生态环境变异引起的危害,如区域性地面沉 降、海水入侵、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石山地区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区域 性地质构造沉降背景下平原或盆地地区的频繁洪灾等,这些问题通常都是由多种 因素引起且缓慢发生的,地质界常称其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当

3、然,不能简单地把洪水归类于地质灾害。但长时期、大范围且爆发频繁的 洪灾是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是人类社会工程经济活动或防洪治水方略与地质 环境演变方向比拟长期的不相适应的结果。利用考古资料恢复长江荆江河段近 5000年来洪水位的上升过程,发现近2000年来是荆江洪水位相对荆北平原上升 的主要时期,累计上升13. 6 m,特别是近500年来的洪水位上升的平均视速率 达2027 mm/yearo近500年来的荆江走堤厦其堤基的决口破坏历史研究说明, 在两岸干堤地基的渗漏、管涌、溃决、软上地基变形和崩岸等工程地质问题中, 洪水期以北岸的管涌和渍决占绝对优势,干早期那么以南岸的崩岸引人注意,这反 映了

4、荆江高水位与其地质环境已不相适应的关系。从地球表层环境变化而言,地震灾害属于地质环境灾害范畴。固其发生的特 殊性和危害巨大,地震灾害研究已自成一个体系论,作出未来灾害危障性预测, 初步提出并论证不需治理、合方案的依据、布置与工程概算。2、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的职责有哪些? (1)熟悉、了解、掌握地质灾害隐 患点的有关灾情情况和变化情况,并随时报告,协助乡镇政府、国土部门进行 地灾调查及防治知识宣传;(2)汛期严格按照规定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全 天侯监测和采取应急治理措施;(3)发现临灾迹象,按照规定及时吹口哨、 鸣锣发出警报,组织人员迅速疏散转移,并迅速上报灾情;(4)对地质灾害 监测设备和治

5、理工程设施管理保护。3、大雨过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在大雨过后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 质灾害。是因为降雨的渗透水作用,是产生滑坡的主要外因。其作用一是渗透 水进入土体孔隙或石缝,使土石的抗剪强度降低;二是渗透水补给地下水,使 地下水位或地下水压增加,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土体软化、饱和,结果也 造成抗剪强度的降低。所以,降雨一般对滑坡可起到诱发或促进作用。4、什么样的雨量易引发地质灾害?日降雨量在50毫米-99. 9毫米(暴雨)易 引发局地地质灾害;日降雨量在100毫米-250毫米及大于250毫米(大暴雨, 特大暴雨)极易引发大范围大规模的地质灾害。5、地质灾害发生前有哪些自然现象?地质灾

6、害发生前有以下自然现象:(1) 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水水位突变、水色突 然浑浊或翻砂、冒气等异常现象;(2)动、植物异常,如蛇挡道,蚯蚓上路 乱窜,蚂蚁成群结队携幼搬迁上树,猪、狗、牛、羊、鸡等惶恐不安、不入窝 圈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崩塌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崩塌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1)前缘时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 发生;(2)山坡脚部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可嗅到异常气味;(3)偶尔听见岩 石的撕裂、摩擦错碎的声音;(4)出现热气、氮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5)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7、滑坡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7、滑坡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1)滑坡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前 缘土体出现隆起现象;(2)滑体后缘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 滑体后部快速下座,四周岩土体出现松驰,小型坍滑现象;(3)滑带岩土体 因摩擦错动发出声响。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4)在滑坡前缘坡脚处, 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钻孔)水位 突变等异常现象;(5)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入睡, 老鼠乱窜,植物变态,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6)滑体上如有长期位移观 测资料,临滑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还是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 势。8、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哪些?

8、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前兆特征有:动、植物异常,如猪、狗、牛、羊、鸡惊恐不 安、不入睡,老鼠乱窜,植物形态发生变化,树林枯萎或歪斜等现象;山谷中 传出轰鸣声,主河流水上涨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断;长期降雨或突降暴雨要注意 防范泥石流。9、哪些人类活动极易产生滑坡?(1)开挖坡脚、修建公路、铁路、依山建房建厂等工程,常因坡体下部失去 支撑而发生下滑;(2)蓄水排水,水渠和水库的浸溢漏水,工业生产用水和 废水排放,农业灌溉等,均使水流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 大坡体容量,诱发滑坡;水库水位上下急剧变动,加大坡体动水压力,也可诱 发滑坡;(3)堆填加载,斜坡上兴建楼房,修建重型工厂、大量堆填土石、

9、 矿渣等使斜坡失去平衡而顺软弱面下滑;(4)乱砍滥伐,劈山采矿的爆破作 用,使斜坡岩土体振动破碎,产生滑坡;(5)山坡上乱采滥伐,坡体失去保 护,有利于雨水等流水渗入而诱发滑坡。10、当住宅被洪水淹没或围困时,如何避险?(A)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稳定好他们的情绪;(B)想方法发出呼救信号, 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得到及时救援;(C)利用竹木等漂浮物将家人护送漂 移至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或较平安的地方。11.洪水来临前的防御措施(1)要保持冷静,防止恐惧心理。(2)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作为 防洪的基本思路,要选择登高避难的方式。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等。(3) 利用各种通讯设备发出求救信号,并设法保持联系。(4)洪水围困后,没有 足够的平安措施,不要轻易采取转移行动。12、山区极易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时段是什么时间?山区在每年的5月至9月是汛期,降雨量集中,尤其是强降雨持续降雨期间, 极易产生山洪爆发,(特别是6月中旬至8月底)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高发时段。 13、当遇上滑坡发生时,应该怎么办?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慌乱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极 可能做出错误的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