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纪实(共7页)_第1页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纪实(共7页)_第2页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纪实(共7页)_第3页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纪实(共7页)_第4页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纪实(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7电视(dinsh)专题片解说词这里是全国(qun u)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这里是全国优质(yuzh)蔬菜生产基地。这里是全国优质畜产品养殖基地。这里是全国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这里古老年轻,生生不息!这里得天独厚,孕育传奇!出字幕标题:希望的沃野 腾飞的农业绥化市北林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纪实 北林,一片播种希望、收获丰收的土地。六河九岸,肥田沃土,天然禀赋,人杰地灵。目前,拥有耕地324万亩,农业人口60万人,连续十一年被国家评为产粮大县。2014年,全区粮食总产30.54亿斤,农业总产值实现16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0543元。好风凭借力,乘势展宏图。近几年,新一届北林区

2、委、区政府班子,按照省、市的部署,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更广的视野来审视“三农”问题,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作为执政的根本要素紧紧抓在手上,确立了“以农为基础,以民为核心,以增为追求,以收为目标”的工作方针,科学配置要素,加快方式转变,着力构建了现代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现实一步步把理想拉近。围绕市场需求,深化结构调整,打造高效产业群,是北林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一招。调整结构,是农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怎么调?向哪调?调多少?曾经困扰着北林人的思维。是资源的合理开发(kif)、市场的有力牵引、农民的首创精神拓宽了战略性调整的新视野。发展粮食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经济任务。种什么样的粮食?才能在保障国家需

3、要的基础上促进(cjn)农民增收?北林区做出了很好的诠释。用布局的区域化挖掘资源潜力。巩固发展了西部乡镇为主的玉米主产区,以东部乡镇为主的大豆主产区,沿河乡镇乡镇为主的水稻主产区,围路、围水乡镇为主的经济作物主产区。10年来,通过专业化生产,粮食产出能力累增14亿斤,给农民带来收入(shur)近亿元。同时,辟建水稻、玉米、大豆高产创建面积80万亩,平均产量比非攻关区高出10%,预计今年高产攻关地块的农民平均增收300元。用耕作的机械化挖掘增产潜力。共创建25个千万元以上大型农机合作社,全区大型整地和收获机具达到1800台。旱田深松整地面积年均100万亩,田间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用经营的产

4、业化挖掘增值潜力。坚持工业化的思维来谋划和推进农业,金龙油脂、嘉香米业、龙王豆粉等龙头企业牵动基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7家和26家,粮食订单面积发展到80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如何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成为北林区快速增加农民收入的金钥匙。这得益于广大农民拥有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有力扶持。烤烟产业,曾经多灾多难、历经坎坷。在今天北林区的眼里,烤烟经济已然成为区乡村民四级增收的“黄金链”。几年来,全区烤烟面积始终保持在3万亩左右,年创税收2500万元,烟农总收入年均实现1亿元以上。蔬菜生产是区委、区政府优先发展的产业。几

5、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强化了蔬菜生产专线力量,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门扶持棚室小区建设。先后组织乡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内蒙、吉林、山东等地学习培训。目前,全区瓜菜面积发展到50万亩,其中棚室发展到1万亩。永安镇永兴村投入700万元,建设温室70多栋,菜农(cinng)户均年收入可达8万元。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经济的大发展,也为结构优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红旗晚西瓜、绥胜菇娘、东兴油豆角(du jio)、三井晒烟、团结大葱、东富马铃薯等产业已经形成较大气候。红旗晚西瓜年种植面积1万多亩,亩均收入3000元,产品远销北京、天津、大连等地区。“跨越三分天下、构筑(guzh)半壁江山”不仅是一句口号,也是

6、实实在在的行动。北林区有力克服了市场飘摇、资源限制、资金紧张等困难,高举发展畜牧、致富农民的大旗不动摇,兴基地,建小区,抓防疫,推动全区畜牧产业规模不断扩张、质量明显提升。生猪、肉牛、禽类饲养量分别发展到175万头、27.5万头和2600万只。坚持趋利避害,狠抓基础投入,构筑推进动力源,是北林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二招。在北林区的眼中,狠抓农田基础建设不仅仅是抵御灾害的保护伞,更是保农发展、促农增收的奠基石。几年来,北林区委、区政府本着科学务实的态度,打好打赢了一场场农业基础建设项目的攻坚战。投资1.72亿元开发的15万亩国家级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达到田林路渠提档升级、桥涵闸槽综合配套的建设标准。

7、2014年,这个区域水稻大面积亩产670公斤,农民人均增收2744元。投资3302万元建设的红旗乡旱田高效(o xio)节水灌溉项目,控制面积达到3.41万亩,配置大型平移式喷灌机9台。2009年的大旱之年,该地创下了亩产968公斤的高水平,亩增效180元。投资4021万元建设的太平川镇土地整理项目,对2.5万亩中低产水田进行了全面改造,使该区域(qy)水田亩产提高到590公斤,比改造前增加110公斤,亩增效300元以上。投资6950万元,新建和改造水田标准化育苗大棚18790栋,实现了水田面积(min j)的全覆盖。投资4300万元,建设水稻智能催芽车间19处,处理能力4000吨以上,基本实

8、现水稻种子催芽集中化。推进科技进步,注重成果转化,提升标准创新力,是北林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三招。以推广实用技术为抓手,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本着示范管用、精管实效的原则,建设了一批生产标准高、产品质量好、引带作用大的科技示范园区,进一步强化玉米大垄双行、水稻智能集中催芽、水稻毯式育苗、测土配方施肥、马铃薯大垄栽培、节水增粮、新型棚室建造、棚室多茬次栽培、露地蔬菜大垄覆膜等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成为全区农业生产窗口和亮点。秦家镇水田科技示范园区,品种新,技术高,设施好,每年吸引1万多人次来到这里参观学习。通过大力开展园区建设,发挥了结构调整的引领效应,技

9、术推广的示范效应,市场营销的品牌效应,人才培养的传带效应,促农增收的拉动效应。以加强食品安全为己任,全面推广绿色无公害技术。近几年,我们北林区坚持“市场定位要准,标准水平要高,运作载体要强,市场营销要活,监督管理要严,产品品牌要响”的工作方针,把开发壮大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攻点、调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支撑点、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点来抓。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到279万亩,占耕地面积86%。大米、大豆、马铃薯、小米、玉米楂、农家大酱、大豆油、大豆蛋白、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等10大系列29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识认证。以培育现代农民为目标,形成农村人才发展机制。进一步适应农

10、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需要,强化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创业本领。通过开展专家技术讲座、能人现身说法、组织观摩学习、印发技术手册等方式,大量培养农民科技骨干和示范户,带动群体生产水平(shupng)提高。主动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农民劳务输出质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目前全区劳动力转移输出总量达到20万人次。着眼创新(chungxn)发展,转换经营机制,注入发展催化剂,是北林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第四招。随着形势的发展(fzhn),机制和体制问题逐步暴露出来。北林区委、区政府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努力实践。以土地流转为前提,规模化经营在这片土地上快速生成。农机专业模

11、式、大户带动模式、企业合作模式、干部领办模式、产业拉动模式、场区共建模式、自愿互助模式的规模经营在北林遍地开花。兴和朝鲜族乡2万多亩土地全被一个种植合作社承包;三井乡农民杨孝臣经营烤烟面积400亩,年收入可达百万元。目前全区经营200亩以上的大户发展到1700多家,耕地规模化面积发展到194.5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60%。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牵动,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带农民实现群体增收。目前,全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4263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849个,带动农户10.1万户,占总户数的68.7%。永安镇鑫诺瓜菜种植合作社

12、,经营土地1.3万亩,实现了耕种、管理、销售的三统一,社员省心、放心、安心。秦家镇嘉香米业,与农民签订订单4000亩,每斤高于市价0.20元回收,农民每年直接增加效益近100万元。正大米业不仅与农户签订2000亩专品种回收合同,还利用网络销售企业的特色产品,一年来,订货量达到27000份。以强化服务为保障,政府系列化措施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每到生产的关键环节,都能看到区级几大班子领导深入乡村、忙碌田间的身影,都能看到各个部门帮贫解困、扶助弱势的真情。良好的服务,为农民增收营造了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同时,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金融、保险服务农业发展(fzhn)的能力,信用贷款年额度达到1

13、0亿元以上,土地参保面积30万亩。特别是大力扶持民营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使其成为引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力量。绥化市盛昌种业科研、销售、服务一把抓,两年来直接带动周边农民创收1822万元。北林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nngy),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认可。2009年,原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带领(dilng)国家18个涉农部门调研来了,赞誉北林区发展现代农业走在了全国的前头。原省委书记吉炳轩视察来了,肯定北林区在粮食高产创建上下了真功夫、实功夫。同一年,全国农业厅局长会议在北林召开,这是农业部第一次在基层举办这种会议。2011年和2014年,北林区先后迎办了全国绿色食品现场会、全国“南菜北调”对接会。各级领导的关怀鼓励,各个部门和有关专家的倾力支持,是北林区党政班子不断进取、再创佳绩的不竭动力,是60万父老乡亲大步迈向致富路的支撑所在。 如今(rjn),黑色的北林大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xin lin),到处散发着现代农业的气息。勤劳的北林人民,用心血,用汗水,用科技,用智慧,为农业奏响了一曲(y q)希望之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富民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