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三)_第1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三)_第2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三)_第3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三)_第4页
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中考语文专项卷-课内文言文阅读(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 本文选自 ,是 (朝代)的 组织编写的。(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ii 撒盐空中差可拟 (3) 翻译下列句子。i 白雪纷纷何所似? ii 未若柳絮因风起。 (4) 在这篇小短文里,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几个关键词来表明这一观点。 (5) 兄妹两人的比喻哪一个更好呢?请写

2、出你的观点,并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五小题。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 本文选自 ,由 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及其家穿井 ii 国人道之 (3) 翻译下列句子。i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ii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 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5)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五小题。愚公移山

3、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

4、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i 年且九十 ii 寒暑易节 (2) 翻译下列句子。i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i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3) 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 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 智叟的态度: (4) 选文中愚公相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用原文回答) 。(5) 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寓言首先交代故事背景

5、,指出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为下文移山、负山等情节做铺垫。B第二、三段先写愚公提出移山的主张,全家人又讨论决定了运土方案,而后立即行动;再写河曲智叟闻讯赶来,阻止愚公移山,愚公驳斥了他的错误观点,阐述了人力无穷、自然能被征服的思想。C第四段写“操蛇之神”的恐惧心理和天帝被愚公的决心所感动,山最终被移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迷信思想,认为神的力量远大于人的力量。D本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五小题。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

6、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

7、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高可二黍许 ii 神情与苏、黄不属 iii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iv 珠可历历数也 (2) 翻译下列句子。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3) 按照下面括号内的提示,用文

8、中相关词语填空。i 苏东坡: (肖像特征)。ii 佛印: (神态特征)。(4) 从选文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5) “嘻,技亦灵怪矣哉!”这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阅读下文,完成下列三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9、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是谓大同(大家一样)(2) 翻译下列句子。i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ii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3) 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答案1. 【答案】(1)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2) i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ii 相比。(3) i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ii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4) 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的家庭气氛。(5) 言之成理即可。2. 【答案】(1) 吕氏春秋;吕不韦(2) i 待,等到。ii 讲述。(3) i

10、宋国国君就派人向那个姓丁的人家查问。ii 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4)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5) 传言不要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是“以讹传讹”更要不得。3. 【答案】(1) i 将近。ii 更替。(2) i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上了山),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ii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还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况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3)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4)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5) C4. 【答案】(1) i 上下、左右ii 类似iii 同“屈”,弯曲iv 分明的样子(2)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3) i 峨冠多髯ii 绝类弥勒(矫首昂视)(4)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用料体积小;(2)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3)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5) 对精湛的雕刻技艺的赞叹5. 【答案】(1) D(2) i 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ii 因此图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