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共19页)_第1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共19页)_第2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共19页)_第3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共19页)_第4页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共1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shn x)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b y ln wn)(设计)(一号(y ho)宋体居中)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系部名称:XXX XXX专业名称:XXX XXX学生姓名:X X X学号:X X X指导教师:X X X二零一五年六月 BACHELORS DEGREE THESIS OF CISAUConcerning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goalCollege :XXX XXXSubject :XXX XXXName:X X

2、 XNumber :X X XDirector : XXX June 2015 郑 重 申 明本人(bnrn)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本人签名(qin mng): 日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业(nngy)经济的影响摘要(zhiyo)汇率,作为一国经济的重要指标,自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后,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我国加入(jir

3、)世界WTO以来,我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加,融入国际市场的范围更加广泛,人民币的市场影响度也更加受到关注。因此,近几年国内学者在汇率波动对经济增长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丰富。相比而言,我国作为一个传统型的农业大国,探讨人民币对农业经济的影响也十分必要和关键。本文以人民币汇率和农业经济基本概念及发展的历程,以及人民币发展的趋势为基础,探讨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农业经济;影响The RMB exchange rate chang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ABS

4、TRACT The exchange rate, as an important index of a countrys economy, since Chinas exchange rate regime reform, ge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the expansion of the market in our countr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to t

5、he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 broader the market effect is also more attention.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scholars on the question of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 on economic growth of abundant research results. , by contrast, as a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in our country, discusses the

6、 influence on agricultural economy is also very necessary and critical. In this paper, the RMB exchange rate and the basic concept and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yuan as the foundation,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the RMB exchange rate

7、 changes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Key words: the RMB exchange rate;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impact目 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1793 引言(ynyn) PAGEREF _Toc21793 6 HYPERLINK l _Toc12985 1 人民币汇率变动 PAGEREF _Toc12985 7 HYPERLINK l _Toc15255 1.1人民币汇率制度(zhd)的演变 PAGEREF _Toc15255 7 HYPERLINK l

8、_Toc14842 1.2人民币汇率趋势(qsh)分析 PAGEREF _Toc14842 8 HYPERLINK l _Toc14861 2 我国农业经济的概念及其范围 PAGEREF _Toc14861 9 HYPERLINK l _Toc13709 2.1农业生产现状与特征 PAGEREF _Toc13709 10 HYPERLINK l _Toc18319 2.2农产品贸易现状与特征 PAGEREF _Toc18319 10 HYPERLINK l _Toc23797 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献:理论分析 PAGEREF _Toc23797 12 HYPERLINK l _T

9、oc28593 3.1短期影响 PAGEREF _Toc28593 12 HYPERLINK l _Toc24357 3.2长期影响 PAGEREF _Toc24357 13 HYPERLINK l _Toc30850 4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PAGEREF _Toc30850 13 HYPERLINK l _Toc6450 4.1汇率变动通过进出口途径影响经济增长 PAGEREF _Toc6450 14 HYPERLINK l _Toc17660 4.2汇率变动通过外商投资途径影响经济增长 PAGEREF _Toc17660 14 HYPERLINK l _Toc23424

10、4.3汇率变动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经济增长 PAGEREF _Toc23424 14 HYPERLINK l _Toc16382 5 汇率变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 PAGEREF _Toc16382 15 HYPERLINK l _Toc31058 结论 PAGEREF _Toc31058 16 HYPERLINK l _Toc15386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15386 17引言(ynyn)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gngjin)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shnk)变革。国内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已经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不

11、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质是资源在不同部门流动、重新配置的结果。近年来,我国贸易顺差不断加大,对外依存度随之不断上升,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受到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汇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变量,是一个国家资源配置的外部信号,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汇率变动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问的配置,进而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因此,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汇率成为影响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汇率改革以前,我国本质上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由于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弱的货币政策,加之市场化程度不高,长期的汇率低估使我国经济结构呈现极度扭曲,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破坏了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自2005年实

12、行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有所加强,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提高能更好地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问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需要。1 人民币汇率变动1.1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试行和取消内部结算价到恢复单一汇率制(l9811984)从1981年起,我国制定了贸易外汇的内部结算汇率,这种汇率根据出口换汇成本加利润的方式确定。同时,我国非贸易结算仍采用官方汇率。内部结算汇率在当时确实给我国的贸易结算带来了好处,但是,1984年底,官方汇率已和内部结算汇率相同。因此,从1985年起我国取消了贸易外汇内部核算价,实行1美元兑

13、2.8元人民币的单一固定汇率。第二阶段:从恢复单一汇率制到设立外汇调剂市场,官方汇率和调剂汇率并存时期(1985一1993)从1985年1月1日恢复实行单一汇率以来,我国基本上采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主要(zhyo)盯住以美元为主的货币篮子。第三阶段:1994年1月1日起汇率并轨至2005年7月21日汇率机制改革实行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虽然避免了官方汇率的过多波动,保证了必需品的进口,但是,这种制度同时引发了对外价值核算问题和国际争论(zhngln)。因此,从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四阶段:2005年7月2

14、1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miyun),而是参考篮子货币进行有管理的浮动,即: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为此,2013年7月20日起全而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13年8月22日,上海自贸区建立,先行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并逐步实现可自由兑换;2014年3月,人民币汇率波幅由1%扩大至2%。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独立的货币政策而临严重的冲突。第一,货币供给量目标的可测性和可控性降低

15、。人民币国际化,促进大量跨境资本流动,影响国内的货币供给,增加央行对人民币存量统计监测的难度,降低央行控制货币的能力。第二,利率杠杆作用受限。如果利率升高、人民币升值会加剧资本流入,从而使利率下降,导致国内价格不降反升,抵消紧缩货币政策的作用;反之亦然。第三,汇率政策工具部分失效。根据三元悖论,一国不能同时维持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只能三选二。由于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价值稳定是国际货币的重要前提,人民币要国际化可能丧失汇率政策主动性。第四,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降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会对其他国家的经济金融产生影响,在制订货币政策时就应兼顾其他国家的反应和利益。在人

16、民币国际化背景下,随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步伐加快,货币政策与汇率的冲突难以避免,对此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入手,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货币政策与汇率存在的关联性及协调对策,以期为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我国的相关政策选择提供依据。从长期来看,我国政策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资本的自由流动及人民币汇率的完全浮动。1.2人民币汇率(hul)趋势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短期波动可以由上述国际社会提到的短期经济(jngj)指标来解释,当涉及到汇率的长期趋势及稳定性时,则需要考虑到影响汇率的长期因素。从短期看,外汇的现货价格与外汇的长期均衡价格发生背离,造成外汇行市波动的短期因

17、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还有心理因素。目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国际收支状况。国际收支变化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它反映了外汇市场供给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从1994年我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到2009年,国际收支一直保持着顺差(shnch)。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际收支顺差不断增加。2002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354.2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达322.9亿美元。2008年底,我国经常项目差额及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差额分别达到4261.1亿美元和189.6亿美元。到2009年上半年,国际收支顺差已达到1954.6亿美元。国际收支盈余

18、,外汇市场外币供给增加,外币面临贬值,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2.相对通货膨胀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通货膨胀率月平均值普遍高于美国。进入2009年以来,除1月份和第三季度各月以外,其他各月美国通货膨胀率均高于中国通货膨胀率。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美元购买能力下降,美元面临贬值,、人民币相对购买力上升,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3.相对利率。在一定条件下,汇率的短期波动受各国相对利率水平高低影响较大。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不断下调基准利率,使得中国基准利率相对于美国基准利率持续上升。2009年第一季度美国3个月(或90天)存款单利率为1.08,第二季度下降到0.62。

19、中国2009年第一季度3个月(或90天)国库券利率为1.55,第二季度下调到1.15。我国基准利率高于美国基本利率,引起国际游资流入。国际投机资本流入,引起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加。4.心理预期。由于心理预期变化快、影响大,有时又具有自我实现的性质,它已成为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人民币面临国内外双重升值期望。中国海关公布的2010年2月份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出口贸易同比增长59.1%,进口增长74.1%。与此同时,外汇市场上也表现出期望人民币升值的现象。2至3月份以来,国外离岸市场上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幅下降。3月8日的NDF(无本金(bnjn)交割远期)市场,一

20、年期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低至6.62,这显示出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一年之后为3.12%。有关经济学家指出,NDF市场上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汇率反映了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通过对短期因素的分析,发现在理论上人民币确实面临着升值的压力。然而,要从长期趋势来判断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则需要确定一个客观的判断标准,并将现实的汇率与这个参照标准加以比较。2 我国农业(nngy)经济的概念及其范围农业经济是指农业生产及与其相关联的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农业经济主要(zhyo)包括种植业,养殖业等等与土地有关并通过土地收益的经济。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范围包括:(l)农业自然资源问题和社会主义农业组织制度

21、的演变;(2)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与布局,包括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经济结构、农业发展战略等;(3)农产品贸易与价格,我国农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及农产品流通体制;(4)农业社会资源,包括农村劳动力的利用状况和农业的资本来源等问题;(5)我国农业中的科技进步,包括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和推进我国农业技术进步的途径等。(6)农民收入问题,包括农民生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等。2.1农业生产现状与特征我国农业生产以土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大约保持在50%左右,劳动力成本低廉致使大多数农业生产仍旧停留在传统的人工耕作阶段。人口多、耕地少的情况决定了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世界其他

22、国家的农业劳动生产率而言比较低,“十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7%左右,2009年己超过50%,尽管比起改革开放初期的25%已经提高很多,但仍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60%一80%的水平。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都以种植业为主,自1995年以来虽然农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总增加值比重有所下降,但这一比重仍然维持在较高的位置。2009年,农业总产值比例高居50%,林业、牧业、渔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例分别(fnbi)为3.4%、34.6%和8%。近年来,我国致力于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保证粮食供给稳定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作物的生产,主要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的步伐加快。“十五”期间,棉花种植面积连续

23、扩大(kud),棉花累计产量为2712万吨,比“九五(ji w)”时期增加557万吨,增长25.8%。“十五”时期,油料累计产量14717万吨、园林水果总产量295556万吨,比“九五”时期分别增长20.3%和6.9%。国家畜牧业迅速发展,肉、蛋总产量已名列世界首位,2009年牧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比重达30%以上,畜牧业也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另外,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这种方式不仅使农业生产失去了规模经济,还限制了各种技术手段的运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经济目前增长方式粗放,农业扩大再生产进程缓慢。2.2农产品贸易现状与特征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制度以来

24、,农产品进出口量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农产品出口量增长态势稳定,而农产品进口量在特定时期波动剧烈。1995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137.2亿美元,2002年加入WTO初期农产品出口总额为174.1亿美元,增幅只有27%,而到2009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额达382.6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208.5亿美元,增长120%。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为我国农产品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市场全球化也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挑战,国外经济形势的波动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状况。实际上,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量比2008年有所减少,2008年农产品出口总额为388.5亿美元,比2

25、009年多5.9亿美元。我国农产品进口在总体增加的趋势上出现过两次明显的波动。1995年农产品进口总额为95.5亿美元,从1995年到2002年期间,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发展趋势较为平稳。至2003年,我国农业进口额已经增加到189.3亿美元,比2002年增加52.1%,2004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进口总额增加至280.3亿美元,相对2002年和2003年增速分别达到125.7%和48.1%。2007年和2008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再次出现大幅度增长,这两年农产品进口额分别达到410.9亿美元和586.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速分别为28.1%和42.8%。我国农产品贸易长期保持着出口大于进口(jn ku

26、)的状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除2002年和2003年以外,从2004年开始至今,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出现逆差,2004年逆差为46.4亿美元,2005年汇率改革,农产品贸易逆差减少到11.4亿美元,2006年进一步减少为6.7亿美元,而2007年和2008年农产品贸易逆差呈现扩大趋势,2008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到181.6亿美元。总结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自然资源相对不足(bz),我国农产品产量有限,国内市场供给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二、受我国调控措施影响,限制粮食出口和增加进口等,出口缓慢而进口激增;三、各国采用技术壁垒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阻碍我国农产

27、品的出口。上世纪90年代以前,农产品贸易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农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重保持在20%以上。进入%年代,农产品贸易占总贸易额比重逐渐下降,1990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占贸易总额比重16.67%,1995年首次突破10%,下降到9.35%。2001年加入WTO,尽管农业贸易总额迅速增加,农产品贸易比例继续下降,2002年农业贸易占总贸易额比重为4.93%,到2009年已降至2.01%。农产品贸易比重的下降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品进出口增多,农产品贸易地位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美国,韩国,欧盟部分国家以及(

28、yj)中国香港,其中,日本仍然保持着我国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地位。2002年,我国对美国、韩国、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6.27亿美元、20.41亿美元、20.57亿美元和57.18亿美元,所占2002年农产品总出口额比重分别达到9.03%,n.33%,11.43%和31.73%。2005年,我国对亚洲、欧洲、北美洲出口的农产品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重分别为:“.03%、16.55%和12.22%,对日本出口额比重达29.14%。2009年我国对各大洲出口农产品情况如下:对亚洲出口总额最大,达232.5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比重59.31%;对欧洲出口额为72.4亿美元,占总出口额比重18.

29、46;对北美洲出口额为53.6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比重13.68%。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与出口市场有所不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随产品种类的不同而变化,但总体而言,进口市场集中在亚洲和美洲。我国2005年农产品各大洲进口情况如下:从北美洲进口金额最大,达78.95亿美元,占总进口额比重27.56%;其次为南美洲,进口金额75.3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比重2629%;亚洲、欧洲和大洋洲进口额占总进口额比重分别为19.71%、n.81%和10.89%。2009年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仍然以北美洲居第一,南美洲其次,亚洲居第三位,各大洲农产品进口额情况为:北美洲166.91亿美元,占总进口额比重32%;南美洲

30、142.16亿美元,占总进口额比重27.25%;亚洲In.95亿美元,占总进口额比重21.46%;欧洲和大洋洲进口额占总进口额比重有所下降,分别为9.7%和7.4%。3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nngy)经济的影响献:理论分析汇率作为调节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杠杆,其变动必然会影响一国宏观经济(jngj)发展。农业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经济既有短期影响又有长期影响。短期影响主要作用于农产品进出口、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农业外资利用、农民收入等。长期影响主要包括对农业生产效率和产业结构的影响。3.1短期(dun q)影响1、农产品进出口人民币升值增加农产品进

31、口,减少农产品出口量。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相比外国货币购买力增强,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农产品价格降低,价格下降刺激国内进口更多的这类农产品,进口商品需求弹性越大,进口数量增加幅度越大,进口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内的生产。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以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农产品价格上升,外国对我国农产品购买减少,国际市场对于出口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出口数量减少幅度越大。2、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总体上而言,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生产资料贸易的影响是: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人民币升值通过降低进口品的价格而刺激农业生产资料的进口:通过提高出口品的价格抑制农业生产资料的出口,这种抑制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农业生产自资料对汇率的

32、弹性。3、农业外资(wiz)利用人民币升值对农业利用外资有两个相反(xingfn)方向的影响。一方面,对于我国的外资使用者来说,同样的外资数量,需要还贷的人民币数量减少,这样刺激了国内对于外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贷款方和投资者来说,同样的外币数量相应的人民币数量减少,这样抑制了外资供给。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业外资利用的总体影响是不确定的。4、农民收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比较复杂。一方面,农产品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国内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大于需求;同时,进口农产品价格降低(jingd),通过进口替代降低了对国内该种农产品的需求,加剧了国内市场上农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致使国内市场上

33、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产品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进口增加和农业外资利用增加使得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产量将上升,农民收入增加。综合这两方面的影响,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会减少农民收入,农产品产量增多将增加农民收入,总体上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无法确定。因此,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3.2长期影响第一、人民币升值,我国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在长期,技术进步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第二、人民币升值,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变化能使我们更清楚了解到我国不同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促使我国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挥优势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4 人民

34、币汇率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汇率的变动首先是通过影响净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来引起生产总值的变动,其次则是通过经济变量间的相互作用来进一步引起生产总值的变动。汇率变动引起生产总值变动的两个方面在经济学上具体来说表现为两个效应,即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和反馈效应(Feed Back Effect)。乘数效应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初始变动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情况和进口情况,而消费和进口情况的变化则通过乘数效应来引起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进一步变化。反馈效应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初始变动会直接影响进口,进口的变动通过反馈效应影响汇率变动,而汇率变动又会通

35、过净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资引起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进一步变动。4.1汇率变动通过(tnggu)进出口途径影响经济增长当本币升值而其他因素不变时,出口商若想要获取同以前一样的利润水平,那么他们就必须提高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而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削弱商品出口的竞争力,使得国外对我国的进口需求减少。若汇率向下波动,则净出口额会增加,从而可以扩大本国的税收并增加居民的收入和投资水平,而储蓄额的增加、投资和消费水平的上升均会带来GDP的增长(zngzhng)。若汇率向上波动,则净出口额会减少,从而减少国家税收和居民收入,进而使得投资水平与消费水平下降,最终影响本国的经济增长。需要说明的是,本国贸易乘数的

36、大小决定着进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4.2汇率变动通过(tnggu)外商投资途径影响经济增长现阶段,我国对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所以目前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仍是依靠外商直接投资这一主要渠道。若本币升值,则外商会觉得投资所经营的企业会增加利润,因此他们愿意增加投资额。此外,本币的升值会使得以本币计算的同量的外币投资数额减少,这会使得外商在省内的投资减少。从以上分析可知,汇率的变动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结果并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4.3汇率变动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经济增长若本币升值,一是出口产品的价格和进口产品的价格均会下降,在非贸易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对于本国

37、产品,居民会更倾向于进口产品的购买。二是国内的出口企业同样也会倾向于向国内市场出售一部分用于出口的产品,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些出口企业也会选择投资于非贸易部门,这一行为会通过贸易乘数对经济的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5 汇率变动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20世纪(shj)70年代中期,“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被正式(zhngsh)提出。1974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将“粮食安全”定义(dngy)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1983年,粮农组织又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进行了修改,新“粮食安全”的目标为“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

38、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1996年11月第二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对粮食安全内涵作了新的表述,“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求及食物爱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 三个表述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粮食安全的不同要求。以上变化说明粮食安全作为国际性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动态发展的,其内涵和外延与不同时期经济情况紧密联系。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始于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Lester Brown的“谁来养活中国”一文。此后,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林毅夫(1995)主张通过优化科研资源配

39、置,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位产量来保障国内粮食供给。黄季焜(1996)从粮食增产的动力和粮食需求的推力出发,认为基础创新是我国粮食增长的动力,城市化、市场化和收入增长是粮食需求变动的根本原因。作为拥有13 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保证充足的粮食供给对我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如何在保证我国粮食供给安全的条件下,通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这里研究的重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呈反向相关关系。根据一般原理,人民币汇率升值,粮食的出口将减少;人民币汇率贬值,粮食出口将增加。本研究将借用人民币汇率时间序列数据,与中国粮食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来验证上述假说中国粮食出

40、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在不同阶段表现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中国粮食的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将表现出阶段性。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较长,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粮食的国际贸易合同一般在产品交付的前一年即已签订,这就意味着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受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滞后期要达到二年的时间。本研究将通过在计量经济学模型中设定人民币汇率的滞后变量(滞后2期),与中国粮食出口额进行回归分析,来验证上述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正确,就能说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影响的滞后效应是存在的,进而为确定人民币汇率走势对中国粮食出口贸易的未来影响提供依据。在开放经济中,汇率变动通过影响进出口成

41、本、资产价值等改变进出口结构,进而影响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地区间流动,从而对贸易结构产生影响。贸易国通过参与国际贸易,承接国际产业,输出剩余产品和进行价值交换,以调整本国产业结构,解决效率(xio l)低下问题,改善贸易结构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世界上的劳动密集型大国,我国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若人民币升值,国内出口受到抑制,而进口得到促进,从而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从要素和产品市场视角以及厂商技术进步和创新视角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机理分析。结论(jiln)自2005年开始(kish)的汇率改革,至今已在众多方面卓有成效。其中在产业升级方面,不仅使企业产品加速了升级换代,也提升了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促使出口企业转向外贸发展方式。人民币的升值,也相应降低了进口企业的生产成本,有利于降低整个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压力,促进产业升级,让经济的发展更加均衡。在国际社会方面,也可以展现出我国为全球经济平衡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改善对外关系。汇率制度的演进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而汇率政策作为发展中国经济的工具性制度之一,显而易见的是其改善民生福利的作用。推进汇率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