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陈涉世家》教案_第1页
2022年《陈涉世家》教案_第2页
2022年《陈涉世家》教案_第3页
2022年《陈涉世家》教案_第4页
2022年《陈涉世家》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陈涉世家备课人 : 自备部分20XX年度九年级上学期集体备课教学目标 :1、明白陈涉起义的缘由及起义后的主要情形 2、懂得记事详略得直的剪裁方法;3、体会小说与史传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 1、积存文言词汇;2、懂得起义的缘由、经过及历史意义;教学方法 讲读法:本文篇幅较长,同学阅读缺乏语感,老师范读,同学正 音,标节奏;争论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用课下注释和 工具书疏通文义,懂得基本内容;小组合作学习,发觉问题解决问 题;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整体感知,教读第一段及其次段的第一层 一、导入新课,明白文常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

2、以及筑长城、修 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 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仍制订严刑酷法,使人民动辄 触犯刑律;秦二世继位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沉重的苦难之中;“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夫起义,这就是陈 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而司马迁却对这次农夫起义赐予高度 的评判;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司马迁,西汉闻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也是 闻名思想家;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 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后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表达了从黄帝

3、到汉武帝长达 3000 多年的历史,共130 篇,分“12 本纪、 10 表、 8 书、30 世家、 70 列传” 五部分;被鲁迅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本纪” 表达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 世家” 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 表” 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洁大事记;“ 书” 是个别大事的始末文献;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二、介绍文言文的学习方法:1、读“ 列传” 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2、译(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懂得感悟(把握内容、挖掘内涵)4、把握古汉语学问与古文化常识;三、整体感知:1、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同学听读,把握字音和节奏;2、同学自由朗读课文,把握大意;四、新课

4、讲授:1、全班朗读第一段 2、自读自译:辍耕之垄上:辍,停止;之,到、往;如为佣耕:如,你;3、提问懂得 、陈涉是什么出身?明确:“ 佣耕” 之民,却入世家反秦大业“ 由涉首事” ,“ 其 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故入“ 世家” ;正如项羽反秦首功,列 入“ 本纪” 一般;、他与一般的农夫有何不同?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1 “ 与人佣耕” ,说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穷苦农夫;2“ 怅恨久之” ,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位置的不满;3“ 苟富贵,毋相忘” ,表达出他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4“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用形象的比喻说明白他的远大志向;4、全班朗读其次段“ 二世

5、元年七月 , 法皆斩”5、自读自译:闾左:借代贫民;次当行:编在戍边队伍中;会天大雨:会,正逢;度已失期:度,考虑,心里想;6、提问懂得:这几行文字告知了我们哪些事情?明确:一是秦朝徭役繁重,民众苦不堪言;二是秦朝严刑酷法,百 姓战战兢兢;这样的高压统治仍妄言千秋万代,真如痴人说梦一 般;三是陈胜吴广有肯定的组织才能,可谓是拥有造反的本钱了;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其次段,学习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文言词汇及重要句子 2、上回讲到,九百谪戍之徒,因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此时到了 性命攸关之际,正是英雄人物涌出之时;正

6、是这一场大雨,引出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场轰轰烈烈的农夫起义大泽乡暴动;二、疏通文意 同学对比注释,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懂得大意,组内沟通;三、分析课文内容,1、农夫起义的直接缘由是什么?根本缘由又是什么?在段中画出 句子;明确:农夫起义的直接缘由是苛重的兵役和残酷的刑法,“ 发阁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一次征发就有900 人,可见摇役之重;“ 失期,法皆斩” 说明秦朝法律的苛酷,从而说明起义是被逼的;2、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主要策略是什么?明确:先提贤君公子扶苏可以利用,以宗法观念掀起人民抵抗 秦二世的心情,并争取人民的支持,分化统治者内部力气;再提深 受楚国人民热爱的名将项燕,以其名义发动起

7、义,具有号召力,又 可燃起人民对秦灭楚的报仇火焰;两个策略,反映陈胜对时局的关 注和精到的智识;3、陈胜、吴广为谋划起义作了舆论预备,是怎样的?有何作用?明确:陈胜、吴广用“ 鱼腹藏书” 和“ 篝火狐鸣” 制造陈胜要做王的舆论,主要作用是“ 减众” ;4、本段中对人物的刻画主要采纳什么描写方法?明确:刻画人物以对话为主,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刻画 了陈胜、吴广的革命精神和特殊的才能;四、质疑沟通 五、课堂小结:第 2 自然段作者交代了起义地点、有利条件等起义背景,又进 一步描写陈胜;吴广谋划起义的过程,最终达到了“ 威众” 的目 的,显示了陈胜、吴广的聪明,也反映了我国农夫起义发动时期的 特

8、点;六、布置作业: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三段,学习史记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陈胜吴广大泽乡率九百戍卒起义,这支农夫起义军的命运会如 何进展呢?要知道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支虎狼之师;秦灭六国靠的就是这支战无不胜的大军;自商鞅变法以来,强 大的秦军通过一次次战争消耗东方列强的军事力气;在 130 年的时 间里,秦军消灭六国军队 160 多万;到公元前 230 年的时候,再也 没有对手能够与秦军抗衡,秦王嬴政就此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 争;200 万;这是 十年统一战争期间,六国军队的伤亡总数超过了 一个令人震动的数字;公元前 221 年,最终的齐国不战而降,秦军 挺进当时世

9、界上最大的城市临淄;至此,战国时代终止,秦帝国诞 生了;二、疏通文意:同学对比注释,以小组为单位,疏通文意,懂得大 意,组内沟通;三、讲析课文:1、这一段写了哪些内容?明确:写了三方面内容,A 并杀两尉, B 为坛而盟, C成功 进军;总的来说是表达了发动起义到建立张楚政权的经过;2、第 3 段开头交代了几个场面?有何用意?明确:开头交代了“ 并杀两尉” “ 召令徒属” “ 为坛而盟” 这 三 个 场 面 , “并 杀 两 尉 ”是 为 了 扫 清 障 碍 , “广 故 数 言 欲 亡 ” “故 ”表 明 用 计 , 目 的 是 激 怒 将 尉 “答 广 ” “尉 果 符 广” “ 果” 说明

10、方案成功,“ 剑挺” 写出将尉的凶残,接着用“ 夺” “ 杀” “ 佐” “ 并杀” 连着四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陈 胜、吴广面对强敌,奋勇杀敌的斗争精神;“ 召令徒属” 大方陈 词,几句话简洁精炼,说理中肯,具有剧烈的扇动性和号召力;再 次表达陈胜的胆识和才智;文中在描述这两个场面后,插入一句议 论“ 从民欲也” ,说明起义正是人心所向,对“ 为坛而盟” 的描 写,就显示了朴素郑重的气氛;3、课文后半部分哪些词语表达了起义军的成功进军情形?明确:“ 攻” “ 下” “ 收” “ 皆下” 等动词,说明陈胜、吴广 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之大;4、齐读课文第 3 自然

11、段;三、品读、拓展:1、背诵下面句子,并懂得在文中的作用( 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起义的直接 缘由)(2)天下苦秦久矣(起义的根本缘由)(3)丹书帛曰“ 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 兴,陈胜王” ; (起义的舆论预备)2、试从课文内容归纳分析陈胜的性格;四、沟通质疑 五、课堂小结1、争论本文的主题思想 提问:陈胜是农夫起义的领导,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争论明确:作者对陈胜是确定和颂扬的;“世家 ”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第

12、一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 确定的;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活动,归纳出主题思想:本文生动地记叙了 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颂扬了他们抵抗 暴秦专制的历史功绩;2、争论本文的写作特色 同学争论发言,老师启示诱导,明确:( 1) 环绕中心来选材组材;文章环围着秦末农夫起义这一中心事 件,详略得当地记叙了起义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作者第一简略地交 代了主人公陈胜的身世和理想,继而详写起义的缘由、谋划情形、起义的经过及得取得的成功;条理清晰,主次分明;(2) 通过对话描写来刻画人物;全文共写了三次对话;第 1 段陈 胜与同伴们的对话,表现了他远大的志向和抵抗意识;第 2 段陈胜 同吴广的对话,反映了他们善于斗争的聪明和才能;第 3 段陈胜同 戍卒的对话,表现出陈胜抵抗阶级压迫的英雄气概;不仅如此,作 者仍善于依据人物不同的身分和境况,写出对话的语气;如“如为佣”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