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治疗_第1页
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治疗_第2页
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治疗_第3页
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治疗_第4页
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心理问题与心理治疗第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一、儿童心理发育的九大敏感期根据蒙特梭利对婴幼儿敏感期的观察与研究 : 语言敏感期(0至6岁) 秩序敏感期(2至4岁) 感官敏感期(0至6岁) 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至4岁) 动作敏感期(0至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至6岁) 书写敏感期(3.5至4.5岁) 阅读敏感期(4.5至5.5岁) 文化敏感期(6至9岁) 第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二、心理学的特点与局限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 主观(人)-研究客观(物质世界)心理科学的相对滞后: 主观(人)- 研究主观(人) 第3

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三、中国心理学简短的发展历程 启动阶段(1949-1965年) 空白阶段(1966-1977年) 准备阶段(1978-1986年) 1979年成立了“医学心理专业委员会 1982年,综合医院出现了心理咨询门诊 初步发展阶段(1987-今) 论文首次超过10篇,以后逐年递增。 心理学著作问世,技术被介绍 1990年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会成立 第4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四、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的 广泛性和特殊性特殊性: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广泛性:儿童是人生的起点, 贯穿人的一生; 涉及每一个家庭严重性:介绍几组调研数

3、据第5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调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自1995年以来,对北京市30多所学校、500多个实验班,2万多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33.2%的中学生存在强迫症状(明知没有必要想和做的事情,控制不住的还要去想)。偏执占24.8%(多疑、不相信他人)。敌对占23.1%(易怒、不友好)。人际关系敏感31.4%(与人交往时紧张、自卑、不自然)。抑郁情绪占32.6%(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焦虑情绪28.6%(紧张不安、心理烦躁)。第6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归结为四类问题:1)“学习压力”占36.6%(学业压力)。2)“学

4、校适应不良”占34.6%(对学校生活不适应,接受知识的行为或方式不良)。3)“情绪不稳定”占35.7%(情绪波动大、控制能力差、容易冲动)。第四、“心理不平衡”占33.4%(心理状态不稳定,情绪因子的不平衡程度高)。第7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调查 对在校生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成递增趋势。最近,对全国近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

5、“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第8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五、临床心理科常见问题简介(一)以行为问题为主的:重点儿童多 动症的临床特点(二)情绪情感问题:重点儿童抑郁症, 儿童强迫症、儿童焦虑症(三)学习问题:1、智力问题: 2、非智力问题:第9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一)儿童多动症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障碍。高峰发病年龄为8一10岁。据国外文献报道,儿童多动症的发病率为3一10%,男童多于女童,二者的比例从3:1到9:1。国内各

6、地区的调查结果尚不一致,从北京、上海等地的调查结果来看,患病率约为3一13%,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第10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临床表现 :有以下一些明显特征, 1、活动过度:开始幼儿期,学龄期更明显 2、注意力涣散: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极易因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因而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听不清楚,做作业时常遗漏、出错,而且拖拖拉拉,边做过玩,随便涂改,粗心大意。症状较重的患儿对任何活动都不能集中注意;较轻的患儿对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电视、听故事等能集中注意。第1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3、情绪不稳

7、,冲动任性 由于情绪不稳定,缺乏克制力,多动症儿童表现得较幼稚任性,他们要什么立刻就得满足,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过分,掷物伤人,喊叫哭闹,脾气暴躁 冲动行事,不顾危险和后果,甚至发生严重事故。 第1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4、学习困难 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贪玩,听课及做作业质量相当差,给学习带来困难,学习成绩欠佳。部分多动症儿童有某种认知功能障碍,如临摹图画、阅读、拼音及书写障碍;存有视觉运动功能障碍(左右分不清,将“6”读成“9”,把“b”看成“d”)或空间定位障碍(文字倒读、写反字等);另外,多动症儿童往往不认真思考便急忙发表意见,因

8、认识肤浅而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第13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5、品行不端 ,适应不良 多动症儿童常伴有各种品行问题,如不守纪律,说谎,挑起殴斗,惹是生非,小偷小摸,游荡在外不上学、不归家等。 在社会适应方面,患儿往往与人相处不融洽,不讲礼貌,不谦让,欺侮弱小,干扰他人,因而朋友较少,较孤独。第14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患儿在接球、独脚跳或伸手取杯子、扣衣纽、系鞋带时,动作较笨拙。在做游戏、写字或画画时,也可看出精细动作不协调。 大约有50%的患儿在进行指指、指鼻和翻手实验试验时出现共济失调;或一手拇指接触其他手指时,另

9、一手出现联带运动;有的患儿存在两点辨别觉和图形觉障碍,两侧肌健反射不等。称之为“软体征”。 脑电图:约50%60%患儿有轻度到中度异常,而正常对照组脑电图异常率仅为10一15%。 6、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第15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青春期后,活动过度会减少或消失,但注意集中困难和行为冲动常持续较长时间。少数患儿的症状可持至成年。 一小部分患儿成年后出现病态人格或精神病,或有违法行为及其他适应困难等。 预后不良与下列因素有关:家庭环境差,智力差,有视觉-运动障碍,有多种神经系统“软体征”,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等。第16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

10、期一 病因分析1、遗传因素:1)患儿父母的精神病患病率较高;2)患儿的亲属在儿童期有类似多动症病史的常见;3)单卵双生儿多动症同病率达100%。遗传方式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或单基因遗传。 2、轻微脑损伤:过去认为分娩时窒息、产伤及婴幼儿期脑损伤是引起多动症的重要原因,但病理解剖学的研究证实,多动症患儿有脑损伤史者只占少部分。 3、环境因素:1)家庭因素:父母性情急躁,教育方法不一致,与发生及加重有关。2)学校因素:学校的功课负担过重,教室过于拥挤,教师教育方式及处理问题不当等。第17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多动症的治疗1、药物治疗:常用利他林(中枢兴奋药) 剂量5m

11、g10mg /天(从小剂量始) 用药几个原则:2、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条件反射理论 认知-行为治疗:第18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典型案例介绍:某男,5岁,城市独子,以“行为过多、无法控制”为主诉前来咨询。此前已经在神经内科就诊,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 检查项目:智力评定、Conners多动行为测评、脑电图检查 治疗:利他林:5mg/天第19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二)儿童抑郁症情绪抑郁为主要临床特征。大多8岁上,女孩多见。 1、临床表现 情绪抑郁是抑郁症的最主要症状,伴有自责自罪。可有下列情绪障碍:易激惹、敏感、哭闹、违拗,

12、好发脾气,不安,厌倦,孤独,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无价值;对周围的事情不感兴趣,退缩,自我压抑,缺乏愉快感;可有自暴自弃,愤满感、受迫害感,想独自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去;有些患儿表面上情绪淡漠,内心抑郁体验强烈而深刻。个别患儿甚至出现自残、自杀企图或行为。第20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行为障碍:主要为多动、攻击性增强,恐学、逃学,学业不良,甚至违法犯罪。 多种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疲惫少力,胸闷气促,心悸肉跳,头痛胃病,周身不适,遗尿遗粪等。第2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2. 儿童抑郁症分为三种亚型1)、遗尿性抑郁:为郁郁

13、不乐,幼稚,哭泣, 敌意及好攻击。 2)、恐怖性抑郁:表现为易激惹,哭泣和紧张, 很少呈现典型的抑郁症状。 3)、单纯性抑郁或情绪障碍:表现为哭泣, 易激惹,发脾气,睡眠障碍,有些儿童还有 严重的反社会行为。第2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3.按临床表现分为三类:1)、急性抑郁:病前常有明显的精神诱因。如父母突然死亡,意外灾害,突患重病(离父母)住院治疗等。这类儿童病前精神正常,仅在精神诱因出现后才突然呈现明显的抑郁症状。 2)、慢性抑郁:常有多次与父母分离的历史,或其他精神创伤史,但并没有突然的重大的诱发因素。这类儿童病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佳,抑郁呈逐渐发生,表现

14、有明显的抑郁情感及与抑郁相伴的其他特征。第23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3)、隐匿性抑郁。抑郁情绪隐匿,多表现为其他方面的困难,如多动、好攻击、青少年违法等行为障碍;学习困难,以及头痛。腹痛;食欲不振、大小便失禁等心身问题。经过详细的询问,才可发现其抑郁情绪。有的患儿可能周期性出现抑郁状态。第24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4.行为问题与抑郁并发的鉴别1)、一般情况下,抑郁症患儿的行为问题 多见于抑郁症状之后,且较轻微;2)、行为问题儿童如果出现抑郁症状,大 多发生于行为问题之后,抑郁症状较轻。3)、区分困难时,可用以下方法鉴别:对 疑为

15、儿童抑郁症者,服用抗抑郁剂治疗。第25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儿童抑郁症的治疗1、消除病因:包括外部环境和家庭 内部关系2、药物治疗:5-TH重吸收抑制剂3、心理治疗:以支持性心理治疗 为主,辅助以放松治疗第26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三)儿童强迫症1、 临床表现 强迫观念表现为反覆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想法或印象。如 有的患儿反证考虑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一把椅子为什么有因条腿等)或错误的概念,明知不对,却无法克服。第27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儿童强迫症的主要特征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发病10

16、岁前多见,男性多子女性。 有明显诱因的占半数,2/3患儿起病缓慢。智力水平一般或超过一般。第28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1、 临床表现强迫观念表现为反覆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想法或印象。如 有的患儿反证考虑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一把椅子为什么有因条腿等)或错误的概念,明知不对,却无法克服。第29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强迫行为的表现包括:1)、强迫性洗手,一天可达十几次,一次 持续十几分钟。 2)、强迫性计数,如一遍又一遍地数课本 或其他图书上人和物的数目,反覆数自已走了多少级台阶等。 3)、强迫性自我检查,例如反覆检查自已 的衣服鞋袜是否

17、放整齐。 4)、 有的患儿表现为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 其他强迫行为。 第30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分别出现。强迫症状常干扰患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并干扰正常的人际交往,患儿对此十分苦恼,但无法摆脱。 可有明显的焦虑情绪,若强行控制其强迫症状,则焦虑情绪会更加严重。第31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2病因分析精神创伤,精神紧张,躯体疾病,以及环境的重大变迁等生活事件,对诱发本病有重要作用。 先天素质不良,具有谨慎、胆小,害羞、呆板、思考问题过多等性格特点。教育方法不当,如过于严格、苛求,作息制度过于刻

18、板化等诱发因素。 家族史调查表明,患儿的父亲或母亲常有性格不良或强迫性素质,有的还有其他精神异常。 第32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 3咨询与治疗强迫症与正常儿童的强迫现象区别开来。正常的7一8岁儿童也可出现强迫现象,如反覆玩弄手指,摇头,走路时喜欢反覆数栏杆、触摸路旁的灯柱、踩路沿走等。 只有在呆板机械的强迫行为个人无法克制,并对正常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构成不良影响的时候,才可考虑是否属于病理现象。 还应注意,一些儿童期严重的强迫现象是儿童焦虑症的继发症状,而非强迫症。 第33页,共39页,2022年,5月20日,3点8分,星期一典型案例介绍某女,5岁,城市独生女,幼儿园大班;以“反复检查不洁物品、过分要求清洁三月”为主诉前来咨询。(儿童强迫症) 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