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三字经》教学案_第1页
国学启蒙《三字经》教学案_第2页
国学启蒙《三字经》教学案_第3页
国学启蒙《三字经》教学案_第4页
国学启蒙《三字经》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三字经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以传统国学幼学教材三字经为教学内容;三字经全文 1128 字,它言简意赅,包含的内容特别广泛,叙述历史,介绍学问, 勉励学习,它接受三言韵语, 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通俗易懂,有“ 袖里通鉴纲目” 之称;二、教学目标1. 全面提升同学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明白基本的人文常识、历史学问、人物典范;2. 通过教学进行阅读积存,培育高尚的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三、教学重点三字经教学的重点在于懂得意蕴,反复诵读,明白文史常识,学习人物典范,并在生活学习中以古代典范人物为榜样指导自己的行动;四、具体措施认真备课上课,不应对,不走过场,把国学教学落到实处;在读

2、原文的基础上,引入历史故事,联系当今社会生活;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培育同学深厚的学习爱好, 把本课程上成一门同学宠爱上、积极学的课程;要求同学在懂得的基础上背诵积存;帮忙同学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竞赛,勉励同学多背;对朗读也进行特地指导;要求同学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学习中以之指导自己的行动;五、课时支配1、人之初习礼仪 2 课时2、香九龄应乎中 2 课时3、曰水火人所同 2 课时4、凡训蒙迁夏社 2 课时5、汤伐夏与高齐 2 课时6、迨至隋如亲目 2 课时7、口而诵勉而致 2 课时- 1 - 8、犬守夜宜勉力( +小测验) 2 课时- 2 -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

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明白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爱好;2、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 3、懂得三字经前八句的内容;4、通过课程内容学习,懂得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 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教学重点 :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明白典故:孟母三迁、燕山教子;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学难点 :懂得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授课基本内容 1、三字经相关背景介绍; 2、本课时授课内容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

4、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3、具体讲解课程内容,贯穿与内容相符的小故事,提高可听性,帮忙同学 懂得课程内容拓展思维;教学过程 一、导入三字经是古代小伴侣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 1288 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 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相传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应麟的人,他是南宋的一个闻名学者,- 3 - 祖籍是河南开封的;他在南宋作了很大的官,但是他为人特别耿直,看不惯官场上的一些人和事,因此得罪了其他人,所以后来他就不做官了,回了老家;在老家他过着隐居的生活,一家人在山 林里过得特别欢乐;后来他的小孙子们逐步长大了,他

5、必需要让他们学习学问,所以他为了训练他的子孙就编写了一本歌谣,都是三个字一句,很押韵,简单朗 读,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历史等等;慢慢的,这本书被很多人知道,因 为它都是三个字一句,所以就叫它三字经了;从那以后,大家把三字经作为小伴侣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哪条河,在我们没诞生以前中 国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从今日开头也要学习它, 通过它我们将会明白很多的东西;二、诵读新句子:请一个同学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1、人之初,性本善 :“ 初” 在这里就是“ 刚诞生的时候”,“ 性” 就是

6、“ 品性、品德、德行” ;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诞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和善 的;争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依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示摸索:三字经人性本善的说法,来自于孟子的思想;人性的三种理论:孟子“ 性本善”、 荀子“ 性本恶” 、 孔子“ 性无善无恶” ;刚诞生时,每个人都像洁白的麻,没有任何思想和天性,随着后天的影响,逐步才有了善恶,就像把麻放进不同颜色的染缸,会染出不同颜色的布;通过故事,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 有着极大的差距,假如天性是先天打算,无法转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 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莫非没有发觉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看看三字

7、经是如何说明这个现象的;性相近,习相远 ;“ 近” ,接近,类似;“ 习” ,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 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原来差别不大,但是由于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 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再和善的天性都会受到污染;那么,怎么才能保证我们向好的方向进展呢?我们看看三字经怎么说;- 4 - 苟不教,性乃迁 ;“ 苟” ,假如,假如;“ 教” 学习,受训练,管教; “ 乃” ,就会;“ 迁” ,变化;这句的意思是:假如不学习,不接受训练,良好的品性就会发生变化;教之道,贵以专 ;“ 教” ,训练,学习;“ 贵” ,重要的,好的方面; “

8、专” ,专一;这句的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需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学习也是 一样;要想学习好,除了专心之外,仍需要有好的学习环境;为什么我们不在家 里学习,学校为什么不和菜市场放在一起?这都是为了有更利于学习的环境;有 了好环境,我们才有成长的土壤;古人熟悉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了吗?我们来看看;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昔”以前,古时候; “择”挑选; “机杼 ”织布的梭子;请一个同学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断机杼的故事、五子登科的故事;大家争论:孟母为什么要三迁? 母亲是每个人的第一位老师, 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她

9、的训练对一个人的成长尤为重要;古时候女人不识字,现在,我们的母亲也一般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生活习惯的培育,人格的塑造,母亲的作用都 是特别重要的;父亲是一家之主,从古到今,孩子的训练更多的是父亲的责任;我们来看看,父亲在训练中的作用: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义方 ”做人应当遵守的法规法度;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1、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当对训练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训练当然是父母的职责, 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 接受更完备的训练;不严格

10、地进行训练,是老师的过错;2、释词与译文:养:生养,哺育;过:过错,罪过;惰:懒散,这里指没有尽到责任;非:不是;宜:应当;- 5 - 生养了儿女而不训练, 是父母的过错;训练同学但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散了; 孩子不好好读书学习是不应当的;一个人假如小时候不学习, 长大以后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学问,到老了就什么也做不成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1、父母应当尽到训练子女的责任,老师应当从严训练同学;那么;同学又 应当怎样对待父母和老师的训练呢?2、释词与译文:琢:琢磨;器:器皿;方:正值;玉石不经过打磨雕刻, 不能成为精致的玉器;人不读书学习,就

11、不懂学问和 道理;做儿女的从小就要靠近老师和伴侣,向他们学习为人处事的礼节和道理;四、复习: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全部句子 五、总结 每个人诞生时都是一样的, 不管是善仍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头;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训练,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慢慢差别越来越大; 有人经过努力成为了自己抱负中的人,也有人变成了大家都不喜欢的人;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应当从现在开头,专心学习,和和善的好 的人交伴侣,听父母的话;训练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老师训练同学应当从严要求, 否就同学就学不到什么学问; 而同学更应当人应当听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通过努力读书 学习,懂得学问

12、和道理;作为同学,他的中心任务就是读书学习;附故事:孟母三迁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6 - ;三岁时父亲去世,由孟子小时候很贪玩,仿照性很强;他家原先住在坟地邻近, 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玩耍;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邻近, 孟子又仿照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玩耍;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同学们学习礼节和学问;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当学习的,心里很兴奋,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孟母三迁 ”的故事;孟母断机杼对于孟子的训练,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仍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 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

13、母正在织布,观察孟子逃学,特别愤慨,拿起一 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缘由;孟 母批评他说: “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 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需靠日积月累,不分 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假如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 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导,深感惭愧;从今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 践圣人的教导,最终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三字经 9-16 句内容,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当怎么做;- 7

14、 - 明白一些古代星象学问 ,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2、让同学懂得感恩,学会感恩;3、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学重点 :1、训练同学懂得孝悌和感恩;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 的哲学 思想2、明白典故:黄香温席、孔融让梨;3、背诵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学难点: 训练同学懂得孝悌和感恩;授课基本内容:1、讲解三字经第一段 2、授课内容如下:916 句内容,重点是从孝悌训练孩子们心怀感恩;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

15、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3、组织同学朗读;教学过程 一、背诵三字经前面内容,并提问:1、上节课大家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2、上节课大家学习到了什么?二、学习新内容:1、提问:每周父母花多长时间陪你们?(假如,假设你的爸妈很少陪你,你会有什么想法呢?)我们看看古代的一个同龄人是怎么做的;2、讲解:“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8 - (讲黄香的故事)讲解:“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讲孔融的故事)备注:这两句的故事很可能同学们都已经知道了,假如是这样,就请一个同 学上前面讲,其他人补充;3、提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是什么在促使他们?父母,兄长为

16、你做过 什么?(善,恩)引入:感恩;4、释词与译文: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温:暖和;执:把握、遵守;首:第一;次:其次,其次 弟:通“ 悌” ,敬重兄长;见闻:观察、听见 东汉人黄香, 九岁就知道替父母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敬父母的人都应当效仿 的;汉朝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这种敬重谦让的道理,是从 小就应当知道的;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一个人第一要学的是孝敬父母, 敬重兄长,其次要多看多听古今做人的道理;学习算术可以知道数量,学习文章可以知道古今道理;从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是从十到百,从百到

17、千,从千到万;5、深讲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两个故事,道出“ 孝悌” 的缘由;我们如何去感恩?争论:黄香和孔融都是后来成为大官的人,可是人们记住的不是他们成为大官,而是他们儿时的这些故事;这是由于“ 感恩” 自古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最先要做到的;6、孝悌了,就可以做善事了吗?我们仍需要做什么:讲解后两句 联想:学无止境 (数学训练的进展)科技兴国:请同学们为了抱负好好学习各科文化学问;7、三才者天地人 :“才”在这里就是 “最基本的东西 ”,这一句意思是:古人 以为构成生命现象与生命意义的基本要素是:天、地、人;天是指万物赖以生存 的空间,包括日月星辰运转不息,四季更替而不乱,昼夜寒暑都有

18、肯定的次序;- 9 - 地是指万物藉以生长的地理条件和各种物产;人是万物之灵,要顺天地化育万物;“ 三才” 这个概念,来自于周易的说卦; 易经里讲,“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 道,曰仁与义;” 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把“天,地,人 ”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天人合一 ”的思想(板书 “天人合一 ” ),现在,随着科技智能的进展, 人类逐步丢失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破坏自然和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越来越盛,从而遭受自然的惩处, 因此 “天人合一 ”在现代仍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应着“ 三才” ,我国古代仍有“ 三大”是什么?(

19、答案:天大,地大,人大) ;争论:人真的能有天地那么大吗?(板书:“ 三大” )一说,请大家猜猜雨果的一句诗:“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 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 人的心灵可以比天地更宽阔,人的志向也可以比天地更远 大,那么:你的远大志向是什么呢?8、三光者日月星:三种光明的来源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提问:日月星辰有哪些重要作用?(光有什么作用?)人会“发光”吗?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什么叫“ 纲” ?“ 纲” 实际上最早的意思是渔网上面那根最粗的绳子;打鱼的网撒下去,有一根最粗的绳子, 下面串着一根根网眼线;拎着这根绳子一撒,网就撒出去了,一收就能把网给收回来

20、了;“ 三纲”就是爱护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 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敬重和谐相处; (后面十义会提到,此不作具体讲解)9、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各有特色,循环运 转,永不止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绕著太阳公转的关系;四季变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对于自然我们也要心怀感恩之心(与上节课的同时也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多彩,“感恩 ”主题相呼应)补充:黄帝制历法:黄历;二十四节气歌数九歌 10、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都以中心为准相互 对应;假如没有中心,就没有东西南北,因此中心移动,方向也跟

21、著转变;四、朗读背诵今日所学;五、小结:- 10 -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和师长有恩于我们, 我们应当要懂得感恩,懂得孝敬敬重他们;让我们胸中常怀感恩之心吧!从“ 三” 开头,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中“ 三才”“ 三大” “ 三光” “ 三纲” “ 四季” “ 四方” 的重要概念,明白到“ 天人合一” 的思想;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三课

22、时 教学目标 1、娴熟诵读三字经 的新句子:“ 曰水火, 木金土” 至“ 此十义, 人所同” ;2、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几个概念: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五伦、十义;3、引导同学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教学重点:1、明白传统文化的概念;学习古人做人的五项原就“ 五常”;2、背诵本节课所学的原文;教学难点 :初步明白古人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授课基本内容 :诵读三字经里的新句子: “ 曰水火,木金土” 至“ 此十义,人所同”说明五行十天干十二地支五常五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五伦十义 课前预备 :本节课讲授的新句子 教学过程

23、 :- 11 - 一、导入 :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明白孩子们对上次课内容的把握情形;2.导入:讲完 “三”和“四”,自然要接着讲 “五” “六”“七“ “ 八”“ 九”“ 十”二、诵读新句子:要流畅的诵读出来 三、说明概念五行 :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起源于特别朴实的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古人用五行的观念来说明变幻无穷的一切事物,对传统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影 响特别大,现在也可以看到它的影子(比如福娃的设计就包含五行的元素);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仍对应肯定的时间段;五常 :为人处世方面五种最重要的

24、东西:仁指仁爱宽容,义指得体,礼指中 正虚心敬重, 合乎规范, 智指有才能明道理, 信指专一守信; 智和信要以仁、 义、礼为前提,才可以成为优秀的品质,所以说“ 不容紊”要吗?(可以请孩子们联系实际生活讲一讲,补充故事:;这五种品质现在仍旧重情同朱张)六谷:人们种植的几种粮食作物:稻:即大米;梁:高粱,小(粟);菽:大豆;黍:黄米(粘的);稷:黄米(不粘的);麦:大麦,小麦;人们常说的 “五 谷”是更早的提法, 没有包括稻, 由于很古的时候北方没有稻子; 现在人们讲 “ 五 谷” 指稻、黍(小米) 、菽(豆类)、麦、稷;六畜 :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 依据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世界的熟悉 程

25、度,先后把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成 为家畜;补充故事:伏羲与六畜的来源;争论:六畜的作用分别是什么?马的作用已减弱,其他几样仍是很重要哦;七情 :欢乐,愤慨,哀伤,惧怕,宠爱,憎恶,欲望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七种 情感,要正确对待;请同学上台表演这种心情, 并说说感受到这七种心情的事情;八音 :中国传统乐器的一种分类法, 以制成乐器的材料为分类标准,始于周 朝;匏:葫芦制作的吹奏乐器,比如笙;土:陶土制作的乐器,比如埙;革:皮- 12 - 革制作的乐器,比如鼓;木:木头制作的打击乐器,比如木鱼;石,玉石制作的 打击乐器,比如磬; 丝:通过丝弦发声的演奏乐器,比如琴,

26、瑟;竹:竹制乐器,如笛子,箫;吹牛皮的来历:牛皮与八音有关,是指鼓,吹牛皮就是指吹鼓,所以吹牛皮的本意是讲的事不搭调,是否夸大事实倒在其次;(补充:高山流水的故事)九族 :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九代直系亲属关系: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 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古时候,一个人假如犯了罪,可能要株连 九族;五伦十义: 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伴侣、君臣(古代,现代是首长与 兵的关系),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五伦之中每一伦都是一体两面,五对十面就是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

27、忠;也就是十条义理的意思;1、“ 父子” 字面意思懂得为父亲和儿子,延长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 家庭关系,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 自己生命的连续;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哺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 自己的再造;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提问:为什么先讲父母子女的关系?教授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提问同学:你是如何孝顺父母的?2、夫妇即是夫妻,夫妇之间是一体,占一个从字,两人不背逆谓之从,也就是论语里面说的“ 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假如夫妻之间没有原就性分歧,丈夫提倡的妻子肯定要拥护, 妻子提倡的丈夫也同样要拥护, 特殊是当着旁人(当

28、着孩子或外人),夫妻肯定要一样对外,不能拆台,有分歧、有看法回去再争论;这是夫妻和合的基本原就;夫妻本是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着外人贬低自己的配偶,别人肯定看不起你;相反假如你能到处爱护自己配偶的荣誉,别人肯定敬重你;这就是夫和妻顺;提问:你的父母相处和谐吗?3、兄弟之间是一体, 原就是“ 兄友弟恭” ,做兄长的要友爱、 关怀弟弟,(可 以举同学中的例子)做弟弟的要敬重、敬重兄长;兄弟之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如能兄友弟恭,兄弟之间自然就会和谐友爱,父母看到必定欣慰喜悦;- 13 - 4、伴侣之间是一体,伴侣之道讲究信与谊二字,彼此推心置腹,诚信有义,才是真伴侣;但是伴侣相处切记要知止,要恰

29、到好处,要保持距离;并非伴侣有错误,你也不指出他;所以孔子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孔子在论语 季氏篇中提出: “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你交的伴侣讲直话、能原谅人、学问渊博, 就是益友; 反之,你的伴侣性格怪异、 个性脆弱、 特地说你爱听的话,就是损友;叙述一个半伴侣的故事;一个父亲训练自己的儿子如何交伴侣;从前有一个仗义的的广交天下豪杰的武夫;他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 别看我自小在江湖闯荡,结交的人如过江之鲫,其实我这一生就交了一个半伴侣;”儿子纳闷不已;他的父亲就贴近他的耳朵交代一番,然后对他说:“ 你按我说的去见我的

30、这一个半伴侣,伴侣的要义你自然会懂得;”儿子先去了父亲认定的“ 一个伴侣” 那里;对他说:“ 我是某某的儿子,现在正被朝廷追杀,情急之下投身你处,期望予以搭救!” 这人一听,容不得思索,连忙叫来自己的儿子,喝令儿子速速将衣服换下,穿了这个并不相识的“ 朝廷要 犯” 身上,而让自己的儿子穿上“ 朝廷要犯” 的衣服;儿子明白了: 在你生死攸关的时候,那个能与你肝胆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 己的亲生骨肉来搭救你的人,可以称做你的一个伴侣;儿子又去了他父亲说的“ 半个伴侣” 那里,抱拳相求把同样的话说了一遍;“ 孩子,这等大事我 这“ 半个伴侣” 听了,对眼前这个求救的“ 朝廷要犯” 说:可救不了你,我这

31、里给你足够的盘缠,你远走高飞速快逃命,我保证不会告发 你 ”儿子明白了:在你患难时刻,那个能够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称做你的半个伴侣;那个父亲的临终警告,不仅仅让他儿子,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交友的真理:你可以广交伴侣, 也不妨对伴侣专心善待, 但绝不行以苛求伴侣给你同样的回报;欢乐就大打 善待伴侣是一件纯粹的欢乐的事,其意义也常在此;假如苛求回报,折扣,而且扫兴也同时隐伏;当然,有时你也会遇到善待你的人,你该庆幸那是 你的福气,但绝不要认定这是一个常理;由于人生只有一个半伴侣;- 14 - 提问:同学认为该交什么样的伴侣;5、君臣之间是一体,原就是“ 君敬臣忠”,做领导的要敬重你的部

32、下,做属下的要忠于自己的本位,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敬在内心,忠在行为,二者都不在嘴上,花言巧语没用;孟子在离娄篇中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就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就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为土芥,就臣视君如寇 仇” ;五伦十义, 就是做人的十条大道,也是支撑一个人命运的十根柱子;明道才 能行道,行道才能立命,命轮直立起来了才能运转;不明道、不行道,十根命柱 都倒了,你的命运会是什么结局,就不言而喻了;再次集体诵读一遍 四、小结:这几句介绍了组成万物和为人处世的五种重要的东西,以及人们赖以 生存和生活的六种重要主食和家畜、人与生俱来的七种情感;五、同学读背: 背诵本节课所学原文;附故事情

33、同朱张 :起初,与朱晖同县的张堪始终很出名气,曾经在太学见过 朱晖,很重视他,把他当做伴侣对待,于是就握着朱晖的手臂说:“我想把妻子 儿女托付给朱先生 ”;朱晖认为张堪是前辈,只是拱手没有敢应承,从今两人再 也没有见面; 张堪死后,朱晖听说张堪的妻子儿女生活贫困,于是亲自前往探视,送去丰厚的钱款救济;朱晖的小儿子觉得古怪,问道:“父亲,张堪和您不是伴侣,平常也没什么往来,我们实在觉得古怪啊”;朱晖说: “张堪曾经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牢记在心上了;”附:高山流水的故事春秋时代, 有一名琴艺特别精湛的乐师,名为俞伯牙;伯牙有一位特殊明白他的伴侣,名叫钟子期;凡是听过他弹琴的人没有一个不称赞不绝;但

34、是很少有人能每次都精确地道出伯牙弹琴的心愿,而唯独钟子期可以做到这点;一天,伯牙弹琴给钟子期听;伯牙弹高山流水这首曲子时,心中想到了挺立的高山, 琴声就像一座雄壮的山川直立在听者耳旁;钟子期沉醉在其中,听后拍手称赞道:“伯牙,你弹得真是太好了, 就似乎雄伟挺立的高山矗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中想到流水, 琴声犹如一条翻动着的江水流进了听者的心中;钟子期听后兴奋地说道: “真是妙极了!这琴声犹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面前流过;”伯牙感叹道: “钟子期真是我俞伯牙的知音呀!”- 15 - 惋惜,这件事过去几年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这世上唯独的知音去世了;伯牙 泣不成声,哀思欲绝;钟子期死后,伯牙常常自己

35、一个人在屋中弹钟子期生前最爱听的高山流水;听着自己弹的曲子,伯牙似乎又听到了子期一句句称赞的话语;伯牙想:“子期死了,谁又能说出我的心愿呢?那弹琴又有什么意思呀!”想完,他又疼惜地抚摸着琴,心里暗暗地说:“老伙计呀,跟随了我这么多年,一下子失去了你,心里仍真有些舍不得,但是,子期已经去世了,没有人能像子期那样明白我了,留着你,或许没有什么用了,不如去陪我的知音吧!”说完咬咬牙,长叹一声,便把自己心爱的琴 “啪”的一声摔碎,打算终身再也不弹琴;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 凡训蒙迁夏社” 的精确懂得,每个字的准确说明;2、明白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培育宠爱祖国文化的情感,知道“

36、三皇 ”来历, “炎黄子孙 ”的概念;3、引导同学认知华夏子孙的归属感,民族荣辱的共同感;教学重点:明白四书五经,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古老而美好的神话,读背本节课 所学原文;教学难点:懂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含义;授课基本内容:凡训蒙,需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学校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积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16 - 作高校,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

37、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常常听人提到四书五经,古人参与科举考试,四书五经是考试的主要内容,那么,它到底是指哪四书哪五经呢?今日我们来学习三字经的相关内容;二、诵读新句子 能够娴熟诵读 三、说明概念 1、学校:宋代朱熹编写的一部书,适合初学者学习;2、“ 四书” :指论语孟子高校中庸这四部书;3、“ 五经” :指诗书易礼春秋,加上后来的乐称六经;这是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著作;4、三皇: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轩辕氏(黄帝);伏羲氏,制定文字,绘制八卦,文明之祖;第一位君王;神农氏:号炎帝,姜姓,太阳神,制作农具,始种五谷,开创了农业;黄帝:轩辕氏

38、,姬姓,开头制作衣裳,制定各种礼仪规范;至今,全世界的华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就是由此而来;5、尧舜禹:唐:尧,上古功德最高的帝王之一,后将王位贤让给舜;虞:舜,皇帝的裔孙,后将王位让给禹;禹:因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的禅让,当了夏朝的皇帝;6、五帝: 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 、舜帝(虞舜)称为 “五帝”;7、汤:商汤王,他推翻夏朝后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商,史称商汤王;8、周文武:继商朝之后的周朝,有文王和武王两个君王;- 17 - 9、家天下:夏禹王把王位传给儿子,就是家天下,从今直到清王朝,中 国的历代都是“ 家天下”四、讲释文意:凡训蒙,需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学校终,至

39、四书;凡是教导刚刚入学的儿童读书,必需讲清晰每个字义,说明明白每句话,教 会儿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一个读书学习的人, 求学的初期第一要把 学校学透,然后可以读论语孟子高校中庸这四部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积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 义;论语这本书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孟子这部书共分七篇,内容讲的是品德修养、仁爱道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高校,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 中” 为不偏的意思,“ 庸” 为不变的意 思;高校的作者是曾参,他提出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主见;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40、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读通了孝经,读熟了“ 四书” ,才可以去读“ 六经” 这样深奥的书; 诗书易礼春秋,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认真阅读;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从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王,被后人尊称为“ 三 皇”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两位帝王,他们相互谦逊礼让,把帝位传给了才 德兼备的人,两位帝王统治时代被称为太平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夏朝的开国君王是禹, 商朝的开国君王是汤,周朝的开国君王是周武王,这几个君王被后人称为“ 三王”;夏禹王把帝位

41、传给自己的儿子,从今使天下成为- 18 - 一家的天下;夏朝连续了四百多年,最终被汤所灭;五、讲故事 神农尝百草黄帝战蚩尤尧位传舜三过家门而不入 舜帝南巡:娥皇女英,湘妃竹;六、同学读背: 背诵所学原文 神农尝百草: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 谁也分不清; 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老百姓的疾苦, 神农氏瞧在眼里, 疼在心头; 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 冥想了三天三夜,最终想出了一个方法;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

42、动身,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 肿了,脚起茧了,仍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 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立刻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始终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 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周是

43、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 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仍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 不能回!黎民百 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 望 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想法,想方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 农亭 ”;然后,他观察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 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 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仍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奇,

44、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 习神农的方法;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宠爱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 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 木城 ” ;- 19 -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具体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晰楚;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顿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

45、们慌张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 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终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张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今,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忧他这样尝草,太危急了,都劝他仍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仍是用木杆搭架的方法,攀登上去;始终尝了七七四十 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 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46、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预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先,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 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犯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 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今,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充满;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 神农架 ”;把 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 留香寨 ” ;湘妃竹的传奇 相传尧舜时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住在九座岩洞里,常常到湘江来 戏水玩乐,以致洪水暴涨

47、,庄稼被冲垮,房屋被冲塌,老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 道;舜帝关怀百姓的疾苦,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饭吃不好,觉睡担心,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忙百姓除害解难,惩治恶龙;舜帝有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虽然出身皇家,又身为帝妃, 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导,并不贪图享乐, 而总是在关怀着百姓的疾苦;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也是依依不舍;但是,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 解除灾难和痛楚,她们仍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喜悦喜地送舜上路了;舜帝走了,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战胜恶龙、凯旋的喜讯,日夜为他祈祷,早 日成功归来;可是,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燕子来去了几回,花开花落了几度,舜 帝依旧杳无音信

48、,她们担忧了;娥皇说: “ 莫非他被恶龙所伤,仍是病倒他乡?”女英说:“ 莫非他途中遇险,仍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 她们二人思前想后,与 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见不到归人,仍不如前去查找;于是,娥皇和女英- 20 - 迎着风霜,跋山涉水,到南方湘江去查找丈夫;翻了一山又一山,涉了一水又一水,她们最终来到了九嶷山; 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又沿着小紫荆河下来,找遍了九嶷山的每个山村, 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这一天,她们来到了一个名叫三峰石的地方,这儿,高耸着三块大石头,翠竹环绕,有一座珍宝贝垒成的高大的坟墓;她们感到惊奇,便问邻近的乡亲:“ 是谁的坟墓如此壮丽漂亮?三块大石为何险峻地高耸

49、?”乡亲们含着眼泪告知 她们:“ 这便是舜帝的坟墓,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帮忙我们斩除了 九条恶龙,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可是他却鞠躬尽瘁,流尽了汗水,淌干了心 血,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 ” 原先,舜帝病逝之后,湘江的父老乡亲们为了感激舜帝的厚恩,特地为他修了这座坟墓;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它们朝每天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辉煌夺目的珍宝,撒在舜帝的坟墓上, 便成了这座珍宝坟墓;三块巨石, 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娥皇和女 英得知实情后,伤心极了,二人抱头痛哭起来;她们哀思万分,始终哭了九天九 夜,她们把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眼睛流干了;最终,哭出血泪来,也死

50、在 了舜帝的旁边;娥皇和女英的眼睛,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出现出点点泪斑, 有紫色的,有洁白的,仍有血红血红的,这便是“ 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奇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 便是两位妃子眼- 21 - 国学启蒙之三字经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 娴熟诵读三字经的新句子: “ 汤伐夏与高齐”;2、 明白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3、 让同学记住各个朝代的基本信息、重要人物及相关文化学问;教学重点: 中华民族的世系沿袭历史,对这一阶段历史大事及历史人物的记忆,道理的领悟;教学难点: 朝代更替是历史规律,这能促进社会进步;授课基本内容:

51、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期;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最终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三皇五帝夏商周;三皇: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轩辕氏(黄帝);五帝: 少昊、颛顼、帝喾、尧帝(唐尧) 、舜帝(虞舜)称为 “五帝 ”;二、诵读新句 :娴熟诵读 三、讲解新句:汤:商汤王,商朝开国君主;夏:夏桀(- 22 - ji

52、 )王,夏朝的最终一个皇帝;纣(zhu):殷纣王,商朝的最终一个君主;周武王:文王之子,伐纣而得天下,建都镐(ho)京 ,国号为周;周辙东:周平王(周幽王之子)将国都从西北的镐京东迁到洛阳;游说( shu ):说客,奔跑于各国,凭口才劝告君王接受他的主见的人;汤王讨伐夏桀王推翻了夏朝, 建立商朝;商朝连续六百多年, 到纣王时灭亡;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连续 了八百多年;周平王东迁国都后, 对诸侯的掌握力就越来越弱,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游 说各种主见的人开头大行其道; 东周分为春秋、 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号称五

53、霸,战国时又显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雄的局面;梳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春秋晚期,吴越争霸;前 5 世纪初吴王夫差灭越称霸, 后越王勾践灭吴称霸;赢秦氏:赢政,先后灭六国统一了中国,史称秦始皇;二世:指秦始皇的儿子胡亥;楚汉:楚,指项羽,独立为西楚霸王;汉,汉高祖刘邦;王莽:汉元王的皇后的侄子, 官至宰相, 用毒酒杀害了孝平帝, 独立为皇帝;光武:光武帝刘秀,刘邦的第九世孙;东汉:汉光武帝中兴以后的汉代称为东汉,此前的称为西汉;献:汉献帝,东汉的最终一个皇帝;魏:曹操的儿子曹丕篡夺了汉献帝的帝位,建立魏国;蜀:刘备建立的国号;吴:孙权建立的国号;两晋:西晋和东晋

54、;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秦王朝;秦朝传到其次世时被推翻,天下形成了楚汉相争的局面;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的基业;汉朝的 帝位传到孝平帝时被王莽篡夺;汉光武帝推翻王莽的新朝,复原国号为汉,史称东汉;东汉末年,魏国、蜀 国、吴国争夺汉室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国灭了蜀国和吴国,又被 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晋朝王室南迁以后, 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 23 - 齐梁陈,国都都建在金陵; 与南朝同时存在而统治北方的王朝称为北朝,即北魏;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 东魏被高洋灭亡, 建立了北齐; 西魏被宇文觉灭亡,

55、建立了北周;梳理:三皇时期五帝时期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东汉三国(魏蜀吴)西魏北周两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南朝(宋齐梁陈)四、讲故事:商汤伐桀、愿者上钩、武王伐纣、烽火戏诸侯、孔子师项橐;秦始皇修长城、孟姜女哭倒长城、焚书坑儒、楚汉之争、昭君出塞 讲授:通过长城、 兵马俑引出秦统一六国;简要介绍秦始皇;秦始皇统一六国都做 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但秦始皇也有他的过,那便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一生可谓建 功立伟业,那么到了他的儿子胡亥这里,又到了灭亡的时候;农夫起义在先,刘 邦项羽举兵在后, 秦朝灭亡后, 刘邦项羽反目, 开头了楚汉之争; 公元前 206 年,刘邦攻占咸阳,秦

56、灭亡;秦亡之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谁来执掌国家政权,成为亡秦主力项羽和刘邦两个集团的主要冲突;依据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的商定,刘邦自然要求践约称王;项羽虽不是先入关者,但是在毁灭 秦军主力、推翻秦朝统治的战争中,实际上发挥着主要作用;他以“定天下者 ”自居,认为楚怀王是项梁所立,没有战功,无权主约;不久,刘邦和项羽,为了 争做皇帝,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汉,史称西汉;强调都城定在长安,长安为六大古都 之一;汉朝进展富强, 之前的朝代都是局限于中原地区, 汉朝已开头与外国交往;最闻名的与外族交往的事例就是昭君出塞;总结:回忆我们

57、今日讲得内容; 我们知道一个武侠电影里常说的话,这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想要经营好一个国家以及它的人民,人;- 24 - 就肯定要是一个贤德的五、朗读背诵 :背诵原课文 六、作业:春秋战国时期的很多故事都被后人编成了成语,下搜寻,明白故事内容;将以下成语留给同学自己课退避三舍、不鸣就已,一鸣惊人、卧薪尝胆、老马识途、负荆请罪、纸上谈兵、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毛遂自荐、悬梁刺股、一鼓作气、千金买骨、惊弓之鸟、高山流水、一字千金(吕不韦) 、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 皇)、穷图匕见(荆轲)、一饭千金(韩信)、四周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

58、、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 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潜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 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 、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附一:故事愿者上钩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上人;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 事统领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周师齐祖 ” “百家宗师 ”,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窘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 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

59、、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县)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 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姜尚的钓法奇妙,短干长线,线系直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 要钓王与侯; ” 后来,他果真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

60、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 姜尚很有才能,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 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忙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 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候- 25 - 大鱼 ”;成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便源于此;附二:武王伐纣周王姬昌死后,他的其次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 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 用对待父辈的礼仪敬重他; 武王仍团结自己的兄弟周 公旦、召公奭 sh 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 厉兵秣马, 积蓄力气, 预备起兵灭商;数年后, 武王率军东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