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重点难点】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教学课时】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出示语文园地四)二、我发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学生: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学生: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学生:我发现足

2、字旁的字和脚有关。学生: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我们读一读这些字。、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教师小结: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蚊、蚂、蜻)(赶、起)(认、说、话)二、我会读积累词汇,丰富语言。、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有的字下面加了点)、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自由读: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指名读,齐读

3、。第二课时、出示图画,提问: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老师范读。、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请同学接龙读短文。、说一说: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可爱、淘气)、齐读,指名读:(指导朗读)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配乐朗读短文。第三课时口语交际:续讲故事一、创设情境、出示插图。、出示小兔插图: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

4、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提示: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怎样帮助小松鼠? 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小组内交流。 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二、画一画、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小组交流。、评出小画家。三、拓展活动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教学重点: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趣味识字。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2、教师范读词语。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3、集体齐读词

6、语。二、我的发现。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三、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通过读、背积累知识。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运用。1、 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2、 学生表演不同词语。3、 集体读词语。4、 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由读古诗。2、教师简介作者唐寅。3、学生试说古诗含义。(教师提示、补充)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7、三、布置作业。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四、课堂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附三只白鹤教案参考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是三只白鹤板书课题;三只白鹤(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3、思考: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三)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四)理解课文内容。1、仔细读课文思考: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么找鱼的?2、结合图理解埋鱼的位置。(1)指导看图。注意白鹤的头朝向什么地方。两只抬头看,一只看太阳,一只看白云,还有一只看河边的大柳树。(2)

8、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一句话,即每只白鹤以什么做标志,板书: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底下”“下面”“旁边”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词。)再指名读课文,边听边看,书中说的“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白鹤,你能从图上找出来是哪只吗?(3)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是不是一样?(不一样。)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l)指导看图2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它们怎么找的?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第三只白鹤的翅膀收拢,脚也缩起来,落下来了,落在河边柳树旁。(2)读第三段。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第一只为什么朝太阳飞去?(记住大鱼

9、埋在太阳底下。)第二只为什么朝白云飞去?(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第三只为什么飞到河边柳树下?(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三只白鹤都是按照自己所记住的标志去找的,标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结果如何呢?(3)读第四段。哪只白鹤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鱼呢?(第三只。)另外两只呢?(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动的,从东方升,在西边落。第一只白鹤记得是太阳底下,这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鱼。第二只白鹤向白云飞去找得到吗?为什么?(因为白云不停地飘动,位置在移动,所以找不到鱼。)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第三只

10、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4、深化总结。(l)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3)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五)朗读全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3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云彩”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弄清是月亮跑得慢,云彩跑得快。2、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观察及自读,掌握生字,感知课文内容。(2)图文结合,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11、以及勤于动脑,认真思考的习惯。重难点、关键:1、识字、写字。2、理解课文内容,从李小文的做法中受到启发;贸心观察,勤于动脑。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云彩比月亮跑得快以及判断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1.师问:喜欢夜空吗?为什么?学生反馈自己生活中的观察。2.教师:有一个小朋友,他不仅发现夜空的美,他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4.学习生字:二、认读生字,疏通课文(一)教师范读课文:听准每个字的读音。(二)检查听读情况三、随文识字,理解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

12、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几个小朋友看到的月亮是怎样的?(月亮在云彩里穿行,一会儿明,一会儿暗。)问:这句话里有一对反义词,你能找出来吗?2.想象:你能想象一下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的情景吗?学生畅谈想象,感受意境。3.说话练习:一会儿,一会儿。学生小组内练习说句子。集体反馈,引导学生评价。4.齐读第一自然段。(二)学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问:他们说的话有什么不同?分组读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过渡:一开始大家赞同谁的说法?(大家相信张大勇的话。)后来呢?(大家觉得小文说得对。)这是为什么呢?(三)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1.自由读文:小文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大家观察月亮和云彩?2.反馈交流,问:树杈起

13、什么作用?学生再读课文:这个办法好不好?你觉得小文是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体会: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会想办法,很聪明。)3.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指导写字。3、拓展延伸,了解关于云彩和月亮的知识或故事。教学准备:1、收集的云彩和月亮的知识或故事。2、田字格。教学过程:一、分角色朗读,背诵课文。二、指导写字。三、拓展延伸,发散思维(一)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办法告诉大家“云彩跑得比月亮快”吗?学生说方法,教师肯定学生合理的想法。(寻找或设置某一固定的参照物)(二)总结: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能像小文一样仔细观察生活,认真

14、思考问题,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的秘密,得到更多的知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4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二、学习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3、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4、在日常生活中有主动识字的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在于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难点在于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四幅图片、学生自带一

15、些郊游用品。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9个生字,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再认生字。2、学习数量词的使用,能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运用。3、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拓展识字的途径。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王老师要给我们一(4)班的小朋友上一堂课。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出示一个词语,请你做一做和这个词语意思相反的动作,比如:左手,你就要马上把右手举起来。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能干。右手左手、低头抬头、向前走向后退、坐下起立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开始上课吧,王老师要看看在课堂中谁是最能干的。教学教程: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春游吗?想不想现在

16、就去?(生答)师: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开起我们的小火车,准备出发吧。(学生唱火车开了,课件放移动的风光图)二、第一部分生字识记:(学生唱完时刚好铃声响)师:到站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达尔文和小松鼠教案 冀教版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和保护小动物的情趣。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教学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体会达尔文是如何喜欢小动物的。 教学流程:一、故事引题,导入新课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2.

17、达尔文和小松鼠。2.课文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的什么事?(指优秀学生口述故事或教师讲故事)3.学生听故事,想达尔文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读音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错的音节。3.自由圈出认字表中的生字,4.同桌检查读生字。培养合作学生字的习惯5.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读生字词。(检查读生字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检查困难生读、指名领读、分行开火车读、齐读等)并让学生用喜欢的词语练习说话。6.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卡片,让学生试着认读生字。7.同桌再次听读课文。读的好的就夸奖夸奖对方,读的不太好的地方帮助同桌指点一下8.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8、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再次体会:达尔文对小动物、对大自然的感情怎样?2.学生再次读课文。(因为课文内容较长,要充分放手让熟读课文。)3.小组合作讨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非常热爱大自然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相信学生经过合作交流能够解决问题)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重点地方寻求问题的答案(1)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在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达尔文之所以爱到野外去玩,是因为他喜欢所有的小动物,他要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指导朗读时,要抓住“都喜欢”“从不捉弄”“观察”这几个词。(2)第三自然段中的“看见几只从未见过的小鸟

19、”。在这里要引导学生想象:达尔文为什么能这样确定这几只小鸟从来未见过呢?那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对树林中的所有小鸟他都非常熟悉。他早就跟这些小鸟交上朋友了,他能叫上每只小鸟的名字,他天天来和他们约会、玩耍。(3)图文结合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达尔文观察小鸟时精力多么集中、多么专心,读出小松鼠的活泼、可爱,读出松鼠妈妈的担心和焦急。(4)第五自然段要以读代讲,通过老师的感情朗读,让学生明白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他是绝对不会伤害小松鼠的。5.多种方法朗读课文(1)男女分段读课文。(2)分排比赛读课文。用心爱心专心(3)指名读,其他同学当评委,评一评他们读的怎么样?用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同

20、学间的互相帮助,为每一位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打下好的基础(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可以有感情地给大家读读,也可以给大家背背。6.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好,听得非常认真,那老师问你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有没有像达尔文那样认真观察过他们呢?你和小动物之间发生过那些有趣的事情,说给大家听听。四、指导书写生字。1.巩固认字。2.分析字形,指导生字写字。用心爱心专心 2达尔文和小松鼠课堂实录一、 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达尔文吗?你知道他小时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认读课文师:介绍达尔文师: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拿不准的要借助拼音读准确。如果你已经会了,想想这篇课文讲了

21、一个什么故事,你可以给大家讲讲吗?师:谁来读读?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师:下边我们来学习生字吧。将课文中的认读生字画出来师:好,刚才我们学习了生字,那么谁可以把黑板上的这些生字读下来?三、读课文,小结本课。师:生字大家学得不错,下边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师: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吧。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练习讲讲这个故事。四、学写生字师:我们先来学习3个生字,这几个字有个共同特点大家一定可以看出来,谁来说说?师:这样的字这样才能写好呢?“他、位、件”这个三个字的都带单人旁注意让左窄右宽。“也、牛、立”学生一般都会写,可以从这些字引入。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师:指名朗读课文。师:你能说说达尔文是一个

22、这样的人吗?他喜欢什么?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二、朗读课文 师:请各组派一个代表来到前面发言吧。师:课文我们理解了,那么让我一起再来朗读课文吧。读的时候,想想要是你就是达尔文会怎么样。师:谁来读?(指名读进行个别指导)。师:谁来评一评?师:好,让我们每个人都再来读一遍这篇课文吧。三、复习生字、学写生字师:课文我们学完了。本课的生字你都记住了吗?下边我们一起来复习。师:要写的字还有3个了,相信我们同学一定可以写好,我们一起分析好吗?“文”,要注意横之后才是撇,不要写成横折撇少一笔。“衣”要注意笔顺。师:下边开始写字练习,注意“三个一”。板书板书:12 达尔文和小松鼠喜欢动物科学家仔细观察第三篇:一

23、年级语文下册 达尔文和小松鼠2教案 冀教版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设计:双飞燕子教学对象: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使用教材:冀教版语文二册教材分析:见参考书。学生分析及对策:一部分孩子在家里知道提前预习,一部分根本不看,只等老师讲,教师要照顾两头。生字比较多,是个难点,两课时采取了分步走的办法,突破难点。课文的理解也是一样的课外阅读丰富的孩子对课文理解会容易也容易读出感情,对那些课外阅读很少的孩子一定要利用好这篇课文,培养像达尔文一样热爱自然、观察自然,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动物和爱护小

24、动物的情趣。3.正确认读本课1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达尔文吗?你知道他小时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二、认读课文师:介绍达尔文,见参考书。如果学生知道,可以让学生讲讲。师: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拿不准的要借助拼音读准确。如果你已经会了,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可以给大家讲讲吗?(兼顾一些在家里已经预习,和回家不看书的孩子。让他们在读课文中都有自己的收获)师:谁来读读?(注意发现学生读的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可以找一个好些,一个差些的进行。好的可以使大部分孩子了解课文,还可以使其他同学对自己读得不准或者不通的

25、地方进行对比纠正;差的可以使及时发现他们的问题在哪里重点指导)师:谁来讲讲这个故事?请一个孩子到前面讲。(照顾那些学习能力强,表现欲望强的孩子,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师:下边我们来学习生字吧。将课文中的认读生字画出来,开始学习。组长注意检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同时教师将生字板书黑板上,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学生哪些字认得不好,及时帮助)师:好,刚才我们学习了生字,那么谁可以把黑板上的这些生字读下来?指名到前面读,领读,抢读,小组比赛读。师:自己看书检查哪些字记住了?哪些还没有记住?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者大家一起想办法。三、读课文,小结本课。用心爱心专心师:生字大家学得不错,下边我

26、们再来读读课文吧。(如果可以去掉拼音更好。要是有课件就更没法说了。)师: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吧。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练习讲讲这个故事。四、学写生字师:我们先来学习3个生字,这几个字有个共同特点大家一定可以看出来,谁来说说?师:这样的字这样才能写好呢?“他、位、件”这个三个字的都带单人旁注意让左窄右宽。“也、牛、立”学生一般都会写,可以从这些字引入。第二课时一、理解课文师:指名朗读课文。师:你能说说达尔文是一个这样的人吗?他喜欢什么?你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小组可以共同研究,然后整理答案,准备回答)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小组活动,时间要注意控制,不要太长,因为这个问题对于一部分悟性高的孩子想必可以脱

27、口而出,在讨论中恐怕他们也会积极发言很快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在他们刚刚讨论出结果的时候就停止,可以防止他们利用这个时间小组进行其他无关活动,使课堂紧凑。或者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先给定时间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讨论。师:请各组派一个代表来到前面发言吧。在学生发言中教师注意倾听,根据他们的发言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帮助他们理解,同时,注意课堂调控保证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二、朗读课文师:课文我们理解了,那么让我一起再来朗读课文吧。读的时候,想想要是你就是达尔文会怎么样。(引导学生融入到文章中去读课文,这样才可以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注意引导读出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松鼠妈妈对孩子担心的紧张感情和达尔文不

28、会伤害动物的泰然心境。师:谁来读?(指名读进行个别指导)。师:谁来评一评?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果学生只说不好,教师也不必责怪,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最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况且,学生挑的毛病是确实存在的,他们还不会故意找茬,没有必要让他们畏首畏尾地委婉自己的想法。那种自然流露的批评在成人世界是多么难得,长大了,想让人说说对你的意见恐怕都很难了,没有人愿意那么直爽地指出你的缺点。(一点个人废话)师:好,让我们每个人都再来读一遍这篇课文吧。(最后让学生回读课文体会文章要表达的意思。)三、复习生字、学写生字师:课文我们学完了。本课的生字你都记住了吗?下边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开火车,指读,抢读,组长考。

29、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拼音和生字连线,给每个学生印发下去,让他们连线进行测试,这样对每个孩子的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就会了如指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掌握不好的字,可以拿出来重点再讲讲。师:要写的字还有3个了,相信我们同学一定可以写好,我们一起分析好吗?“文”,要注意横之后才是撇,不要写成横折撇少一笔。用心爱心专心“衣”要注意笔顺。师:下边开始写字练习,注意“三个一”。本课采取了生字两步走的办法,分散难点,逐步消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个别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尊重学生,但是也要防止课堂教学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个教案把我的设计理念都写上了,希望给看过教案的

30、一线教师一点帮助,也希望各位和负责教研的专家给些点评。用心爱心专心3第四篇:达尔文和小松鼠教案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l、学会“文、位、虫、他、件、衣”6个生字。认识生字“达、外、捉、弄、未、粗、干、尾、巴、急、坏”。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读课文,梳理生字词,初步感受达尔文对动物的喜爱。2、抓住重点词句,细读课文,感受达尔文对动物的浓厚兴趣和喜爱之情,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围绕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延伸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

31、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从中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达尔文怎样喜欢小动物。2、理解讲达尔文喜欢动物的词语,学习他热爱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执着的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幻灯片导入,谈话揭题。(出示小动物幻灯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回答动物名称)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种小动物?为什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科学家达尔文,他也特别喜欢小动物,而且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呢。板书课题:达尔文和小松鼠(齐读)二、初读课文。(一)、提出要求。1、学生自读课文。2、读准每个字的音,并用圈出

32、生字词。3、把句子读通,标出自然段。(二)、逐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论。(三)、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三、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l、自己出声读一读第1、2段。同学们想达尔文对小动物怎么样?2、出示幻灯片,达尔文()小动物。学生回答后,教师点击鼠标,在括号里显示:喜欢3、课文中哪些地方说达尔文喜欢小动物了?自己再读一读1、2段,找出有关句子。指名读画的句子。(l)幻灯片出示,学生读:天上的鸟,地上的虫,水里的鱼,他都喜欢。 (2)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他都喜欢。 还有吗?学生读。(3)幻灯片出示,让学生读一读:他从来不捉弄小

33、动物,而是观察他们怎样生活。 这一句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学生质疑、解疑。 不捉弄:就是不吓唬,不玩耍。从来:没有一次,自始至终都没有捉弄过。观察:仔细地看,他们是怎样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 板书:不捉弄观察(4)从以上分析我们知道达尔文是一个喜爱小动物的人。 (5)读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幻灯片出示: 达尔文不捉弄小动物。 达尔文从来不捉弄小动物。先请学生把两个句子读一读,再说说有什么不同? 幻灯片出示: 达尔文爱到野外去玩。 达尔文小时候爱到野外去玩。(看出达尔文从小对小动物有兴趣。)(6)自己再来读一读这一段,体会一下达尔文是怎样的人。(二)学习36自然段:1、那么,我们只知道

34、达尔文喜欢小动物,到底怎样喜欢呢?读一读36自然段,看从哪儿看出达尔文喜欢小动物。2、达尔文怎样看小鸟?(站在那,仰着头,仔细看,都入迷了。)3、让学生像达尔文那样长时间的抬头,问学生感觉如何?(又酸又累)那他为什么还看?(因为他喜欢,他就不觉得累。)4、他正在观察小鸟时发生了什么事?5、一只怎样的小松鼠跑到了他的身上,它是怎样做的?板书:小松鼠(爬一一看一一翘打招呼)6、这时达尔文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幻灯片出示书上的图。 (一动不动,像一根树干。)(站在那观察,专心专注、已经入迷。)7、松鼠爬到他的身上他是什么感觉?(痒)那他为什么还一动不动?(爱护小动物。)8、幻灯片出示填空:达尔文站在那

35、(),像()在()。 还可以怎样填?9、为什么在观察时,他把自己的身体提供给小松鼠,当活动场所。(喜爱小松鼠)10、松鼠妈妈看到了,会想些什么?轻声读第五段。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松鼠妈妈的动作和神态,再读书说说松鼠妈妈怎样想?读出急坏了的语气。(着急急坏了为自己的孩子担心。) 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教师指导读一齐读11、这时你为小松鼠担心吗?为什么? (不担心,因为达尔文不会伤害小松鼠的。)12、学习最后一段 (1)幻灯片出示: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怎么会伤害小动物呢! (2)你能把感叹号变成句号说一句话吗?学生说。 (3)幻灯片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 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不会伤害小动物。四、小

36、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们知道了什么?对,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只有爱护动物,不拿动物开心,不玩耍动物,要告诉所有的人,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幻灯出示本课17个生字。2指名认读。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4开火车轮读( 教师抽生字词语卡片)二、指导书写生字1找出左右结构的生字。课件出示“位”、“他”、“件” (1)全班齐读。(2)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3)组词。(4)观察分析字型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参考书中强调,学生又没发现的地方教师做适当讲解,必要处可范写。(5)师范写,生练习。(6)课件演示这三个生字的书写笔顺。2出示“文”、“虫”、“衣”。(

37、1)它们是什么结构? (独体字)(2)你会写吗?(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3)师范写,生练习。(4)展示学生的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时以发现优点,鼓励同学为主。4修改自己认为写的不够满意的笔画或间架结构。 通过质疑,激起孩子们阅读本文的欲望 。板书:12 达尔文和小松鼠达尔文(喜欢)小动物从来不捉弄达尔文一动不动,像一根树干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 小松鼠爬看翘打招呼 松鼠妈妈急坏了,担心 教学反思:本文讲的是达尔文小时候到树林里去玩,遇到一只小松鼠,小松鼠把他当作树干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达尔文对小动物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课的朗读结合了重点句的理解进行,“天上的鸟,地上的虫,水里的

38、鱼,他都喜欢。”“他从来不捉弄小动物,而是观察他们怎样生活。”以及松鼠妈妈的“话”和最后一段。生字的学习让学生独立探索、大胆想象;让他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巧妙的方法,使识字教学变得更容易、更有趣。第五篇:语文教案-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教案24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目标:l、学会“百、科、喜、欢、物、住、穿、爬、坏”9个生字。掌握“科学家、喜欢、从来、动物、站住、外衣、一直、好像”等词语。认识“腿、肩、吱、错、伤、害”6个字。2、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对达尔文喜欢小动物词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动物,仔细观察动

39、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从中受到爱护小动物的教育。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达尔文怎样喜欢小动物。2、理解讲达尔文喜欢动物的词语,学习他热爱动物,探索自然奥秘的执着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谁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种小动物?这什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科学家达尔文,他也特别喜欢小动物,而且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呢。板书课题:达尔文和小松鼠(齐读)(二)初读课文。1、提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2)读准每个字的音,并用“-”画出生字词。(3)把句子读通,标出自然段。2、逐段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论。3

40、、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三)学习课文。l、学习第一、二段。(1)在熟读的基础上提问:第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理解“科学家”,简介达尔文生平。(3)讲读第二段:这段有几句话?仔细读读,说说你能读懂什么?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达尔文喜欢小动物?(4)体会第二句中“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他都喜欢”,概括地讲出了达尔文几乎对所有的动物都喜欢,喜欢的范围很广。(5)达尔文为什么喜欢小动物呢?引导学生联系第三句中“从来不捉弄”“观察”等词语,理解达尔文喜欢动物的原因,是想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段:要读出对小动物十分喜爱的语气。3、学习第三、四、五段

41、。(l)自由读第三段:这一段主要讲什么?体会“仔细观察”,达尔文为什么这样仔细观察?他发现了什么?把一句中“又到树林子去玩儿”和“几只从来没见过的小鸟”等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达尔文不止一次来过这片森林,每次都认真观察,所以才能发现“几只从来没见过的小鸟”。(2)指名读第四段,出示插图: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松鼠为什么会坐在达尔文的身上?重点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从“一动不动”“像一根树干”理解达尔文观察时专注、人迷的程度。轻声读后两句:说说这两句主要写什么?把描述小松鼠动作的词语画出来。再读小松鼠玩耍的词句,说说这只小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里不仅说出了小松鼠的活泼、可爱,也

42、说明了达尔文观察动物时多么专心,注意力多么集中。(3)松鼠妈妈看到了,会想些什么?轻声读第五段。出示插图:仔细观察松鼠妈妈的动作和神态,再读书说说松鼠妈妈怎样想?(4)指导朗读:第四段要用活泼、可爱的语气去读,第五段要引导学生体会松鼠妈妈“急坏了”的心情,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4、学习第六段。(1)观察插图中达尔文的神态和动作,说说达尔文会伤害小松鼠吗?为什么?(2)弄清“非常喜欢”是表示对小动物喜欢的程度深。(3)指导朗读,体会“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厂这句话是强调达尔文决不会伤害小松鼠。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第二课时()课文朗读。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共有

43、六段,主要写了达尔文小时候喜欢小动物,有一次,一只小松鼠爬到他身上玩,他一动不动地站着,不伤害小松鼠。(二)学习生字。先读准生字的音,再跟同桌说说怎么记住的。“百、科、住、坏”等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百”是“一”加“白”。“物”可用部件组合的方法帮助记忆,是“牛字旁”加“忽”字的上半部分。“穿”可用“洞穴里面有颗牙”帮助识记。(三)检查自学效果。1、你认识吗?打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2、你会写吗?并谈谈怎样记住的。出示小黑板:3、你还记住了哪个字?说一说。(四)指导书写。喜:上边是士字头,不要写成“土”,中间中“口”下边是“口”,是吉“吉”“一”“口”这三部分组成。欢:与熟字“吹”比较

44、识记。物:左边是牛字旁,注意右边的笔顺是。穿:注意是“穴”字头。爬:半包围结构,左半部最后一捺要长,包住“巴”。(五)扩展活动让学生课后去观察一样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然后开个交流会。布置作业:1、读一读。2、看拼音写词语。3、看图填空。(1)一( )花 (2)一( )簸箕(3)一( )书包 (4)一( )钥匙(5)一( )墨水 (6)一( )扫帚(7)一( )笔 (8)一( )菜刀(9)一( )花瓶 (10)一( )书(11)一( )菜墩 (12)一( )锁4、把句子补充完整。(1)_喜欢_。(2)_非常_。5、读一读,背一背。爱妈妈小鱼儿, 小星星,是大海的娃娃

45、, 是蓝天的娃娃,立爱大海妈妈。 文爱蓝天妈妈。小鸟儿, 小朋友,是森林的娃娃, 是祖国的娃娃,它爱森林妈妈。 最爱祖国妈妈。板书设计第一篇:一年级语文下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教案 长春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如”在虚宫格中呈现的形状为左梯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3.背诵古诗,帮助学生积累两首描写冬天的诗。4.结合图画烽诗句来感受诗人为朋友送行时的独特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1.感受诗中所表达的乐观的思想感情。2.注意“送、如、官”的写法。注意“梨、树”的字音。教学难点正确地理解本文,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一课时

46、一、创设情境,初步感悟。1出示几张冬景的图片,白雪皑皑,北风呼啸,冻僵的白草被风折断,阴霾的天空大片的雪花飞舞,茫茫雪雾深处没有人烟。2乘势导入:同学们,看到这幅图景你心里是何感受?假如你在这样的情景中却要与自己的好友分别,你将会是什么心情?那么诗人岑参在塞外送好友回就城就是在茫茫的雪地里,他不希望朋友远去,可他却乐观地写下送别的诗,充满了对明天生活的乐观态度。我们这节课就一起去看看岑参的这首千古佳句写了什么。二、幻灯片展示出古诗,教学生读古诗。三、在学习诗句时,学习生字。1学习题目和前两句诗。 (1)读诗句:范读、个别自读。(2)画出生字,小组研究学字的方法。 (3)汇报并学习生字。(4)解

47、释这两句诗的大意,并指导朗读。 2学习后两句古诗。四、再读古诗。1想象北方的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齐读此诗。 2体会岑参送别友人的心情,齐读此诗。3想象明年春天来了满树的梨花仿佛是冬天的雪花,齐读此诗。4哪句诗是说诗人当时的心情的?反复诵读一下,再齐读此诗。五、课堂练习。六、课后作业。收集一些关于友情的诗句。第二课时一、指导书写:二、指导背诵。老师描述诗人和朋友送别的场景,学生背诵。三、做课后练习。1.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读读句子再涂色。四、扩展练习。第二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教案主备人:龙贤文 备课组成员:郭仕云【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岑参及诗歌内容

48、。2过程与方法: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名句所包含的哲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学习难点】对诗歌语言推敲品味,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学习方法】诵读自学讨论探究。【学习流程】(一)预习检测1作者岑参(约 715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他是( )代的(“ ”)的著名诗人。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2释题:3反复诵读,读准字音。岑参( ) 散入( ) 狐裘( ) 锦衾薄( )瀚海( ) 阑干

49、( ) 羌笛( ) 风掣红旗( )(二)课内探究:1 从诗题中能看出这首诗写了哪些内容?怎样分层?2研读第一层咏雪部分。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点?3研读第二层送别部分。(1)诗人写送别表现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3)诗人在句子中并未写到“情义”“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义是怎样传达出来的?4重点语句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的本体是什么?喻体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这个比喻新颖贴切?5齐读全诗深情诵读,尝试背诵。(三)拓展延伸积累其他送别的古诗名句(四)训练检测1、你最喜欢哪两句?写出你喜欢的原因。2、“山回路转不见

50、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中“雪上空留”四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复杂情感?和哪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3、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为饯别渲染了气氛。哪两句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教学反思】第三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垣曲初中 郭娜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等常识。2、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诗歌。3、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诗歌。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把

51、握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三、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课件放映)*“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表明本诗是咏雪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因而在中军帐里摆开酒宴,为武判官饯行,于是写下了这首咏雪送人之作。* 岑参,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与另一位边塞诗人高适齐名,世称“高岑”。 (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岑参曾两度出塞,在边塞地区前后呆了六年,对军旅生活和边地风光有

52、着切身的体会。其诗气势宏大,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七言歌行体首创于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是一类可以配乐歌唱的诗歌体裁,一般句数不定,而每句字数也不是固定的,可以杂以三言、五言句,但是以七言为主。1在诗题中常见有“歌”、“行”的字样 。以“歌”命名的: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以“行”命名的:白居易的琵琶行、杜甫的兵车行等;以“歌行”命名的:曹丕的庾信的高适的燕歌行等。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一)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 1指

53、名学生朗读2正字音:裘衾薄着瀚阑羌掣 3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教师范读 5学生齐读(二)二读要求: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情感。1、 学生默读,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内容。(自主完成)2、 组内交流存在问题3、 全班交流:(选出优秀的同学,用自己精炼的语言表述文章内容)

54、4、 讨论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别两个层次。 前10句为第一层:咏雪。后8句为第二层:写送别。2第一大层又可分为三小层:1-4句写西北边境奇丽的雪景,先写雪前肃杀可怕的景象,后写雪后美景;58句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中的奇寒;9-10两句从帐内写到帐外,描写广阔沙漠和万里愁云,为饯行场面作铺垫。 第二大层又可分为两小层:第1114句写宴请归客,并描写宴后送客出辕门时大雪纷飞的景象;第1518句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四、 比一比,赛一赛:(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力争完成背诵任务)五、 作业:试着把此诗改写成散文。(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可以合理地加上人物的外貌、神态,对话、动

55、作、心理描写等。第二课时一、 学习目标:1、 学会赏析诗词名句的方法。2、 积累咏雪、送别的诗词名句。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二、 教学重难点:学会赏析诗词名句的方法。三、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四、 教学过程:(一)、检查背诵情况。(指名同学背诵)3(二)、组内分享改写的散文成果。(三)、推举优秀的同学班内分享。(四)、品味赏析:从关键词、修辞方法、联系上下文和课文背景、运用联想想象品析诗句修辞美、意境美、描写美、抒情美、措辞美。品析要点:1、2、3、4、 从炼字(动词、形容词、副词)角度、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 指出诗词描写的内容或者事物的特点。 联系作者的情感。

56、 联系诗句蕴含的哲理。可以采用这样的格式:我认为诗中一句写得好,原因是 。(五)、教师示范:我喜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措辞美: “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仅写出“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惊奇与好奇。修辞美:以梨花比雪花,新颖独特,落笔传神。以春天比喻冬天,把冬天写出春意,情调乐观而昂扬。用“春风”使梨花盛开来喻“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这句话是咏雪的千古名句。意境美:渲染出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情境。这句体现了作者的豪放风格。(六)、组内探讨赏析喜欢的句子:(七)、班内交流赏析成果(八)、教师小结:本诗虽然是送别诗,但是

57、却没有忧郁压抑之感,通过赏析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措辞美,修辞美,意境美,气势宏大,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色彩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中的压卷之作。(九)、拓展延伸:4积累“咏雪、送别”的诗词名句。5第四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四、教具:录音、课件五、板书设计:(第1-8句) 送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白

58、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9-14句) 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 气势雄伟 想象奇特(风雪送友图) (第15-16句) 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 寓情于景 浪漫色彩(第17-18句) 送别后(雪地伫立思乡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白雪歌”即“白雪之歌”, “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武某可能是其前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汉魏以下的乐府诗

59、,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齐名,并称“高岑”。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一)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 指名学生朗读2 正字音:裘 衾 薄 着 瀚 阑 饮

60、 羌 掣 3 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音调的节奏,常以两个字音为一拍,注意声音上的整齐。七言诗一般为四拍,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意义的节奏是按诗句的语义来划分,它比音调的节奏显得更为重要,我们在划分节奏时,一般以意义的节奏为依据。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4 教师范读 5 学生齐读(二)二读要求:再现诗中形象,理清思路,找出诗中抒情发展的线索,沟通学生、读物和作者之间的思想感情。 1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身临其境进行联想、想象,使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2 学生默读,理思路讨论明确:全诗共18句,根据文题可分为咏雪和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