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要求掌握的重要的化合物知识之一,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对整个地球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由于CO2含量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全面、系统的研究CO2的性质具有现实意义。教材将二氧化碳的学习安排在空气、氧气、水之后,金属和酸碱盐之前,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因而,学好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利于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也为以后学习金属及酸、碱、盐知识打好基础。本课时的内容主要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二氧化碳的用途。这节课的知识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
2、动性。本节内容中的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储备上来看,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对二氧化碳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打开汽水瓶时冒出的“气”、温室效应、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的产物等,但是,这些知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从学生的心理上分析,总是希望能够通过自主探究的形式来学习知识,但是,学生对于实验探究的过程不是很熟悉,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3)培养学生探究学习
3、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过程和方法(1)通过二氧化碳性质、用途等知识的探究性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对学习化学的愿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方法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其为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进行辅助。(1)探究式实验教学法 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设计
4、实验、动手进行实验、体验实验的过程,教会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得出科学结论的学习方法。(2)互动式教学法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有学生的猜想、讨论、回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 有教师的指导、答疑。通过师生之间不停地进行“信息”交流,更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法:主要通过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分析归纳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现象、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堂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来开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利用结论来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用途。由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让
5、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在动手的过程中完成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本教学设计利用“活动元”这一概念进行教学环节的组织,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探究实录引入新课并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灭火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探究活动、二氧化碳与Ca(OH)2的反应、二氧化碳的用途以及课堂小结和反馈练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PPT展示】猜谜语:看不见,闻不着;天高海阔任我到;大火见我别想烧;石灰水把我抓牢。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个谜语说的中的“我”指的是什么物质吗?过渡对于二氧化碳,我们并不陌生,它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今天,我
6、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的性质。对于物质的性质,我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的呢?学生回答:二氧化碳。学生回答: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来设计谜语,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逐步形成“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这样一个意识。环节二CO2的物理性质引导接下来,我们先学习一下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同学们还记不记得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方面呢?(可能学生回答不全面。)【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正放在桌面上)】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质呢?我们都知道,空气中就含有二氧化碳,那,它有没有气味呢?【学生回答出“气态”后,教师补充:“在常温下,CO2
7、为气态;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固体,常被称作干冰”。】提问那二氧化碳能不能溶于水呢?【演示实验一】快速向装有CO2的矿泉水瓶里倒入1/3体积的水,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并观察现象。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再问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总结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我们得出,二氧化碳确实能溶于水。学生回答:色、味、态、密度、溶解性。学生回答: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能需要引导)。学生回答:没有气味。学生认真观看实验。学生回答:塑料瓶变瘪了。学生回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环节三CO2灭火的原因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碳可以灭火,那,二氧化碳具有什
8、么样的性质,才使得它能用来灭火呢?今天,老师就来客串一下消防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演示实验】高低蜡烛实验。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再问那,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引导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刚才是哪只蜡烛先熄灭呢?再问那,这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呢?总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个实验中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两个性质: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学生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学生观看实验。学生回答:蜡烛熄灭了。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学生回答: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的。学生回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学生认真倾听。1.培养学
9、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三CO2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过渡刚才,我们做了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展示),请同学再思考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碳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颜色的变化、也没有沉淀产生,单凭肉眼观察,我们无法做出判断。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个小帮手:(展示)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小花。石蕊是一种色素,它遇到某些物质时会出现颜色的变化。今天,我们就用它来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有没有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呢?小组内的同学讨论一下。提问来,请这个小组和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
10、方案。再问大家觉得他们小组的方案可不可行呀?其他小组有没有要补充的。【PPT展示实验步骤】提问有没有小组已经完成实验了,请举手示意一下?完成实验的小组,请进行实验现象的记录和讨论。提问有没有哪个小组想要给我们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再问大家觉得他们小组的分析正不正确呀?其他小组有没有要补充的。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确定,二氧化碳的确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得紫色小花变红了。那究竟什么物质能使紫色小花变红呢?请同学们向干燥的紫色小花上喷洒稀醋酸,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再问石蕊遇到什么物质会变红呢?总结对的,石蕊是一种色素,它遇到酸性物质的时候会呈现红色。其实
11、呀,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合反应,生成了一种与醋酸性质相似的物质,叫碳酸(H2CO3),请同学们试着书写车出这个化学方程式。【教师板书或抽点学生书写】讲述碳酸是一种很不稳定的物质,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我将湿润的小红花吹干,会出现什么现象呢?【演示实验】将变红的“湿润小花”用电吹风吹干,观察小花的颜色变化。提问为什么“小红花”又变回了紫色?【板书】H2CO3分解:(H2CO3 = CO2 + H2O)【PPT展示植物的光合作用】讲述其实,二氧化碳不仅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它还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水。由此可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生成不同的产物。学生认
12、真倾听,认真思考。学生认真倾听。小组讨论,得出方案。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学生赞同或补充。小组进行实验。小组内记录和讨论实验现象。学生回答: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变色,水也不能使紫色小花变色,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紫色小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赞同或补充。学生认真倾听。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学生回答:小花变红。学生回答:酸性物质。学生认真倾听。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认真倾听。学生仔细观看实验。学生回答:碳酸分解了,没有碳酸了,所以就变回紫色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让学生感知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猜想,后假设,然后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对
13、科学探究的兴趣。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5.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以及关注获得知识过程的意识。环节四CO2与Ca(OH)2的反应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CO2与Ca(OH)2的反应。老师已经提前为大家在输液袋里收集好了CO2,请同学们将输液袋中的气体缓慢压入盛有澄清石灰水试管中,观察现象。在开始实验之前,老师需要提醒大家三点点注意事项:1、试管中加入约1厘米高的澄清石灰水即可;2、一定要缓慢的将气体通入;3、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进行实验,当观察到明显现象时,停止通入气体。请同学们进行实验。提问同学
14、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再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总结同学们回答的不准确。其实呀,二氧化碳是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是的白色碳酸钙沉淀(CaCO3)和水。请同学们试着书写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教师板书或抽点学生书写】【强调:所以,我们便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一性质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讲述在自然界中,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它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慢慢变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水中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形成碳酸钙沉淀下来,就形成了漂亮的钟乳石。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将输液袋中剩余的气体通入变浑浊的石灰水中,来验证一下碳酸钙能否继续与二氧化碳
15、、水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开始实验。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再问这是不是说明碳酸钙能继续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引导请同学们试着书写一下这个化学方程式。【教师板书或抽点学生书写】对于碳酸氢钙的分解,老师写出来,大家了解一下就是了。过渡我相信,以后如果有人问你:“溶洞是怎么形成的”,你一定能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学生认真倾听。学生进行实验。学生回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回答: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学生认真倾听。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认真倾听。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学生回答:石灰水又变得澄清。学生回答:可以继续反应。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
16、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五CO2用途过渡关于CO2的性质,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二氧化碳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35页第二段话,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抽点学生回答。】【可多抽点几位同学。】点评大家总结得很好。二氧化碳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常被当作保护气,用来灭火,作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以及生产尿素、甲醇等物质。除此之外,二氧化碳还是生产碳酸饮料的重要原料;“干冰”,也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升华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除了用于人工降雨,还常被用于食品冷藏和制造舞台云雾效果。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归纳出二氧
17、化碳的用途。学生回答。学生认真倾听。培养学生回归课本的意识,学会使用教材的能力。环节六课堂小结课堂反馈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请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做总结】总结刚才大家把知识点都总结的很全面了,同学们也可以借助老师的板书,帮助记忆。除此之外,通过这节课,老师希望大家还能有这样的收获:1、当物质间发生反应却没有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质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2、从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反应物遇到不同的反应条件,可以生成不同的产物;3、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反应中,我们可以发现:反应物的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也不同,即量变引起质变。过渡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我们就实战演练一下。【PPT展示:实践与应用】生活中有哪些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实例。请你用带橡皮塞的导气管、试管以及澄清石灰水来鉴定雪碧产生的气体是什么物质。【请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总结雪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牛刀小试】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扩股重组协议书
- 房东解除定金协议书
- 心理问题家长协议书
- 房产继承面积协议书
- 招商租赁意向协议书
- 放弃项目投资协议书
- 房子转让租期协议书
- 房子远程继承协议书
- 房产转让保姆协议书
- 帽子版权转让协议书
- 电子竞技员技能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
- 唐雎不辱使命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 电路原理-叠加定理课件
- DB50T 1429-2023 居家康复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规范
-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高考Ⅰ卷)(含解析)
- 神木市孙家岔镇神能乾安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熔炼铸轧技术
- 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如果我是…》
- 幼儿园课件:《母亲节》
- 最全医院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