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字精选 5 篇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字【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处处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 如果说中国 文化是太平洋的话, 那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 而我也勉强算得上 是他的小追随者。一路上,余秋雨引领着我去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领略着大自然 的美好风光, 深思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陈景润那样 在字母的世界中遨游,可以说是飞翔,从山脚飞向山顶,从江南飞向 那更远的地方。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道士塔。青砖黄泥,这再普通不过 ; 细细探 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机,可是这也是一种耻辱。道士塔只是个普通的 佛教地方, 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
2、 这儿再也 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 ,王道士的古文物,不, 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 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 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 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 唉!伤心欲绝! 经历 如此难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再乘船去那个三峡吧,离开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刘备罢了。也许 三峡之流正是为了这两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争流着。 放眼现在, 三峡 大坝工程的逐步完工, 中国人逐渐满足了自己对能源的需求, 这无不 是三峡的功劳。无论怎样,三峡蕴藏着无限的能源和智慧。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点儿跌宕而已。对
3、文化的追思 和探索是无休止的, 那是因为人生也是个无休止的边界。 就正如智者 说“不在乎你拥有多少钱,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钱 。同样不在乎你有 多聪明的头脑,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内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 富了。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大悲,最后都是要闭上眼睛,回归于 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罢了。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字【二】 第一次听说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直到上大 学时才买了一本认真来读。 古话说得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作者一次次漂泊的旅程, 都是增长智慧的机会, 也使心灵经过了一段 漫长的洗涤。我细细读着书,慢慢地被书中的历史、游记所吸引。从莫高窟的 中华民族痛失瑰
4、宝到风雨天一阁那座仅存的藏书楼, 从沙原隐泉到洞 庭一角,又从吴江船到牌坊。作者走过的每一处地方,似乎都蕴藏着 那么多中华历史。 有时候真想自己也能懂得中华五千年历史, 每当走 到一个地方,都能想起此地过去的故事和故人的评价。读这本书,就像和作者一起,从中国的西北走向江南。偶尔,作 者也会停下来, 写一写腊梅或是写写自己的藏书, 或者在每个清静的 雨夜里想起,夜雨诗意。但是作者永远都没有忘记,真正的山水不光 只是自然山水,更有着文化气息,人文山水。正如他自序中所说:每 到一个地方, 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在我的全身, 要摆脱也摆脱不了。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 是
5、 的,在西天凄艳的晚霞下,我看见了王圆麓,那个敦煌石窑的罪人 ; 在罗池庙里,我看见了失落的柳宗元 ; 在都江堰,我看见了大愚又大 智,大拙又大巧的李冰 ; 在天柱山我看见了华发苍然的苏东坡。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叫做文化苦旅 ?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 在历史的重压,苦在历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远离,更苦在文人心里 的敏感。读了这本书, 不仅让我略懂了作者, 更让我读懂了中华民族历史 的一丝细脉。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字【三】文化苦旅 是一本文字优美却又言之有物的书。这本书让我游 历了大江南北,带我穿越时空,领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本书写的是 中国名处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可按以说是一本游记 ;
6、而在其中又 记录了许多史实 ;也可以说是一部史记 ; 而全书流露出的喜怒哀乐、 诗 情画意,又使这本书成为一部很不错的散文集。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 作者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 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 用心思细腻的笔触, 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 苦旅,这本书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 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 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 ; 而作者运其 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 组合成了一篇篇绝妙的文章。走进书中的 情境与思考,我不禁严肃起来。像一个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自 己不熟悉的土地, 逼使我不得不走向前去。
7、 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 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我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 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 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 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 它曾遭遇浩劫: 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 守了千年的敦煌, 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 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 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 充满意义的洞窟, 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并非外表炫丽, 而是它只 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 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 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在柳侯祠前, 由一尊石像追
8、想柳宗元的一生, 从他的文才想至他 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 泽之间, 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 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 之中,使中国文学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 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 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苦与甜本是一家,先苦后天,才知甜滋味。正如余秋雨把书名取 作文化苦旅 ! 但苦中处处有希望的曙光。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字【四】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心情有些沉重。前 些时候舆论对该书及作者争端颇多,如今看过并粗略地研究了一下, 觉得议论是理所当然的。这书里写的
9、,有历的匆匆过客,有漂泊一生 的落魄文人, 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 有淳朴善良但 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 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 令 人为之汗颜。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余先生 似乎对此情有独钟。 他好多次都写到了坟, 并在叙述中多次插入对坟 的描写。无论什么坟,都标志着一个人的死去,这个人的一生也许凄 惨黯淡,也许风流千古为万人景仰, 抑或是背负沉重的情愁在这个世 上走上这么一遭。即使没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该有“一堆黄土掩风流” 吧。或许他认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有些东西留有回忆就够了, 至少蝴蝶来过这世界。他说: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
10、一切 都会衰老。老了就老了吧, 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 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 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 人遗憾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 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继续新的轮回。而我 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 感叹沧海桑 田的变迁,悟一会儿人生之真谛,因为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 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生死间的事,没有人说得清。我知道生的途径是可以改变的。死 可以逆转吗 ?若有一智者活过百旬, 他会做什么 ?若一个庸人活过百旬, 他又会做些什么来 ?至于一
11、个恶人就更不用说了。推而广之,人口必 会猛增,地球要超载了 ! 若这个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减,就太缺乏 趣味了,没有推陈出新的人,这个地球岂不停止转动了。我想那些坟 应该有其特殊含义。尤其在坟前一种静穆的气氛追忆或沉痛 ?一种欲 哭无泪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古人的坟,秦王陵闻名世界,曹操的七十 二疑冢也不失为风流, 多少也给旅游业带来不少收益。 而那些把古代 妇女置于水深火热的贞节牌坊,也不知走过它时应该叹息还是赞叹 ?“白云飘过来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飘走的。 晚霞升起来了, 红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还高,黑阴阴的,像要压下来。 闭一闭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变成长长的脚, 有
12、扁长的头, 有狭狭的嘴。一骨碌爬起身来,奔逃回家。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从 某种程度上,那时人们的封建思想愚昧、守旧,却不知如今那些不知 名的无坊只落得被人践踏的地步,悲哀啊 ! 好在那个时代已离我们远 去。尽管“生”不算很美,要考虑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 原、杜甫、曹雪芹、鲁迅的伟人们让他们的人生终结在那一刹那,净 化了悲剧,同时给人以更深的思索,这样的离别或许更深刻吧。关于 坟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就让余先生继续写吧。 而我依然要愉快地体验 我远远还没有体验完的人生。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字【五】 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 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
13、印象。在这本书中, 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 对中国文 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手法, 在文化苦旅 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 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 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 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 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 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 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 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 遐想和议论, 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 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 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 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 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 1949 年以来的历史反思, 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 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 ?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 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瑞达法考课件上传时间
- 瑞辉网络安全培训课件
- 开发认养农业合作协议书4篇
- 瑞丽风情教学课件
- 安全施培训心得课件
- 福州大型清洗工程方案(3篇)
- 农业碳汇开发模式创新与2025年市场潜力预测报告
- 电网工程绿色策划方案(3篇)
- 安全文明施工培训课件
- 纺织旧厂改造工程方案(3篇)
- iso内审员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胚胎移植导管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选必修共7册主观题背诵考点汇编
- 2025中小学诗词大会题库题库(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高速公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报告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下)自强不息篇 章节测试答案
- 厂区物业服务合同范本(2025版)
- 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专项训练)(原卷版)
- 中国云南咖啡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多次支付的等值公式Fi34课件
- 2025新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