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作文提升课堂:议论文论据运用策略一、概括情节,追求简洁在针对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题“山羊过独木桥”的练笔中,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创新合作何尝不是一个化干戈为玉帛互利共赢的方式。很多年前,冰淇淋还没有圆筒状的,都是装在盒子里出售,而在一届世博会上,天气非常炎热,冰淇淋的需求巨大,但盒子很快就用完了。那时候,在一旁卖薄饼的却生意惨淡。后来两者互相合作,创新地将冰淇淋放在薄饼上出售。这样的冰淇淋一出现,便收获了无数青睐。这段话第一句是观点,剩余部分是论据,用来论证竞争中合作的意义。“很多年前”“天气非常炎热”“那时候”这样的语言都不应该在议论文中出现,这属于记
2、叙文的表达方式。笔者提了两个修改意见:一是事例论据尽量简洁,二是保留两个要素,即事实和结果。修改稿是这样的:因为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冰淇淋与薄饼放弃竞争,选择合作。当冰淇淋与薄饼创造性地结合在一起,便收获了无数青睐。一段话压缩成两句话,第一句概括事实,第二句交代结果。用概括代替了叙述与描写,简洁的目标就达成了。二、巧用细节,追求深度下面是浙江省新联盟2016届高三返校卷作文题:我想一座城市如香槟泡沫般璀璨的灯火里,一定有一盏应该属于文学。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而人心的诸多幽暗之处,是需要文学去点亮的。(铁凝
3、文学是灯)文学的意义,就是能让人类的精神变成一条连通过去、今天、未来的河流。(麦家)对于以上两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这两则材料都强调文学的意义,第一则侧重于文学对于人心的引导作用,第二则侧重于文学作为人类精神载体的意义。考场作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文学也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安抚,获得面对苦难的力量。加缪因反对阿尔及利亚某组织对民众的伤害而受到指责,他不被别人理解,成为故乡的异乡人,却依然坚持用笔写下属于自己真实内心的文学作品,此后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便是对他最大的肯定是的,受到挫折时不应绝望,要相信文学的力量,相信其定能伴你走过难关。多少个不眠之夜里,正是文学陪伴着你,为你点
4、亮希望的灯盏,让你看清人生的方向。这段话有观点,有论据,也有分析,最大的问题是说理空洞,泛泛而谈。笔者提了三个修改意见:一是事件再概括一些,二是加入一个细节,三是由细节拓展开去作对点分析。其修改稿:文学也能给人带来内心的安抚,获得面对苦难的力量。(概括事例)当加缪因捍卫人道主义而不被理解时,他说:“我认识到写作是和我有共同经历的人们一起忍受悲惨和获得希望的誓言。”(呈现细节)正是大量创作的文学作品陪伴他走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并确保了他的凯旋。(交代结果)由此可见,文学有时候是一种信仰,它让人直面苦难与困境,完成自我的救赎,从而维护作为人的至高尊严。(对点分析)从原稿与修改稿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
5、现第一句都是观点句,修改稿内容由四个部分组成:概括事例、呈现细节、交代结果和对点分析。这几个环节中,学生往往会觉得细节与对点分析难写,这里有两点建议:其一,细节要点到即止,避免沦为描写;细节的选择由观点决定,所有的论据都是为观点服务的。其二,“对点分析”对应的是“细节”这个点,在这个片段中,细节强调写作的艰难与意义,分析也需要契合这个点来展开。这种细节加对点分析的组合,可以强化论据的目的性和说理的方向感,对于作文素材的积累很有效果。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微信朋友圈流传着一篇文章,题目是他们获得了诺奖,却失去了故乡,介绍了一批文学大师的事迹。笔者把那篇文章发给
6、学生,要求他们看完以后用细节加对点分析介绍诺奖作者,片段如下:片段1: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职业生涯受尽折磨,被黑化成煽动颠覆国家政体的帝国主义走狗,被禁锢在大逆不道有伤风化的恶名中,被故乡和人民抛弃然而她说:“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认识真理,二是回避真理,莫非我们要再次遮遮掩掩?”所以,虽然遭受莫须有的政治迫害,即使她走投无路最终远走他乡寻求庇护,真理的万钧之力仍透过她的笔杆震撼着这个世界。细节强调认识真理的坚定信念,对点分析紧扣这一点,写出了作家勇敢地用笔杆维护这个世界的真理。片段2:托马斯曼面对的是纳粹党的迫害,因为批判种族优越论而被迫离开故土。当美国人问他德国文学如何时,他骄傲地回答:“我在哪里
7、,德国文学就在哪里!”文学是他的信仰,而国家更是他永恒的支柱。他用自己的笔去记录世界上的黑暗与光明,去反抗与斗争,即使被曲解、被无视、被驱逐,唯有文学与国家不可辜负。细节强调文学对于作家的神圣意义,对点分析契合这一点,写了文学作为信仰的力量。学生写作文常常苦恼于没有论据,其实是因为没有激活论据。这些素材经过加工,印象就会很深刻。三、区分角度,追求层次高质量的议论文需要呈现思维的层次。选用的论据应当有各自明确的论述目标,追求论据的高效性。我们来看一道宁波市一模作文题: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
8、,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这道作文题考查的是科技和道德(或人性、人文)之间的关系。在爱因斯坦的忧虑中,“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和“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两者存在关联,这也是审题的关键点。作文立意可以顺向,也可以逆向,留有思维空间。下面是一位文科生的作文:科技培土,人文生花科学巨匠的声声诘问振聋发聵,昭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困境:科学成为我们这个孤独星球的冰冷巨镜,人们沦为只有速度而没有温度的机器,
9、看着镜中扭曲的镜像而遗失了自我和道德。在我看来,如今科技的沃土之上,急需人文之花的绽放。科技进步与道德沦丧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但科学所崇尚的技能的培养无疑造成了人程序化、机械化的刻板,唯“技术至上”的思维,抹杀了感性,放逐了情感。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爱因斯坦的预言:“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霓虹迷乱的今日,每个人成了按程序运作的冷冰冰的“机器”,谁还会顾得上仰望头顶的星空,俯察心中的道德律?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复旦投毒案”随着林森浩死刑的执行而告一段落,而林森浩作为“去人性化”的“精英”典型,不正是技术思维的牺牲品吗?具有完备的知识却致命地缺乏了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这难道不是科技最致命的
10、贫瘠之处吗?想起了爱因斯坦曾有的告诚:“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其实,冷静下来思考的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科技与人文、道德并非完全对立。技术进步打破了重复劳动的生存桎梏,让我们得以去创造,去思考;但同时,我们还要去丰富与滋养我们的道德世界。正如蒋勋在生活十讲中反复倡导的那样,要从“机械魔咒”中跳将出来的最好方法是在全面利用科技培育的沃土之上,用绘画,用文学,用美来让人文之花抽枝发芽。人文内蕴于科技,正如花之于春天。美之于人文素养,正如朝露之于鲜花。龙应台曾言“最宁静的体验需要最为细致的观照”,在思想的沉淀之外,这份观照让我们求索内心,柔化了我们硬化的心灵,从而对人性又多了一份宽容与接纳。同时我们又要破除单一化的思维,从多个角度而非单极的“科技至上论”来审视复杂变幻的世界。否则,难免倒向实用主义与利己主义。愿人文之花让科技得以救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教育学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经纪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复习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金融专业考试试卷及答案
- 跨国法律文件保密碎纸机租赁与售后服务协议
-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及运维一体化承包合同
- 区域独家品牌授权补充协议
- 家电品牌维修技师劳务派遣服务合同
- 影视作品网络播放权独家代理及收益分成合同
- 福建省厦门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高三5月第四次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厦门四检)
- 非谓语动词动词不定式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课件
- 家校共育 静待花开 课件高二下学期学考动员家长会
- 【2025二轮复习】读后续写专题
- 2025年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运动健康产业的市场分析与前景
- 商品房门窗加工合同协议
- 药品知识产权保护
- 202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真题
- 2025年四川雅安市石棉县森林资源保护林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