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预防犯罪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预防犯罪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预防犯罪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预防犯罪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预防犯罪的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教师 何传军单元二 年级八班级3班上课时间2023.11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题预防犯罪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突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能力目标:提升自身抵御犯罪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犯罪与刑罚的内涵,了解犯罪行为的代价和危害,理解并掌握加强自我防范的方法。【学习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刑罚的种类。【学习难点】犯罪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犯罪。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激趣导入,提出问题(3分钟)播放河南玛莎拉蒂案宣判视频思考:宣判的结果带给我们怎样的警示?了解一下学习目标一分钟:1、知晓刑法的作

2、用和内容 2、认识犯罪的含义和特征 3、了解刑罚的含义和分类 4、知晓如何预防犯罪三、新课教学:讨论交流(15分钟)当然我们了解犯罪及刑法等内容,最终是想让大家能预防犯罪,远离犯罪。因为与视频中相类似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接下来请看:镜头一2023年3月,20岁的张晨和他的几个”朋友”因盗窃汽车、电脑、拦路抢劫,金额达40万,触犯第264条等规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终因盗窃罪、抢劫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没收所有非法所得,并处罚金4万元。利用教材P52-54页分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对张某等人作出了法律处罚。这说

3、明刑法具有怎样的作用,它又有着怎样的内容? 2)、张某等人的行为是不是犯罪?为什么? 3)、材料中的“有期徒刑”、”没收所有非法所得”、”罚金”等属什么?注意:利用教材5254页的内容分三组讨论,分别完成三问题的思考。 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对张某等人作出了判决,这说明了刑法在这里发挥了作用,那他具有怎样的作用呢?这说明刑法具有惩治犯罪,惩治了犯罪,就会能更好的保护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这就是刑法的作用,那刑法又规定了怎样的内容呢?它即规定什么是犯罪又规定了对犯罪处以什么样的出发,所以刑法是罪与罚的统一,为其发挥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展示1、刑法的作用与内容(1)刑法的作用:具有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

4、利益。(2)刑法的内容:刑法是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罚)(2)张某等人的行为是否是犯罪?为什么?有哪些行为表现这些表现说明其行为具有怎样的特征行为表现 行为特征盗窃财物金额达40万 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刑事违法性 判处有期徒刑7年等 应受刑罚处罚性在我国刑法中,把这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又受到了刑事处罚的行为叫着犯罪。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1)犯罪的含义: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又受到了刑事处罚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犯罪具有几个特征(2)犯罪的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的法律后果)解释

5、地位关系:其实这三个特征在判定一个行为是否是犯罪时,他们的地位是不同的,那在判定一个行为是否是犯罪时这三个特征是只需具备一个还是要同时具备呢?为什么呢?它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共同构成我们判断罪与非罪的标准镜头一中最后对张某等人的犯罪行为作出了有期徒刑7年等的处罚,请问这是什么?这是刑罚,那么,什么是刑罚,他又有哪些类型?3、刑罚的含义和分类(1)刑罚的含义:又被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别称是? 是谁 依什么 对谁? 怎样?达到什么目的?它有哪些类型(2)刑罚的类型:主刑与附加刑主刑:管制、拘

6、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除出境可承接含义强调它的最严厉性和强制性同时提醒学生注意,提醒时可结合镜头一中的刑罚类别:主刑只能独立使用,不能附加使用,而附加刑也可独立也可附加且对同一犯罪行为还可同时使用两个及其以上,到驱除出境只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其实张某原来也是别人家的孩子请看镜头二请利用教材5556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的思考(1)张某等人的行为具有怎样的危害(2)他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请绘制一下犯罪路线图(3)试分析张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4)结合上述结论请说说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犯罪?危害:荒废自己的学业,耽误自己的前途,威胁他人的人身财产扰乱公共

7、秩序和危害公共安全等这说明犯罪害人害己,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危险的陷阱而张某等人不珍惜之前的美好生活,看不到犯罪的危害,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这告诉我们,要预防犯罪就应该:(1)珍惜美好的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 张某的犯罪路线是怎样的?旷课小偷小摸大抢大盗监狱 结合56页相关链接说说他的犯罪路线实质是经由什么到什么的行为路线?不良行为到严重违法行为再到犯罪所以这里不难看出不良行为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时仅一步之遥。这就告诉我们,预防犯罪就应该(2)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谁来说说张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交友不慎,他交到的是什么朋友?损友 但是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朋友影响?不会,他被影响了,沾染

8、上一些不良习气,说明什么?说明他自制力差,不能抵御诱惑,而在他多次违法被行政拘留,他有没有刹住迈上犯罪道路的车,这说明在他的心里不懂法,不守法,对法律没有敬畏,最终把自己成功的送上了犯罪道路的。这些又告诉我们,要想预防犯罪,还应该:(3)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律,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上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上述就是我们今天的第四个问题:4、如何预防犯罪?(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3)、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范于未然。共三点请落实在教材上但有人说:“我是未成年人,法律要保护我

9、们,所以我们未成年人不用预防犯罪”请问观点对吗? 集体讨论 学生回答老师展示刑罚年龄所以,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未成年人更应杜绝不良行为,防微杜渐,自觉依法自律,提高法律意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四、课堂小结,学生归纳概括,教师评价。(2分钟)五、跟踪练习,巩固知识随堂练习在法律家族中,刑法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法律。下列对它认识正确的是( )刑法和宪法处于同等地位,一样重要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刑法规定了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B. C. D. 有期徒刑( )是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是主刑的一种 是附加刑的一种 是对犯罪分子实

10、行的最严厉的制裁方法A B C D3.2023年6月1日,新华社报道,南宁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5月31日公开宣判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刘某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刘某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受贿所得财物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刘某的行为是( )A.违反道德的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纪行为课外拓展练习不良行为,入旷课、夜不归宿、辱骂他人、强行索要财物、打架、赌博、偷窃等,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污染校园的清新空气。让我们寻找身边的不良行为,共同制定整改措施。小组以多种形式展开收集到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例。针对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并填写在下表中。不良行为产生原因整改措施让同学们知道,在全面推进以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纪守法应是我们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什么是犯罪、犯罪应受什么处罚、如何预防犯罪,是我们本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引出课题预防犯罪。观点正确,理解到位,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达到活动目的的要求。交损友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偷窃财物等拦路抢劫被判刑。他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在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