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舒艳预防犯罪教案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舒艳预防犯罪教案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舒艳预防犯罪教案_第3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舒艳预防犯罪教案_第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八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遵守社会规则舒艳预防犯罪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预防犯罪 教案达川区亭子职业高级中学 舒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知道刑法的含义及分类;青少年要预防犯罪,自觉守法。【过程与方法】提高对刑法和犯罪的认识;能够辨别犯罪行为,认清不良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自觉遵纪守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自我防范,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预防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重点、难点】重点: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难点:犯罪的三大特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违法行为,依据违反的法律不同,我们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三大类:(提问)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前两者由于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我们成为一般违法行为

2、,刑事违法行为情节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我们成为最严重的违法行为,又叫犯罪,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犯罪的相关内容及如何预防犯罪。【合作探究】知识点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内容及地位阅读教材P52运用你的经验问题思考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答案提示:砸破汽车玻璃偷盗车内物品属于盗窃犯罪。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非法食品添加剂,属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犯罪。刑法第144条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

3、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为了逼对方还债而绑架他人属于非法拘禁。刑法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教师点拨:(1)内容:刑法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怎样的刑罚。(2)地位: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交流讨论:我国刑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阅读教材P53

4、探究与分享(1)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 (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答案提示:(1)殴打他人就社会危害性、情节轻重为标志区分违法行为性质,轻微危害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严重危害的,属于犯罪行为。(2)如,盗窃财物,数额较少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盗窃财物,数额巨大,触犯刑法,属于犯罪行为。归纳小结: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 1 * GB3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 2 * GB3 触犯的法律法规不同 = 3 * GB3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2、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

5、应受刑罚处罚性 。3、刑罚及其种类 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刑罚的种类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的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主刑只能单独使用,附加刑可以同时使用。实战演练: 赖某犯罪集团采取各种手段,走私香烟、汽车等普通货物,案值共计人民币亿元。赖某先后向64名国家工作人员贿送钱款、房产、汽车等财物,折合人民币共计万元。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判定被告人赖某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判

6、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行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二千万元。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请思考: (1)法院根据哪部法律对赖某进行判决的? (2)赖某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3)赖某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 (4)法院的判决中,哪些是主刑?哪些是附加刑?加强自我防范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思考问题:有人说,年龄小的人一般不会犯罪,即使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罚处罚。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点拨提示:犯罪与年龄无关,年龄小犯罪不受刑罚处罚的说法是错误的。教师总结: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

7、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知识拓展】刑事责任年龄我国的法律对此有以下规定:(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即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14周岁16周岁的人不犯上述之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3)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即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4)已满14

8、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阅读教材P55教师点拨: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阅读教材P55探究与分享陈某是怎么走上犯罪道路的?答案提示:好学生结识了游手好闲的“朋友”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网吧玩游戏抢劫犯罪判刑 教师点拨: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到刑事犯罪,只有一步之遥。如果沾染了不良习气又不及时改正,就极有可能一步步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思考问题

9、:(3)陈某的堕落给我们青少年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教训?点拨提示:要主动接受良好的教育;结交益友,不交损友;要不断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学法懂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过渡语:俗话说:“勿以恶小而为之。”接下来我们来了解学习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杜绝不良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56“相关链接”。思考问题:请填写表格,并回答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点拨提示:(1)表格完成如下:行为表现对行为人的危害对他人的危害对家庭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打架斗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侵害他人生命健康影响家庭正常生活扰乱公共秩序夜不归宿可能受到他人侵害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令父母担心易导致犯罪携带管制刀具可能被他人伤害危害身心健康,诱导犯罪令父母担心败坏社会风气(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3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阅读教材P56阅读感悟教师点拨: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预防犯罪,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小结:(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的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犯罪的有三个基本特征,刑罚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