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文明与家园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教案_第1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文明与家园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教案_第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文明与家园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单元专题整合 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授课人:张霞授课时间:授课主题:中国精神 中华文化授课类型:单元专题整合 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知道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具体内容。(3)明确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4)知道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5)知道践行民族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能力目标(1)通过列举事实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激情,增强文化自信。(2)启发学生做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践行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内涵。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及做法。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难点:1.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2.如何在学习、工作、社会生活中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教学方法教法:重点精析 引导讲解。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图片导入引出本节课复习内容-中华文化 中国精神(二)自主学习梳理新知知识点一中华文化根1独具特色的

3、_语言文字_,浩如烟海的_文化典籍_,名扬世界的_科技工艺_,异彩纷呈的_文学艺术_,等等,共同组成_源远流长_、_博大精深_的中华文化。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是什么?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_创造力_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_包容力_。3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原因是什么?知识点二美德万年长4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5列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6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识点三构筑中国价值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_核心价值观_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9为什么要培育

4、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_日常生活_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典例分析1、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载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路途有多遥远、春运的列车有多拥挤,只要一到春节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家的脚步就变得急促起来。“回家过年”折射出( )对亲情乡情的重视 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对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 对五谷丰登的祈福 A. B. C. D.【解题分析】本题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价值观的传承载体,“回家过年”体现的是人们对亲情乡情的重视和对阖家团圆的情感需求,正确。“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明人们更重视的

5、是情感需求而非物质财富,不选。与题意无关。答案为A。【思维拓展】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我们的道德情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我们需要针对所给出的材料加以应对。2、话说节日文化。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众多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折射出千百年来积淀凝聚的民族认同。(1)读下表,在处填写相应内容。节日名称节日习俗 蕴含的思想情感或精神追求 吃粽子、赛龙舟、祭屈原 怀念先贤,祈求幸福中秋节 期盼团圆、喜庆丰收 赏菊花、登高处 孝老敬老春节 贴春联、放鞭炮、拜大年 (2)今天,重视并过好传统节日对我们青少年有什么意义?3、法治护航,传承美德。 近日,公安部发布

6、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规定见义勇为人员的医疗费、康复费等因见义勇为引起的合理费用,由加害人、责任人、受益人依法承担。这则新闻让人想到前不久的地铁打骂事件。【新闻回放】两名自称为“扫码创业”者的女子,在地铁车厢内反复要求乘客微信扫码,但大都被拒。当请求一名17岁男性乘客扫码时,其因玩游戏被打扰,故破口大骂,辱骂两女是“外地人”,还抢夺手机,做出脚踹等暴力行为。虽然最终这名男子被公安机关抓获,但车厢里不少人袖手旁观也让人耿耿于怀。长达几分钟的时间里,一个男性满嘴脏话、暴力相向,欺负两名女性,为何没人出手相助?有网友如此评论:“见义勇为,打不过是自己挨打,打得过说不定还要赔人家医药费。”而拍摄这段视频的网友则表示,未上前制止是因为自己是女生,不敢挺身而出。(1)地铁打骂事件各方表现反映出哪些道德问题?答:一些人道德水平低,缺乏正义感、社会责任感; 未友善待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2)改变“无人出手相助”这一问题,还需通过哪些途径?答: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众思想道德素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