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教学课件_第1页
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教学课件_第2页
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教学课件_第3页
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教学课件_第4页
新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第二课时 青春有格学习目标在学习中逐步培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情感,弘扬社会正能量。123通过对“行己有耻”的学习,逐步增强自身的辨别和自控能力。通过对“止于至善”的学习,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情境引入从以上两幅图片中,你能获得怎样的感悟?新课探究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犯过一些错误,对父母、对同学、对朋友或者对老师,有一些错误,至今仍不失为遗憾,回想起来,仍觉后悔。思考并勇敢地说出这些错误,解开一个心结。行己有耻1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故事。2阅读课本P28的“阅读感悟”,说说卢梭为什么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新课探究卢梭

2、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诬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新课探究刚才我们勇敢地讲述了自己的过去,也针对卢梭的故事作了讨论,这些实际上就是“行己有耻”的表现,我们把自己的遗憾或后悔说出来,并不是为了遗忘,而是更好地指导今后的生活,在生活中,要做到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新课探究但思想不代表行动,说到不一定做到,有了“行已有耻”的思想,但不一

3、定就有“行己有耻”的行动,因而我们在反思之后,更要有“反思”的行动,观其言更要察其行。1行动之前,审查愿望;2行动之中,监督调节;3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新课探究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这里的“格”指规则,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新课探究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你认为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有人认为,

4、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新课探究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许多规则,每个人都应该严守道德准则,树立底线意识,这样才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拒绝不良的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增强“我想要”的力量加强自我监控新课探究增强自控力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新课探究止于至善搜集有关道德模范人物、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孝心少年等先进人物的事迹,进行展示、讲述。示例: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

5、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新课探究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你如何看待这些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新课探究“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不断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

6、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新课探究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记载:“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新课探究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心、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观点一观点二随堂练习C随堂练习B随堂练习D课堂小结本节课从“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两个方面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用“行己有耻”来约束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