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级中学2023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A可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硝基苯B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共热制硝基苯C甲烷与氯气光照制得纯净的一氯甲烷D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得到1,2-二溴乙烷2、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由“C(s,石墨)C(s,金刚石)H=+

2、1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 (1) H=-285.8kJmol-1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D等量的磷蒸气和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3、应对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寻找新能源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煤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CH3CH=CH2Br2CH3CHBrCH2BrCH3CH2OHCH2=CH2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

3、2OC6H6HNO3C6H5NO2H2OABCD5、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则X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第四周期A族B第四周期A族C第三周期B族D第三周期A族6、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氧气和臭氧 BH2O和D2O C乙醇和甲醇 D正丁烷和异丁烷7、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于反应中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B二者质量之比为32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3D二者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8、 可用于治疗甲亢,这里的“53”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质量数D原子

4、数9、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10、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C8H18在表中应为12345678910C2H4C2H6C2H6OC2H4O2C3H6C3H8C3H8OC3H6O2C4H8C4H10A第24项B第25项C第26项D第27项1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及相关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C冰与水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化学变化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

5、反应1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B元素周期表中有6个周期C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元素D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13、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Ls)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40%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t0t1阶段,此过程

6、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H=-50a/3 kJ/mol14、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均与化学键无关的是ACaO与CO2 BNaCl与HCl CMgO与SiO2 DCl2与I215、图为实验室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流程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需要用到蒸发皿B步骤需要过滤装置C步骤需要用到分液漏斗D步骤需要蒸馏装置16、A、B、C三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原子序数之和为37。下列关于A、B、C三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B和C位于第四周期B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7C元素B最外层有5个电子D元素C位于第三周

7、期A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有A、B、C、D、E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C组成的某一种化合物能引起温室效应。常温下,金属D单质投入水中能与水剧烈反应。常温下E单质是常见的气体。请按要求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B、D的元素名称分别为:_、_。(2)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3)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4)B、C、D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5)B、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_(用对应的化学式表示)。(6)写出C、D两种元素组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且只含

8、离子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18、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1)C元素的名称为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2)D在周期表的_周期,_族。(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_(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19、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开始前试管B中加入的试剂是_,反应结束后试管B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是_。(2)向试管A中加入试剂时,浓硫酸应在加入乙醇之后再加入,目的

9、是_。(3)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4)插入试管B中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5)从试管B中分离出粗产品乙酸乙酯(含乙酸,乙醇和水),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使用CaO可以除去粗产品中的_杂质,最后采用_的方法可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20、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相关信息及实验步骤如下。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17.378.50.78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98%)338.01.84实验步骤:在试管a中加入浓硫酸,乙醇和冰醋酸各2ml;将试管a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后,用

10、酒精灯对试管a缓慢加热(小火均匀加热) ;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震荡试管b,然后静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_;(2)装置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_;(3)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填选项);A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B中和乙酸和乙醇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4) 步骤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5)指出步骤静置后,试管b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6)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

11、次分离操作是_(填选项)。A蒸馏过滤分液 B 分液蒸馏结晶、过滤C蒸馏分液分液 D分液蒸馏蒸馏21、 (1)X、Y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XY2型化合物,已知XY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若XY2为共价化合物时,其结构式为_。(2)现有ag7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元素的原子间反应最容易形成离子键的是_(填序号,下同),容易形成共价键的是_。Ac和f Bb和g Cd和g Db和e写出ag7种元素形成的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任意一种分子的分子式_。(3)将2moH2O和2molCO置于1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

12、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2H2O(g)2H2(g)+O2(g)、2CO(g)+O2(g)2CO2(g)。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还需婴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_或_。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甲=amol,n(CO2)甲=bmol。试求n(H2O)甲=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答案解析】分析: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B苯和硝酸反应取代反应需要催化剂;C光照下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 D乙烯

13、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据此分析判断。详解:A互不相溶的液体采用分液方法分离,互溶的液体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硝基苯和苯互溶,所以应该采用蒸馏方法分离,故A错误;B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C光照下取代反应为链锁反应,产物复杂,且一氯甲烷中可能混有甲烷或氯气,应选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制备,故C错误;D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l,2-二溴乙烷,故D正确;故选D。2、D【答案解析】A根据C(s,石墨)C(s,金刚石)H=+119kJmol-1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金刚石具有的能量大于石墨,物质具有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弱,则石墨

14、的稳定性大于金刚石,故A错误;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5kJ热量,则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O2(g)H2O(l)H=-285.8kJmol-1,故B错误;C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此热效应为碳的燃烧热;若生成氧化物为CO时,属于不完全燃烧,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不是碳的燃烧热,故C错误;D等量的磷蒸气和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磷蒸气具有能量大于磷固体,且反应产物具有能量相同,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故选D。3、C【答案解析】A、

15、煤属于化石能源,A项错误;B、石油属于化石能源,B项错误;C、太阳能属于新能源,C项正确;D、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D项错误;答案选C。4、B【答案解析】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加成反应。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从1个分子中脱去一个或几个小分子,而生成不饱和键化合物的反应是消去反应,则是加成反应,是消去反应,是酯化反应,是硝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硝化反应为取代反应,B正确。5、D【答案解析】因为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所以第三周期,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是第A族,即第3周期A族

16、,故答案为D。6、D【答案解析】分析:A. 氧气和臭氧属于同素异形体;B. H2O和D2O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同一物质;C.乙醇和甲醇结构相似,属于同系物;D.正丁烷和异丁烷属于同分异构体。详解:氧气和臭氧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A错误;H2O和D2O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相同,二者为同一物质, B错误;乙醇和甲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C错误;正丁烷和异丁烷是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所以属于同分异构体,D正确;正确选项D。7、A【答案解析】A、根据图像可知,生成的氢气体积相等。由于稀硫酸是过量的,所以根据方程式Mg+2H=Mg2+

17、H2、2Al+6H=2Al3+3H2可知,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A正确;B、镁和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质量之比是324:2274:3,B错误;C、二者摩尔质量之比为24g/mol27g/mol89,C错误;D、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消耗的硫酸是相等的,D错误;答案选A。8、A【答案解析】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选A。 I中的中子数是78,故B错误; I的质量数是131,故C错误;原子个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如2I,表示2个碘原子,故D错误。9、B【答案解析】A乙酸含有羧基,油脂都属于酯类,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A正确;B蛋白质、纤维素都是高分子化合物,蔗糖、油脂

18、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错误;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均是葡萄糖,C正确;D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乙酸和碳酸钠反应放出CO2气体,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因此三者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D正确。答案选B。【点晴】本题属于有机化学基础中必考部分的考查。平时要重点关注必修二中几种重要有机物(甲烷、乙烯、乙炔、苯、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蔗糖、纤维素、淀粉、油脂、蛋白质等)的性质与应用。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该类测试卷的关键,尤其要注意高分子化合物和高级脂肪酸的区别,高级脂肪酸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C【答案解析】根据表中的化学式规律采用分组分类法推出

19、:每4个化学式为一组,依次是烯烃、烷烃、饱和一元醇、饱和一元酸。把表中化学式分为4循环,该组中碳原子数为2+(x-1)1=8,x=7,即 C8H18是第7组中第二位的烷烃,4(7-1)+2=26,即第26项,故选C。11、A【答案解析】A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Mn2O7等,故A正确;B二氧化碳等非电解质溶于水也能导电,则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故B错误;C冰和水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二者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3O22O3,化合价没有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答案点睛】判断电解

20、质或非电解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本身可能不导电,如NaCl固体,但NaCl是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后熔融状态导电即可,又如HCl气体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形成的盐酸能导电,HCl是电解质;能导电的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是单质,不属于电解质;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12、C【答案解析】A项、稀有气体元素中,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A错误;B项、元素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故B错误;C项、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氟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C正确;D项、A族元素中的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C。【答案

21、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注意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组成特点,明确周期表中的规律与特殊性是解答关键。13、D【答案解析】分析:A.根据vc/t计算;B.根据A的起始量和转化量计算转化率;C.根据B的平衡量和变化量计算;D.根据A的消耗量结合能量变化计算反应热。详解:A.t0t1阶段,A的浓度变化为0.15mol/L-0.06mol/L=0.09 mol/L,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9mol/L15s=0.006 molL1s1,A错误;B.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根据选项A中分析可知A的转化率为0.09/0.15100%=60%,B错误;C.根据反应3A(g)B(g)2C(g)可知,反

22、应达平衡后c(A)=0.09 molL1,则c(B)=O.03 molL1。由图像可知反应达平衡后,c(B)=0.05 molL1,所以B的起始的浓度为0.02 molL1,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mol/L2L=0.04 mol,C错误;D.t0t1阶段,c(A)=0.09 molL1,n(A)=0.09mol/L2L=0.18 mol,此时放热a kJ,如果有3 mol A完全反应,放热为50a/3 kJ,即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2C(g) H50a/3 kJmol1,D正确;答案选D。14、D【答案解析】ACa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熔点与化学键有关;而CO2在固体

23、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熔点与化学键无关,故A不选;BNaCl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离子键,熔点与化学键有关;而HCl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熔点与化学键无关,故B不选;CMgO为离子化合物,熔化断裂的是离子键;SiO2是原子晶体,熔化断裂的是共价键,熔点与化学键都有关,故C不选;DCl2与I2在固体时是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熔点与化学键均无关,故D选;故选D。点睛:物质的熔点与所含化学键的键能有关,则对应的晶体一般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或原子晶体,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只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无关,本题就转化为晶体类型的判断了。15、A【

24、答案解析】由提取海带中的碘的实验流程可知,海带在坩埚中灼烧,然后溶解得到悬浊液,步骤为过滤,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中发生MnO2+2I-+4H+=I2+Mn2+2H2O,得到含碘单质的溶液,为萃取,为蒸馏,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A灼烧固体,应放在坩埚中,蒸发皿用于加热蒸发溶液,故A错误;B步骤用于分离和固体和液体,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为过滤操作,故B正确;C为萃取,所用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烧杯,故C正确;D步骤分离碘与苯,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则操作名称是蒸馏,故D正确;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以海带提碘为载体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把握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为解答的关键。16

25、、B【答案解析】若位于短周期或元素周期表的左侧时,设A的原子序数为x,结合位置可知,B的原子序数为x+7,C的原子序数为x+9,A、B、C原子序数之和为37,则x+x+7+x+9=37,解得x=7,则A为N,B为Si,C为S;若位于长周期时,设A的原子序数为x,结合位置可知,B的原子序数为x+17,C的原子序数为x+19,A、B、C原子序数之和为37,则x+x+17+x+19=37,解得x=1/3不符合题意。故A为N,B为Si,C为S。【题目详解】A、元素B为Si,C为S,位于第三周期,故A错误;B、元素A为N,原子序数为7,故B正确;C、元素B为Si,最外层有4个电子,故C错误;D、元素C为

26、S,位于第三周期A族,故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碳 钠 第三周期第A族 NaCO HClO4H2CO3 【答案解析】A、B、C、D、E五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C组成的某一种化合物能引起温室效应,则B为碳元素,C为氧元素,常温下,金属D单质投入水中能与水剧烈反应,且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大于O,则D为钠元素,常温下E单质是常见的气体,E的原子序数大于钠,则E为氯元素。【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B、D的元素名称分别为碳元素和钠元素;(2)E是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A族;(3)C为氧元素

27、,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4)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B、C、D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NaCO;(5)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碳,所以HClO4的酸性强于H2CO3;(6)O和Na元素可以形成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只含有离子键,其电子式为。【答案点睛】过氧化钠中两个氧原子形成过氧根,不能拆开写,所以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同理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18、硅 SiH4 三 VIIA Na Si Cl F NaOH 【答案解析】A. B. 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

28、DCB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一电子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x=2,则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C为Si元素;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处于A族,原子序数大于Si,故D为Cl;A、D同主族,则A为F元素;B、 C、D同周期,且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B为Na。(1)C元素的名称为硅,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SiH4,故答案为:硅;SiH4;(2)D为Cl元素,处于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A族,故答案为:三;A;(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SiClF,故答案为:NaSiClF;(4)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

29、.19、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或CH3COOCH2CH3防止液体暴沸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防止B中的液体倒吸入试管A中分液乙酸和水蒸馏【答案解析】(1)反应开始前,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作用为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反应结束后试管B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酯,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 (2)浓硫酸密度比较大,且浓硫酸稀释过程中放出热量,所以应该先加入乙醇,然后再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故答案为防止液体暴沸;(3)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

30、3CH3COOCH2CH3+H2O,故答案为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4)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可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使乙酸乙酯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到冷凝的作用,故答案为防止倒吸;(5)试管B内的液体分成两层,乙酸乙酯的密度小在上层,分离10mL该液体混合物选择分液法;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和水能够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乙醇与乙酸乙酯的沸点不同,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故答案为分液;乙酸和水;蒸馏。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区分和乙酸乙酯的制备,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

31、质、有机制备原理是解答该题的关键。解答时须注意酯化反应的原理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20、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防止倒吸 AC 减少原料损失(或减少副产物生成,答案合理均可) b中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D 【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的相关知识。详解:(1)实验室中用乙醇、乙酸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2)如果反应结束后先移开酒精灯,仪器中的压强减小,试管中的溶液变会倒吸到反应器中,发生危险,因此装置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

32、另一重要作用是防倒吸;(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使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使混入的乙醇溶解;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小,减少其损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AC。(4)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所以应小火均匀加热,防止温度过高;(5)反应后试管中的到产物为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为无色有香味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根据此性质可知b中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有香味的油状液体;(6)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混合物种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溶于水层,乙酸与碳酸钠反应溶于水中,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位于水层之上。两种不互溶液体的分离应采用分液的方法;溶液A中溶有乙醇,根据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向剩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