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在实验中探究化学市公开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试验中探究化学通识教育关键课程化学化工学院大学化学教研室化学化工学院基础化学试验中心第1页第1页内容简介课程设置目的、思想;课程总体安排;课程选修要求;联系办法。第2页第2页课程设置目的、思想课程宗旨:通过与生活紧密相关综合设计性试验,让学生完毕一个化学试验全过程训练和体验; 从学习化学试验原理设计思绪完毕试验样品分析测试结果分析讨论等;第3页第3页课程开设目的: 1.学会利用最基本化学原理来体会并设计试验,最主要是学会化学领域科学研究办法和思想; 2.学会发觉问题以及学会尝试着用所学(包括自学)知识原理去发觉、分析和处理问题,总结并得到提升; 3. 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相结合能力。在

2、完毕整个过程同时,还能够达到提升试验技能、接触和理解基本化学仪器分析办法目的。第4页第4页从典型化学试验理解化学分支学科发展理解学科科学思维办法探讨科学办法论第5页第5页课程目的1科学技术2科学精神3科学思维熟悉理解养成第6页第6页课程总体安排一、课程内容:与多项Nobel奖紧密相关分离技术体会当代药物合成发展历程理解有机化学研究办法色谱分离技术演变和发展侯氏(德榜)联合制碱法我国无机化学工业发展电化学发展演绎自己动手设计和体验表面活性剂原理和应用从简朴中寻找科研办法改变有机分子结构Diels-Alder反应人工合成高分子PMMA合成高分子学科研究思绪第7页第7页与多项Nobel奖紧密相关分离

3、技术与重结晶相关Nobel奖 1903,1911居里夫人,1964Hodgkin 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和提纯重结晶从粗盐中提取KCl,KNO3与NaNO3分离提纯对提纯物分析XRD对纯度分析测主、副产物含量,不同产品不同方法(分光光度、色谱)第8页第8页本实验目重结晶基本试验技能训练艰苦细致科学相关发展学科第9页第9页色谱分离技术演变和发展19 俄国植物学家 Tsweet 分离植物色素1941,Martin和Synge提出液-液色谱, 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1951年提出气相色谱第10页第10页三聚氰胺分析仪GC/MS11干蛋白本来添加0.1g/ml三聚氰胺及其同类物原则品色谱图三聚氰胺第11页第

4、11页三聚氰酸第12页第12页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第13页第13页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 当混在奶粉中这种网格结构被摄入人体后,由于胃液酸性作用,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互相解离,从而破坏了这种复合物,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于是分别被吸取入血。 由于人体无法转化这两种物质,最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被血液运送到肾脏,准备随尿液排除体。然而,就在肾脏细胞中,两种物质又一次相遇,于是又进行了互相作用,以网格结构重新形成不溶于水大分子复合物,并沉积下来,形成结石,结果造成肾小管物理阻塞,造成尿液无法顺利排除,使肾脏积水,最后造成肾脏衰竭。第14页第14页本试验目的学会科学办法拓展掌握各分离办法区别和联系体会色谱分离技术

5、发展历程动手分离几种天然色素和有机物4321第15页第15页体会当代药物发展历程乙酰水杨酸水杨酸Dr. Felix Hoffmann第16页第16页本实验目学会简朴酯化反应产物重结晶(同1)产物分析(红外,纯度检验)有机化学不同于无机化学表征方法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为何要酯化?第17页第17页电化学发展演绎第18页第18页本实验目自主设计制作几种电化学反应装置掌握知识相关性如何利用化学能?避免、延缓金属腐蚀发生?拓展到生活中应用(选做)第19页第19页表面活性剂原理和应用洗涤剂制备第20页第20页表面活性剂用于介孔材料合成二维六方(p6mm)介孔材料SBA-3合成如何设计合成产物?第21页第21

6、页本实验目学会简朴洗涤剂制备、无机合成生活中化学与科学发展前沿联系第22页第22页改变有机分子结构Diels-Alder反应第23页第23页本实验目学会Diels-Alder反应有机化学分子设计由小分子直链到大分子环转化,取代基团对分子性质影响分子空间构型计算机绘图和分析第24页第24页人工合成高分子PMMA合成Staudinger, 1953;Flory, 1974;导电高分子, 目的:从小分子到大分子人工转变高分子与小分子性质差别(分子量) 从量变到质变结识化学另一面第25页第25页课程总体安排二、讲课方式:试验前讨论之前要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做好ppt,给出初步预案;试验进行在教师指导下

7、,利用指导过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完毕后讨论就做过试验进行结果总结以及分析,探讨能够改进环节,总结该试验设计办法原理(能够在试验室或课堂进行);课程结束讨论探究科学研究办法特点,总结课程实践体会。讨论+试验+总结!第26页第26页课程总体安排下-105第27页第27页时间:下午:12:30;晚上:17:30开始联系方式:陈虹锦章烨马荔张卫梁竹梅韩莉第28页第28页相关每一个试验要求分组;准备ppt;课堂讨论;试验;试验后讨论;撰写试验汇报。试验前准备试验后工作第29页第29页试验前准备分组:5人一组组长(联系方式)给助教讨论准备:每组做一个ppt发给指导老师,由老师选择组别、及宣讲人(随机)上台宣

8、讲并进行讨论;(30人,3A+3B)ppt:作者、组员、上学时间、图文并茂 (主题:5甲A or 5甲B)有效页1520;提前一周交发Email给相关老师;参考各试验所列思考题(网站);A组主要依据前1/2思考题准备,B组主要依据后1/2思考题准备。思考题在课程中心网站上有!(一定要有思考题准备!)第30页第30页试验要求独立完毕!认真统计数据、现象;在试验中注重观测试验现象,自己设计环节来验证预期意外现象原因探究、拓展!积极进行课后讨论。第31页第31页试验后讨论通过实验总坚固验结果;讨论实验现象;提出改进方案;拓展实验设计;讨论时间由指导老师定,可以在实验课上(做完实验后),也可以在下一个

9、实验讨论课迈进行。第32页第32页撰写试验汇报手写!简朴明了试验原理和环节;重点在结果讨论以及现象解释;回答思考题: 1.A组回答前1/2,B组回答后1/2; 2.尚有试验课上留思考题。第33页第33页关于讨论题荣获Nobel化学奖有机反应Diels-Alder反应讨论题章烨什么是绿色化学?什么是原子经济反应?微型试验量普通是多少?使用微型试验有什么好处?查阅双烯合成创造者Diels和Alder生平简介?他们为何能取得Nobel 大奖?什么叫周环反应?包括哪几类反应?举例阐明什么叫双烯合成。本反应对反应物有什么要求?如何才干提升双烯合成产率?为何大部分有机反应需要加热?为何大部分有机反应需要溶

10、剂?有机反应中溶剂应当如何选择?本反应中溶剂是什么?假如要使反应在1100C进行,应当使用什么溶剂?第34页第34页与诺贝尔相关化学试验讨论题马荔 1、哪些诺贝尔化学奖与分离技术相关? 2、化学中分离技术有哪些? 3、你生活中哪些用具是用分离技术得到? 4、以海盐提出为食用盐为例,回答以下问题:(1)可溶性杂质有哪些? (2)用什么样化学试剂能够将其除去?其中用到了什么化学原理? (3)什么样操作能够将杂质分离开来? (4)K+可不能够除去?H+怎样除去? (5)怎样知道杂质已经除去了? 5、设计一个试验,选择生活中一个物品,用结晶提纯方法得到纯产品。(尽也许详细!)参考书:试验化学(上册),

11、陈虹锦主编居里夫人传,第十二章、十三章。3.图书馆中:无机化学试验、普通化学试验等等第35页第35页色谱分离技术演变和发展讨论题张卫(1) 什么是色谱分离技术?它经历如何发展、演变过程?(2) 讨论色谱分析办法基本原理。(3) 惯用色谱分析办法有哪些?分别有如何特点及合用范围?(4) 薄层色谱中,最惯用固定相(吸附剂)有哪些?其颗粒大小对于分离效果有何影响?影响固定相活性主要原因有哪些?(5) 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评价指标是什么?如何进行计算?(6) 若化合物本身无色,薄层色谱色谱图中组分迁移产生展开斑点位置如何拟定?(7) 柱色谱色谱柱如何进行填充?填充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8) 简述柱色谱

12、惯用洗脱剂,如何选择适当洗脱剂?(9) 简明阐明气相色谱法定性及定量分析原理。(10) 简述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区别。第36页第36页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讨论题梁竹梅1.结构单元、聚合度以及高分子化合物定义什么?2.人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对天然高分子简朴利用有哪些?3.高分子(材料)科学是如何建立与发展起来?4.高分子化合物特点以及与小分子化合物主要区别有哪些?5.高分子化合物有哪些分类办法?是如何分类?6.如何拟定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7.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办法有哪些?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是如何?8.自由基聚合四种实行办法及其优缺点分别是什么?9.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实行办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10.有机玻璃应用及市场前景如何?第37页第37页试验讲义取得Nobel化学奖合成试验Diels-Alder反应 合成9,10-二氢蒽-9,10-,-马来酸酐试验目的1. 通过马来酸酐与蒽Diels-Alder加成反应制备9,10-二氢蒽-9,10-,-马来酸酐。2学习用离心法分离产物试验内容学习Diels-Alder加成反应,掌握其原理,学习微型仪器使用。掌握离心管使用。学习红外光谱测定。试验示意图第38页第38页试验讲义和思考题在教务处课程中心课程网站上有。第39页第39页其它问题时间,讨论和试验均为:下午12:30,晚上17:30第三周讨论第一个试验,第四周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