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题库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题_第1页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题库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题_第2页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题库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题_第3页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题库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题_第4页
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题库及答案含单选多选填空判断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题库(共计19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二、多项选择题(共40题)三、填空题(20道题)四、判断题(共50题)五、简答题(共计30题)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 等症状监测,一旦发现发热等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对病例应在(B )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A、1 B、2C、3D、4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发热等可疑 患者后要在(B )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A、1 B、2C、3D、43、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

2、具检测结果后(C)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 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应在()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A、2; 4 B、 4; 2C、 2; 2D、 4; 4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C )小 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A、6B、12C、24 D、48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应在(B)小时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 理信息系统网络报告。 TOC o 1-5 h z A、3B、2C、4D、5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 务人员等(A )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每日B、每

3、周C、每月D、每季度7、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重点场所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感染者后,应及 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 少(A )的抽样比例或按照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A、20%B、10%C、50%D、30%8、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 (C )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TOC o 1-5 h z A、1、4B、7、 14C、3、7D、3、59、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后应在(A )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 行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A、2B、3 TOC o 1-5 h z C、4D、510、新型冠状病毒

4、肺炎的确诊病例需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 病例治愈出院后,应当继续隔离医学观察(A )天。A、7 B、14C、30D、6011、密切接触者应安排专用车辆在(C)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 尽隔、应隔快隔。A、4B、6C、8D、21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连续(A)天无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中凤险区。A、 7B、 14C、 10D、 31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风险区降为中风险区后,连续(D )天无新增感染者 可降为低风险区。A、 7 B、 14C、 10D、 314、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 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

5、开所在城市应持(D)小时核酸检测 阴性证明。A、6BA、6B、12C、24D、4815、疫情发生地发现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中 高风险区域人员流出本地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B)小时内通过国家疫情 防控管理平台或函件向流入地发出协査单。A、1 B、2C、3D、416、协查人员收到协査信息后,应于接到协査信息后(C)小时内向疫情发生地 反馈初步排查管控结果,形成信息闭环。A、6B、12 C、24 D、3617、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D )小时内发布 疫情风险区域等相关信息。A、2B、3 C、4 D、518、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本检测工作

6、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其他部门专业 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当在(C)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A、4B、6C、12D、24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 务人员等(A)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季度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工作人员每周开展(B)次核酸检测A、1B、2C、3D、421、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貝检测结果后(A )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 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应在()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 报,并转运至方舱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A、 2; 4 B、 4; 2

7、 C、 2; 2 D、 4; 4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需在(C)小 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A、6B、12C、24D、4823、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舱)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 (C)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A、1、4 B、7、14 C、3、7 D、3、524、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后应在(A)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 行治疗和隔离医学观察。A、2B、3C、4D、525、密切接触者应安排专用车辆在(D )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 隔尽隔,应隔快隔。A、2BA、2B、4C、6D、82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风险区连续(B)天无新

8、增感染者可降为中风险区。 TOC o 1-5 h z A、3B、7C、10D、1427、中高风险区所在(市、区、旗)的其他地区为低风险区,釆取“个人防护、 避免聚集”等防范措施,低风险区人员离开所在城市应持(D)小时核酸检测 阴性证明。A、6B、12C、24D、4828、承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本检测工作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其他部门专业 机构或第三方检测机构应当在(D)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A、 4B、 6C、 12D、 2429、对于符合条件的()岁以上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A、3B、12C、18D、2030密切接触者应安

9、排专用车辆在(D)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做到应隔尽 隔、应隔快隔。A、6B、3C、5D、8关于新冠肺炎描述不正确的是:(D)A.发病后的5天内传染性较强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目前Omicron株感染病例已取代Delta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新冠肺炎潜伏期不具有传染性。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管理期限由14天修订为(A)A.7 天 B.14 天 C.7+7 天 D.7+3 天标本釆集后应当尽快送往实验室,标本采集后室温(25C)放置不宜超过(A) 小时。A.4 B.8C.12D.24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调整为(B)A.14+7 B.7+3C.21+7

10、7D.7+7 E 居家隔离 7 天奥密克戎平均潜伏期缩短为(D)A.14 天 B.7-14 天 C.5 天 D.2-4 天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多久(A)内上报A.2小时B.4小时 C.6小时 D.24小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的拖布和抹布等卫生用具应当按房间分区专用,使用后以(B) mg/L含氯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存放。500 B.1000C.2000D.50003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餐貝可用(A) mg/L含氣消毒液溶 液浸泡1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500 B.1000C.2000D.500039餐具消毒方法宜首选(A)。煮沸15

11、分钟25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75%酒精擦拭发热门诊(诊室/哨点)地面墙面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时,有效氯浓度为(C) mg/L的含氯消毒剂。500mg/L B.2000mg/L C.1000mg/LD.5000mg/L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D)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可解除隔离管理。A.15 B.20C.30D.35E.40A.15 B.20C.30D.35E.40将新型冠状病毒第九版强调了(B)为新冠病毒的主要流行株。德尔塔B.奥密克戎 C.2019-nCoVD.拉姆达奥密克戎毒株与以往毒株相比较特点为(B)

12、症状重,传播速度快症状轻,传播速度快症状轻,传播速度慢症状重,致命能力强对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辖区疾控中心应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事件级别选择(D)一级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公共卫生事件三级公共卫生事件未分级发热门诊所有患者在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反馈前均应(A)。A.留观B.离开发热门诊接诊、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诊疗区域,其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消 毒处理应当合理增加消毒剂浓度和消毒频次,如使用含氟消毒剂,消毒剂浓度应 当为(B)。A.500mg/L B.1000mg/L C.1600mg/LD.2000mg/L新冠肺炎属于(B)类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

13、类D.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具检测结果后(A)小时内进行 初筛阳性报告。 TOC o 1-5 h z A.2 B.4C.12D.24病例出院后,在(C)小时内填报出院日期。A.6 B.12C.24D.48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医疗卫生机构需于(C)小时内在网 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中填报解除隔离日期。A.6 B.l C.2D.48二、多项选择题(共40题)根据病原学特点,以下哪些方法能对冠状病毒有效灭活? (ABCDE)A.乙隴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BCD)o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更强,

14、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发现?(ABCD)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査D.人群筛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入境人 员、高风险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通过以下哪些途径发现?(ABCD)核酸检测传染源追踪流行病学调查人群筛查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对下列哪类人员进行抗原检 测? (

15、ABCD)发热患者和其他无发热的可疑患者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动态了解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来 源,可以对下列哪类病例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及病毒分离? (ABCD)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为动态了解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时发现感染来 源,可以对下列哪类病例开展病毒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及病毒分离?(ABCD)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

16、病例境外输入病例、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的描述正确的是(ABC)o在方舱医院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6天和第7天釆集鼻咽拭子各 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两次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 为40),可解除隔离。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低于35),可解除隔离。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可正常进行上下班。对于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密 切接触者可以采取哪些管理措施?(ABCD)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居

17、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居家健康监测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发生较大规模疫情时,为缓解集中隔离点资源严重不足,对密切接触者可釆 取哪些管理措施? (ABC)5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5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2、5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解除集中隔离后应“点对点”闭环返冋至居住地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同住、同餐、同工作等人员可采取哪些管理措 施? (ABCD)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应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在第1、4、

18、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密接的密接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且对应的密切接触者 在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前两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可于第7天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 察。密切接触者前两次核酸检测有阳性结果,将密接的密接调整为密切接触者,按 照密切接触者管理对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低、中、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员,需要采取 哪些措施? (ABCD)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釆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有高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第1、 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釆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 观察第1、4、7天各开展

19、一次核酸检测对有中风险区7天旅居史的人,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在居家隔离医学 观察第6、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集中隔离场所“三区两通道”为(ABCDE)o隔离区缓冲区工作准备区(生活区与物资保障区)D.D.工作人员通道E.隔离人员通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如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冷链食品,需要釆 取哪些措施? (ABCD)接触阳性物品的从业人员需进行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 时)与阳性食品接触频次较高的从业人员釆取7天居家健康监测接触阳性物品同批次物品的从业人员需进行连续两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 间隔24小时)与阳性食品接触频次较高的从业人员,应在居

20、家监测的第1、4、7天各开展一 次核酸检测。现阶段,疫情防控的原则是什么(ABC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坚持科学精准防控、五早措施包括哪些(ABCDE)早预防早发现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前,需对下列哪些物品进行核酸检测(ABCD)手机表面行李物表枕头表面卫生间门手按照“三区两通道”,合理选择集中隔离场所,即(ABCDE)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缓冲区隔离人员通道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ABCDE)夭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第3 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第七天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査的调査对象(ABCD)o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初筛阳性人

21、员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核酸标本采集对象有(ABCD)o新冠肺炎病例可疑新冠感染人员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环境或物品住院患者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ABD)o经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经气溶胶传播虫媒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可造成感染下列属于密接的判定及核酸检测频次(ABC)同住、同餐、同工作(学习)同娱乐(如棋牌,卡拉0K等)1、4、7 天1、 2、 3、 5、 7 天关于新冠肺炎预防说法正确的是(ABCD)A符合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B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C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

22、生习惯和生活方式。D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肘内侧掩住口鼻。风险区域划定及防控(ABCD)尚未转运的风险人员、抗原检测阳性、核酸混管阳性的待复核人员、行动不便 的病人和高龄老人等特殊人员,应上门采样,实行单采单.发生本土疫情后,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和疫情传播风险大小划 定高、中、低风险区域.如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传播风险较低,密切 接触者己及时管控,经研判无社区传播风险,可不划定风险区.曾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楼宇、院落可先行抗原检测,阴性后再有序进行核酸检测.发现单管初筛核酸阳性人员应(ABC)应立即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报告.边管控边调查.原

23、检测机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负责.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新型病毒疫情,落实(ABCEF)早发现B.早报告C.早隔离D.早诊断 E.早治疗F.早预防可能受到体液,血液,分泌物喷溅时需要添加(ABC)戴医用防护口罩B.护目镜C.穿防渗隔离衣新型传染病的常见症状有(ABCDEF)发热B.干咳C.乏力D.呼吸困难E.呕吐F.腹泻以下为密切接触者的是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下列人群(ABCD)与确诊患者共同学习工作,或者有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员直接诊疗,护理,探视确诊患者的医护人员与确诊患者同室的患者乘坐同一个交通工具并且密切接触的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为基础,增加)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A

24、BD)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血清检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BC)连续两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釆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N35 (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釆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 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出院后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对发热门诊所有患者及其陪同人员应(ABCD)等。查验健康码或健康行程码测量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询问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是(ABCD)。多选题*A.经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

25、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坚持(ABCD)工作原则,全面做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群众坚持。(ABCD)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倡导居民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和策略措施培训37坚持科学精准防控、五早措施包括哪些(ABCDE)早预防B.早发现C.早报告D.早隔离E.早治疗按照“三区两通道”,合理选择集中隔离场所,即(ABCDE)隔离区工作准备区缓冲区工作人员通道隔离人员通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需加强

26、下列(ABCDE)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境外输入病例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疫苗接种后核酸检测阳性者标本集中隔离点启用的条件(ABCDE)oA.按照设置要求改造,验收合格建立工作制度防疫和应急物资到位工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进驻集中隔离点配有转运车辆三、填空题(20道题)1、国务院组织修订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全面落实“外 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相 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

27、、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坚决防 范境外疫情输入和境内疫情反弹。3、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酰、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 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4、新冠病毒传染源主要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 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5、现有研究提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平均潜伏期缩短,多为2-4天,传播能力更 强,传播速度更快,感染剂量更低,致病力减弱。6、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倡导公众遵守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 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

28、好卫生 习惯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7、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鼓励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8、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流行病学史釆集和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 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监测。9、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 范围内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0、无症状感染者,在方舱医院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第6天和第 7天釆集鼻咽拭子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釆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解除集 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应继续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11、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29、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 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12、发生疫情后,当地联防联控机制应于5小时内发布疫情、风险区域等相关 信息,疫情信息应以网络直报数据为准,不得晚于次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并建立 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机制。1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发现初筛阳性人 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14、确诊病例。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病例治 愈出院后,应当进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 关临床表现者16、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

30、医学观察+ 3 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 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17、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 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染的可能后, 方可解除集中隔离。18、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后应立即转运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治 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19、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区域协査人员、 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按照防控要求开展 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20、

3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 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四、判断题(共50题)1、新型冠状病毒仅通过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进行传播。(X)2、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 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J)3、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J)4、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V )5、各级各类

32、医疗机构一旦发现可疑患者及时开展实验室检测,发现初筛阳性人 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J)6、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釆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单人单间隔离,连 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釆样时间至少间隔48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 断。(X)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 工厂、自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2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J)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应对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 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 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

33、检测。()9、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等风险人员、区域协査人员、 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按照防控要求开展 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V )10、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感冒等 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将信息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 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J)11、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发现后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 治疗或隔离观察,转运时尽可能使用负压救护车。(J)12、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釆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 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

34、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染的可能后, 方可解除集中隔离。(。)13、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来源不明的病例,应迅速开展溯源调查;对有证 据提示物品、环境是传染源的,应釆用先采样、再封控、后消毒的方式,避免证 据丢失。(X)1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对入境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 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7天各开展 一次核酸检测,在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15、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人、物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需持72小时核 酸检测阴性证明。(X)16、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J)

35、17、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查呈阳性但无相关临 床表现者。(V )1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 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X)19、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在出具检测结果 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经确诊后应在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 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X)20、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J)21、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V )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查呈阳性但无相

36、关临 床表现者。(J)2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是指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 然村、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5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X)24、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在出具检测结果后 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经确诊后应在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 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X)25、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J)26、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单人单间隔离,连 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釆样时间至少间隔48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 诊断。(X)27、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境外高风险区域人群等

37、人员的核酸检测标本,检测后, 应当在一20C保存7天。(X)答案解析:境外高风险区域人群以及新冠肺炎患 者的密切接触者等人员的核酸检测标本,检测后,应当在一20C保存7天。其 他一般人群筛查标本,则可在4C保存24小时。应当设立专库或专柜单独保存 标本。直接接触进口货物的高风险岗位人员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其他工作人 员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V )口岸高风险职业人员轮班休息前或离开工作岗位前,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 阴性证明,并规范开展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X)答案解析:口岸高 风险职业人员轮班休息前或离开工作岗位前,需持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规 范开展7天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38、口岸高风险职业人员工作期间工作人员要求闭环管理、隔天开展一次核酸检 测,避免与家庭成员和社区人群接触。(J)响应国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政策,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种疫苗, 做到“应接尽接”,保护个人健康。(J)第三方检测机构发现检测标本结果为阳性的,应当在2小时内将相关信息进 行传染病网络直报(X)。(正确答案)第三方检测机构发现检测标本结果为阳性 的,应当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由医疗机构或属地疾控机构在2小时内将相 关信息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B属冠状病毒,对紫外 线和热敏感,乙醒、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

39、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 灭活病毒。(J)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 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J)核酸检测确保“釆、送、检、报”各环节衔接顺畅,避免检测不及时,造成阳性感染者发现延迟引起疫情传播。(J)现有疫苗对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的重症和死亡仍有效(J )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原则,在出貝检测结果后2 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经确诊后应在4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 系统进行网络直报(X)错答案解析:发现初筛阳性人员要遵从“逢阳必报、逢 阳即报”原则,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

40、经确诊后应在2 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 方舱医院治疗.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但无相关临床表现者。(V )解除隔离时,对“人、物、环境”同时釆样进行核酸检测,如结果均为阴性 可解除集中隔离;如物品或环境核酸检测阳性,在排除隔离人员感染的可能后, 方可解除集中隔离。(J)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范围扩大至3岁以上,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 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J)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集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复核,期间单人单间隔离,连 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2小时),(X)对于发现早、病例数少、

41、未发生社区持续传播的疫情,需快速开展精准流调, 对病例既往接触史和活动轨迹进行详细调査,明确病例的感染来源,判定密切接 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划定风险区域等。(J)将密切接触者、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 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V )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不会再次感染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X)风险职业人群监测,将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核酸检测调 整为每天1次(J )风险职业人群监测,对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核酸 检测调整为每天1次0 (X)

42、增加抗原检测作为疫情监测的补充手段,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可疑患者、疫 情处置时对中高风险区人员等可増加抗原检测。(J)无症状感染者集中隔离管理期限由14天修订为7天。(J)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在住院、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期间:应“单釆单检”,应当在6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结果。(X)答案解析:医疗卫生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应当在12小时内反馈实验室检测 结果。明确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在住院、隔离观察或健康监测期间要求必须釆 集鼻咽拭子0 (X)五、简答题(共计30题)1、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是什么?習丁仙労関留幽中淆黝搠址濃制垛野至哲丫我围褪帰強泓当()SUB(

43、V昆米淌*野垩(同難闾遮(Z 响里所 1厕(T :最Z發禳鋤気徹蜂毋器卦帝座曜*。翌果烏NfXM濾迷堀凿預須而噩後蛎以虱矛出曾兜她回弭博怡禁蝴乾询皆 里 昂门,中我肆話典至劄到审(単)帝射独卸出琴智酔睪黒湧老淑瓯變莉甜群敏礙曲車M 当帀塚熟柴:最,助更回皿盼举部群当帀為副学 。姓澎里帝習二+ 礙魏巍混晋一小壑帀輩副塑淺晋+ 弟擊耿我啟H副者Y M甌累者斗騎米T W 昜由函本書注導盜彳者血別节蹒逾算段晋三窟口灌期索姓書二圭聚應者一:員 3乎叫晋“刷我珞丹*猝建帝乾国匂*。(胆职狼弛再関亜董駐苜隣剥,擎饗勃正喜眨能酒谄董劉政點斟漁董狷郷初 ”1区多邕聪函期狼贸去對者孤策罩遂诡:最 答:无症状感染者

44、参照轻型病例进行管理,在方舱医院进行7天集屮隔离医学观 察,期间第6天和第7天采集鼻咽拭子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小时),如两次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检 测方法,界限值为40,下同),或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界限值 低于35),可解除在方舱医院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6、复阳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应如何排査管控?答:既往感染者出院(舱)后,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如未出现任何症状体 征且核酸检测Ct值N35,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核酸检测Ct值 35,结合病程、Ct值动态变化等快速评估其传播风险,如有传播风险按感染 者管理,判定和管

45、控与其共同居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 定密接的密接;如无传播风险,不再进行管理和判定密切接触者。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临床表现,或CT影像学显示肺部病变加重,应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根据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治疗。如核酸检测Ct值,35,无需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控;如核酸检测Ct值35,应判定和管控与其共同居 住、共同工作等接触频繁的密切接触者,无需判定密接的密接。7、现场流调小组由哪些部门组成?采取什么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答:由卫生健康、疾控、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现场流调小组根据工作分工开展工作, 采取现场流调和电话流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流行病学调查。8、开展流行病学调査的时限及

46、要求?答: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复核确认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个案核心信 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初步流行病学调査报告,并根据疫情进展动态更新流调 报告。9、对于早期散发疫情,开展快速精准流调的内容包括哪些?答:对于发现早、病例数少、未发生社区持续传播的疫情,需快速开展精性流调, 对病例既往接触史和活动轨迹进行详细调查,明确病例的感染来源,判定密切接 触者、密接的密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等风险人员,划定风险区域等。10、流行病调查优先判定的人员有哪些?答: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 对于人员较为密集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餐厅、娱乐场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

47、 所),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11、高风险区如何开展人员摸排?答:通过逐户上门摸排、建立微信群、查看水表电表信息等方式,尽快摸清高 风险区内所有人员底数,及时掌握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 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情况。及时掌握尚未转 运的应转运隔离人员情况,实行专人专管、严格管控,在转运前严格落实足不 出户、上门采样、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12、高风险区划分标准是什么?答: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 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划定,根据流调 研判结果可调整风险区域范围,采取“足不

48、出户、上门服务”等封控措施。13、高风险区解除标准是什么?釆取什么管控措施?答:连续7天无新増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查均 为阴性,降为中风险区;连续3天无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14、高风险区核酸检测要求?答:在实施封控后前3天连续开展3次检测,第1天和第3天完成两次全员核酸 检测,第2天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后续检测频次可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除管控 前24小时内,应完成一次区域内全员核酸检测。15、中风险区划分标准是什么?釆取什么管控措施?答: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 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中风险区,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调研判结果划定,中风 险区釆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等管控措施。16、中风险区解除标准是什么?答: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且第7天风险区域内所有人员完成一轮核酸筛査均 为阴性,降为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