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鲁迅研究大纲_第1页
自考鲁迅研究大纲_第2页
自考鲁迅研究大纲_第3页
自考鲁迅研究大纲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鲁迅研究 (2011 年 3 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0193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鲁迅研究 (2011 年 3 月修订版) 课程代码:0193 第 第9页 共 9 页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 程 名 称 : 鲁 迅 研 究 课 程 代 码 :0193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鲁迅研究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 30508080自 1950 年代开始,鲁迅研究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中文系的一门选修课,作为一门选修课,本课程经历近 60 年的历史已经趋于成熟。 二、课程

2、目标与基本要求 能比较准确地分析鲁迅小说题材的特点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鲁迅小说艺术的成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2030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教材内容部分 第一章 20 世纪中国文化方略的创造性思考 鲁迅早期的“立人”思想及其意义(重点)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907( p7 (借鉴西方(教材 11 应用: ( 第二章鲁迅与进化论关系的复杂性(暂从略) 识记: (3 理解: (34(3839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第四章 改革国民性的全方位思考(重点) 识记: 日本( 理解: (1;( 6 应用: 第五章 鲁迅精神的求实特征(一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

3、 理解: 正视现实是制约鲁迅精神其他特征的主导特征。 第六章中人特年影(般 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是前五章内容的背景资料,作一般了解即可。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鲁迅所重视的外国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著作:美国人史密斯著中国人的特性(亦譯 第七章 鲁迅与中西文化的纵横关系(一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941 第八章 拥抱两极的选择 鲁迅的科学的文艺论(次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领会鲁迅文艺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深刻性。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 ( 第九章 鲁迅小说的文化内涵(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了解鲁迅小说的基本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

4、考核目标 识记: 理解: ()(128 末段Q 应用: p146(p160)。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第十章故事新编的文化底蕴(次重点)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鲁迅小说艺术的变形。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理解: 故事新编以历史为镜子对照现实的深刻批判性(第一节) 第十一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重点)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掌握鲁迅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其文字史的意义。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理解: (p127p80p18 ( 通过本章学习,深入了解鲁迅杂文的基本内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识记: 第十三章 “择取中国的遗产”和“采用外国的良规”(重点) 一、学习目的与

5、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 理解: 应用: (p21 ( 识记: ( 分析秋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第十五章 鲁迅与果戈理二题(一般) 鲁迅的创作在哪些方面“取法”于果戈理。 第十六章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比较(一般)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识记: 陀氏是鲁迅最倾心的外国作家之一;鲁迅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小说的主要话语。 鲁迅作品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部分(次重点) 识记: 应用: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二、指定教材 2005(14)1983 三、自学方法指导 1.了解鲁迅生平及思想发展 19811981 依据大纲,

6、认真领会教材各个论题中的主要问题。可根据大纲规定,对 15 个论题分别情况或重点或泛泛进行阅读和理解。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 476 章 次 内 容 学 时 第一章 20 世纪中国文化方略的创造性思考 8 第三章 “五四”时期鲁迅的道德重建工作 2 第四章 改革国民性的全方位思考 8 第五章 鲁迅精神的求实特征 2 第六章 史密斯及其中国人的特性 2 第七章 鲁迅与中西文化的纵横关系 6 第八章 鲁迅的科学的文艺论 4 第九章 鲁迅小说的文化内涵 6 第十章 故事新编的文化底蕴 6 第十一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6 第十二章 鲁迅杂文“人文化成”的思想命题 6 第十三章 6 第十四章 野草表现的鲁迅哲学 8 第十五章 鲁迅与果戈理二题 3 第十六章 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比较 3 总 计 76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章节、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20%107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的比例一般为 2:3:3:2。 4、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为:重点占 65%、次重点 25%、一般占 10%。 5 615060 (一)填空题: ( ) A.随集十B.之烈 C.春闲D.拉后样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