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投标方案_第1页
(招标投标)投标方案_第2页
(招标投标)投标方案_第3页
(招标投标)投标方案_第4页
(招标投标)投标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赢赣管理旅舸自摭剧(招标投标)投标方案XXX路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检测方XXX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201X年XX月25日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工程总体概况1 HYPERLINK l bookmark6 项目总体要求1 HYPERLINK l bookmark8 外观检查、专项检测1 HYPERLINK l bookmark10 检测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22检查总体要求3.检查依据3 HYPERLINK l bookmark15 检查目的3检查要求4检查概述4 HYPERLINK l bookmark20 桥梁结构分类4本

2、项目12座桥梁分类5 HYPERLINK l bookmark22 外观检查要求6 HYPERLINK l bookmark24 专项检测要求9桥梁技术状况评定10检测方案及报告格式要求10 HYPERLINK l bookmark29 3桥梁检查方法11 HYPERLINK l bookmark31 桥梁几何尺寸测量11 HYPERLINK l bookmark33 桥梁永久观测点设置11 HYPERLINK l bookmark35 桥梁线形测量12 HYPERLINK l bookmark37 外观检查13 HYPERLINK l bookmark39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23 HYPERL

3、INK l bookmark41 桥梁构件的技术状况评分23 HYPERLINK l bookmark43 桥梁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分24 HYPERLINK l bookmark45 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面系的技术状况评分25 HYPERLINK l bookmark47 桥梁技术状况综合评定2.5 HYPERLINK l bookmark49 直接评定26 HYPERLINK l bookmark51 桥梁专项检测26 HYPERLINK l bookmark53 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30 HYPERLINK l bookmark55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35 HYPERLINK

4、 l bookmark57 钢筋锈蚀检测37 HYPERLINK l bookmark59 裂缝宽度、长度与深度检测39 HYPERLINK l bookmark61 4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43 HYPERLINK l bookmark101 质量承诺43 HYPERLINK l bookmark68 质量保证措施44质量违约承诺505交通组织保障措施及安全保障措施50交通组织概况50 HYPERLINK l bookmark106 交通组织特点及难点51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交通组织总体原则及安全目标51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交通组织保障

5、措施5.2 HYPERLINK l bookmark112 安全保障体系和措施55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其他交通组织措施5.6 HYPERLINK l bookmark116 注意事项566检测工作工期计划及保证措施56 HYPERLINK l bookmark76 检测人员投入保证56 HYPERLINK l bookmark121 检测设备投入保证57 HYPERLINK l bookmark123 检测辅助设施施工保证57 HYPERLINK l bookmark125 检测计划保证57 HYPERLINK l bookmark127 各检测工作的协调配合58

6、 HYPERLINK l bookmark129 后期资源及服务保证58检测工期违约承诺587检测机械及仪器投入方案59拟投入的仪器设备59 HYPERLINK l bookmark134 检测机械及仪器的进出场计划608业主配合事宜601工程概况1.1工程总体概况xxxxxx年对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的外观检查、专项检测,根据招标文件,12座桥梁工程概况分别如下:12座桥梁总计884.7延长米。本次招标技术服务内容为桥梁的外观检查、专项检测。12座桥梁统计表见表1-1。表1-1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招标服务数量一览表序号桥名总长(m)1深根子桥93

7、.62新滩桥41.83陡水桥36.24顺河桥205石梯大桥86.36贡溪大桥123.47白岩大桥122.48筠连大桥1229大乘半边旱桥4710XXX黄沙大桥6211S307泸盐路斐石大桥10012S307泸盐路江南桥301.2项目总体要求xxxxxx年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定期检查项目,包括12座桥梁的外观检查、专项检测,本项目招标文件总体要求为:外观检查、专项检测1、填写桥梁、隧道基本状况卡片,对竣工资料不全或缺竣工资料的桥梁,通过现场调查完成桥梁基本状况卡片;并按要求现场校对桥梁的基本数据,并做好核对记录;2、检查内容及相关措施按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

8、21-2011)及招标文件实施;检查数据的格式要满足桥梁管理系统的要求,并协助甲方将资料输入系统;3、根据外观检查情况,分别计算出桥梁的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评分值以及全桥的评分值,明确划分其技术状态等级。4、桥梁线形测量时按相关规范设置固定永久观测点,以便今后观测;检测中发现的桥梁病害应作出记录,重要病害应在现场作出标记,超标的裂缝应该设永久裂缝观测标记,以便以后观测;5、对桥梁的梁体、墩柱、桥台等主要构件进行专项检测,检测不得对桥梁结构造成损坏,对桥梁混凝土及表面涂装必要的局部损坏,在检测结束后负责原样恢复;6、发现设施明显损坏,影响车辆和行人安全的,应及时通知甲方,并先行做好相应安

9、全警示措施;7、对每座受检测桥梁应分别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根据检测结果,明确被检测桥梁的安全状态,若桥梁的安全状态不满足要求则论证其合理的处理方式,并提出初步方案以及养护维修加固措施建议,结构使用限制建议。检测质量标准、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检测质量及技术标准执行国家规定标准。投标人必须具有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投标时提交描述各阶段的质量保证标准及措施的资料。投标人必须对本项目投入足够的试验检测人员这些试验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与其承担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投标人应配备足够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必须在检定/校准有效期内,并在检定/校准有效期满后应进行检定/校

10、准。各计量试验检测仪器设备都必须严格按要求有明显的标志。投标人必须为配合检测维护和安全与质量监督编写各项实施的试验检测项目的试验检测工作手册。试验检测报告必须严格进行内部三级审核制度。试验检测工作人员要熟悉并严格按照试验检测规程和方法,试验检测工作,同时做好数据记录;各试验检测工作校核者应掌握试验检测规程和技术,检查数据与原始记录符合,事实符合,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报告审核者保证程序合法,报告有效。2检查总体要求2.1检查依据xxxxxx年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定期检查项目,12座桥梁的外观检查、专项检测的方法、流程和检测成果,我单位将严格按招标文件和合同规定的要求进行,满

11、足国家、地方、建设部及交通部现行的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的相关要求。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如下:(1)相关桥梁竣工图纸、施工设计图、历年检测报告等资料;(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5)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规范(JTGD62-2004);(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07-01-2006);(10)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J21-2011);(11)

12、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6丁6丁H21-2011);(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6tB01-2003);(1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001-87);(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6丁6F80/1-2004);(15)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1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68/丁50344-2004);(2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2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

13、204-2002);(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3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6丁6F80/1-2004);2.2检查目的通过对xxxxxx年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定期检查项目,对12座桥梁的外观检查、专项检测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桥梁结构的外观检查,了解桥梁结构的外观现状,掌握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进一步分析评定桥梁结构的技术状态等级;(2)通过对桥梁的梁体、墩柱、桥台、衬砌等主要构件的专项检测,检测和评定桥梁结构材料缺陷状况,确认材料特性、退化的程度和退化的性质,分析确定退化

14、的原因,以及对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3)通过对桥梁结构实体检测,对于没有图纸资料的桥梁结构进行建档恢复,便于桥梁结构以后的维护管养。(4)评价桥梁、隧道技术状况,完成桥梁技术等级评定,提出修复、养护建议,为桥梁养护、维修提供相关资料,为下一步综合处置提供决策依据。2.3检查要求2.3.1检查概述公路桥梁结构设施是否安全运行与广大老百姓安全出行、生活的便捷性息息相关,为保证公路桥梁结构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营,保证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需要对公路桥梁结构设施进行连续的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及安全评估等工作,通过现状调查和对目前结构设施病害进行分析,预测可能造成的影

15、响及后果,并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评定桥梁继续使用的安全性;根据技术状况评定,提出桥梁维护处置建议及具体方案,为下一步综合处置提供决策依据。xxxxxx年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定期检查项目12座桥梁均是已运营数年的设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需通过全面的外观检查和专项检测,并结合设计文件、竣工资料和前期的相关检测、管养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掌握结构的整体受力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现有病害采取的妥善处置措置。通过本次检测,对每座桥梁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档案,并通过结构设施历年检测结果的逐次比对分析,给管养单位提供长期和具有连续可比性的科学数据,为各种结构设施的正常运营或加

16、固提供科学依据。本次xxxxxx年XXX高县南广河来复水电站库区12座公路桥梁定期检查项目包含12座桥梁,依据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6丁6丁H21-2011)进行检查等。2.3.1.1桥梁结构分类桥梁结构根据养护类别的不同,则检查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对桥梁结构的分类进行明确,便与指导以后对桥梁结构的检查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目标明确。表2-1桥梁按总长或跨径分类桥梁分类多孔跨径总长L(m)单孔跨径Lk(m)特大桥L1000Lk150大桥1000L100150Lk40中桥100L3040Lk20小桥30L820Lk5注:1.多孔跨径总长即不考虑两岸桥台侧墙长度在内的桥梁标准跨径的总长度。梁

17、式桥、板式桥的多孔跨径总长为多孔标准跨径的总长;拱式桥为两岸桥台内起拱线间的距离;其他形式桥梁为桥面系行车道长度。.单孔跨径系指标准跨径。.标准跨径:梁式桥、板式桥以两桥墩中线间距离或桥墩中线与台背前缘间距为准;拱式桥以净跨径为准。.满足表中L或Lk任一指标即可定义桥梁类别。2.3.1.2本项目12座桥梁分类表2-2桥梁分类序号桥名总长(m)桥梁类型1深根子桥93.6中型桥2新滩桥41.8小桥3陡水桥36.2小桥4顺河桥20小桥5石梯大桥86.3大桥6贡溪大桥123.4大桥7白岩大桥122.4大桥8筠连大桥122大桥9大乘半边旱桥47小桥10XXX黄沙大桥62中型桥11S307泸盐路斐石大桥1

18、00大桥12S307泸盐路江南桥30小桥备注:表中内容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并结合相应规范而定。外观检查要求对桥梁(含桥头引道)的外观状态进行全面(逐跨)检查,进一步掌握桥梁的工作状态,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A、桥梁的基本几何尺寸调查,包括上部结构截面尺寸,桥台、墩柱及盖梁的外观几何尺寸、跨径等;B、检查梁体混凝土有无风化、剥落、破损、钢筋外露锈蚀等病害情况,并检查梁体是否存在不正常的变位;C、检查梁体是否有裂缝出现或裂缝的分布情况,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着重检查梁体有无裂缝出现,若存在裂缝的话则详细调查其分布情况(含长度、宽度、分布范围等),并详细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对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需掌握裂缝的

19、分布情况绘制相应的裂缝分布图,应标明裂缝部位。若裂缝宽度超出规范限值要求,应进行详细调查;如为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应对预应力锚头进行检查;对于拼装式预应力板梁和T梁,应对其横向连接缝进行检查;D、检查支座工作是否正常,有无错位、断裂及脱空等情况;E、墩台与基础的检查,包括是否滑动、开裂和下沉,墩台和帽梁有无混凝土剥落及钢筋锈蚀等情况;F、桥梁结构的检查,包括混凝土裂缝、渗水、露筋及钢筋锈蚀情况;G、桥面系构造的检查,包括桥面铺装、伸缩缝、人行道构件、桥面横纵坡顺适、排水构造物、桥上交通设施的检查;H、桥梁线型测量,应按相关规范设置永久观测点,以便今后观测;I、填写桥梁基本状况卡片,对竣工资料不

20、全或缺竣工资料的桥梁,通过现场调查完成桥梁基本状况卡片;并按要求现场校对公路桥梁、隧道的基本数据,并做好核对记录;J、检测中发现的桥梁病害应作出记录,重要病害应在现场作出标记,超标的裂缝应该设永久裂缝观测标记,以便以后观测;K、根据桥梁外观检查情况,分别计算出桥梁的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评分值以及全桥的评分值,明确划分其技术状态等级。表2-3桥梁基本状况卡片A.行政识别数据1路线编号2路线名称3路线等级4桥梁编号5桥梁名称6桥位桩号7功能类型8下穿通道名9下通道桩号10设计荷载11通行载重12弯斜坡度13桥面中铺装14管养单位15建成年限B,结构技术数据16桥长(m)17桥面总宽(m)1

21、8行车道宽(m)19桥面标高(m)20桥下净高(m)21桥上净高(m)22引道总宽(m)23引道路面宽(m)24弓1道线性上部结构25孔位下部结构29墩台0号桥台26形式30形式重力式27跨径(m)31材料石砌圬工28材料32基础形式扩大基础33伸缩缝类型34支座类型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36桥台护坡37护墩体38调治构造物39常水位40设计水位41历史洪水位C.档案资料(全、不全或无)42设计图纸43设计文件44施工文件45唆工图纸46验收文件47行政文件A48期检查报生告49特殊检测报告50历次维修资料51档案号52存档案53建档年/月D.最近技术状况评定5455565758596061

22、62检测年月定期或特殊检测全桥评定等级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经常保养小修处治对策下次检测年份E.修建工程记录6364656667686970717273施工日期修建类别修建原因工程范围工程费用(万元)经费来源质量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开工竣工74备注:专项检测要求对桥梁的梁体、墩柱、桥台、衬砌等主要构件进行专项检测,应包含以下工作内容:检测混凝土的强度、碳化深度;测量裂缝深度和宽度;探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根据桥梁外观检查结果对钢筋的锈蚀情况进行检测;检测不得对桥梁结构造成损坏,对桥梁混凝土及表面涂装必要的局部损坏,在检测结束后负责原样恢复。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检测方案及报告格式要求检

23、测方案及报告格式依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03)、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及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编制。编制要求如下:对每座受检测结构设施应分别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的用词、用语必须准确、明了,定性、定量确定;不得使用“大概”、“可能”、“基本”等不确定的词语。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工作内容(但不限于):(1)检测情况总体结论,根据BCI计算值明确划分技术状况等级;检测目的、依据、概述检测的一般情况、检查的组织、时间、背景和工作过程;典型缺损和病害的数码照片及说明,缺损状况的描述应尽量采用专业标

24、准术语,应说明缺损的部位、类型、性质、范围、数量和程度等;两张总体照片,一张正面照片,一张侧立面照片;对于无竣工图纸的设施,通过现成调查,应完成设施的平面图,立面图及结构简图,均应标注相关尺寸;结构专项检测的详细结果,需指明数量及测试部位;根据检测结果,对结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明确被检测桥梁的安全状态,若结构的安全状态不满足要求则需论证其合理的处理方式,并提出初步方案。递交的检测成果文件必须通过业主组织的专家评审会的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对检测报告进行修改后才能交付业主使用;检测单位提供的所有文件均应提供电子版(刻录制成光盘),其中文字采用Word格式、表格采用Excel格式、图形采用Aut

25、oCAD格式、数码照片采用jpg格式;本项目的一切技术资料成果检测单位不得对外公布。检测成果归业主所有,检测单位不得外传,也不得作盈利目的应用。应向招标人提交符合国家、省、市、专业部门有关规定的图纸、报告、档案资料(含其电子文档)。(12)在检测现场工作完成后,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交通过相关机构或专家评审会评审后,签署合格的所有桥梁隧道检测报告。(13)检测报告主要顺序1)结论、建议首页2)工程概况3)检测依据4)检测主要内容5)检测主要设备6)编号说明7)检测评估内容及结果8)结论与建议3桥梁检查方法桥梁定期检查,首先以外观检查为主,根据外观检查的结果对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

26、本次检查方法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外观检查方法,二是专项检测方法,检查方法如下:3.1桥梁几何尺寸测量桥梁结构几何尺寸检测主要包括结构总体和构件尺寸的测量和几何形态参数测量,以此检测桥梁的基本参数和调查恒载变异状况。采用实测的结构几何参数和调查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以计算当前结构在持久荷载下的内力和变位状况。桥梁总体尺寸的量测,主要包括桥梁长度、桥宽、跨径、净空;桥梁构件尺寸的量测,主要包括主要构件、次要构件的长度和截面尺寸;桥面铺装厚度测定;和过桥管线等其它附加荷载调查;桥梁长度和跨径在桥面上按桥轴线和上、下游边缘3条线进行测量;桥梁宽度沿桥纵向分断面采用钢尺分段测量的方法进行测量,

27、量测断面每跨不少于3个断面;构件长度与断面尺寸采用钢尺进行几何测量,对上部主要承重构件,量测断面单跨不得少于17个断面。对桥梁墩台等下部主要承重构件,量测断面以35个为宜。对于次要构件,量测断面不宜少于3个。桥面铺装厚度检测采用分断面布点钻芯量测,或采用雷达结合钻芯修正的方法测定。采用分断面布点钻芯量测时,量测断面宜布置在墩顶、跨中和L/4截面上,每截面布设3个钻孔点,分设在车行道的上下游边缘处。几何形态参数测量主要对桥面几何线形进行测量,以及墩台顶的水平变位测量、墩台顶面标高测量等。桥面结构纵向线形测量宜沿桥纵向分断面布设测点,分上、下游两条线,测量桥面纵向线形的测点宜布置在十六分点上。3.

28、2桥梁永久观测点设置设立永久性观测点,定期进行控制检测。控制检测的项目及永久性观测点见表3-1。表3-1桥梁永久性观测点和检测项目检测项目观测点1墩、台身的高程墩、台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2m)、桥台侧墙尾部顶面的上、下游各12点2墩、台身倾斜度墩、台身底部(距地面或常水位0.52m内)的上、下游两侧各12点3桥面高程沿行车道两边(靠缘石处),按每孔跨中、L/4、支点等不少于五个位置(10个点)。测点应固定于桥面板上4拱桥桥台水平位移拱座的上、下游两侧各1点桥梁永久性观测点的设置要牢固可靠,当永久控制测点与国家大地测量网联络有困难时,可建立相对独立的基准测量系统。特大桥、大桥、中桥桥墩(

29、台)旁,必要时可设置水尺或标志,以观测水位和冲刷情况。3.3桥梁线形测量(1)观测的目的桥梁在长期运营负荷作用下,加上车辆荷载种类繁多、环境温度的交替为数不多以及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高中生,将最终导致线形的改变。桥梁实际线形偏离设计理论线形,使结构内力重新分配,其偏离的程度和大小将直接影响桥梁各构件的受力,最终影响桥梁的运营安全。按规定及时观测桥梁线形,整理分析测试数据进而得到桥梁现阶段实际线形是,比照桥梁原设计线形以及历次桥梁线形成果,进一步计算分析桥梁结构内力的重分配情况以及桥梁线形的发展变化趋势,掌握桥梁的实际受力状况和变形情况,确保桥梁运营安全。(2)高程基准网布设原则及技术要求桥梁线形

30、观测采用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中的二级变形测量精度指标,线形观测中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大于0.5mm。按规范应布设3个以上水准基点。水准基点埋设于基岩或原土层中,经过实地踏勘,有条件时也可将水准基点设置在坚固的、永久性建筑物上。本项目中桥梁线形观测的水准基点应布置在桥压力影响范围以外的土质稳定地区,基准点离桥的距离不小于50m。止矽卜,在桥的附近位置34个工作基点。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测控网。测控网按城市测量规范中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采用蔡司DiNi12电子水准仪,视线长度450m,前后视距差41.0m,任一测站上前后视距累积差43.0m。(3)桥梁线形测点的布设横桥向布置原则:宜在桥面中心线

31、上布置线形点。条件不允许时须在桥面两侧沿纵桥向布置双排测点。顺桥向测点布置原则:沿桥梁纵向在每跨墩顶、1/4跨截面、跨中截面、3/4跨截面布置,依据桥梁跨度长短可适当加密测点。(4)桥梁线形测点的观测及数据处理依据相关规范要求对桥梁线形进行观测,计算分析得到当次测量的桥梁线形。对比历次桥梁线形观测结果及桥梁设计线形,分析得到桥梁线形的发展变化值,并预测桥梁线形下一阶段的变化趋势,及时报送业主单位。如遇紧急情况应及时上报业主,由业主第一时间组织相关方面专家研讨解决,从而确保桥梁运营安全。3.4外观检查桥梁外观检查必须接近结构物的表面,以目测为主,并应配备如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探查工具及现场的辅助

32、器材与设备等必要的量测仪器。发现病害辅以测量工具对病害的规模、程度进行测量、描述,通过桥梁外观表征出的病害分析判断桥梁的外观质量。桥梁外观质量检查方法见表3-2:表3-2梁外观检查方法检测部位所含构件辅助配套方法检测方法桥面系桥面铺装、桥头平顺、桥面横纵坡顺适、伸缩装置、排水系统、人行道、护栏、交通设施等检测人员在桥面直接进行检查以目测为主,并应配备如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激光测距仪、直尺、探查工具及现场的辅助器材与设备等必要的量测仪器。现场记录并手绘病害大小及分布图。上部结构拱桥:拱圈、拱上建筑立交桥:主梁、横向联系人行天桥:主梁车行桥梁:主梁、横向联系、预应力锚固区拱桥:租船靠近结构物立交桥

33、采用桥梁检测车和辅助活动脚手架,大型路灯检修车人行天桥:采用活动脚手架车行桥梁:采用脚手架及桥梁检测车下部支座、台帽盖梁、墩台目测进行检查目测或触探的方式进结构身、基础、耳背翼墙行检测附属构件交通信号、标识标牌、路灯、航空障碍灯、桥涵标、桥柱灯桥上避雷装、调治构造物搭设脚手架或路灯检修车目测、照相机、记录桥墩基础冲刷基础冲刷目测或租船触探检测记录,与设计、竣工资料对比分析桥位环境调查水文、地质变迁,构造物变化等,重点是桥位处的冲刷、人为挖方、泥石流、滑坡检测人员在桥梁周围环境直接进行检查目测、调查图3-1路灯车辅助检查图3-2路灯车辅助检查图3-3桥梁检测车辅助检查图3-4搭设脚手架辅助检查图

34、3-5人字梯辅助检查图3-6租船桥墩及基础检查(1)桥面系构造的检测:.桥面铺装层纵、横坡是否顺适,有无裂缝(龟裂、纵横裂缝)、坑槽、波浪、桥头跳车、防水层漏水。.伸缩缝是否有异常变形、破损、脱落、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人行道构件、栏杆、护栏有无撞坏、断裂、错位、缺件、剥落、锈蚀等。.桥面排水是否顺畅,泄水管是否完好、畅通,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是否影响桥下设施,锥坡有无冲蚀、塌陷。.桥上交通信号、标志、照明设施是否损坏、老化、失效,标线是否清晰。.桥上避雷装置是否完善,避雷系统性能是否良好。.桥上航空障碍灯、航道灯是否完好,能否保证正常照明。结构物内供养护检修的照明系统是否完好。.桥

35、上的路用通信、供电线路及设备是否完好。(2)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检测:.梁端头、底面是否损坏,箱形梁内是否有积水,通风是否良好。.混凝土有无裂缝、渗水、表面风化、剥落、露筋和钢筋锈蚀,龟裂现象。混凝土表面有无严重碳化。.预应力钢束锚固区段混凝土有无开裂,沿预应力筋的混凝土表面有无纵向裂缝。.梁(板)式结构的跨中、支点及变截面处,悬臂端牛腿或中间铰部位,刚构的固结处和桁架节点部位,混凝土是否开裂、缺损和出现钢筋锈蚀。.装配式梁桥应注意检查横向联结部位的缺损状况。(3)拱桥的检测:.主拱圈是否开裂。钢筋混凝土拱有无露筋、钢筋锈蚀。圬工拱桥砌块有无压碎、局部掉块,砌缝有无脱离或脱落、渗水,

36、表面有无苔藓、草木滋生,拱铰工作是否正常。腹拱的小拱有无较大的变形、开裂、错位,立墙或立柱有无倾斜、开裂。.拱上上下端、盖梁和横系梁的混凝土有无开裂、剥落、露筋和锈蚀。.拱的侧墙与主拱圈间有无脱落,侧墙有无鼓突变形、开裂,实腹拱拱上填料有无沉陷。肋拱桥的肋间横向联结是否开裂、表面剥落、钢筋外露、锈蚀等。(4)支座的检测:.支座组件是否完好、清洁,有无断裂、错位、脱空。.活动支座是否灵活,实际位移量是否正常,固定支座的锚销是否完好。.支承垫石是否有裂缝。.简易支座的油毡是否老化、破裂或失效。.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各夹层钢板之间的橡胶层外凸是否均匀。.四氟滑板支座

37、是否脏污、老化,四氟乙烯板是否完好,橡胶块是否滑出钢板。.盆式橡胶支座的固定螺栓是否剪断,螺母是否松动,钢盆外露部分是否锈蚀,防尘罩是否完好。.组合式钢支座是否干涩、锈蚀,固定支座的锚栓是否紧固,销板或销钉是否完好。.摆柱支座各组件相对位置是否准确,受力是否均匀。.辊轴支座的辊轴是否出现不允许的爬动、歪斜。摇轴支座是否倾斜。钢筋混凝土摆柱支座的柱体有无混凝土脱皮、开裂、露筋,钢筋及钢板有无锈蚀。(5)墩台与基础的检测:.墩台及基础有无滑动、倾斜、下沉或冻拔。.台背填土有无沉降或挤压隆起。.混凝土墩台及帽梁有无冻胀、风化、开裂、剥落、露筋等。.石砌墩台有无砌块断裂、通缝脱开、变形,砌体泄水孔是否

38、堵塞,防水层是否损坏。.墩台顶面是否清洁。.基础下是否发生不许可的冲刷或淘空现象,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侵蚀。桩基顶段在水位涨落、干湿交替变化处有无冲刷磨损、颈缩、露筋,有无环状冻裂,是否受到污水、咸水或生物的腐蚀。必要时对特大桥、大桥的深水基础应派潜水员潜水检查。.调治构造物是否完好,功能是否适用,桥位段河床是否有明显的冲淤或漂浮物堵塞现象。.桥梁检测中发现的各种缺损均在现场用油漆等将其范围及日期标记清楚。发现三类(或D级)以上桥梁及有严重缺损和难以判明损坏原因和程度的桥梁,作出影像记录,并附病害状况说明。桥梁外观检查:对桥梁的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掌握桥梁的工作状

39、态,外观检查框图见下图。图3-7桥梁外观检查桥面系检查检测内容见下表格。表3-3桥面系外观检查表检查部位检查内容桥面中铺装有无泛油、松散、破损、裂缝、壅包、高低不平现象桥面纵、横坡是否顺适防水层有无后期渗漏、有无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裂缝渗漏水;有无变形缝渗漏水排水设施桥面排水是否通畅,有无污水漫延泄水管布置是否恰当,有无破损、脱落、堵塞;饮水槽是否破损、堵塞;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伸缩缝是否贯通,有无堵塞、橡胶条损坏、钢板松动或断裂、螺栓松脱、失去伸缩功能等现象栏杆及护栏有无破损、缺失、裂缝、锈蚀等上部结构检查表3-4上部结构外观检查表检查部位检查内容跨中区域底板纵向、斜向裂缝腹板纵向、斜向裂

40、缝支座附近斜向剪切裂缝梁体渗水区域渗水、表面风化、保护层剥落,钢筋锈蚀;龟裂现象;表面严重碳化施工缺陷区混凝土破损、钢筋外露锈蚀预应力锚固区混凝土有无开裂,沿预应力筋的混凝土表面有无纵向裂缝下部结构检查下部结构外观检查内容表格见下表,病害示意图见下系列示意图。图3-8桥梁下部结构外观检查表3-6下部构造外观检查表检查部位检查内容墩台整体滑动、倾斜或下沉、网裂、竖向裂缝、水平裂缝墩台局部混凝土墩台及帽梁风化、开裂、剥落、露筋等墩台顶面清洁度;伸缩缝漏水墩台基础滑动、倾斜或下沉;许可范围外地冲刷或掏空现象;扩大地处的地基有无冲蚀表3-7桥梁支座外观检查表检查类别检查内容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

41、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各夹层钢板之间的橡胶层外凸是否均匀支座组件是否完好、清洁,有无断裂、错位、脱开支承垫石是否有裂缝表3-8桥墩重点检查部位结构形式重点部位(加。处)备注单独桥墩111支座底板T形桥墩支座底板悬臂根部II形桥墩i-UU21=11=)支座底板悬臂根部单悬臂梁式桥墩支座底板悬臂根部(上悬臂、下悬臂)角隅部Y形桥墩1/、3:Z向11支座底板混凝土接缝处Y形交接处单悬臂梁式框架桥墩支座底板悬臂根部混凝土接缝处角隅部框架式桥墩1_2121-2:(2口1c=iE支座底部角隅部双柱式桥墩支座底部盖梁底跨中心悬臂根部墩柱表面上承式2.4174主拱圈拱上填料拱上填料拱脚(3)附属设施对桥梁

42、的附属设施进行外观检查,检查表格见下表。表3-9桥梁附属结构检查内容表格检查部位检查内容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照明设施是否损坏、老化、失效,是否需要更换桥上避雷装置是否完善,避雷系统性能是否良好桥上的路用通信、供电线路及设备是否完好对桥梁的附属构件、调治构造物进行外观检查,具体内容见下:检查交通信号、标识标牌、路灯等照明设施是否老化、失效,标线是否清晰。桥上避雷装置是否完善,避雷系统性能是否良好。过桥管线等设施是否老化、损坏。3.5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桥梁技术状况评定参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H21-2011)相关条文规定进行。3.5.1桥梁构件的技术状况评分桥梁构件的技术状况评分按

43、下式进行计算:当x=1时,当X21时,(其中二)当=100时,式中:上部结构第类部件构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下部结构第类部件构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桥面系第类部件构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引入的变量;部件类别,例如表示上部承重构件、支座、桥墩等;第类部件构件的第类检测指标。第类部件构件的第类检测指标的扣分值。3.5.2桥梁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分桥梁部件的技术状况评分按下式进行计算:或式中:一一上部结构第类部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当上部结构中的主要部件某一构件评分值在区间时,其相应的部件评分值=;上部结构第类部件各构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为0100分;下部结构第类部件的得分,值域

44、为0100分;当下部结构中的主要部件某一构件评分值在区间时,其相应的部件评分值=;下部结构第类部件各构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为0100分;桥面系第类部件的得分,值域为0100分;桥面系第类部件各构件的得分平均值,值域为0100分;上部结构第类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下部结构第类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桥面系第类部件中分值最低的构件得分值;随构件的数量而变的系数。3.5.3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面系的技术状况评分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桥面系的技术状况评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桥梁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桥梁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值

45、域为0100分;上部构件(下部构件或桥面系)的部件种类数;第类部件的权重。3.5.4桥梁技术状况综合评定全桥总体技术状况等级评定,采用考虑桥梁各部件权重的综合评定方法。以“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口”表示全桥结构的技术状况:式中:桥梁上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桥面系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桥梁下部结构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桥面系在全桥中的权重;上部结构在全桥中的权重;下部结构在全桥中的权重;Dr桥梁总体技术状况评分,值域为0100分。按Dr对全桥结构技术状况进行分类:一类:100Dr95二类:95Dr80三类:80Dr60四类:60Dr40五类:40Dr03.5.5

46、直接评定在桥梁技术状况评价当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整座桥应评为5类桥。(1)上部结构有落梁;或梁、板断裂现象。(2)梁式桥上部承重构件控制截面出现全截面开裂;或组合结构上部承重构件结合面开裂贯通,造成截面组合作用严重降低。(3)梁式桥上部承重构件有严重的异常位移,存在失稳现象。(4)结构出现明显的永久变形,变形大于规范值。(5)关键部位混凝土出现压碎或杆件失稳倾向;或桥面板出现严重塌陷。(6)拱式桥拱脚严重错台、位移,造成拱顶挠度大于限值;或拱圈严重变形。(7)圬工拱桥拱圈大范围砌体断裂,脱落现象严重。(8)腹拱、侧墙、立墙或立柱产生破坏造成桥面板严重塌落。(9)系杆或吊杆出现严重锈蚀或断裂现

47、象。(10)悬索桥主缆或多根吊索出现严重锈蚀、断丝。(11)斜拉桥拉索钢丝出现严重锈蚀、断丝,主梁出现严重变形。(12)扩大基础冲刷深度大于设计值,冲空面积达20%以上。(13)桥墩(桥台或基础)不稳定,出现严重滑动、下沉、位移、倾斜等现象。(14)悬索桥、斜拉桥索塔基础出现严重沉降或位移;或悬索桥锚碇有水平位移或沉降。3.6桥梁专项检测对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构件通过专项检测获取桥梁混凝土强度、碳化深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锈蚀程度、裂缝深度与宽度等数据;对钢结构的主要构件通过专项检测获取桥梁表面涂层厚度、焊缝作无损探伤等数据,并对典型裂缝深度进行裂缝深度测量,专项检测的方法见表3-10。表3-1

48、0专项检测方法检测内容检测方法主要仪器设备混凝土强度采用回弹的方法对桥梁构件进行强度检测回弹仪碳化深度酸碱指示剂喷在混凝土的新鲜破损面,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量测值准确至毫米。酚酞试剂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用钢筋磁感仪对测试位置的钢筋位置、护层厚度进行测试钢筋磁感仪钢筋锈蚀采用半电池电位法进行钢筋锈蚀检测钢筋锈蚀仪裂缝深度采用超声波的方法对裂缝深度进行检测裂缝综合测试仪钢结构涂层厚度测定用电磁感应对涂层厚度进行测试涂层测厚仪钢结构缺陷检采用超声波的方法对钢结构缺陷进行检测钢结构超声波探查伤仪图3-9路灯车辅助检查图3-10路灯车辅助检查图3-11桥梁检测车辅助检查图3-1

49、2搭设脚手架辅助检查图3-13人字梯辅助检查图3-14租船桥墩及基础检查图3-15人行天桥活动脚手架辅助检查3.6.1混凝土强度及碳化深度检测采用回弹的方法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如下:(1)适用范围下列情况下,不宜应用回弹法检测结构混凝土强度:遭受冻害、化学腐蚀、火灾、高温损伤的混凝土;2)被测构件厚度小于10cm;结构表面温度低于-4或高于60;其它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2)技术要求及测区选择1)按构件检测方式检测时,每一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应少于10个;b对某一方向尺寸小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小于0.3m的构件,其测区

50、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6个;c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d测区距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e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且应均匀分布;f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按部位检测方式检测时,每一部位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一部位的测区数不应少于6个;b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0.4m以内;c测区距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4m,且不宜小于0.2m;d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且应均匀分布,并应避开预埋件。混凝土检测面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涂层以及蜂窝、麻面,必要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

51、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和外观质量情况。(3)回弹测量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数不应少于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级差大于2.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碳化深度值的每一测孔测量值应不少于3个,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至0.5mm

52、。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将余下的10个回弹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Rm测区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i第i个测点的回弹值。非水平状态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进行修正:式中Rm.非水平状态检测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按下表采用;a.表3-11非水平状态检测时回弹值修正值表测试角度a+90。+60+45+30-30-45-60-9020-6.0-5.0-4.0-3.0+2.5+3.0+3.5+4.030-5.0-4.0-3.5-2.5+2.0+2.5+3.0+3.540-4.0-3.5-3.0-2.

53、0+1.5+2.0+2.5+3.050-3.5-3.0-2.5-1.5+1.0+1.5+2.0+2.51、表中修正值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至1;备注2、Rma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顶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列公式修正:RmRm=Rtm+RtaRm=Rbm+Rb式中Rtm、Rbm-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精确至0.1;Rta、Rba-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应按下表采用。表3-12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表混凝土浇注表面混凝土浇注底面20+2.5-3.025+2.0-2.5301.5-2.035+1.0-1.

54、540+0.5-1.0455000-0.50备注1、表中修正值可用内插法求得,精确到.1;2、Rtm、Rbm小于20或大于50时,均分别按20或50查表;3、混凝土浇筑表面为一般原浆抹面;4、表列修正值为底面和侧面采用同一类模板在正常浇筑情况下的修正值。结构或构件第i个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所求得的平均回弹值(Rm)及平均碳化深度值()按统一测强曲线换算得出。结构或构件或关键控制部位的测区混凝土换算强度平均值,可根据各测区的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计算。当测区数为10个及以上时,应计算强度标准差。平均值及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一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精确至0.1MPa;结构或

55、构件或关键控制部位的测区数;一测贬混凝土换算强度值的标准差,精确至0.01MPa;结构或构件或关键部位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u,e应按下列公式确定: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少于10个时:fcu,e=fccu,min式中:fccu,min结构或构件中或关键控制部位最小的测区混凝土换算强度值。当该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强度值中出现小于10.0MPa时:fcu,e=10.0Mpa当该结构或构件测区数不少于10个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当结构或构件或关键控制部位的测区数大于10个时,但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标准差过大(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或等于C30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30时,)时,则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fc

56、cu,e可按下式计算:fccu,e=fccu,min(4)碳化测试方法:测区及测孔布置测区应包括锈蚀电位测量结果有代表性的区域,也能反映不同条件及不同混凝土质量的部位,结构外侧面应布置测区。测区数不应小于3个,测区应均匀布置。每一测区应布置三个测孔,三个测孔应呈“品”字排列,孔距根据构件尺寸大小确定,但应大于2倍孔径。测孔距构件边角的距离应大于2.5倍保护层厚度。)检测方法与结果分析1)检测方法:一般使用酸碱指示剂喷在混凝土的新鲜破损面,根据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可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量测值准确至毫米。2)检测步骤及操作过程:配制指示剂(酚酞试剂):75%的酒精溶液与白色酚酞粉末配置成酚酞浓度为

57、12%的酚酞溶剂,装入喷雾器备用。溶剂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用装有20mm直径钻头的冲击钻在测点位置钻孔。成孔后用圆形毛刷将孔中碎屑、粉末清除,并用皮老虎吹净,露出混凝土新茬。将酚酞指示剂喷到测孔壁上。待酚酞指示剂变色后,用测深卡尺测量混凝土表面至酚酞变色交界处的深度,准确至1mm。酚酞指示剂从无色变为紫色时混凝土未碳化,酚酞指示剂未改变颜色处的混凝土已经碳化。将测区、测孔统一编号,并画出示意图,标上测量结果。测量值的整理应列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3)混凝土碳化深度对钢筋锈蚀影响的评定,可取构件的碳化深度平均值与该类构件保护层厚度平均值之比,并考虑其离散情况,参考下表对单个构件进行评定。表3

58、-13混凝土碳化深度对钢筋锈蚀影响的评定标准混凝土碳化影响程度轻微不确定有影响大很大碳化层深度/保护层厚度1*11*注:*构件全部实测比值均小于1;*构件全部实测比值均大于1。3.6.2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1)测区布置及测点要求混凝土结构钢筋分布状况调查的范围,应为主要承重构件或承重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或钢筋锈蚀电位测试结果表明钢筋可能锈蚀活化的部位,以及根据结构检算及其它检测需要确定的部位。测区布置原则按单个构件检测时,应根据尺寸大小,在构件上均匀布置测区,每个构件上的测区数不应少于3个;对于最大尺寸大于5m的构件,应适当增加测区数量;测区应均匀分布,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小于2m;测区

59、表面应清洁、平整、避开接缝、蜂窝、麻面、预埋件等部位。测区应注明编号,并记录测区位置和外观情况。测点数量及要求:对构件上每一测区应检测不少于10个测点;测点间距应小于保护层测试仪传感器长度。对某一类构件的检测,可采取抽样的方法,抽样数不少于同类构件数的30%,且不少于3件,每个构件测区布置按单个构件要求进行。对结构整体的检测,可先按构件类型分类,再按类型进行检测。(2)测试测试前应了解有关图纸资料,以确定钢筋的种类和直径。将传感器置于钢筋所在位置正上方,并左右稍稍移动,读取仪器显示最小值即为该处保护层厚度;每一测点值宜读取23次稳定读数,取其平均值,准确至1mm;应避免在钢筋交叉位置进行测量。

60、对于缺少资料,无法确定钢筋直径的构件,应首先测量钢筋直径。对钢筋直径的测量宜采用510次测读,剔除异常数据,求其平均值的测量方法。(3)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评定混凝土保护层为钢筋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必要的保护层厚度能够推迟环境中的水汽、有害离子等扩散到钢筋表面的时间以及因混凝土碳化使钢筋失去碱性保护的时间,因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其分布均匀性是影响结构钢筋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每一测量部位,可按下述方式来评判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对结构钢筋耐久性的影响。首先根据某一测量部位各测点混凝土厚度实测值,按下式求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平均值(精确至0.1mm)。(式1-1)式中:Dni为结构或构件测量部位测点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