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完整版课件_第1页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完整版课件_第2页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完整版课件_第3页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完整版课件_第4页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田纳西水利工程29—33经济危机供过于求股市慌业败人伤广长强经济政治国关恶罗斯凯思齐上场罗斯福新政银行货币复信誉产量价格钱不低减地减产收剩品以工代赈有法依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自学提纲1、掌握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的措施2、理解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3、了解福利国家的出现分工协作【请思考】材料中反映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有哪些?

材料一: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和个人国民收入10年内增长1倍,并制定了配套措施,鼓舞了人心。1967年提前完成,1968年经济超过西德,跃居资本主义国家第二位。

材料三:日本国有铁道员工曾高达36万,累计亏损达1万亿元,1987年实行民营化后,员工减少,很快扭亏为盈。

材料二:发达国家中,美国的政府采购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最高,1960.1970.1980年分别19.8%、22.3%和20.8%,其中大部分为军事订货,为生产提供了最大的稳定市场。拓展运用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一、国家干预经济1、原因①教训:30年代大危机②理论:凯恩斯主义③实践: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经验④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生产力⑤必要:二战对经济的破坏2、措施:

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③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支出采购税收)3、评价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弊:①经营不善,效益低下②政府财政赤字,干预和调节能力下降。归纳梳理戴高乐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A.戴高乐看到了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B.戴高乐的言论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内涵C.戴高乐主张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D.戴高乐主张加强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

c考考你新中间阶层阶级概念淡化“经营者革命”社会矛盾缓和工人老板(技术管理人员、第三产业人员、白领工人)拓展运用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1、人民资本主义:含义:股票分散化背景:①生产力发展②企业规模大③股份公司增加评价:①作用: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资金②实质:决定权在大股东2、经营者革命:含义: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评价:①提高管理水平②改变社会阶层构成(中间阶层)归纳梳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却日趋复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福利国家的出现B国有化的推行C经营者革命D世界市场的形成c考考你

材料: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请思考】

材料反映了福利制度的哪些弊端?拓展运用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内容:种类与来源

2、特点:①权利②立法保障③种类多

3、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

4、评价:

作用:①低收入阶层生活保障

②缓和矛盾

③扩大消费弊端:①财政赤字

②降低工作积极性

归纳梳理刺激消费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下列措施直接有利于扩大社会消费的是(

)A.福利国家制度

B.国家资本主义

C.人民资本主义

D.经营者革命A考考你

我们国家的经济调整使资本主义制度成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制度?你说是吗?合作探究:认识经济调整认识:1、调整是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调节和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虽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但有积极意义,使资本主义在其内部矛盾这些作用下不断进行自我扬弃。2)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只能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不能根本解决矛盾

黄金时代拓展运用调整的结果1、20世纪50—6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表现:①经济飞速发展②社会稳定和谐2、1973年以后:经济“滞胀”对策:①减少国家干预,②出售部分国企,③削减社会福利归纳梳理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国家大力干预企业自我调整“黄金时代”“滞胀”时期调整的方式调整的原因国有化制定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调节小结结果建立福利制度“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减少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一、原因1、教训:30年代危机

2、理论:凯恩斯主义3、实践: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经验4、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生产力5、必要:恢复二战后的经济二、方式(一)国家:干预经济和分配

干预经济:措施评价干预分配:福利制度:内容特点实质评价:(二)企业1、人民资本主义:含义背景评价2、经营者革命:原因含义评价三、结果1、20世纪50—6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

2、1973年以后:经济“滞胀”及对策:四、认识:综合检测1、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反法西斯战争已接近胜利B工党提出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C人们担心丘吉尔反苏导致战争再起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B2、“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指导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推行私有化③缩小福利国家规模④增加政府公共开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A3、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在此期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文中第二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②股份企业的扩大③“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D《好了歌》记忆提升三斯三工不战好建国企定计划干预生产分配了企业股份规模好管理专股票散福利国家烦恼了一、原因1、教训:30年代大危机2、理论:凯恩斯主义3、实践:罗斯福新政和苏联经验4、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生产力5、必要:恢复二战破坏的经济二、方式(一)国家:干预经济和分配1、措施:①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②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③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支出采购税收)④国家干预分配:福利制度:内容:种类与来源特点:①权利②立法保障③种类多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评价:作用:①低收入阶层生活保障②缓和矛盾③扩大消费弊端:①财政赤字②降低工作积极性2、评价利: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弊:①经营不善,效益低下②政府财政赤字,干预和调节能力下降。(二)企业1、人民资本主义:含义:股票分散化背景:①生产力发展②企业规模大③股份公司增加评价:①作用: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资金(资本社会化)②实质:决定权在大股东2、经营者革命: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含义:由专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