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周邦彦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内容提要】周邦彦词在当时及后代皆传播极广,影响甚大。传播是周词走向受众和读者从而实现其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周邦彦的词史地位也主要是在传播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确立和凝定的。首先,歌妓演唱将周词广泛地推向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动态方式和综合效应到达周词传播的最正确状态;其次,个人专集的编刻印行那么主要使周词进一步走近士大夫文人的消费领域,以案头读本和创作范本突出了周词传播的文学功能和整体效应;其三,历代选本的编选那么不仅挑选出周词的名篇佳作,而且在没有歌唱的时代实现着周词更广泛更普及的传播工作。【关键词】周邦彦周词传播歌唱别集选本周邦彦是两宋“十大词人〞之一。他精通音乐,工于词律,熟悉词体,讲究词艺,在两宋词人中以格律和本色而擅胜。他不仅留下了186首词作,在两宋近1500位词人中创作数量排名第21位,而且他的词在当时及后代都广为流传,影响极为深远。周邦彦在生前已显词名,但他的词史地位那么主要是在后世凝定的。传播是周词走向受众和读者从而实现其艺术生命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即尝试对周邦彦词的传播做一番粗略的考察与描绘,并借此管窥周邦彦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一宋代歌妓的演唱传播:显示了周词的当行本色周邦彦〔1056—1121〕生活的年代,处于北宋王朝的后期。此期北宋的社会政治虽日趋腐败,而城市经济却畸形繁荣,社会上的享乐风气也因此愈演愈烈。作为封建社会制度的补充,此时的歌妓不仅从数量上大增,而且在制度上更加完善,朝廷及地方州府有官妓,士大夫官员蓄家妓,而散落于青楼瓦巷的市井歌妓更是不可遍数。歌妓的繁衍使得歌词作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大,文人与歌妓的交往更加亲密,因此成为宋词繁荣的渊薮之一和宋词传播的一个重要媒介。周邦彦的词在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产生出来之后,歌妓往往作为其“第一读者〞,其词的传播与承受也由此开场。周邦彦出生在繁华的钱塘,一生“风流自命〞①,?宋史·文苑传?称周邦彦“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宋人的笔记小说中,记载与周邦彦交往的歌妓即有李师师、岳楚云等人,而周邦彦词作中也多涉及“小曲幽坊〞、“坊陌人家〞一类的环境描写以及“秋娘〞、“萧娘〞一类的人物形象,说明周邦彦有过较多的冶游狭斜的生活体验及其与歌妓的亲密交往。而将周邦彦与歌妓严密联络在一起的重要纽带,那么是周邦彦出色的音乐修养与创作歌词的才能。?宋史·文苑传?称周邦彦“好音乐,能自度曲,制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南宋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下那么赞周邦彦“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贵人学士、市儇妓女知美成词为得意〞。又南宋刘肃?陈元龙详注周美成片玉集序?亦谓周词“酒筵歌席,率知崇爱〞。可见周邦彦是以他的音乐才能和歌词艺术赢得歌妓们的喜欢的。活泼于市井民间寄身于歌楼舞榭的歌妓们为了更好地生存,除了要求色艺俱佳外,还需要有好的歌词来供她们演唱,这就需要一个既懂音乐又擅作词的多面手来为她们作词,周邦彦正是她们心目中最适宜的人眩此外,周邦彦积年宦海飘零,其与歌妓的交往,除了音乐与文学上的互相关联之外,更多了一层遭遇与情感上的互相认同。周邦彦以其特有的音乐与文学双胜的艺术才能,制作了大量“律最精审〞的词作,同时也为自己的词作赢得了一批重要的传播与承受者——歌妓。据南宋张端义?贵耳集?下卷记载:“道君幸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略〕。李师师因歌此词,道君问谁作,师师奏云‘周邦彦词’。〞随后,?贵耳集?又记载周邦彦因此词得罪徽宗皇帝而被贬出国门,李师师前往送别,周邦彦作?兰陵王?〔柳阴直〕一词赠之。师师又于徽宗前歌此词,“曲终,道君大喜,复召为大晟乐正〞。这一记载,近人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中已辨其伪,然而由此我们却可以获知,周邦彦的?少年游?、?兰陵王?二词可能因京师名妓李师师的演唱而广为流传,甚至传入宫掖之中,入于皇帝之耳。这些杂史笔记的记载虽不是信史,但绝非无中生有,在这些本领或故事背后,应该是有着周邦彦与歌妓交往的某些真实事实存在的。详细的细节我们用不着去深究,给我们启示的是这些歌妓对周邦彦词的传播所起到的作用。歌妓对周邦彦词的演唱,使得周词以一种文学、音乐与歌舞的艺术整合方式进展着动态的传播,在歌楼舞榭、勾栏瓦舍、幽坊曲巷、尊前月下这些娱乐休闲的场所和环境里,极大地扩大和丰富了周邦彦词的传播空间。歌妓集欣赏者与传播者于一体,以轻歌曼舞的方式活化了周邦彦词的存在方式,使得欣赏者能以一种艺术整合的方式进展审美承受。周邦彦去世以后,歌妓对其词的传唱并未停顿。据毛幵?樵隐笔录?云:“绍兴初,都下盛行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渭城三叠’。……其谱传自赵忠简家。忠简于建炎丁未九日南渡,泊舟仪真江口,遇宣和大晟乐府协律郎某,叩获九重故谱,因令家妓习之,遂流传于外。〞楼钥?清真先生文集序?云:“公之殁后,距今八十余载,世之能诵公赋者盖寡,而乐府之词盛行,莫知公为何等人也。〞强焕?题周美成词?云:“及乎暇日沉着,式燕嘉宾,歌者在上,果以公之词为首唱,夫然后知邑人爱其词,乃所以不忘其政也。〞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六云:“嘉定更未……外间盛唱?烛影摇红?词……‘几回见了,见了还休,争如不见。’〞从这些南宋人的杂史笔记和有关周邦彦词的题记中可以看出,周邦彦词在南宋时期仍然不绝于歌者,不仅是周邦彦曾经为官的溧水县“邑人爱其词〞,“歌者在上,果以公之词为首唱〞,而且是随着大晟乐府官员的流落江南和“九重故谱〞的传习民间,周邦彦词在南宋时期又掀起了一个“都下盛行〞、“西楼南瓦皆歌之〞的歌唱传播的小高潮。此外,我们从一些南宋著名词人的创作中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形。如吴文英?惜黄花慢?词序云:“吴江夜泊惜别,邦人赵簿携妓侑尊,连歌数阕,皆清真词。〞又如张炎?国香?词序云:“沈梅娇,杭妓也,忽于京都见之,把酒相劳苦,犹能歌清真?意难忘?、?台城路?二曲。〞又其?意难忘?词序云:“中吴乐氏号秀卿,乐部中之翘楚者,歌美成曲,得其音旨,余每听辄爱叹不能已,因赋此以赠。〞又如刘辰翁?大圣乐?词云:“伤心处,斜阳巷陌,人唱?西河?。〞可见直至宋末元初,一些著名歌妓“犹能歌清真?意难忘?、?台城路?〞等名曲、“歌美成曲,得其音旨〞,甚至是在“斜阳巷陌〞的市井民间也仍然能听到“人唱?西河?〞的歌声。宋王室南渡以后,歌词乐谱多毁于战火,而且南宋末年,文人词已逐渐脱离歌唱系统而走向案头化,市井之中多取教坊乐工之词演唱,然而,周邦彦之词仍能借助于歌妓的演唱而脍炙人口,这既显示了他出色的音乐文学才能和艺术成就,也与歌妓的大力传播密不可分。今人龙沐勋论清真词曾云“至其流播歌者之口,亦较其他作家为最久长〞②,即指出了周词传播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二清真词集的编刻传播:突出了周词的文学成就歌唱传播是词体文学区别于以文本传播为主的传统诗文等文学形式的一大特色,而周邦彦又因为其精擅音律的才艺和成就,从而使得清真词比之一般文人词在歌唱传播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因此周词能借助于歌妓的歌唱传播而风行于从北宋后期直至宋末元初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但是,周邦彦词的传播也同样很好地运用了文本传播这一重要方式,不仅与周词的歌唱传播相伴而行,而且在周词已不能歌唱的时代更充分更长久地发挥了它的传播功能,更有力地凸现出周词的格律特征和文学成就。别集〔即个人专集〕的编辑既是衡量一个作家创作成就的指标之一,也是在传媒手段还不够兴旺的古代社会中个体作家文学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周邦彦不仅有自己词专集的编辑刻印,而且在历代有多种版本流行和传世。据统计,周邦彦以现存28种词集版本的数量而名列两宋词人词集版本排行榜的第4位③。周邦彦词集的编辑和刻印,大致是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期。?宋史·艺文志?著录?清真集?11卷,?攻媿集?及?郡斋读书志?著录?清真先生文集?24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清真杂著?3卷,这三种周邦彦的著作今皆散佚不传。据宋人记载,以上三种周集中皆附有长短句的歌词作品在内,大概是后来编刻和流行的?清真词?的源头和祖本所在。今可考周词最早的别行单刻的专集之本,当为南宋绍兴年间出现的?清真诗余?。?景定严州续志?载州校书板“有?清真集?,复有?诗余?是也〞。南宋黄升?花庵词逊即据此本选录周词。?清真诗余?今佚,收词假设干首已不可详考,今人钱鸿瑛等据南宋黄升?花庵词逊所选清真词及方千里、杨泽民等所和清真词,推测约为90余首④。这大概是南宋以来所流行的各种“不满百阕〞的周邦彦词集的另一祖本。此后,整个南宋时代各种版本的周邦彦词集大量编刻和流行,数量之多、流行之广、影响之大,在两宋词人中极为少见。据今人考证,整个南宋约有十数种周邦彦词集在流传。现列表如下:表1宋代周邦彦词集版本一览表转贴于论文联盟.ll.表1共列12种宋代编刻和流行的周邦彦词集版本,虽然有些已经散佚不传,但大多见诸于宋代文献的著录,应该是真实可信的。这些周词版本,从收词数量上大致可分为90余首、120余首、180余首三个系统;从词集名称来看,大致又分为以“清真诗余〞〔“清真词〞、“清真集〞〕、“周美成词〞〔“美成长短句〞〕、“片玉集〞命名的三个系列;此外,还有合集本〔如?三英集?〕、“圈法〞本〔如?圈法周美成词?〕、“详注〞本〔如曹杓注本、陈元龙注本〕、“集解〞本〔如?周词集解?〕等多种形式。假如说,宋人注宋词者非止周词一家的话,那么,多家注周词且出现“圈法〞本、“详注〞本、“集解〞本,那么是两宋词人别集中所罕见的。其中有两种版本尤其值得注意:一是“圈法〞本。据宋末张炎?词源?卷下记载:“近代杨守斋精于琴,故深知音律,有?圈法周美成词?。〞清郑文焯?词源律?曰:“玉田?词源?言杨守斋有?圈法美成词?,盖取词中字句融入声谱,一一点定,如?白石歌曲?之旁谱,特于其拍顿加以墨围,故云圈法耳。〞这种注重“音律〞和“声谱〞的“圈法〞方式不仅显示了周邦彦词音律精审的艺术特征和创作成就,而且也以其独特的方式为周邦彦词集的传播增添了一分兴趣性和吸引力。二是?三英集?中的?和清真词?。据明毛晋?和清真词跋?云:“美成当徽庙时提举大晟乐府,每制一词,名流辄依律赓唱,独东楚方千里、乐安杨泽民有?和清真全词?各一卷,或合为?三英集?行世。〞今存方千里?和清真词?凡93首,杨泽民?和清真词?凡92首。方、杨各有?和清真词?,且数量皆多达90余首,可能即是依南宋时流行的周邦彦词集而追和的。此外,南宋陈允平有?西麓继周集?,不仅以“继周〞命名词集,而且所收123首词作中追和清真词韵者凡121首。这种依词集而逐首追和的创作在宋代词人中可谓绝无仅有,它一方面说明了周词在南宋极为流行的情形,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周邦彦词格律精审的典范意义及其在宋代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周邦彦词集在元、明、清各代皆有多种版本在继续传播。据今人研究和统计,元、明、清各代至近现代编刻流行的周邦彦词集亦达20余种之多。现列表如下:表2元、明、清及近现代周邦彦主要词集版本一览表表2所列元、明、清至近现代各种周邦彦词集版本共计25种,此外当代词学研究家整理编著的周邦彦词集,还有吴那么虞校编的?清真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蒋哲伦校编的?周邦彦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罗忼烈编著的?周邦彦清真集笺?等多种。周邦彦词集版本系统虽然在宋代显得较为复杂,但大致以陈元龙详注本最为可靠,以强焕所序的溧水刊本最为完备。所以元、明以来的各种周邦彦词集便大多是在宋代陈注本、强焕本的根底上整理而成,或翻刻,或影印,或增删,或校批,或笺注,或考订,尤其是在辑佚、校勘、考订等方面成果最为显著,不仅使得周邦彦的词作数量逐渐增多、作品的真实性大大加强,而且这些经过整理的周邦彦词集的编刻和出版,也为周邦彦词的广泛传播做出了应有的奉献,使周邦彦词的创作成就得到了更为整体而完备的呈现。三历代选本的编选传播:凝定了周词的历史地位“词选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南宋以前,它主要作为唱本为社会所消费。南宋以后,逐渐转为读本被社会消费。……词选是一种特殊的言论形式,在保存历史的同时,它还执行淘汰的任务。词选适应某种时代审美潮流和社会需要而产生,操选政者事实上扮演了社会言论化身的角色。……词选还是一种创作。任何词选都或多或少带有编选者的主观成分,具有自己的个性。〞⑤这段有关词集选本作用和意义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考察周邦彦词传播的一个新视角。周邦彦在走向宋词大师的历程中,历代的词集选本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今存宋词选本中,除?绝妙好词?主要选录南宋中后期词作之外,其他5种词选都选录了周邦彦的词作。现列表如下:表3宋代主要词选选录周邦彦词一览表?梅苑?专收唐宋以来咏梅词凡400余首,其中收周邦彦咏梅词共4首,即?花犯?〔粉墙低〕、?金盏倒垂莲?〔依约疏林〕、?梅香慢?〔高阁寒侵〕、?一马索?〔晓窗明庭〕。?梅苑序?称:“屈原制骚或列芳草,今之所记,盖同一揆。〞将咏梅词与屈原咏芳草并举,说明了词选家选词的高雅风格,这与北宋后期日趋尚雅的社会审美风气有关。?乐府雅词?、?阳春白雪?等几部词选,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士大夫文人阶层的尚雅倾向。?阳春白雪?固然从词选名称上即与“下里巴人〞的俗词划出了明晰的分界限,而?乐府雅词?那么不仅在词选名称上更直接地标举“雅词〞,而且在自序中也明确表达了摒弃“谐谑〞“艳曲〞的思想。至于黄升的?花庵词逊,虽仅以“绝妙〞命名,但编选者“雅意读书〞,时人“以泉石清士目之〞⑥,其选词旨趣亦可得而知。在这几部以“雅正〞为审美主旨的宋人选宋词的词集中,都大量入选了周邦彦的词作。?乐府雅词?上、中、下3卷选录34位词人共768首词作〔含无名氏26首〕,人均入选22首,而选周邦彦词29首;又?拾遗?2卷共收词171首,大多未题作者,其中有4首题作周邦彦词。总计?乐府雅词?共选录周邦彦词达33首之多,已大大超出该选本人均选录篇数。?花庵词逊共选录唐宋词人223家凡1285首词作,人均入选5.7首,其中选录周邦彦词17首,超出人均入选篇数近两倍。?阳春白雪?共选录两宋词人231家凡671首词作〔其中含无名氏词18首〕,人均入选2.9首,而选录周邦彦词20首,亦远远超出人均入选篇数。通过考察这些以“雅词〞相标榜的宋代文人词选选录周邦彦词的情况,可以看出,周邦彦词因符合“雅正〞之旨而颇受宋人选宋词的青睐,而这几部宋代词选对推动清真词在南宋社会尤其是在文人阶层中的传播,无疑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至于?草堂诗余?本来是出自南宋坊间的一部通选唐宋词而以宋词为主的选本,大致是一部以应歌为主而带有普及性的选本,因此在南宋以来极为流行,后经文人屡次修订或改编,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草堂〞版本系列。此据明洪武遵正堂刻本,题“何士信〞编眩该集选录周邦彦词凡57首,其入选数量不仅超出上述尚雅词选入选周词的一倍左右,而且也大大超出该选本一同入选的秦观〔25首〕、苏轼〔21首〕、柳永〔18首〕等其他重要词人的词作数量。假如说,?乐府雅词?等选本选录周邦彦词主要偏于“雅正〞一路,在周词中挑选出一批符合“雅正〞风旨的精品,那么,?草堂诗余?那么进一步扩大了选录周词的范围,推介出一批音律和谐便于歌唱而又雅俗共赏的清真词,为周邦彦词在市井民间以及一般文人阶层中的普及和流行做出了极大的奉献。转贴于论文联盟.ll.元、明以来,词的创作虽不断走向衰落,但对唐宋词的传播和承受却没有停顿。尤其是明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开展加速,活字印刷术的广泛运用,书坊商人的大批涌现,使得文学传播的速度和幅度也得以加快和扩大,这自然有利于已不能歌唱的词体文学以书面文学形式来传播。明代书坊商人受经济利益的刺激和驱使,大量编辑和刻印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词集选本,而成书于宋代坊间以通俗普及而著称的?草堂诗余?也就格外流行。对此,明末著名藏书家兼“出版商〞毛晋在?草堂诗余跋?中曾如此描绘和感慨:“宋元间词林选几屈百指,惟?草堂?一编,奔驰几百年来,凡歌栏酒榭丝而竹之者,无不拊髀雀跃;及至寒窗腐儒,挑灯闲看,亦未尝欠伸鱼睨,不知何以动人一至此也!〞受这种承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导引,明代社会人众和文人阶层对?草堂诗余?的消费需求急剧上升,于是各种?草堂诗余?选本蜂拥而起,对?草堂诗余?的增修、重刻、类编、续选等一系列活动异常热闹。周邦彦词也借助这股“草堂热〞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此外,明代其他系列的各种词选在选录和传播周邦彦词方面也各有奉献。兹选取明代?草堂诗余?几种主要版本及其他重要词选加以考察,列表如下:表4明代?草堂诗余?诸本及其他主要词选选录周邦彦词一览表上表共选列6种?草堂诗余?版本,它们选录周邦彦词皆超过50首,在所选宋代词人词作中,数量皆名列前茅。而陈耀文的?花草粹编?标举“花间〞、“草堂〞,也仍然不脱?草堂诗余?的影子。该编共选录唐五代宋元人词3000多首,其中选录周邦彦词多达107首,更大大超出一同入选的其他宋代词人词作的数量,堪称是历代词选中对周邦彦词所做的一次最大规模的选录与集成。明代词坛喜艳好俗,与南宋崇尚雅正形成鲜明对照。周邦彦词既有雅正婉约的一面,也有俗艳绮丽的一面,这两面的风貌既符合明人以婉约为正的词学思想,也迎合了明人嗜艳尚俗的审美情趣;周邦彦词格律精工,有法度可依,这在歌谱已经失传的时代,也正好为明人依格律谱填词提供了文本范例。这两点,大概正是周邦彦词得到明代词选家青睐并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所在。经历了元明两代的衰微期后,词在清代不仅重新焕发创作的活力,而且词学研究也极为兴盛,词籍的汇刻与校勘,词乐、词谱的整理研究,词话中词学理论的讨论等,其规模之大、成就之高均超越前代。清代词家众多,流派纷呈,各家各派往往通过编辑词选来标示风旨,借以创体构派。于是,清代词集选本不仅大量涌现,而且词选的功能也得到不断扩展,在传词存史的根底上进一步增强了理论色彩。周邦彦作为宋代词坛大家,在清代自然也得到了词选家们的特别关注和青睐。然而由于清代词派复杂,理论纷呈,也使得周邦彦词在清代通过选本的传播与承受,走过了一条跌宕起伏的道路。下面试取清代主要词选,列表加以考察分析:表5清代主要词选选录周邦彦词一览表以上共选列清代22种重要词选,这些词选既涉及各种规模、类型和层次,也代表着不同选家和词派的词学思想,但他们都对周邦彦词赏爱有加。清代词坛先后出现了两大词派,即浙西词派与常州词派。二派虽理论主张不尽一样,艺术宗尚各有侧重,但在推崇周邦彦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浙派最为宗尚姜夔、张炎,而姜、张在审美追求和艺术风貌上那么正与周邦彦遥接与相通。故浙派代表朱彝尊编?词综?,在大量选录姜〔23首〕、张〔49首〕之作的同时也入选周词达37首之多。常州词派创始于张惠言,其?词逊共收词156首,选录周词4首,此时的周邦彦还未占据常派的话语中心地位。常派继之者周济与陈廷焯,将常州词派发扬光大,并影响词坛达百年之久。周济编著?词辨?与?宋四家词逊,分别选录周邦彦词9首与26首,且有较多评语。?宋四家词逊中的“四家〞,即指周邦彦、辛弃疾、王沂孙和吴文英,周邦彦赫然占据一家之地。不仅如此,周济更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提高版)(家教、补习、复习用)
- 融资租赁代理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演员聘用合同模板
- 演艺经纪人与艺人签约合同书二零二五年
- 车辆无偿租赁给公司使用合同书范例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5年国家建筑装饰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协议样本
- 国有储备土地资产负债核算技术规范
- 英语语法解析
- 中药饮片出库单
- 国开2023春《语言学概论》形考任务1-3+大作业参考答案
- 宿舍楼施工方案方案
- 甲醇-水精馏塔
- 中国话剧史专题知识
- GB/T 15544.1-2023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第1部分:电流计算
- GB/T 90.3-2010紧固件质量保证体系
- GB/T 18799-2020家用和类似用途电熨斗性能测试方法
- 科技公司涉密计算机软件安装审批表
- GA/T 1369-2016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评估导则
- GA 1517-2018金银珠宝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