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开招考2名一般专干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1页
202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开招考2名一般专干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2页
202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开招考2名一般专干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3页
202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开招考2名一般专干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4页
202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开招考2名一般专干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光明管理局公开招考2名一般专干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下列诗句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岑参

B.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杜甫

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白居易

D.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选自杜甫《春夜喜雨》。

B项错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选自孟郊《游子吟》。

C项错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选自李白《月下独酌》。

D项正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选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故正确答案为D。2.法院在审理后作出判决:撤销被诉政府信息公开答复,责令被告重新作出答复。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

A.被告做出的信息不存在的答复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B.被告未以合理方式履行职责

C.原告提供的证据非常充分,被法院采信

D.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法律常识,需要结合材料案例进行判断。

由案例可知,经法院审理,被告在未与原告确认的前提下,擅自认为原告仅要求获取名称为缴款凭证的相关政府信息,并仅以缴款凭证为关键词至其档案中心进行检索,显然检索方式失当,应为未能尽到检索义务。因此,A、B正确。

C项:错误,由案例可知,原告张某未向法院提供证据,举证责任由被告负责。

D项:正确,由案例可知,法院判决撤销被诉政府信息公开答复,责令被告重新作出答复。

故正确答案为ABD。3.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实现各民族的平等

C.促进少数民族地方的经济发展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的制度。

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即要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C、D项错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和团结的物质保证。

故正确答案为A。4.沟通:手机:金属

A.招聘:面试:简介

B.物流:运输:公路

C.卫星:科技:科学家

D.露营:帐篷:帆布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手机用于沟通,手机的材质是金属。D选项帐篷用于露营,帐篷的材质是帆布,当选。A选项中不能说面试的材质是简介,排除;B选项中不能说运输的材质是公路,排除;C选项中不能说科技的材质是科学家,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5.下列两幅作品如果被选中展出,则第三幅作品的选择面最广。

A.F和G

B.S和U

C.H和U

D.S和T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可采用代入法分别分析各选项,也可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答案。方法一:代入法。将A项代入,第三幅只能选U,1种选法;将B项代入,第三幅可以在剩下四幅中任选,4种选法;将C项代入,第三幅可以选F、G或S,3种选法;将D项代入,第三幅可以选F、G或U,3种选法。B项正确。

方法二:要使第三幅作品的选择面最广,由“展出的作品不能全部是风景画”和“如果展出的作品中有一幅是人物肖像画,那这幅人物肖像画必须是U”可知,前两幅作品不能都是风景画,排除A,且在有一幅风景画的情况下最好含有U;再由“任何时候H和T不能同时展出”可知前两幅作品是最好不含有H或T。选项中只有B项满足,此时第三幅作品可在剩余四幅作品中任选,选择面最广。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

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

仅根据题干信息无法进行推理,故采用选项代入法:

A项:如果F和G展出,那么第三幅作品只能选择U;

B项:如果S和U展出,那么第三幅作品可以是F、G、H、T;

C项:如果H和U展出,那么第三幅作品可以是F、G、S;

D项:如果S和T展出,那么第三幅作品可以是F、G、U。

因此,如果S和U展出,则第三幅作品的选择面最广。

因此,选择B选项。6.考古学家∶研究∶文物

A.图书∶分析∶课本

B.小说家∶创造∶小说

C.督察∶罚款∶警察局

D.工人∶劳动∶工厂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考古学家”“研究”“文物”,三者属于职业、行为和工作对象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图书”不是职业,排除;

B项:“小说家”“创造”“小说”,三者属于职业、行为和工作对象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警察局”是工作地点,不是工作对象,排除;

D项:“工厂”是工作地点,不是工作对象,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7.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较多、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企业,最适合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A.行政层级式

B.职能制

C.矩阵式

D.直线—参谋制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矩阵式组织结构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式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它由职能部门系列和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组成,从而同时实现了事业部式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特征的组织结构形式。具有如下优点:①同时具备事业部式与职能式组织结构的优点;②加强了横向联系,使得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弹性共享;③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④适用于大型组织系统。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较多、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企业,最适合采用矩阵式组织。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行政层级组织形式在复杂或静态环境中最为有效。复杂或静态环境是相对稳定不变的,管理人员很了解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性质和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法。行政层级式的组织可以保证高度集权、强调等级的管理能够顺利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和程序也不需要频繁改动。因此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较多、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企业,并不适用行政层级式组织。A项错误。

B项:职能型组织结构是按职能来组织部门分工,即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均把承担相同职能的管理业务及其人员组合在一起,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管理职务。当企业只有一种或很少几种产品时,按照某种职能(如营销职能)设置组织结构比较有效。但是,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多和市场的扩大,这种组织形式就暴露出发展不平衡和难以协调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部门能对产品的整个活动负全部责任,致使领导者无法进行协调。因此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较多、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企业,并不适用职能型组织。B项错误。

D项:直线—参谋制是在直线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其特点是为各层次管理者配备职能机构或人员,充当同级管理者的参谋和助手,分担一部分管理工作,但这些职能机构或人员对下级管理者无指挥权。该组织结构既保持了直线型结构集中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吸收了职能型结构分工细密、注重专业化管理的长处,从而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但其也存在具体如下缺陷:①权力集中于最高管理层,下级缺乏必要的自主权;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较差,容易产生脱节和矛盾;③各职能部门与直线部门之间如果目标不统一,则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对于需要多部门合作的事项,往往难以确定责任的归属;④信息传递路线较长,反馈较慢,难以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因此技术发展迅速、产品较多、创新性强、管理复杂的企业,并不适用直线—参谋制组织。D项错误。

8.按照我国选举制度规定,(

)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即由选民直接选出。

A.全国人大

B.省人大

C.设区的市人大

D.不设区的市人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九十七条第一款,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可知不设区的市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由选民直接选出。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根据《宪法》第五十九条第一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所以全国人大代表是由间接选举产生。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和C项:根据《宪法》第九十七条第一款,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所以省人大和设区的市人大代表都是由间接选举产生。不符合题意,B项和C项不当选。

9.鼓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首先要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这表明国家在履行(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管理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行政管理。

A项错误,政治职能,亦称统治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与题干无关。

B项错误,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与题意不符。

C项错误,管理职能是管理者所行使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的统称。与题意不符。

D项正确,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是指通过国家权力介入或公共资源投入为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活动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务。即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从题干“首先要提供充足和优质的公共交通来励市民采取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可以看出,国家在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符合题干描述。

故正确答案为D。10.他人:镜子:明得失

A.历史:教训:知兴替

B.法律:准绳:辨是非

C.国法:家规:惩罚

D.公仆:清廉:克己奉公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他人和镜子都可以使人认清自己的某些特质,即前两个词是第三个词的判定方式,并且明得失是一种主动行为。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历史和教训不属于知兴替的判定方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法律和准绳都可以使人明辨是非,属于辨是非的判定方式,并且辨是非是一种主动行为,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国法和家规是惩罚的两种依据,也属于判定方式,但是惩罚是一种被动行为,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清廉和克己奉公是公仆的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前两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均有部分相似,优先考虑样式类运算。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中,图1与图2去同求异得到图3,第二段中,图1与图2去同求异,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12.“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描写的中国传统节日是(

)。

A.端午节

B.重阳节

C.清明节

D.中秋节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人文科技常识。题干内容出自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意为正值端午时节,人们沐兰草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菖蒲酒以驱邪避害。

A项:正确,端午节又叫浴兰节、菖蒲节。沐兰草浴、饮菖蒲酒、吃粽子、赛龙舟是古人端午节标志性习俗。

B项:错误,重阳节习俗为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C项:错误,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D项:错误,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烧塔等。

故正确答案为A。13.古人云:“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也。”这一观点蕴含的管理智慧是:

A.只要规范明确,令行禁止,那么,管理者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

B.组织管理必须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C.只要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组织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绩效

D.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明确规范,按照规范监督管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也”的意思是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王者的事业也就成功了。体现了组织管理必须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因此,选择B选项。

AC项:并不是只要令行禁止,管理者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组织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绩效。AC项说法错误,排除。

D项: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决策,D项说法错误,排除。

14.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每幅图均为两个封闭图形相交,考虑图形间关系。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是相交于面,考虑相交面的形状。题干所有图形相交面的形状均为五边形,故?处也应选择一个相交面的形状是五边形的图形,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15.一个人花9块钱买了一只鸡,10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1块钱又买了回来,12块钱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钱?

A.3块

B.2块

C.1块

D.0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利润问题。赚的钱也就是利润=售价-成本=总共卖的钱-总共花掉的钱,直接列式计算即可。考查整体情况。这个人一共花了9+11=20块钱,得到了10+12=22块钱,因此整体赚了22-20=2块钱。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属于基础公式类。用公式法解题。

第二步,利用公式:利润=售价-进价。

第一次买进卖出,赚了9-8=1(块);

第二次买进卖出,赚了11-10=1(块)。

第三步,故盈亏情况为赚了1+1=2(块)。

因此,选择B选项。16.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有封闭区间,考虑数面。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图形面个数分别为2、1、3,2+1=3,第二行图形面个数分别为2、2、4,2+2=4,符合规律,第三行面个数分别为4、3、?,4+3=7,所以问号处应为7个面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17.用3、9、0、1、8、5分别组成一个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它们的差是(

)。

A.595125

B.786780

C.881721

D.849420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要组成最大的六位数,其个位上的数字必为0;要组成最小的六位数,其个位上的数字必为9,因此最大的六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的差的个位上的数字为1,根据尾数法可解出答案。

故正确答案为C。18.发呆是跟思绪相对应的。人发呆的时候,脑子里没有思绪,是一种活在当下、沉浸在现实中的感受。而思绪关注的则是过去和未来。思绪太多,人就会逐渐失去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陷入各种情绪中。这时候,需要适时地断一断电,关掉思绪,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重新和这个真实世界建立联系。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思绪是胡思乱想,发呆才是关注当下

B.思绪太多有风险,必须时不时发发呆

C.发呆能有效对抗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D.发呆即活在当下,它具有现实的意义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清行文脉络,文段的结构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对策”,“给出对策”是文段重点论述的内容。文段先提出发呆是跟思绪相对应的,并具体说明了二者的不同;接着指出思绪太多,人会失去与真实世界的联系;最后以“需要”引出文段观点,即思绪太多时,需要适时关掉思绪,通过“发呆”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B项是对此观点的同义转述,当选。

A项,文段介绍发呆和思绪的不同是为了引出下文,非文段主旨,排除。C项,文段没有提及“能有效对抗……”,排除。D项只提到了发呆,未提到“思绪”,且“现实的意义”表述模糊,排除。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开篇提出两个话题词“发呆”和“思绪”,二者是相对应的。接下来论述二者的区别:发呆的时候,没有思绪,是一种活在当下和现实的感受。而思绪关注的则是过去和未来。紧接着提出思绪太多便会出现问题。尾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文段的重点句。文段结构为“分—总”,文段主旨句为尾句的对策句。“需要适时地断一断电,关掉思绪,把注意力拉回到现实,重新和这个真实世界建立联系”,思绪太多时,也就是需要适时地发呆。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发呆和思绪的话题,并分别进行解释,后文引出问题,说明思绪过多会失去与真实世界的联系,尾句通过“需要”引出对策,当思绪过多时需要关掉思绪,将注意力拉回现实,即“发呆”,重新建立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故文段重点为尾句的对策,强调思绪太多时需要发发呆,对应B项。

A项,对“发呆”和“思绪”的介绍为引出话题,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强调的核心话题为“思绪”、“发呆”,选项偏离核心话题“思绪”,且“有效对抗”文中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为前文“发呆”意义的介绍,引出“发呆”的话题,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9.数字技术最广泛的使用方式是通过从无数个数据主体那里获取数据,来得出适用于一定范围人口的行为模式。数据处理者从甲乙丙丁那里获取数据,并不是为了针对他们做些什么,而是为了找出他们的行为规律,从而针对与他们属于同一群体的一群人提供服务。在自动驾驶语境中,甲乙丙丁在多数情况下不是人而是车,数据处理者从特定车辆获得数据,训练算法,优化程序,从而使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安全高效地行驶。这种横向关系是一种无法被吸收进现有法律关系的外部性,需要公权力介入来加以规制,以避免有损公共利益、个人权利等社会基础价值的事情发生。

这段文字摘自某篇文章,文章标题应该是(

)。

A.汽车道路模拟算法研究

B.自动驾驶中的数据法治

C.数据安全保护的中国方案

D.智能汽车驾驶的控制方法分析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数字技术”的话题,并介绍其使用方式,随后指出获得数据本身并非重点,重点应是得出行为规律并提供服务。接着指出在“自动驾驶”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即数据处理者最终是为了优化程序并使自动驾驶更加安全高效。尾句通过指代词“这种”总结前文,并通过对策标志词“需要”提出对策,强调前文所论述的横向关系需要“公权力介入来加以规制”。故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对策,论述数字化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需要法治参与,对应B项。

A项,“汽车道路模拟算法”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且未提及核心话题“自动驾驶”,排除;

C项,“中国方案”表述不明确,未提及核心话题“自动驾驶”,排除;

D项,“控制方法”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数据治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必备》20.一堆苹果,5个5个分,剩余3个;7个7个分,剩余2个。这堆苹果的个数最少为(

)。

A.31

B.10

C.23

D.41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5个5个分,剩余3个,可知总数减去3后为5的整数倍,只有C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C。21.英国新经济基金会对世界178个国家的调查表明,新兴国家如中国,人们的幸福感反而要高于日、韩,更高于美国,当然,据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所的调查,自1995年的短暂上升后,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开始下滑。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开始体认到这样一个事实,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因为后者还包含生态休闲、社会福利与公平正义等一系列指标;幸福也不仅指感官的快乐,因为它还关乎人对生命意义的积极体验和整体评价。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新兴国家对幸福感有着不同的理解

B.幸福感包含感官的快乐又与人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有关

C.文化背景对国民幸福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D.幸福感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通读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不同的理解”文中没有体现,文中只提到了“幸福感的高低”,A项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幸福也不仅指感官的快乐,因为它还关乎人对生命意义的积极体验和整体评价”,符合文意。C项“文化背景”文段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D项“幸福感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关系”文段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文化背景对国民幸福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从文段中无法推出,排除。

B项,新兴国家人们幸福感要高于日、韩、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这说明幸福感与经济增长不存在密切关系,排除。

C项“新兴国家对幸福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文中没有体现,排除。

D项,由文段最后“幸福也不仅指感官的快乐,因为它还关乎人对生命意义的积极体验和整体评价”可知,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通读文段一一对应选项。B项是对文段最后一句话的同义概括,正确;A项“新兴国家对幸福感有着不同的理解”在原文中并未涉及,并且根据文段推断,老牌国家经济好,但是幸福感不如新兴国家,说明经济水平在其认知中并非幸福感唯一要素;加上新兴国家开始幸福感较高,后来幸福感下降,说明新兴国家的人们也意识到经济水平不是唯一影响幸福的要素。可见新兴国家和老牌国家间对幸福感的理解可能相同,排除;C项中的“文化背景”原文中并未涉及,排除;D项“幸福感”和“经济增长”密切联系属于过度推断,文中并未说关系密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22.以下古代器皿不用作酒器的是:

A.尊

B.鼎

C.觥

D.爵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鼎本意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鼎是煮食物的大容器,水在鼎里翻滚称为“鼎沸”,比喻喧闹、混乱;鼎又有更新的意思,如:鼎革、鼎故革新。故鼎是用作食器而非酒器,与题意相符,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尊,今作樽,是商周时代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青铜器,尊的形制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故尊是用作酒器的,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觥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椭圆形或方形器身,圈足或四足。带盖,盖做成有角的兽头或长鼻上卷的象头状。有的觥全器做成动物状,头、背为盖,身为腹,四腿做足。故觥是用作酒器的,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故爵是用作酒器的,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23.德国物理学家(

)发现了X射线,他也是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A.西门子

B.伦琴

C.爱迪生

D.伽利略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成就知识。

第二步,X射线是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X射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约在0.001~10纳米),它的光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几万至几十万倍。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产生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x射线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这一发现不仅对医学诊断有重大影响,还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为此,1901年伦琴被授予了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西门子,世界著名的德国发明家、企业家、物理学家、电气工程师,铺设、改进海底、地底电缆、电线,修建电气化铁路,提出平炉炼钢法,革新炼钢工艺,创办西门子公司。A项错误。

C项: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和改进的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C项错误。

D项:伽利略,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近代力学之父”、“近代科学之父”。D项错误。

24.下列语句得体的是:

A.我这次考的不错,所以殷切希望那些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笔筒虽然不贵,但盛满友谊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

C.小杨激动地说,承蒙青鱼街区委员会邀请,我参加了读书分享会。

D.喝过两盏茶后,吕端笑着问,赵大人深夜光临寒舍,不知有何见教。

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殷切希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此处用于同学之间不合适,排除A项。

第二步,B项,“笑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而文中是自己收下了礼物,此处用“笑纳”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

第三步,C项,语句得体。

第四步,D项,语句得体。

因此,选择CD选项。

25.职工本人在工作中伤亡,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为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杀和自残。(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工伤保险条例知识。

第二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题干中提到的情形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条件,题干表述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26.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

。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通过横线前的“换句话说”以及横线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要与前文内容和后文例子表达意思一致。前文阐述了诗歌的面貌与作者的人品关系不大,后文通过潘岳的例子来说明具有卑劣行径的人依然可以写出高雅的作品,对应A项。

B项:“作品”范围扩大,文段强调的是“诗歌”,且“唯一要素”若填入,则表明下文应该侧重讲除人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于作品的影响,而不是潘岳的例子,故逻辑不通,排除;

C项:“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无中生有,排除;

D项:“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很难,与原文中诗歌的面貌和作者品格的联系不大,且“创作领域”太过宽泛,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段中,意味着横线处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由“换句话说”可知,该横线和前一句在内容上有一致性。横线前面强调诗歌与作者的人品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与其他的要素有更直接的关系;横线后是人品差而写出好作品的例子。横线处要填的句子需将两者衔接起来,即要表达“品格不高也能写出好诗”的意思。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第一句话强调的话题一致,且符合例子想要证明的观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关键词“换句话说”可知,填入句子应为前文的总结句。再结合设空位置在段中,必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择与前后文呼应最恰当的一项。“换句话说”提示横线部分与前文呈解释对应关系,即说的应是诗歌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人品高下,由此排除C、D。比较A、B,A项与后文潘岳的例子更契合。故本题选A。27.楚汉相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源自这段历史

B.成语“破釜沉舟”源于楚汉相争中的一场战役

C.琵琶曲《十面埋伏》反映了楚汉垓下决战的情形

D.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以此为题材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正确。“楚河汉界”是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后来,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以西为汉,以东为楚。这即历史上著名的“楚汉相争,鸿沟为界”故事的由来。

B项错误。“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讲的是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交战之前,项羽率兵渡河之后把船凿沉,把吃饭的釜打破,誓与秦军决一死战。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该典故与楚汉之争无关。

C项正确。《十面埋伏》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它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该曲意在表现楚汉相争时期垓下之战的场景。

D项正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这首诗的后两句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借项羽垓下战败,不肯返还江东一事讽刺了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楚汉相争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楚汉之争是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成语“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该成语源自项羽与秦之间的巨鹿之战。该战中,项羽破釜沉舟,向兵卒表示要死战到底。最终项羽打败秦将王离,各路诸侯臣服。故“破釜沉舟”与楚汉相争无关。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楚河汉界,为象棋棋盘中的分界线,来源于楚汉战争。《史记》中对于刘邦和项羽之战的记载有“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历史就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

B项错误,“破釜沉舟”来源于项羽一战成名的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市)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最终,项羽大获全胜,巨鹿一战,是项羽和秦军的一场战役,不是楚汉相争中的战役。

C项正确,“十面埋伏”

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麾下韩信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南),他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D项正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正是楚汉相争中项羽乌江自刎的情形。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8.激光的用处不包括:

A.利用激光进行室内照明

B.利用激光进行追踪

C.利用激光加工坚硬材料

D.利用激光进行长距离测距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和“奇异的激光”。激光方向性好,是严格的平行光,不会发散,不宜用于照明。A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激光追踪,即以激光照射运动目标,根据从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与测量系统光轴的偏离角,控制测量系统指向目标方向的技术。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C项:激光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因为激光在激光束聚焦在材料表面的时候能够使材料熔化,使激光束与材料沿一定轨迹作相对运动,从而形成一定形状的切缝,一般用于加工坚硬材料。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D项:激光方向性好,沿直线传播,射程远,可进行长距离测距。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当排除。

29.一个班有50名学生,他们的名字都是由2个字或3个字组成的。将他们平均分为两组之后,两组的学生名字字数之差为10。此时两组学生中名字字数为2的学生数量之差为(

)。

A.5

B.8

C.10

D.12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由于每组具体2个字的名字人数和3个字的名字人数无法确定,但题目所求的是固定的数值,故可以采用特值法,第一组25人每个人的名字都是2个字,第二组25人有15个人名字是2个字,另外的10个人名字是3个字,则第二组名字数字数的总数比第一组多10个字,满足题目要求,则此时两组学生中名字字数为2的学生数量之差人。

故正确答案为C。30.沙县小吃的制作工艺传自古中原一带民俗,始于隋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沙县民间有着浓厚的文化

。沙县小吃

了北方汉族面食文化和南方闽越先民的米食文化,通过不断

,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和制作特点,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

A.内涵融合继承创新闻名

B.底蕴结合融会贯通知名

C.素养融汇推陈出新闻名

D.底蕴融汇推陈出新著称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空,文段中提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描述的对象是“沙县小吃”,所以先排除C项的“素养”,“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

第三空,“融会贯通”意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与第二空所在的句子语意重复,故应排除B项。

第四空,“闻名”搭配不当,缺少介词,应改为“以用料考究、做工精细、风味独特而闻名”,或“闻名于……”,故排除A项。验证D项,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D。

【出处】《沙县小吃:传承中前行,探索中创新》31.下列与天文无关的语句是:

A.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B.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注意D选项,“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为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该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与天文无关。A项有关。“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的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星宿)从西方落下去。

B项有关。“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星分翼轸”意思是说(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

C项有关。诗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出自宋代苏轼的《前赤壁赋》,意思是:月亮在东山后升起来,在牵牛星和北斗星之间盘桓。

D项无关。诗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诗中所说的是春秋气候,与天文无关。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与天文的关系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二首》,诗句大意为自古以来,每到秋天的时候,人们都会感到悲凉寂寥,但是,我认为秋天比春天更好,秋天有其独特的吸引力。该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与天文无关。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是: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悲观失望的情感。针对这种寂寥之感,他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此选项所讲述的是天气,并没有反映天文。A、B、C三项均与天文有关。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2.①______是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②______是指享有极高的威信,深得众人的信赖和尊重。

③______是指随着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依次填写括号中的词语,以下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不谋而合

深孚众望

刮目相看

B.不约而同

不负众望

另眼看待

C.不谋而合

不负众望

刮目相看

D.不约而同

深孚众望

另眼看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A项和C项“不谋而合”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符合文意。

B项和D项“不约而同”

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不符合文段语境,排除B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A项“深孚众望”在群众中享有威望,使大家信服,符合大家的期望,符合语境C项“不负众望”是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第三步,验证第三空,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刮目相看: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另眼看待: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33.书架上共有四个科目的书籍物理6本,经济9本,政治5本,文学7本。随机抽取一本来阅读学习,抽到政治的概率约为:

A.0.33

B.0.26

C.0.22

D.0.19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概率问题,属于基本概率。

第二步,总的情况为书籍总数6+9+5+7=27(本),满足条件的情况为5本,抽到政治的概率为≈0.19。

因此,选择D选项。

34.阿凯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过河需2分钟,丙牛过河需5分钟,丁牛过河需6分钟。每次最多赶两头牛过河,而且阿凯每次骑在牛背上过河。要把4头牛都赶到对岸去,最少需要几分钟:

A.13

B.14

C.15

D.16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统筹推断问题。

第二步,观察题干设问处发现,求解时间为最少,因此安排过河时间较短的牛来进行返回的骑行。第一次,阿凯赶甲、乙两牛过河,用2分钟;然后骑甲牛回来,用1分钟。第二次,阿凯赶丙、丁两牛过河,用6分钟;然后骑乙牛回来,用2分钟。第三次,最后赶甲、乙两牛过河,用2分钟。

第三步,四头牛全部过河,共需要2+1+6+2+2=13分钟。

因此,选择A选项。

35.6,35,143,(

),667

A.353

B.343

C.333

D.323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数列每项均为正整数且有递增趋势,观察发现,数列每项均为合数,故考虑因数分解。把原数列各项数字拆成两个因数,可得,,。因数2、3、5、7、11、13构成质数数列,质数数列后四项为17、19、23、29。故题干,代入最后一项进行验证,,规律成立。

故正确答案为D。36.(

)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A.菲斯

B.拉巴特

C.索维拉

D.卡萨布兰卡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A项错误,菲斯位于摩洛哥北部内陆地区,是摩洛哥最老的皇城、当下摩洛哥的第三大城市,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不符。

B项错误,拉巴特是摩洛哥首都,位于摩洛哥西北的布雷格雷格河口,濒临大西洋,与菲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同是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没有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C项错误,索维拉是摩洛哥西部旅游胜地,濒临大西洋。索维拉是一个汇合了多民族和多种文化的“大熔炉”,没有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D项正确,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的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故正确答案为D。37.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

),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A.建筑业

B.房地产业

C.生活服务业

D.金融业

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ABCD项: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ABC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38.3861,8712,5247,4356,1485,(

A.3564

B.3654

C.4563

D.3724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数列各项无递增递减趋势,观察发现数列各项的位数都一样,考虑各项内部之间数字的关系。每个数的千位与十位数字之和、百位与个位数字之和都是9,故本题选A。39.供认是指在司法人员进行讯问时,罪犯或嫌疑人承认自己犯了罪,并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供认的是:

A.这个狡猾的犯人只承认了自己作案,但对其他同案犯的情况避而不谈

B.在司法人员列举他的犯罪事实时,他只是大喊冤枉

C.他受收买,承认自己是凶手,但证据表明凶手另有其人

D.审讯人员尚未开口,案犯已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司法人员进行讯问时;

②罪犯或嫌疑人承认自己犯了罪;

③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对其他同案犯的情况避而不谈,未体现“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不符合定义;

B项:大喊冤枉是既没有承认自己犯了罪,也没有供述有关犯罪事实,不符合定义;

C项:证据表明凶手另有其人,未体现“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不符合定义;

D项:审讯体现出“司法人员进行讯问时”,案犯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体现出“承认自己犯了罪、供述有关犯罪的事实真相”,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40.以下哪两个图形调换位置之后,使所有的图形能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A.③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②和⑤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属性无明显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多边形被分割、窟窿较多,优先考虑面数量,各图面数量依次是3、4、3、4、5、6,无规律;题干图形特征还呈现出线条交叉明显,可以考虑点数量,各图点数量依次是5、6、6、7、7、7,单独看无规律,可考虑面和点数量相加做运算,“面+点”依次是8、10、9、11、12、13,所以只要图2和图3互换位置后,这道题就呈现“面+点”数量为8、9、10、11、12、13的规律,对应B项。

故正确答案为B。41.几个人讨论马。甲说:“我见过一匹10000斤重的马。”乙说:“我见过一匹10厘米长的马。”丙说:“你们是开玩笑吧,哪里有重达万斤的马?更不会有10厘米长的马!”甲回答道:“我说的是河马!”乙回答道:“我说的是海马。”

对于甲、乙的回答,下列评价最恰当的是:

A.运用科学权威的个案来破除人们对流行看法的盲从

B.试图基于小概率事件来反驳一个公认的一般性结论

C.通过偷换概念,跳出论域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

D.举例指出所要反驳的观点会引申出自相矛盾的结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对甲、乙二人的回答评价最恰当的一项,需首先分析题干对话,明确甲、乙二人所表达的意思,再对比选项进行选择。分析题干可知,甲和乙讨论的都是一般意义上的可以乘骑的马,但是后来为了反驳别人的质疑,把自己刚开始讨论的马偷换成河马和海马,属于偷换概念,跳出原来的论域来自圆其说,C项正确。其他选项均未正确评价甲、乙的回答。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评价最恰当的”,确定为谬误评价。

第二步,分析题干。

甲说的重万斤的马指的是河马;乙说的10厘米长的马指的是海马。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是三个人的观点,并不是科学权威的个案,并且未涉及流行看法,排除;

B项:“河马”“海马”虽然都有“马”字,但并不属于“马”,不能将此称为小概率事件,排除;

C项:甲和乙所认为的马和丙认为的马并非同一个种类,属于偷换概念,甲乙跳出丙所认为马的领域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符合;

D项:甲乙举例的河马及海马,并没有与原来他们自己说的马自相矛盾,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主要信息。

几个人讨论马。甲、乙一个人说的是河马,一个人说的海马。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中甲乙的讨论对象虽然都有“马”这个字,但是与马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一个概念,因此并没有通过科学权威来破除对流行看法的盲从,评价不恰当,排除;

B项:河马和海马不属于马,并不是“马”这个物种中的小概率事件,评价不恰当,排除;

C项:甲乙说的河马和海马根本不属于马,是偷换了概念,跳出了马这个领域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评价恰当,当选;

D项:题干中并没有体现出有自相矛盾的结论,评价不恰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2.下列关于环境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突发环境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突然发生、迅速扩散的特点

B.ISO14000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关于环境管理的系列标准

C.我国城市主要环境问题是垃圾污染和水污染

D.“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物质抛弃后所造成的污染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A项正确,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污染物不明及处理的艰巨性等特点。

B项正确,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标准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标准,目的是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以达到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的。

C项错误,城市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空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固体废物污染;④噪声污染;⑤土壤污染。

D项错误,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故正确答案为AB。43.①风调雨顺

②棉花丰收

③外汇储备增加

④国力增强

⑤大量出口

A.①②⑤③④

B.②①⑤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①②③⑤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②③中选择。

比较可知,应该先“风调雨顺”,之后“棉花丰收”“外汇储备增加”,所以首句为①,排除B、C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③⑤的顺序。

比较可知,“外汇储备增加”是“大量出口”的结果,所以⑤在③前面,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44.一个三位数在400和500之间,各个数字的和是9。若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调换,所得新的三位数是原数的13/24,原来的三位数是:

A.423

B.432

C.441

D.450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代入A选项,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调换后得到324,324/423=36/47,大于13/24,排除;代入B选项,调换后得到234,234/432=13/24,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45.香龙血树又名巴西木,为天门冬科龙血树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原生于非洲的开花植物,生长于海拔600-2250m的高地。巴西木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是著名的新一代室内观叶植物。它可以中小盆点缀书房、客厅和卧室等,显得清雅别致;大中型植株布置于厅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处,可较长期欣赏,颇具异国情调;尤其是高低错落种植的巴西木,枝叶生长层次分明,还可给人以“步步高升”之寓意。从这段文字中无法得知的信息是(

)。

A.香龙血树的地理分布

B.香龙血树的形态特征

C.香龙血树的观赏作用

D.香龙血树的名称来源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根据“香龙血树······是一种原生于非洲的开花植物,生长于海拔600-2250m的高地”可知,“地理分布”在文段中已论述,排除;

B项,根据“巴西木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可知,“形态特征”在文段中已论述,排除;

C项,根据“它可以中小盆点缀书房、客厅和卧室等,显得清雅别致;大中型植株布置于厅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处,可较长期欣赏,颇具异国情调”可知,“观赏作用”在文段中已论述,排除;

D项,“名称来源”无中生有,文段中并未介绍“香龙血树”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当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香龙血树花开》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在文段中找到与各选项相关的表述,然后对比判断。由“生长于海拔600~2250米的高地”可推出A;由“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可推出B;C项的观赏作用可由最后一句话推出。D项的“名称来源”文段没有提及。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香龙血树……是一种原生于非洲的开花植物,生长于海拔600-2250米的高地”,故“地理分布”可从文段得知,排除A项。B项对应“巴西木株形整齐优美,叶片宽大,富有光泽,苍翠欲滴”,故“形态特征”可从文段得知,排除B项。C项对应“它可以中小盆点缀书房、客厅和卧室等,显得清雅别致;大中型植株布置于厅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处,可较长期欣赏,颇具异国情调”,故“观赏作用”可从文段得知,排除C项。D项“名称来源”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D选项。46.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充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

阅读上面的文字,选出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居民健康这一社会问题已深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关注

B.居民健康战略是对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有效补充

C.实施居民健康战略可以规范居民生活行为,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发展战略

D.实施居民健康战略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统筹配置和部门之间的责任协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对应“充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把“互补性”偷换为“有效补充”,属于偷换概念,不符合文意。C项对应“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对应“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发展目标”,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充分体现了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互补性”一句可知B项表述不准确,“互补性”并不等同于“有效补充”,偷换概念,故B项当选。

根据“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可知A项正确;C项分别对应文段“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和“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表述准确;D项对应文段“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发展目标”,表述准确。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理解。解答思路是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原文,然后对比判断。由“居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与各国政府所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可知,A项正确。

由居民健康战略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具有“互补性”可知,二者是同级关系,B项将居民健康战略作为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从属,错误。

由“实施基于居民健康的社会发展战略已成为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措施……还可以规范居民个人的生活行为”可知,C项正确。

由“它不仅可以促进全社会的参与,统筹优先配置社会资源,而且可以协调政府和社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与发展目标”可知,D项正确。

故本题选B。47.根据《立法法》,国务院可以根据改革的发展,决定就民事、行政等领域的特定事项在部分地方暂停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立法法》。

第二步,根据《立法法》第十三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等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题干中是国务院,说法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48.①一架呼啸着的敌机突然向阵地俯冲下来

②炸弹轰然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人的身上

③上尉发现先前自己所处的位置竟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④上尉飞身将不远处还站着的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

⑤战斗越来越激烈

A.⑤①④②③

B.①④②③⑤

C.⑤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①⑤中选择。

先有“战斗越来越激烈”,导致敌方攻击增强,再有“一架呼啸着的敌机突然向阵地俯冲下来”发生,所以⑤应为首句,排除B、D两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②④的位置。

先有“上尉飞身将不远处还站着的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再有“炸弹轰然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人的身上”,所以④在②前面,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

49.对本文作者、“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的观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利无弊

B.反美人士认为应抵抗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

C.反全球化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小国的发展不利

D.反美人士和反全球化者都反对美国的文化倾轧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A项,根据“人们针对的绝不是······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方面对小国的渗透”说明作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小国的发展是不利的,“有利无弊”不符合文意,当选;

B项,根据“但在反美人士看来,麦当劳代表美国的经济霸权和文化渗透,······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实际上,人们针对的绝不是麦当劳之类的快餐,而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大国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小国的渗透”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D项,“但在反美人士看来,······留给人们的是千篇一律的口味和毫无二致的配方”可知,选项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50.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曾经在1999年的时候拿出7500万美元做公益,但事后却花了1亿美元宣传这件事。对于公司来说,这笔公益捐款就是变相广告而已。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宣传一下怎么了?问题在于,以广告为目的的慈善要的是出名,捐款的实际效益是没人关心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捐赠经常会适得其反,给社会带来伤害。

上文第三句“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宣传一下怎么了?”在文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造成转折,反驳前文的观点

B.提出假设,引出全新的问题

C.主动让步,提出反方观点后再进行解释和反驳

D.层层递进,帮助强化前文观点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拿出7500万美元做公益,却花了1亿美元宣传的事件,紧接着指出这笔捐款就是变相广告,随后引出他人观点,即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似乎宣传一下理所当然,最后指出这个观点的错误,说明这样的捐款会适得其反,带来伤害。文中引用他人观点的作用在于首先通过他人的话说明药草公司的做法在部分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而后再对其进行反驳,对应C项。

A项,“反驳前文的观点”与文意相悖,作者并非要反驳前文的观点,而是陈述部分人的想法,进而对这些观点进行反驳,最后的意图依然为认为药草公司的行为不妥,排除;

B项,“引出全新的问题”无中生有,文段一直在围绕烟草公司的做法是否得当展开,并未引出其他的问题,排除;

D项,“层层递进,帮助强化前文观点”表述错误,就语意来看,引用的他人观点是与前文相反的,故并非层层递进,且作者先引用部分人的狭隘观点,后文再对其进行反驳,并非应用这句话强化前文观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富人的药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拿出比捐款更多的钱来宣传公司的慈善行为,这种做法是变相的广告,然后表述别人可能存在的相反观点,即认为该公司的行为无可厚非。最后作者对该观点进行反驳,即以广告为目的的慈善经常会给社会带来伤害。综上可知,“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毕竟捐出了真金白银,宣传一下怎么了?”的作用是,抛出相反观点,进行反驳,从而指出这种变相广告的危害,使自己的观点全面,更有说服力。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键语句在行文中的作用,解题关键在于理清行文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本文先介绍了一个事件并做出评价,然后引用有些人的观点提出反面观点,最后对此观点加以反驳。故“有人会说”的作用是引出反面观点,便于后文进行反驳。文段首先介绍了1999年世界第一大烟草公司花费巨额广告费,宣传自己做慈善这一事件;接着对此事件进行评价,认为这笔公益捐款就是变相的广告;然后通过“有人会说”引出一种观点,认为这一行为无可厚非。继而用“问题在于”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最后用“事实证明”加以强调。故“也许有人会说”是以退为进,主动进行让步之后,再加以反驳,批驳的效果更为强烈。A、B、D三项均未体现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排除。故本题选C。51.地球奥秘自古以来就不断被探索。科学研究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很多文人诗词中也反映出地球为球体这一基本特征,以下诗句所反映的现象,能说明地球为球体的是(

)。

A.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陆游所作的《游山西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B项错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出自李白所作的《将进酒》,意思是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体现出由于地势差造成的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的特点。

C项正确,“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意思是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因为地球是球体,所以站的越高,望的才越远;若地球为平地,站在任何位置看得东西都是一样的。此句说明了地球为球体。

D项错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所作的《望庐山瀑布》,意思是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体现了重力作用,而非地球的形状。

故正确答案为C。52.当人体缺乏(

)时,容易患上夜盲症。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知识。

第二步,夜盲症俗称“雀蒙眼”,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维生素B最常见的一种维生素之一,如果维生素B合成不良,或者是饮食当中缺乏维生素B常常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最常见的就是口角炎、舌炎、糙皮病、口腔溃疡等疾病。B项错误。

C项:维生素C又叫L-抗坏血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一般情况下,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症。C项错误。

D项:维生素D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维生素,对皮肤保护、骨骼健康、力量锻炼、身体成长和免疫功能都非常重要。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D项错误。

53.(

)又称管理决策。

A.战略决策

B.战术

C.业务

D.程序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管理。

A项错误,战略决策是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是非程序化的、带有风险性的决策,涉及企业发展方向、经营方针、经营目标、产品发展、技术改造、市场开发、企业转向、人力资源开发等事关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一般多由高层次决策者作出。

B项正确,战术决策是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问题做出的决策,以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是指企业在实现战略经营目标、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等战略决策过程中,对具体经营问题、管理问题、业务、技术问题的决策,又称管理决策。一般多由中层作出。

C项错误,业务决策是指企业为了解决日常工作中的业务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利益所作出的决策。它属于局部性、短期性、业务性的决策,一般由基层人员所进行。

D项错误,程序化,是指对重复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所作的决策,这类决策有先例可循,能按原已规定的程序,处理方法和标准进行决策。

故正确答案为B。54.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同学们正在学习有关亲情主题的散文。小肖觉得妈妈更加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