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号历史题75试题含答案_第1页
10月5号历史题75试题含答案_第2页
10月5号历史题75试题含答案_第3页
10月5号历史题75试题含答案_第4页
10月5号历史题75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月5号历史题7.5[复制]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100分,每小题5分)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单选题]*A.耧车B.铁农具和牛耕(正确答案)C.翻车D.筒车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知道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解答】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AC是汉朝的工具,D是唐朝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春秋后期,如图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出现()[单选题]*A.巩固了周天子的地位B.使商业活动飞速发展C.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正确答案)D.削弱了诸侯国的力量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的相关史实。

【解答】图片反映的是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后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的相关史实。3.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这表明当时青铜器()[单选题]*A.生产规模宏大B.制作工艺高超(正确答案)C.象征权力大小D.分布地域广泛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商周时期,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且能用不同的方法铸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可知,这主要表明了当时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分布地域及其象征意义,排除ACD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掌握青铜器的相关知识。4.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甲骨文最早出现在()[单选题]*A.商周时期(正确答案)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隋唐时期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甲骨文最早出现的时期的相关史实。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解答】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选项A符合题意;BCD与甲骨文最早出现不符,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最早出现的时期的相关史实。5.2021年1月,殷墟“亮相”《国家宝藏》,展示了YH127窖穴,这个窖穴里出土卜辞甲骨共17096片,这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这些甲骨上记载的内容发生在()[单选题]*A.夏朝B.商朝(正确答案)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中“殷墟”“卜辞甲骨”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其出土的甲骨上记载了商朝后期王室占卜记事的内容,B项正确;中国的夏朝尚且没有文字可考,排除A项;殷墟的甲骨卜辞记载的是商朝后期的事情,而不是西周或东周,排除CD两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甲骨文等相关史实。6.“夏朝时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觚、盉等。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这说明商周以来青铜器()[单选题]*A.主要是饮食生活工具B.种类丰富,数量众多C.铸造水平非常高D.主要功能已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主要以青铜器鼎、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商周以来青铜器主要功能已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BC两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青铜器的相关知识。7.《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这段材料反映了()[单选题]*A.禅让制取代了世袭制B.“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正确答案)C.公有制变成了等级制D.富裕的生活取代了贫穷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到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反映的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启继承了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礼记•礼运》的史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8.禹死后,由他的儿子继位称王开启了“家天下”的王位继承制度是()[单选题]*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正确答案)C.郡县制D.分封制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知识点。

【解答】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称王,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9.下列各项是对夏、商、周历史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单选题]*A.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禹建立夏朝,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正确答案)C.商汤灭夏,建立商朝D.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以夏朝、商朝、周朝为依托,考查的是夏、商、周发展的历史知识。

【解答】选项ACD关于夏、商、周历史的描述都是正确的。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故选:B。

【点评】本题以夏朝、商朝、周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夏、商、周发展的有关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10.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单选题]*A.商汤灭夏B.平王迁都C.武王伐纣(正确答案)D.东周开始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建立及疆域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C符合题意;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爆发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ABD不符合③处的史实,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掌握西周的建立及疆域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材料能力。11.《左传》记载“武王克商,共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这表明西周实行()[单选题]*A.禅让制B.分封制(正确答案)C.郡县制D.推恩令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封制。

【解答】据材料“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先代贵族、亲戚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士”。西周初期通过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治范围,巩固疆土。故选B;ACD在材料中均未涉及,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西周分封制的相关知识。12.《史记•周本纪》记述:“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这表明()[单选题]*A.周王室地位衰微(正确答案)B.方伯已自称天子C.齐国实力最强大D.诸侯仍听从王命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周王室地位衰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平王之时……政由方伯……”,这说明此时,周王室地位衰微,大的诸侯尊王攘夷的口号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题干中只是说“……齐、楚、秦、晋始大……”,并没有说齐国实力最强大,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与识记周王室地位衰微的相关史实。1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单选题]*A.会使用火(正确答案)B.种植水稻C.种植蔬菜D.饲料家畜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相关知识,北京人已会使用火。

【解答】题干材料给出了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分析这个信息可知会使用火。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最早种植水稻的人;半坡原始居民会种植蔬菜、炼制彩陶;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会饲养家畜。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分析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并准确识记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14.下列我国原始人类中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是()[单选题]*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正确答案)D.半坡人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以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为切入点,考查山顶洞人的相关知识。

【解答】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北京周口店附近的山顶洞穴里,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懂得人工取火。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15.1953年,半坡遗址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20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以上材料证明()[单选题]*A.半坡人会制造生产工具B.河姆渡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C.半坡和河姆渡遗址是华夏文明的起源D.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依据题干“半坡遗址”,“还有粟、菜籽遗存”,“河姆渡遗址”“发现20~50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已出现了原始农业。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村,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石器,选项B不合题意;选项C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的相关史实。16.(5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①农作物种植②打制石器的使用③家畜饲养的出现④聚落的发展⑤磨制工具的发展。[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⑤(正确答案)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

【解答】依据所学,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的标志是农作物种植以及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的发展和磨制工具的发展。打制石器的使用是在旧石器时代,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①③④⑤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17.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命脉。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单选题]*A.标志着中国的远古人类已逐步进入定居生活B.表明个体家庭和私有财产的出现C.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正确答案)D.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以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切入点,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居民。

【解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生活来源,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半坡和河姆渡居民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18.形成华夏族基础的是()[单选题]*A.炎帝部落B.黄帝部落C.蚩尤部落D.炎黄部落联盟(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华夏族的形成。

【解答】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19.我国神话传说中,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办法称为()[单选题]*A.选举制B.投票制C.世袭制D.禅让制(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析】本题以尧舜禹时期的历史为依托,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知识.

【解答】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