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伤害评价课件_第1页
储层伤害评价课件_第2页
储层伤害评价课件_第3页
储层伤害评价课件_第4页
储层伤害评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气井钻井完井质量的

试井评价

庄惠农油气井钻井完井质量的

试井评价

庄惠农1完井质量评价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内容完井质量评价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内容2试井分析是钻井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法

油气层在钻井完井后,是否受到损害以及损害程度如何,最终都要通过现场评价来确认强化措施后的效果评价,主要通过试井资料来提供定量认识试井可以提供井和储层的表皮系数、压裂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表皮系数等等标志损害及改善的参数试井还可以分析储层的物性参数及产能测井法只能显示泥浆浸入程度,不能确定地层是否受到损害试井分析是钻井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法油气层在钻井完井后3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完井质量评价●业主、服务方、咨询公司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国外试井方法提供的完井质量指标,是评价服务公司服务质量的客观依据●正确应用试井分析提供的完井质量指标,可以优化工艺措施,节省大量的施工费用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完井质量评价●业主、服务方、咨询公司之间的4实验室损害评价的作用通过岩心室内分析,找出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原因筛选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已造成损害的油气层,找出补救方法实验室损害评价的作用通过岩心室内分析,找出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原5试井法评价油气层损害技术的发展

30年代仅凭油气井产量本身的高低来认定井的质量50年代,艾·范弗丁根和赫斯特提出了“表皮带”的概念表皮带形成一个附加压降Δps式中的S值和Δps值,可以通过不稳定试井分析求得目前又发展了针对双重介质地层、压裂地层及气层的评价方法试井法评价油气层损害技术的发展30年代仅凭油气井产量本身的6表皮带附加压降示意图

油井未受污染的压降曲线井筒附近受到污染的压降曲线井筒附近经过改善的压降曲线表皮区

rw1

rw2

ΔpS

rw井筒p

r

表皮带附加压降示意图油井未受污染的井筒附近受到井筒附近经过7形成表皮带的原因

固体颗粒的侵入钻井完井工作液进入地层造成黏土膨胀堵塞地层低渗气层的水锁酸敏、碱敏形成结垢高速气流在井底附近形成湍流射孔不完善或部分打开形成的拟表皮凝析油或溶解气在井底的聚集降低相渗透率形成表皮带的原因固体颗粒的侵入8表皮系数S

决定着不稳定试井曲线的形状特征阿格厄尔的图版曲线以表皮系数S

和井储系数C

为参变量格林加登和包迪特的图版曲线,以参变量CDe2S

为参变量,S

在指数位置,是主要的影响参数表皮系数S决定着不稳定试井曲线的形状特征阿格厄尔的图版曲9阿格厄尔(Agarwal)图版曲线示意图

阿格厄尔(Agarwal)图版曲线示意图10格林加登(Grengarten)图版曲线示意图

CDe2S

格林加登(Grengarten)图版曲线示意图CDe2S11包迪特(Bourdet)导数图版曲线示意图

CDe2S=1060

包迪特(Bourdet)导数图版曲线示意图CDe2S=12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

1020

1010

1015

106

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1013现代试井分析

用高精度的井下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

压力计精度:0.02%FS,分辨率:0.00007MPa

以图版法为中心的一整套资料分析方法

适用于各类地层条件的双对数图版,常规分析,特殊分析使用先进的试井解释软件人机对话,自动拟合,数值试井,压力历史拟合检验现代试井分析用高精度的井下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14钻井完井造成的损害可以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

钻开油气层时形成的损害: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泥浆浸泡时间过长,快速起下钻及钻具刮削井壁等固井时水泥浆滤失射孔不完善钻井完井造成的损害可以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钻开油气层时形15强化措施改造的评价

酸化施工改造后的地层,一般仍可用表皮S值评价。大型酸压对灰质裂缝性地层的改造,则有可能形成一定范围的措施改造带。除S值评价外,还要分析储层参数的变化。小型压裂造缝短时,仍可用S值评价。大型加砂压裂,压出裂缝长度近百米,作为井的表皮系数S值,可达到–5以上。除用S值评价压裂效果外,还须通过裂缝半长Xf和裂缝导流能力FCD对压裂效果加以描述。压裂造缝,会形成裂缝表皮Sf强化措施改造的评价酸化施工改造后的地层,一般仍可用表皮S16采油、采气和注水过程中对地层的损害,一般不能单独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采油时地层脱气采气时地层深部产生反凝析注水的油层,可能由于水敏,使储层内部的粘土膨胀,或使固体颗粒在储层深部运移,堵塞孔喉,形成储层深部的损害。三次采油时注入化学剂采油、采气和注水过程中对地层的损害,一般不能单独用表皮系数S17表皮系数S值的分解

地层损害形成的真表皮部分射开引起的拟表皮射孔工艺引起的拟表皮井斜形成的拟表皮湍流引起的拟表皮或脱气引起的拟表皮表皮系数S值的分解地层损害形成的真表皮18井壁附近地层损害所引起的附加压降Δps

井壁附近地层损害所引起的附加压降Δps19其它表示地层损害的参数

流动效率FE

堵塞比DR

损害系数DF

完善指数CI有效半径r

werwe=rw·e-s

其它表示地层损害的参数流动效率FE20均质地层损害情况评价标准S值评价序号评定指标符号损害正常改善1表皮系数S>0=0<02附加压降Δps>0=0<03损害系数DF>0=0<04流动效率FE<1=1>15产率比PR同上6条件比CR同上7完井系数PF同上8堵塞比DR>1=1<19完善指数CI>8=7<610有效半径rwe<rw=rw>rw均质地层损害情况评价标准S值评价序号评定指标符号损害正常21均质地层的双对数图形特征均质地层的双对数图形特征22S值与双对数特征参数的关系S值与双对数特征参数的关系23均质地层的单对数图形特征均质地层的单对数图形特征24压力恢复单对数图特征参数压力恢复单对数图特征参数25井筒储集系数C值分级表井筒储集系数C值分级表26表皮系数S值分级表表皮系数S值分级表27均质地层的曲线定位分析录取时间具有下限:初期点,或者说第一点只能以秒计(电子压力计),或者分计(机械式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的时间有上限:机械式压力计,一般一次下井只能工作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电子压力计时间要长些,但也受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压力录取具有下限:受仪器分辨率的限制

均质地层的曲线定位分析录取时间具有下限:初期点,或者说第一28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

1020

1010

1015

106

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1029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一)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一)30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二)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二)31

Kh/μC

CDe2s

0.1(很低)0.3(低)0.8(较低)2(中等)6(较高)20(高)70(很高)0.1(很低)1(低)10(较低)104(中等)1010(较高)1020(高)1030(很高)均质地层压力+导数双对数诊断图定位分析表0.10.30.82620700.1(很低)132双重介质地层单元体结构示意图双重介质地层单元体结构示意图33决定双重介质地层图形特征的参数

(CDe2s)f,(CDe2s)f+m决定双重介质地层图形特征的参数(CDe2s)f34决定双重介质地层损害的

标志参数是:-3当S<-3时,地层改善当S=-3时,地层未损害当S>-3时,地层损害决定双重介质地层损害的

标志参数是:-3当S<-35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36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37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38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39

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1压力双对数综合图

打开奥陶系灰岩地层日产气量8.3×104m3解释地层参数:Kf=1.0mD

S=-1.0C=3.01m3/MPa

ω=0.285

λ=1.4×10-8

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1压力双对数综合图打开奥陶系灰岩地40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2压力双对数综合图打开奥陶系白云岩地层,岩心观测存在天然裂缝日产原油340m3解释地层参数:

Kf=0.27×10-3μm2,S=-0.77,ω=0.08,λ=9.4×10-4,C=7.18×10-2m3/MPa,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2压力双对数综合图打开奥陶系白云岩地层41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1)

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1)42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2)

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2)43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

均质地层压力双对数模式图

拟径向流段导数1/2斜率0.301续流段线性流动段特征图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

均质地层压力双对数模式图44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表皮系数

例如,当rw=0.07m,Xf=50m时用公式(33)可以计算出: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表皮系数例如,当rw=0.452000-7廊坊分院天然气所46井筒裂缝污染表皮区bS

bf

Kf

Xf

K

地层压裂裂缝表皮区示意图

KS

Sfs-----裂缝表皮系数2000-7廊坊分院天然气所46井筒裂缝污染bSbf裂缝表皮系数Sfs

的计算假定:

bs=1m,Xf

=50m,K=3mD

不同Ks下的Sfs

值:Ks(mD)30.180.0910.046Sfs00.512裂缝表皮系数Sfs的计算假定:bs=1m,47井号有效厚度h(m)地层

kh(mD.m)渗透率k(mD)裂缝半长(m)总表皮S裂缝表皮Sf

S14124.7585.283.4545.0-5.20.21Y28-1226.2527.561.0587.2-5.90.15S21137.074.02.0044.3-5.20.17Y36-923.519.980.8568.7-5.00.83Y27-1118.756.470.34100.0-5.70.50S11714.626.580.4575.8-5.20.70S14311.127.340.6682.1-5.50.49Y29-1011.756.350.5437.7-3.91.33S14213.882.150.1659.4-5.60.05Y35-89.62/////压力恢复测试成果表(1)井号有效厚度地层kh渗透率k裂缝半长总表皮裂缝表皮S1448Y28-12井压力加导数双对数图Y28-12井压力加导数双对数图49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

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50陕173井试井曲线

(1996年8月31日-11月2日)打开层位二叠系石盒子组井深:3125m-3129m产能试井(修正等时)压力恢复试井曾短时间关井陕173井试井曲线

(1996年8月31日-11月2日)打开51陕173井压力恢复曲线分析图线性流特征显示地层产生压裂裂缝

Xf=50m压裂解除了地层损害

S=-6.36解释地层渗透率

K=3.45mD300m宽的通道形边界陕173井压力恢复曲线分析图线性流特征显示地层产生压裂裂缝52陕178井试井曲线

(1999年8月7日-9月21日)产能试井(修正等时)压力恢复试井打开层位二叠系山西组井深:2990m-2998.6m陕178井试井曲线

(1999年8月7日-9月21日)产能试53陕178井开井压压降曲线双对数图陕178井开井压压降曲线双对数图54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双对数曲线模式图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双对数曲线模式图55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

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56油层顶界油层底界储层等压线流线部分射开形成拟表皮系数Sc油层顶界油层底界储层等压线流线部分射开形成拟表皮系数Sc57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影响因素:地层打开程度,

b=hp/h射开部位位置纵横向渗透率比值,K/KV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影响因素:58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计算公式式中:层段顶部或底部射开层段中部射开等厚、等间距对称射开N段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计算公式式中:层段顶部或底部射开层段59测试序号层位井段m-m射开厚度m试气产量103m3/d表皮系数9下第三系(E)3600—3607792.15883630—364010158.5447白垩系(K)巴什基奇克组(K2b)3665—369530211.06030063712—37142139.07453770—379525376.681163-45443883—38929306.73033926—393042123938272.5032092巴西盖组4016—402150克拉201井测试程序示意图测试序号层位井段射开厚度m试气产量表皮系数9下第3600—60克拉201井第5测试层部分射开表皮系数计算从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得到:K/KV=1.6射开厚度比:

b=hp/h=25m/200m=0.125可以计算出:从而得到部分射开表皮系数为:

克拉201井第5测试层部分射开表皮系数计算从压力恢复试井61部分射开表皮系数

计算图射开比,b=hp/h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无因次产层厚度hD部分射开表皮系数

计算图射开比,b=hp/h部分射开表皮系数62措施后改善S值的双对数曲线对比图措施后改善S值的双对数曲线对比图63措施后改善S值的单对数曲线对比图措施后改善S值的单对数曲线对比图64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

措施后措施前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措施后措施前65实测例压力单对数图

措施后措施前实测例压力单对数图措施后措施前66实例7井措施前后参数对比表

测试时间渗透率K(10-3μm2)流动系数Kh/μ表皮系数S产气量qg(104m3/d)井筒储集系数C酸化前0.559418471.870.0208酸化后0.420354-1.438.3544.9实例7井措施前后参数对比表流动系数产气量qg井筒储集酸化前67油气层损害程度的定量解释

双对数图版拟合法求油层参数及S值:油气层损害程度的定量解释双对数图版拟合法求油层参数及S值68单对数法求表皮系数S值对压降曲线:

对压力恢复曲线,MDH法求S值的公式为:

对压力恢复曲线,Horner法的公式为:单对数法求表皮系数S值对压降曲线:对压力恢复曲线,MDH69早期段(未测到径向流)S值解释方法未能测到径向流直线段的试井曲线,被认为是不成功的曲线前面论述的评价地层损害的公式都无法应用续流段曲线受续流量变化规律的影响,如能实测到续流量值,可以用褶积方法得到修复后的径向流直线,从而计算S值如无实测续流量,可用经验法假定一个续流量变化,例如:令得到

用Δp′

做图,得到修复后的径向流直线段,从而计算S值早期段(未测到径向流)S值解释方法未能测到径向流直线段的70气井的损害评价用拟压力ψ

代替压力p,可对气井进行分析,方法完全相同拟压力的表达式用拟压力的单对数径向流直线段斜率m求表皮系数S值气井的损害评价用拟压力ψ代替压力p,可对气井进行分析,71气井的拟表皮Sa

及惯性-湍流系数D的确定

拟表皮,表示为Sa,它是地层损害造成的真表皮S与湍流影响的总和拟表皮的表达式

Sa=S+Dqgqg——气体产量,104m3/d

D——惯性-湍流系数,(104m3/d)-1

用做图法确定S和D值。气井的拟表皮Sa及惯性-湍流系数D的确定拟表皮,表示为S72惯性-湍流系数D确定图

S=-5.43D=0.0406(104m3/d)-1

惯性-湍流系数D确定图S=-5.4373克拉203井总表皮系数与产量关系曲线真实表皮系数为28.2,表明地层存在一定的污染,但并不严重;非达西流系数3.6352(104m3/d)-1,表明地层湍流和测试工具节流影响严重克拉203井总表皮系数与产量关系曲线真实表皮系数为28.2,74拟压力的简化

·当p<13.8MPa(2000psi)时,拟压力ψ可简化为压力平方·当p>20.7MPa(3000psi)时,可把拟压力ψ简化为压力拟压力的简化·当p<13.8MPa(2000psi)75用稳定试井资料评价地层损害

S=1.1513(1-FE)CI

m值必须从不稳定试井分析中确定

用稳定试井资料评价地层损害76结论★试井分析是钻井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法

★要作好钻井完井质量评价,首先要不失时机地录取到高质量的不稳定试井资料★在现场可以采用图形分析方法作出初步判断★运用试井软件作出定量解释★结合地质情况和现场施工工艺条件,作出恰当的分析,找出造成损害的原因,指导生产结论★试井分析是钻井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77谢谢!谢谢!78油气井钻井完井质量的

试井评价

庄惠农油气井钻井完井质量的

试井评价

庄惠农79完井质量评价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内容完井质量评价是油气藏工程的重要内容80试井分析是钻井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法

油气层在钻井完井后,是否受到损害以及损害程度如何,最终都要通过现场评价来确认强化措施后的效果评价,主要通过试井资料来提供定量认识试井可以提供井和储层的表皮系数、压裂裂缝长度、裂缝导流能力、裂缝表皮系数等等标志损害及改善的参数试井还可以分析储层的物性参数及产能测井法只能显示泥浆浸入程度,不能确定地层是否受到损害试井分析是钻井完井质量现场评价的主要方法油气层在钻井完井后81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完井质量评价●业主、服务方、咨询公司之间的制约关系●

在国外试井方法提供的完井质量指标,是评价服务公司服务质量的客观依据●正确应用试井分析提供的完井质量指标,可以优化工艺措施,节省大量的施工费用市场运作条件下的完井质量评价●业主、服务方、咨询公司之间的82实验室损害评价的作用通过岩心室内分析,找出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原因筛选出合理的预防措施对已造成损害的油气层,找出补救方法实验室损害评价的作用通过岩心室内分析,找出造成油气层损害的原83试井法评价油气层损害技术的发展

30年代仅凭油气井产量本身的高低来认定井的质量50年代,艾·范弗丁根和赫斯特提出了“表皮带”的概念表皮带形成一个附加压降Δps式中的S值和Δps值,可以通过不稳定试井分析求得目前又发展了针对双重介质地层、压裂地层及气层的评价方法试井法评价油气层损害技术的发展30年代仅凭油气井产量本身的84表皮带附加压降示意图

油井未受污染的压降曲线井筒附近受到污染的压降曲线井筒附近经过改善的压降曲线表皮区

rw1

rw2

ΔpS

rw井筒p

r

表皮带附加压降示意图油井未受污染的井筒附近受到井筒附近经过85形成表皮带的原因

固体颗粒的侵入钻井完井工作液进入地层造成黏土膨胀堵塞地层低渗气层的水锁酸敏、碱敏形成结垢高速气流在井底附近形成湍流射孔不完善或部分打开形成的拟表皮凝析油或溶解气在井底的聚集降低相渗透率形成表皮带的原因固体颗粒的侵入86表皮系数S

决定着不稳定试井曲线的形状特征阿格厄尔的图版曲线以表皮系数S

和井储系数C

为参变量格林加登和包迪特的图版曲线,以参变量CDe2S

为参变量,S

在指数位置,是主要的影响参数表皮系数S决定着不稳定试井曲线的形状特征阿格厄尔的图版曲87阿格厄尔(Agarwal)图版曲线示意图

阿格厄尔(Agarwal)图版曲线示意图88格林加登(Grengarten)图版曲线示意图

CDe2S

格林加登(Grengarten)图版曲线示意图CDe2S89包迪特(Bourdet)导数图版曲线示意图

CDe2S=1060

包迪特(Bourdet)导数图版曲线示意图CDe2S=90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

1020

1010

1015

106

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1091现代试井分析

用高精度的井下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

压力计精度:0.02%FS,分辨率:0.00007MPa

以图版法为中心的一整套资料分析方法

适用于各类地层条件的双对数图版,常规分析,特殊分析使用先进的试井解释软件人机对话,自动拟合,数值试井,压力历史拟合检验现代试井分析用高精度的井下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92钻井完井造成的损害可以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

钻开油气层时形成的损害:钻井液与储层不配伍,泥浆比重控制不当,泥浆浸泡时间过长,快速起下钻及钻具刮削井壁等固井时水泥浆滤失射孔不完善钻井完井造成的损害可以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钻开油气层时形93强化措施改造的评价

酸化施工改造后的地层,一般仍可用表皮S值评价。大型酸压对灰质裂缝性地层的改造,则有可能形成一定范围的措施改造带。除S值评价外,还要分析储层参数的变化。小型压裂造缝短时,仍可用S值评价。大型加砂压裂,压出裂缝长度近百米,作为井的表皮系数S值,可达到–5以上。除用S值评价压裂效果外,还须通过裂缝半长Xf和裂缝导流能力FCD对压裂效果加以描述。压裂造缝,会形成裂缝表皮Sf强化措施改造的评价酸化施工改造后的地层,一般仍可用表皮S94采油、采气和注水过程中对地层的损害,一般不能单独用表皮系数S加以评价采油时地层脱气采气时地层深部产生反凝析注水的油层,可能由于水敏,使储层内部的粘土膨胀,或使固体颗粒在储层深部运移,堵塞孔喉,形成储层深部的损害。三次采油时注入化学剂采油、采气和注水过程中对地层的损害,一般不能单独用表皮系数S95表皮系数S值的分解

地层损害形成的真表皮部分射开引起的拟表皮射孔工艺引起的拟表皮井斜形成的拟表皮湍流引起的拟表皮或脱气引起的拟表皮表皮系数S值的分解地层损害形成的真表皮96井壁附近地层损害所引起的附加压降Δps

井壁附近地层损害所引起的附加压降Δps97其它表示地层损害的参数

流动效率FE

堵塞比DR

损害系数DF

完善指数CI有效半径r

werwe=rw·e-s

其它表示地层损害的参数流动效率FE98均质地层损害情况评价标准S值评价序号评定指标符号损害正常改善1表皮系数S>0=0<02附加压降Δps>0=0<03损害系数DF>0=0<04流动效率FE<1=1>15产率比PR同上6条件比CR同上7完井系数PF同上8堵塞比DR>1=1<19完善指数CI>8=7<610有效半径rwe<rw=rw>rw均质地层损害情况评价标准S值评价序号评定指标符号损害正常99均质地层的双对数图形特征均质地层的双对数图形特征100S值与双对数特征参数的关系S值与双对数特征参数的关系101均质地层的单对数图形特征均质地层的单对数图形特征102压力恢复单对数图特征参数压力恢复单对数图特征参数103井筒储集系数C值分级表井筒储集系数C值分级表104表皮系数S值分级表表皮系数S值分级表105均质地层的曲线定位分析录取时间具有下限:初期点,或者说第一点只能以秒计(电子压力计),或者分计(机械式压力计);录取压力数据的时间有上限:机械式压力计,一般一次下井只能工作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电子压力计时间要长些,但也受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压力录取具有下限:受仪器分辨率的限制

均质地层的曲线定位分析录取时间具有下限:初期点,或者说第一106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

1020

1010

1015

106

均质地层压降试井无因次单对数图CDe2S=103010107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一)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一)108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二)实测曲线定位分析举例(二)109

Kh/μC

CDe2s

0.1(很低)0.3(低)0.8(较低)2(中等)6(较高)20(高)70(很高)0.1(很低)1(低)10(较低)104(中等)1010(较高)1020(高)1030(很高)均质地层压力+导数双对数诊断图定位分析表0.10.30.82620700.1(很低)1110双重介质地层单元体结构示意图双重介质地层单元体结构示意图111决定双重介质地层图形特征的参数

(CDe2s)f,(CDe2s)f+m决定双重介质地层图形特征的参数(CDe2s)f112决定双重介质地层损害的

标志参数是:-3当S<-3时,地层改善当S=-3时,地层未损害当S>-3时,地层损害决定双重介质地层损害的

标志参数是:-3当S<-113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114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具有两个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115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双对数模式图116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

双重介质地层只有总系统径向流段的

单对数模式图117

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1压力双对数综合图

打开奥陶系灰岩地层日产气量8.3×104m3解释地层参数:Kf=1.0mD

S=-1.0C=3.01m3/MPa

ω=0.285

λ=1.4×10-8

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1压力双对数综合图打开奥陶系灰岩地118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2压力双对数综合图打开奥陶系白云岩地层,岩心观测存在天然裂缝日产原油340m3解释地层参数:

Kf=0.27×10-3μm2,S=-0.77,ω=0.08,λ=9.4×10-4,C=7.18×10-2m3/MPa,双重介质地层实测例2压力双对数综合图打开奥陶系白云岩地层119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1)

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1)120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2)

水力压裂裂缝流线形状示意图(2)121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

均质地层压力双对数模式图

拟径向流段导数1/2斜率0.301续流段线性流动段特征图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

均质地层压力双对数模式图122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表皮系数

例如,当rw=0.07m,Xf=50m时用公式(33)可以计算出:具有无限导流及均匀流垂直裂缝井的表皮系数例如,当rw=0.1232000-7廊坊分院天然气所124井筒裂缝污染表皮区bS

bf

Kf

Xf

K

地层压裂裂缝表皮区示意图

KS

Sfs-----裂缝表皮系数2000-7廊坊分院天然气所46井筒裂缝污染bSbf裂缝表皮系数Sfs

的计算假定:

bs=1m,Xf

=50m,K=3mD

不同Ks下的Sfs

值:Ks(mD)30.180.0910.046Sfs00.512裂缝表皮系数Sfs的计算假定:bs=1m,125井号有效厚度h(m)地层

kh(mD.m)渗透率k(mD)裂缝半长(m)总表皮S裂缝表皮Sf

S14124.7585.283.4545.0-5.20.21Y28-1226.2527.561.0587.2-5.90.15S21137.074.02.0044.3-5.20.17Y36-923.519.980.8568.7-5.00.83Y27-1118.756.470.34100.0-5.70.50S11714.626.580.4575.8-5.20.70S14311.127.340.6682.1-5.50.49Y29-1011.756.350.5437.7-3.91.33S14213.882.150.1659.4-5.60.05Y35-89.62/////压力恢复测试成果表(1)井号有效厚度地层kh渗透率k裂缝半长总表皮裂缝表皮S14126Y28-12井压力加导数双对数图Y28-12井压力加导数双对数图127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

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128陕173井试井曲线

(1996年8月31日-11月2日)打开层位二叠系石盒子组井深:3125m-3129m产能试井(修正等时)压力恢复试井曾短时间关井陕173井试井曲线

(1996年8月31日-11月2日)打开129陕173井压力恢复曲线分析图线性流特征显示地层产生压裂裂缝

Xf=50m压裂解除了地层损害

S=-6.36解释地层渗透率

K=3.45mD300m宽的通道形边界陕173井压力恢复曲线分析图线性流特征显示地层产生压裂裂缝130陕178井试井曲线

(1999年8月7日-9月21日)产能试井(修正等时)压力恢复试井打开层位二叠系山西组井深:2990m-2998.6m陕178井试井曲线

(1999年8月7日-9月21日)产能试131陕178井开井压压降曲线双对数图陕178井开井压压降曲线双对数图132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双对数曲线模式图有限导流垂直裂缝井压力双对数曲线模式图133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

实测例压力双对数图134油层顶界油层底界储层等压线流线部分射开形成拟表皮系数Sc油层顶界油层底界储层等压线流线部分射开形成拟表皮系数Sc135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影响因素:地层打开程度,

b=hp/h射开部位位置纵横向渗透率比值,K/KV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影响因素:136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计算公式式中:层段顶部或底部射开层段中部射开等厚、等间距对称射开N段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计算公式式中:层段顶部或底部射开层段137测试序号层位井段m-m射开厚度m试气产量103m3/d表皮系数9下第三系(E)3600—3607792.15883630—364010158.5447白垩系(K)巴什基奇克组(K2b)3665—369530211.06030063712—37142139.07453770—379525376.681163-45443883—38929306.73033926—393042123938272.5032092巴西盖组4016—402150克拉201井测试程序示意图测试序号层位井段射开厚度m试气产量表皮系数9下第3600—138克拉201井第5测试层部分射开表皮系数计算从压力恢复试井解释得到:K/KV=1.6射开厚度比:

b=hp/h=25m/200m=0.125可以计算出:从而得到部分射开表皮系数为:

克拉201井第5测试层部分射开表皮系数计算从压力恢复试井139部分射开表皮系数

计算图射开比,b=hp/h部分射开表皮系数Sc无因次产层厚度hD部分射开表皮系数

计算图射开比,b=hp/h部分射开表皮系数140措施后改善S值的双对数曲线对比图措施后改善S值的双对数曲线对比图141措施后改善S值的单对数曲线对比图措施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