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辨性阅读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辨性阅读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辨性阅读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辨性阅读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思辨性阅读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实录一、问题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我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水浒传》。古代小说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情节设置巧妙,可以说是“无巧不成书”,本篇小说正是凸显了这个特点。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一下本文中的情节巧合,思考分析:这些巧合情节的设置真实吗?以我们的慧眼能否找出大作家的破绽?二、寻找情节巧合之处,培养文本细读能力师:下面我们先看这篇小说的巧合“巧”在什么地方?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将情节加以概括。生1:林冲闲走,酒生儿李小二遇见恩人,这是一个巧合。可以概括为“林冲巧遇李小二”。师:从林冲角度概括得很简练。(板书:林冲巧遇李小二)这是第一个“巧”,谁再起来讲一下,还有哪些巧合的地方?生2:下文李小二巧听到了行为举止鬼鬼祟祟的陆虞侯一伙人的谈话,偷偷向林冲报信。师:他讲的这地方说李小二听到了那几个人的谈话,那我们一起看一下,这是不是巧合地听到这几个人的谈话的呢?生(齐说):不是师:他是怎么听到的呢?生(齐说):有意的偷听。师:对。他是让他媳妇去偷听,这不是巧合。生3:应该是陆虞侯很凑巧地在李小二店中请管营、差拨吃饭密谋。师:对。这地方巧就巧在陆谦、管营和差拨恰巧就在李小二的店中吃饭。(板书:李小二酒店请吃饭密谋)生4:我认为环境上冬天也很巧妙地到来了。师:为什么这么说?你的依据在哪?生4:课文中讲“迅速光阴,却早冬来。”这句话表明这一年冬天凑巧来得也很早。师:课文读得很仔细。很好,这是天气方面。(板书:冬天巧来得早)生5:因为风雪,恰巧草厅被压塌了。师:对。(板书:草厅巧被大雪压塌)好,谁再讲?生6:恰巧那个老军给他留下的大葫芦让他去吃酒。师:对,很好,酒葫芦是一巧。我们可以概括为“老军巧留酒葫芦”。(板书:老军巧留酒葫芦)生7:林冲恰巧用大石头顶住了山神庙的门。师:这一巧合的主要原因在于山神庙里有一块大石头。因此,我们可以概括为“山神庙巧有大石头”。(板书:山神庙巧有大石头)生8:还有陆虞侯等人在山神庙门口的谈话恰巧被林冲听到。师:因为林冲恰巧用大石头顶住了山神庙的门,他们三人推不开,所以林冲恰巧听到陆虞侯等人在山神庙门口的谈话,这一巧合情节,我们可以概括为“林冲巧听三人谈话”。(板书:林冲巧听三人谈话)师:再有没有巧合的情节了?生9:文中写道:“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里说明火种很巧地被雪浸灭。师:很好,这一处可以概括为“火种巧被雪浸灭”。(板书:火种巧被雪浸灭)此处也说明了后期草料场着火是有人故意为之。师:同学们找的很好,小说情节巧合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下面我们再做进一步的探究。三、于“巧”中求“真”,提升思维品质师:刚才我们找出了小说中的巧合之处,我们经常说无巧不成书,作者是不是为了情节的推动发展故意设置的呢?这些巧合是不是合情合理呢?作者对这些巧合的情节设置的真实吗?有没有破绽?下面就如胡适先生所言“大胆怀疑,小心求证”。师:我们先看第一个巧合,林冲巧遇李小二是不是真实的?下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一情节的设置是真实的吗?(学生小组讨论)师:全班交流一下。生10:我觉得是真实的,因为原文讲当初李小二在东京时,“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林冲帮助过李小二,是他的大恩人。师:你认为林冲是李小二的大恩人,两个人就能够巧遇了?生11:这时林冲也被发配到沧州。生12:我也觉得是真实的。因为原文中说李小二安不得身,迤遍来到沧州,在沧州落了脚,后来开了个茶酒店,恰巧此时遇到被发配到沧州的林冲,所以是真实的。师:你的意思是说李小二已经在沧州,这时林冲也来到了沧州,所以两个人恰巧相遇是必然的。那么会不会出现两个人都在沧州却无从相遇的情形呢?这其中的必然又在哪里呢?我们看一下文本是怎样叙写二人恰巧相遇的情形的呢?同学们齐读一下原文的语句。生(齐读):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师:我们分析一下当时两人相遇的情形,林冲在前面走,是李小二先从背后认出了林冲,于是二人恰巧相遇了。试想,林冲身后的李小二发现前面的人是林冲,心理盘算着:林冲为什么来沧州?是不是来跟我讨回以前资助我的钱财?我赶快转身溜了吧,躲开他,别让他瞧见。如果这个李小二是这样的一只白眼狼的话,二人还有没有可能相遇?生13:没有。文中作者描写的李小二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师:对,还有李小二的性格知恩图报,增强了这一巧合情节的真实性。我们总结一下:这一巧遇情节为什么是真实的呢?一是因为林冲对李小二的乐善好施的性格特点,二是因为地点又恰好在沧州,三是李小二的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这三点必然性增强了偶然巧合的真实性,所以二人巧合地相遇了。(板书:人物性格)师: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第二个巧合:李小二酒店请吃饭密谋。陆虞侯请管营和差拨这二个人吃饭密谋,恰好选在李小二的酒店里,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别人的酒店?生14:因为小说第一段中李小二自己说道“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彩,以此买卖顺当”,这说明李小二的酒店买卖做的好,所以来他家很正常。另外,酒店买卖越好,越红火,来的人就越多,来这样的酒店就越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生15:第一段中李小二说“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说明酒店位置在牢城营前,离牢城营很近,找人方便。师:很好。这两位同学文本阅读得很仔细,分析很有道理,概括起来主要讲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酒店经营的好,隐蔽性强;二是地理位置好,就在营前,方便陆虞侯他们来找人。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这一巧合情节的真实性也就有了依据。(板书:酒店特点)师:根据情节的推进,我们再分析“老军巧留酒葫芦”这一情节合理吗?生16:合理。因为天很冷,老军要用酒葫芦打酒取暖御寒。师:老军御寒跟巧留酒葫芦的真实性有什么关系?生17:小说中写老军和林冲交换物品时是这样写的:“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我们分析一下两人的对话,老军只说“借与你”,借,只是暂时的用,将来还是要还的,而林冲却说“你要,便拿了去”,这话意思是,你需要的话,我送给你了。这看出林冲是何等的豪爽,慷慨,大方,仗义。老军一听林冲这样仗义,就将挂在壁上还没往下摘的大酒葫芦自然也就豪爽地留给林冲了,同时,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冬天在这个草厅里没有酒御寒是无法过冬的,一个人始终在草厅里,也太寂寞,拿着酒葫芦去买酒,还可以与酒店里的人说说话,打发一下寂寞,消磨一点时光。因此,老军买酒御寒是自身的生活体验,所以留给林冲酒葫芦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师:这位同学能结合文本,结合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处境以及心理来进行分析,见解精辟。可以说这一巧合情节的真实性是由环境以及人物的切身生活体验所决定的,并不让人感觉是作者故意设置的。(板书:环境、人物生活体验)师:我们接着分析第四个巧合:这个草厅恰巧就压倒了,合理吗?生18:合理。师:为什么?生:草厅本身破败不堪。原文中写道:“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师:那草厅本身破败不堪就必须倒吗?生19:在第七段中提到“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纷纷扬扬”,说明雪下得很大,漫无边际。草厅本身就破败不堪,所以草屋不堪重负,被压塌很合理。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细致,能够结合语句中的具体词语来分析雪的特点雪大,漫无边际。但是,雪下得大,草厅破败不堪,就足以使草厅倒塌了吗?我们不妨再读一遍这句话。生(齐读)师:关注一下这句话中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动词——,对,“卷”字,这个“卷”字有什么作用?原文写到:“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卷”字可以看出风的猛烈,似乎让人眼前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北风猛烈地吹动着雪,大雪铺天盖地而来。风之猛,雪之大之密可以想象得出。那么,分析到这里,雪之大,雪之密,风之猛,再加上草厅本身破败不堪,草厅就一定会被压倒塌了?生(表现不一,有点头,有摇头,有沉思不语,有的在翻看文本)师:提示一下同学们,这个环境描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生20:林冲和差拨往草料场走的路上。师:很正确,这时草厅并未倒塌,那么草厅恰巧倒塌这一情节是不是作者故意设置的?生21:老师,我还发现两处写雪的语句,林冲出草料场去买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通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林冲在酒店吃了一会酒离开时,“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这两处写雪,说明雪下得不仅大,而且时间很长,从早到晚,持续了一天,可想而知,草厅屋顶上的雪已经积得非常厚重了。这样草厅被压塌就合情合理,真实可信了,明显就不是作者故意设置的。师:我们总结一下,一方面是风猛,一方面是雪下得大、下得密、下得厚、下得时间之长而导致草厅屋顶上的积雪非常厚重,再加上草厅本身的破败不堪,“量变引起质变”,最终草厅不堪重负,被压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这一巧合情节的设置也就真实可信了。师:我们再分析一下第五个巧合山神庙中巧有大石头这一情节,这个设置合理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将相关语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找到依据。师:读完后谁有新的发现?生22:文中说山神庙中“侧边堆着一堆纸”,说明有人来住过。他可能曾经搬来大石头,用来掩住庙门,以便在里边生活。师:很好。除了这个之外还有新的发现吗?生23:把门掩上,说明门没有可以上锁的地方,必须用外物掩住庙门,说明用大石头来堵门是非常必要的。师:对,门本身没有上锁的地方,有人来烧纸,用大石头堵门便于在庙里生活,说明这处巧合的设置符合生活的逻辑。(板书:符合生活逻辑)师:我们讲“火种巧被雪水浸灭”,这是事理之必然,无需过多分析。我们再分析最后一个巧合情节林冲巧听三人谈话,看一下这一巧合情节是否合理真实?生24:文中说:“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因为推不开庙门,所以三个人进不去,所以林冲就有机会在庙内恰巧听到三人的谈话。师:同学们想一下,按照常理的话,如果推不开庙门,第一反应应该怀疑是里边有人做的怪,可是,为什么陆虞侯三个人他们推不开庙门,却丝毫没有去怀疑庙内有人呢?这完全违背了常理,可信吗?我认为这一情节设置明显存在漏洞,同学们认为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生(小组讨论)生25:我们小组认为,他们三个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乎所以了。师:你具体解释一下。生25:当三个人推不开庙门时,文中写道:“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三个人来到山神庙前的目的不是进去,而是为了避风雪看火烧草料场的情况。我们再分析一下三个人的对话,文中写道:“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殁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浇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这段对话中,差拨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邀功,他们看到大火借着风势熊熊燃烧起来,他们心中林冲早已葬身火海,他们已大功告成,即将封官加爵,心中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此时他们心中、眼中只有看到的草料场四下里纷起的大火,林冲的烧剩的骨头,已经忘乎所以了,哪里还会像常人一样那么冷静地思考庙里是否有人的问题?此时,三人根本不会在意庙门推不开的问题,林冲巧听三人谈话也就有了可能,因此,这一情节是真实可信的。师:这组同学从三人的心理角度分析颇有见地,老师非常赞同他们的观点。的确如此,这三个人此时立功心切,一门心思都放在了放火烧毁草料场、烧死林冲,即使没烧死也要嫁祸于林冲身上;同时,他们来到庙前的目的正如同学分析的不是想进入庙里,而是找个地方躲避一下风雪而已,能不能进去不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况且此时阴谋已经实现、大获成功的喜悦冲昏了他们的头脑,早已无心考虑庙门推不开的原因了。从这一角度考虑这一巧合情节的真实性是值得肯定的,作者的写作合乎人性的真实。(板书:符合心理逻辑)师:由此我们看这篇小说的巧合的情节设置是合情合理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思是非常的缜密,情节设置上是匠心独运,密针走线;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需要借鉴的。这节课我们主要围绕小说情节的巧合和它的合理性作了一个思辨性的思考。下课以后,同学们去阅读整本书《水浒传》,学会对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结构安排等方面大胆质疑,有自己的思考。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时一反往常的从小说分析情节和人物形象出发的教学思路,利用小说情节设置上的巧合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能够沉潜到文本中去,细读文本,通过品读小说的相关情节深度解读文本,深入分析,去寻找证据,大胆证明,实践证明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也是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本节课在引领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方面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以文本的理解与判断为核心。余党绪老师在徒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中讲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