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1页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2页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3页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4页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14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1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贺州历年中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截至2021年)【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鸳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诚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出师表》)【乙】况守①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⑤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公之周旋⑥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选自《智囊》,有删改)【注释】①况守: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明朝著名廉官。守,做太守。况钟时任苏州太守。②府治:府衙。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砾:小石,碎石。⑤:急速,赶快。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言行恶劣:不道德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功效C.文卷悉烬 悉:全,都D.喝使归舍 舍:房舍,住宅.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临崩寄臣幺大事也 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B.以伤先帝之明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C、所以威行面无怨C、所以威行面无怨D.王是不可及矣万钟王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由叙自己生平而至言伐魏的意义,表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B.【乙】文况守“威行而无怨”的原因就是他代替小吏承担火灾罪责。C.【甲】文诸葛亮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跟先帝的患难与共的历程,是想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甲】文在人物塑造和情节描述上相比于【乙】文更加具体生动。.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分)(2)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2分).【甲】【乙】两文都体现了责任担当意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怎样才能担负起自己肩上的重任?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参考答案】10,A11,C12、B.(1)我因此感奋激发,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感激”“许”“驱驰”各0.5分,句意0.5分)(2)这本来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固”“何足”“当”各0.5分,句意0.5分).责任担当,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作为中学生应尽心尽责,积极作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参考译文】当况钟任太守时,府衙遭火焚毁,所有文卷付之一炬,因失职造成火灾的是一名小吏。火扑灭后,况钟坐在瓦砾堆中,命人痛打那名小吏一百鞭,然后喝令小吏回家去。小吏离去后,况钟就急忙拟表上奏,一力承担火灾的过失,对那名小吏却只字未提。当初那名小吏料想自己是死定了,况钟曾叹气的说:“这本就是太守该负的责任,一名小吏怎么能够承担呢?”奏表呈上后,皇帝只下令裁减俸禄,况公对待一名小吏尚且如此,所以虽然行事威严,但从未招致民怨,如果换成现在的人,即使是自己的过失,尚且还想将过失推诿别人,更何况是替人受过呢,况公的人品非普通人所能及啊!(2021广西贺州)【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④,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疲”。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选拔,任用B.人恒过过:错误C.越王勾践反国反:同“返”,返回D.厚遇宾客遇:对待,招待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吠亩之中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行拂乱其所为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置胆于坐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而越大破吴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1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14.[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0.Bll.C12.A13.①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原来不具有的才能。②勾践攻打吴国,吴国的军队战败了,(勾践)于是杀了吴国太子。14.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现实生活中我们如【参考译文】【乙】吴王赦免了越王,勾践回国后,深思熟虑,苦心经营,把苦胆挂到座位上,坐卧即能仰头尝尝苦胆,饮食也尝尝苦胆。还说:“你忘记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身耕作,夫人亲手织布,吃饭从未有荤菜。从不穿有两层华丽的衣服,对贤人彬彬有礼,能委屈求全,

招待宾客热情城恳,能救济穷人,悼慰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让范蠡和大夫柘稽求和,到吴国作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越国大败了吴军。(2020广西贺州)【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官至太傅。(节选自《太平御览学部》)【注释】①豕(shi):猪。②蒲:水杨树。③笞(chI):用竹板、荆条打。④鬻(yU):卖(1)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B.腰白玉之环 在腰间佩戴C.王育少孤贫 孤独D.育将鬻己以偿 偿还(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鲜肥滋味之享B.以中有足乐者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A.无鲜肥滋味之享B.以中有足乐者C.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D.令育与其子同学(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从穿着佩戴方面写出“同舍生”生活之奢华,生动传神。B.【乙】文郭子敬“闻而嘉之”是被王育宁愿卖了自己也要赔偿主人家损失的行为和求学的精神所感动。C.【甲】文作者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D.【甲】【乙】两文都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强调了宋濂和王育求学路上的艰难困苦。(4)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寓逆旅,主人日再食。②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5)甲乙两文的主人公最终学有所成,你觉得关键在于什么?请结合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参考答案】CBD(4)①寄居在旅店,店主人每天供给两顿饭。②后来王育截取水杨树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晚从来没有停止。【参考译文】【乙】王育年少时是一个孤儿,很贫穷。是别人家的佣人,负责放牧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取蒲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从来没有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他的雇主用鞭子打了他。王育准备卖身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了•敬听闻了这件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所以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他衣服和食物,让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学。于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至到太傅的职位。(2019广西贺州)[甲】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忤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K注释》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⑥怀:高兴,快乐。TOC\o"1-5"\h\z.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醉翁之尊不在酒意:情趣 B.佳木秀而繁阴秀:草木茂盛C.民方以为忧方:刚才 D.甲子又由用:下用【答案】[10.C.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名石者谁雨麦于岐山之阳 B.®不知人之乐 则凿池其南C.醉能同茶乐若真无马耶(《马说》)D.以为休息之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答案】|1L无正确答案.下列对文本理解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用一个“乐”字为主线,把众多内容连缀在一起,而这些“乐”,都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自我陶醉之乐。B.甲乙两文中亭子命名的由来:甲文以作者的号来命名,而乙文以这件久旱逢甘霖的真事命名。C.甲文第①段是交待醉翁亭的环境位置,由群山到琅珊山,由山及泉,由泉及亭,又由亭名引出太守的醉翁之意,内存的脉络是连贯的。D.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答案】[12.D.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答案】13.(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2)官吏相与庆于庭【答案】(2)官吏们共同在厅堂庆贺.读了甲乙两文,,你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答案】[14.示例一: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明白了,不管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有一颗向上的心,做到挑战自我,克服困难,乐观前行。示例二:从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我看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它告诉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抗挫能力,在今后的工作要努力奋发为人民办实事,谋福利。【白话译文】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T,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2018广西贺州)赵普【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刘宣【乙】景泰①间,吉安刘公宣②代戍于京师龙骥卫,为卫使畜马,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公偶与塾师论《春秋》,师惊异之,以语使,使乃优遇之。未几,发解及第③……取解时,刘文恭公铉④主试,讶其文,谓必山林老儒之作,及启封,乃公也,人始识公,而文恭知人之名益著。(焦簸《玉堂丛语》)【注释】①景泰:明代宗朱祁钮年号。②刘公宣:即刘宣。③发解及第:(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④刘文恭公铉:即刘铉,下文中的“文恭”也同。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A.普少汉吏事 习:熟悉B.家人发箧视之 发:发现C.每归私第 第:府第,大的住宅D.讶其文 讶:感到惊奇1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A.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B.卒用其人 岁赋兵二(《捕蛇者说》)C.谓必山林老儒之作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D.以语使 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甲】文写赵普沉着镇定,描写了“跪而拾之”的细节。一个“拾”字表明,赵普此举非常冒险,很可能再次触犯龙威。B.【乙】文中写到了卫使爱惜人才,刘铉慧眼识才。C.[甲]文通篇没有说明赵普奏荐的是何人,为什么奏荐此人,而把笔墨落在一奏、再奏、三奏、四奏上,通过“复奏如初”,显示赵普的为人。D.【甲】【乙】两文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分别写了赵普和刘宣刻苦读书,奏荐人才的事例,都表现了一个中心:能以天下为己任。.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译文: (2)昼夜读书厩中,使初不知也。译文: .除赵普和刘宣之外,古人还有许多刻苦读书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谈谈你的感受。(3分)答: 【参考答案】10-12:BCD.(1)(赵普)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在读。(2)(他)H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起初不知道。.事例: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苦读,孔子韦编三绝等。感受:可围绕“刻苦读书”、“专心勤奋”说出自己的感受,要求言之有理,语句通顺。【参考译文】【甲】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事务,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劝说他要读书。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读书。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他死后,家里的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的书籍,原来是一部《论语》。赵普性情沉着且为人严肃刚正,虽然对人嫉妒刻薄,但是他能够以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职位上的人,大多过分谨慎拘于小节,按常规办事,不多言语,赵普却刚毅果断,没有谁能和他比的。他曾经上奏推荐某人担任某个官职,太祖不用这个人。赵普第二天又上奏请这个人(担任某官),太祖还是不用。第三天,赵普又把这个人(担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发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赵普脸色不变,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来回到家。赵普把撕碎的旧纸片修补连接起来,又像当初一样上奏。太祖这才明白,终于任用了那个人。【乙】明代宗景泰年间,吉安的刘宣代替别人在京师的龙骥卫当兵,替卫使养马,刘宣日夜在马棚中读书,卫使当初是不知道这件事的。刘宜偶然和私塾的老师谈论起《春秋》,老师对他的才学感到很惊奇,把这件事告诉了卫使,于是卫使就对刘宣很好,不久,刘宣参加科举考试,发榜考中了解元。会试时,刘铉主持考试,对他的文章很惊讶,觉得这肯定是山林中的老儒生的作品,等到启封时,才知道是刘宣的文章,人们这才认识了刘宣,刘铉识人的名声也更加著名了。(2017广西贺州)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B.C.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B.C.D.邹忌彦八尺有余徐公来,到视之宫妇左右莫不忍王闻其人之耳者修:孰:私:闻:(长,这里指身高同“熟”,仔细偏爱听说.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谓其妻日上书谏寡人者齐国之美丽者也A.B.C.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谓其妻日上书谏寡人者齐国之美丽者也.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把第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译文: .请举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3分)答: 【参考答案】11.D12.A13.C.(1)译文: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2)译文: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答:(1)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2)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3)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1分)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2分)(2016广西贺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举:被举用,被选拔饿:饥饿。任:责任,担子。举:被举用,被选拔饿:饥饿。任:责任,担子。曾:同“增”增加。B.继其体肤C.故天将降大佳于是人也D.曾益其所不能.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行拂乱其所为 每韵为一帖B.管夷吾举下土B.管夷吾举下土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生入则无法家拂士有亭翼然于泉上者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则久已病矣.下列对文本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列举了六个由卑微到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练。B.第②段“故”字领起,表明由前面六个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有普遍意义的结论。C.第③段从正面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富有人生哲理。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所以动心忍性。(2分)(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分)15.这篇文章阐明了什么道理?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参考答案】11、B12、A13、C14、(1)译文: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2)译文: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或者: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15、这篇文章阐明了人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1.5分)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家王国破的危险(1.5分)(意思对即可)(2015广西贺州)小石潭记

柳宗兀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诋,为屿,为峨,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斗折蛇行西:西方蛇:像长蛇爬行那样C.以其境过清清:清澈D.怡然不动怡然:高兴的样子【答案】B14.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A.如鸣佩环,心乐之 永本人争奔走焉B.全石场为底 不以己悲C.似与游拿相乐 念无与乐春D.谭西南两望 学画不思则罔【答案】C15.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借景抒情。全篇流露出作者快乐的心情,以及对大自然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B.文章开头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作者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C.第二段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游鱼和潭水,明写“游鱼”,略写“潭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D.本文按游览的顺序,先写发现小石潭,再写潭中之景,接着写小石潭源流,然后写潭中气氛和自己的感受。.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分)译文: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译文: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你如何看待作者这样的感受?(3分)答:①作者在描写小石潭的特征时融入了自己复杂的感受,一方面是乐,一方面是凄清。(1分)②我能够理解作者这种特殊的感受。(0.5分)看到美丽的景色,自然让人心情愉悦:然而生活中遭遇挫折,加上环境的凄清,难免又产生悲凉之感。(1.5分)(或者:我不认同作者这种感受。(0.5分)我们青少年,应该乐观向上,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5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014广西贺州)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厉害B.故不为萄得也 苟得:苟且得到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力口:增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画多髯者为东坡 B.学画不思则罔C.然得加腊之以为饵 D.朝画往,暮炉归.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译文: 【参考答案】C(加:益处,好处。)B(原句中的‘'而”与B项中的“而”都是转折连词,但是。A.并列连词,又,并且;C.顺承连词,来,就;D.表修饰,可不译。)A(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是比喻论证。)(1)那么一切可以用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则:那么,0.5分;可以:可以用来,1分;者:……的方法,0.5分;句意通顺1分)(2)用脚踢着(践踏或踩过)(的东西)来给别人(人家)吃,是乞丐也不愿意接受。(补充省略充分“之”:东西,0.5分;“之”:代词,别人,人家,0.5分:句意通顺2分。)(2011广西贺州)小石潭记(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氓,为屿,为峨,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台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B.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为乐)C.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年轻人)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认为,以为).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选文第(2)段从哪几个角度描写潭水的清洌?第(3)段写潭水的来源及岸势,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分).佳句赏析。(3分)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你的赏析:【参考答案】10、D11、(1)(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过来露出水面。(2)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12、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三个角度描写。13、这句话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描写小石潭寂静、凄清的环境,抒发了悄怆悲凉的心境。(或从其他角度进行赏析,言之有理即可)(2009广西贺州)【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竹之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予云:“何陋之有?”【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无案牍之芳形()(0.5分)(2)微斯人,吾谁与归()(0.5分)(3)孔子云:何陋之有()(0.5分)(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0.5分).翻译句子。(6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3分)(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3分).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下面示例,在【乙】文三个画线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3分):示例:【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