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教学设计_第1页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_第2页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_第3页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诵读吟咏,把握诗歌的感情。

2、

抓意象,解读诗歌的内涵。

3、

体悟作者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执着信念,增强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首先,学生刚学过《沁园春•长沙》,已经感受到了二三十年代的诗人对于青春的诠释,那么文革时期的诗人又是如何来理解青春的呢?学生会有较强的好奇心。

其次,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他们有着成长的欢乐与烦恼,怀着人生的感悟与梦想,学习《相信未来》,有利于学生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有利于树立不畏艰难的坚定信念。

三、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深沉的感情;赏析诗歌丰富含蓄的意象,进而理解诗歌的主旨。

难点:知人论世,感受诗歌所蕴含的时代苦难,坚定热爱生命的信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根据上网查找的资料来讲一讲“了解的诗人”和“了解的时代背景”作为导入。

1、诗人: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自幼爱好文学,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长诗《海洋三部曲》第一节写于1964年,那一年,食指16岁。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潮,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紧接着,在那年的冬天他又写下了那首有关冰层下求索阳光与真理的鱼的长诗《鱼儿三部曲》。食指不是那种摆弄智力的写作者,他的诗出自心灵的感悟与生命的歌唱。食指诗歌的独特性,在于这是几十年来中国出现的第一首在现代社会中不依赖传播媒介,而只依靠人心流传的诗歌。许多评论家认为,食指是开创一代诗风的先驱者,其诗歌成就比北岛、顾城诸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因种种原因,食指长期被埋没。

2、时代背景:

《相信未来》创作于1968年,那是中国建国以来最黑暗的年代,江青和“四人帮”搅乱了整个民族的生存秩序,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无不生活在一种惶恐和无所适从之中。我们熟知的一直为人民所敬爱的老舍先生就是在这“文革”刚开始时怀着对社会的不解和绝望跳进了北海公园的湖里。

然而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尽管“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尽管“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悲哀”,诗人食指依然用“美丽的雪花”、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在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江青读到了《相信未来》,说:“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于是,一顶反动诗人的帽子重重地扣在了年仅二十岁的诗人头上。厄运降临了诗人被严格审查,被批判。就在他受到一个又一个打击之后、就在他比常人更先看到了整个社会都在被一种政治所扭曲并在他的诗中抒发着强烈的不满之时,他对未来和生命还是不改初衷的充满渴盼和热爱。而这首诗也成了那个黑暗时代的一盏灯,温暖和激励了一代人。

(二)教学活动(1):读一读诗歌

要求:1、感知诗歌的节奏、韵律;2、体味诗人的情感。

【明确】节奏、韵律——抑扬顿挫;情感——压抑痛苦、执着自信。

(三)教学活动(2):想一想诗歌写了什么内容(每个章节分别表达了什么内容?)

【明确】1—3段“提出相信未来”,4—6段“为什么要相信未来”(因为未来会与给我“热情、客观、公正的评价”),7段“呼吁相信未来”。

(四)教学活动(3):理解诗歌意象所蕴含的深意。

【明确】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紫葡萄——希望的果实

;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鲜花——收获的果实;凝露的枯藤——没有收获但又孕育着新的希望。

(五)把握主旨

延伸阅读食指的诗歌《热爱生命》,进一步了解诗人,把握主题。

热爱生命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1978年1、比较阅读:说说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明确】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2、以《食指:将痛苦变成诗篇》为佐证:

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热爱生命》,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南方周末》2022年5月25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