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监督制度和基层组织条例解读课件_第1页
四项监督制度和基层组织条例解读课件_第2页
四项监督制度和基层组织条例解读课件_第3页
四项监督制度和基层组织条例解读课件_第4页
四项监督制度和基层组织条例解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人:牟仁刚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主讲人:牟仁刚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1第一部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水平第一部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2四项监督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简称《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简称《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简称《“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

简称《离任检查办法》四项监督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3

提纲一、重要意义二、主要突破三、主要内容四、实施要求提纲一、重要意义4一、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贯彻了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回应了广大群众关切和期待,是解决选人用人上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健全了监督机制,是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和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防火墙”出台背景一、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贯彻了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是5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一览调查显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突出问题,距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

组织工作干部形象干部选拔任用防止不正之风200873.5573.5867.0466.84200973.8374.4171.2970.35201075.1775.5472.9271.81201178.2878.7776.1776.02组织工作满意度78.53选人用人公信度76.10出台背景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一览调查显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6二、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突破和特点构成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针对薄弱环节,解决难点问题突出重点对象,强化有效措施强化效果监督,提高用人质量坚持惩防结合,关心爱护干部试行性指向性科学性严密性实用性创新性二、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突破和特点构成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试7三、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责任追究办法》(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三)《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四)《离任检查办法》三、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责任追究办法》8(一)《责任追究办法》目的、原则责任追究的主体责任追究的情形责任追究的方法责任追究主体(一)《责任追究办法》目的、原则9《责任追究办法》目的: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原则: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责任追究办法》目的: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10

解决了四个问题: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对象——解决了“追究谁”的问题;坚持违规必究,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情形——解决了“追究什么”的问题;坚持惩教结合,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方法——解决了“怎么追究”的问题;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明确了责任追究主体——解决了“谁来追究”的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解决了四个问题:《责任追究办法》11责任追究的对象(5类)——追究谁?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的对象(5类)——追究谁?《责任追究办法》12一类: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10条)违规提拔:临时动议、突击提拔、指定提拔、用人失察失误、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等《责任追究办法》二类、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8条)在资格审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环节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的情形(5类38条)——追究什么?一类: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113三类: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8条)在干部考察环节的违规行为,如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隐瞒、歪曲、泄露考察情况等四类、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4条)在监督监察方面的违规行为,如不实施有效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对举报的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等。五类: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8条)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三类: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8条)《责任追究办法》14责任追究的方法(2种)——怎么追究?组织处理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纪律处分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的方法(2种)——怎么追究?《责任追究办法》15责任追究主体——谁追究?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主体——谁追究?《责任追究办法》16(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根据报告主体应报告事项报告事项的审核及答复(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根据17《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18报告主体:组织(人事)部门应报告事项(12项):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事项(5项)做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事项(7项)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报告主体:组织(人事)部门《有关事项报告办法》19报告事项的审核及答复: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报告事项,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相关任用事项。党委(党组)会议讨论研究有关干部任用时,本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如实报告征求意见的情况。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报告事项的审核及答复:《有关事项报告办法》20(三)《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目的、根据报告时机参加评议人员报告内容评议方式、评议对象评议结果运用(三)《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目的、根据21《一报告两评议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简称”一报告两评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目的: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报告两评议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22报告时机: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总结或者年度考核结合进行报告内容(5项):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年度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一报告两评议办法》报告时机: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23参加评议人员(6类):全委会成员;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及本级党委、政府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参加评议人员(6类):《一报告两评议办法》24评议对象(5类):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评议对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评议方式: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评议方式: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25评议结果运用:对民主评议满意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②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督促进行整改;③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意见集中的干部,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其选拔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评议结果运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26(四)《离任检查办法》目的、根据组织实施检查内容、程序参评人员检查结果运用(四)《离任检查办法》目的、根据27《离任检查办法》离任检查: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目的:促进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书记(以下简称市县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离任检查办法》离任检查: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28组织实施: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一般结合干部考察进行,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离任检查办法》组织实施:《离任检查办法》29检查内容(6项):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市县党委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情况;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特别是离任前有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况;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其他应当检查的情况检查程序(6项):

本人报告——民主评议——听取干部群众意见——查阅干部任免相关材料——向上级报告检查情况——向本人反馈检查结果《离任检查办法》检查内容(6项):《离任检查办法》30参评人员(5类):全委会成员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离任检查办法》参评人员(5类):《离任检查办法》31检查结果运用:

对民主评议中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任职期间存在严重问题或者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拟提拔使用的,先取消其提拔资格,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考察组或者检查组应当对其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

《离任检查办法》检查结果运用:《离任检查办法》32四、四项监督制度的实施要求抓好制度学习,提高知晓率抓好制度落实,提高执行力抓好制度配套,完善体制机制抓好制度创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四项监督制度的实施要求抓好制度学习,提高知晓率33干部选拔任用相关案例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正反两个案例:一个是甘肃武威市提拔23岁的焦三牛为副县级干部经住了外界质疑,越质疑越立得住,赢得各方支持;一个是湖南湘潭市岳塘区提拔90后王茜引起关注,一经质疑便立不住,付出应有代价。

干部选拔任用相关案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正反两个案例:34同样是提拔年轻干部,同样受社会舆论的质疑,一个立住了,一个立不住,原因何在?

公开公正、符合程序,靠本事胜出弄虚作假、违规提拔,凭关系上位同样是提拔年轻干部,同样受社会舆论的质疑,一个35学习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第二部分学习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部分36

《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本内容一、为什么要修订《条例》二、重点修订的七项内容三、关于高校的领导体制四、高等学校各级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及任期五、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六、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责七、高等学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八、关于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九、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十、关于群众组织工作《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本内容一、为什么37

一、为什么要修订《条例》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组织方式、内部管理模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为什么要修订《条例》近年38

二、重点修订的七项内容完善高校的领导体制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高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加强高校党员队伍建设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重点修订的七项内容完善高校的领导体制39

三、关于高校的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的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

为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

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三、关于高校的领导体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402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的委员会3高等院校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1四、各级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及任期2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党的委员会3高等院校院(系)以下单位41

五、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的主要职责——领导核心院(系)级党组织主要职责——保证监督教职工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支持行政大学生党的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班级核心

五、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高等学校党的委42

六、高校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责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设立专门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在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

主要职责是:维护党纪检查监督廉政建设党员处分受理控告和申诉六、高校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43七、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健全制度,严格组织生活,表彰先进,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七、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经常性44八、关于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党管干部校党委对学校党政干部实行统一管理院(系)级单位党组织做好对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培训、选拔、考核、监督后备干部工作党管人才建立健全机制,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人才素质八、关于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党管干部校党委对学校党政干部实行统45

九、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教育帮助师生员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建立一支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九、开展思想政治工作46

十、关于群众组织工作领导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群众组织领导教职工代表大会十、关于群众组织工作领导工会、共青团、学47祝各位

早日加入党组织!

祝各位

早日加入党组织!

48主讲人:牟仁刚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主讲人:牟仁刚解读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49第一部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水平第一部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50四项监督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简称《责任追究办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简称《有关事项报告办法》《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简称《“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

简称《离任检查办法》四项监督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51

提纲一、重要意义二、主要突破三、主要内容四、实施要求提纲一、重要意义52一、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贯彻了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回应了广大群众关切和期待,是解决选人用人上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健全了监督机制,是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和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防火墙”出台背景一、四项监督制度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贯彻了中央提出的新要求,是53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一览调查显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仍存在突出问题,距干部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

组织工作干部形象干部选拔任用防止不正之风200873.5573.5867.0466.84200973.8374.4171.2970.35201075.1775.5472.9271.81201178.2878.7776.1776.02组织工作满意度78.53选人用人公信度76.10出台背景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一览调查显示:满意度有明显提高。但54二、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突破和特点构成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针对薄弱环节,解决难点问题突出重点对象,强化有效措施强化效果监督,提高用人质量坚持惩防结合,关心爱护干部试行性指向性科学性严密性实用性创新性二、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突破和特点构成监督体系,完善监督机制试55三、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责任追究办法》(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三)《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四)《离任检查办法》三、四项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责任追究办法》56(一)《责任追究办法》目的、原则责任追究的主体责任追究的情形责任追究的方法责任追究主体(一)《责任追究办法》目的、原则57《责任追究办法》目的: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止用人失察失误,严肃处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原则:党委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惩教结合,严格要求、违规必究。《责任追究办法》目的: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防58

解决了四个问题:坚持权责一致原则,明确了责任追究的对象——解决了“追究谁”的问题;坚持违规必究,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情形——解决了“追究什么”的问题;坚持惩教结合,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方法——解决了“怎么追究”的问题;坚持党委领导、分级负责,明确了责任追究主体——解决了“谁来追究”的问题。《责任追究办法》解决了四个问题:《责任追究办法》59责任追究的对象(5类)——追究谁?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的对象(5类)——追究谁?《责任追究办法》60一类: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10条)违规提拔:临时动议、突击提拔、指定提拔、用人失察失误、用人上不正之风严重等《责任追究办法》二类、组织人事部门主要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8条)在资格审查、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等环节违反规定的责任追究的情形(5类38条)——追究什么?一类: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干部或者有关领导干部(161三类: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8条)在干部考察环节的违规行为,如更改、伪造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结果,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范围进行考察,隐瞒、歪曲、泄露考察情况等四类、纪检监察机关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4条)在监督监察方面的违规行为,如不实施有效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行为不进行调查处理,对举报的问题不进行调查核实等。五类:有关领导干部和人员(8条)其他违反规定的行为。《责任追究办法》三类:干部考察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8条)《责任追究办法》62责任追究的方法(2种)——怎么追究?组织处理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纪律处分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有关规定,党纪处分应当追究政纪责任的,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的方法(2种)——怎么追究?《责任追究办法》63责任追究主体——谁追究?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责任追究办法》责任追究主体——谁追究?《责任追究办法》64(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根据报告主体应报告事项报告事项的审核及答复(二)《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根据65《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行为,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目的: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66报告主体:组织(人事)部门应报告事项(12项):书面报告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经批复同意后方可进行的事项(5项)做出决定前应当征求上一级组织(人事)部门意见的事项(7项)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报告主体:组织(人事)部门《有关事项报告办法》67报告事项的审核及答复:上级组织(人事)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审核报告事项,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未经答复,不得提交党委(党组)会议讨论决定相关任用事项。党委(党组)会议讨论研究有关干部任用时,本级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如实报告征求意见的情况。

《有关事项报告办法》报告事项的审核及答复:《有关事项报告办法》68(三)《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目的、根据报告时机参加评议人员报告内容评议方式、评议对象评议结果运用(三)《一报告两评议办法》目的、根据69《一报告两评议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在一定范围内接受对本级党委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民主评议(简称”一报告两评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目的: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监督,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一报告两评议办法》一报告两评议:地方党委常委会每年向全委会70报告时机: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行,可以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总结或者年度考核结合进行报告内容(5项):选拔任用干部的总体情况;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创新选人用人措施和办法,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监督机制的情况;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情况(包括上年度评议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的措施;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一报告两评议办法》报告时机:一般安排在当年年底或者次年年初的全委(扩大)会上进71参加评议人员(6类):全委会成员;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党委工作部门、政府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及本级党委、政府派出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下一级党委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一报告两评议办法》参加评议人员(6类):《一报告两评议办法》72评议对象(5类):下一级党委、政府正职领导干部;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由本级党委管理的其他正职领导干部;破格提拔(含越级提拔)的由本级党委管理的领导干部;其他提拔担任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干部(具体评议对象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评议方式: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表》和《新选拔任用干部民主评议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评议方式:采取无记名方式填写《干部选拔任73评议结果运用:对民主评议满意度高、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扬;②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经组织考核认定后,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督促进行整改;③对民主评议满意度明显偏低、干部群众意见集中的干部,本级党委组织部门应当对其选拔任用情况作出说明,并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一报告两评议办法》评议结果运用:《一报告两评议办法》74(四)《离任检查办法》目的、根据组织实施检查内容、程序参评人员检查结果运用(四)《离任检查办法》目的、根据75《离任检查办法》离任检查: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时,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对其任职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

目的:促进市(地、州、盟)、县(市、区、旗)党委书记(以下简称市县党委书记)认真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

《离任检查办法》离任检查:市县党委书记因提拔使用、平级交流、76组织实施:对因拟提拔使用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一般结合干部考察进行,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派出的干部考察组负责实施

对因平级交流、到龄退休等原因即将离任的市县党委书记的检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离任检查办法》组织实施:《离任检查办法》77检查内容(6项):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市县党委选拔任用的干部的情况;本地区用人风气的情况;遵守组织人事纪律的情况特别是离任前有无突击提拔调整干部的情况;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情况;其他应当检查的情况检查程序(6项):

本人报告——民主评议——听取干部群众意见——查阅干部任免相关材料——向上级报告检查情况——向本人反馈检查结果《离任检查办法》检查内容(6项):《离任检查办法》78参评人员(5类):全委会成员本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本级纪委常委会成员本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成员其他需要参加的人员《离任检查办法》参评人员(5类):《离任检查办法》79检查结果运用:

对民主评议中总体评价“满意”、“基本满意”两项比率合计不足三分之二,经组织考核认定,要采取相应的组织处理措施,其中拟提拔使用的,应当取消其资格。任职期间存在严重问题或者用人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根据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对于拟提拔使用的,先取消其提拔资格,再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对于在新任用的干部民主评议中满意度明显偏低的干部,市县党委书记应当就其任用情况作出说明。考察组或者检查组应当对其任用过程进行调查了解。

《离任检查办法》检查结果运用:《离任检查办法》80四、四项监督制度的实施要求抓好制度学习,提高知晓率抓好制度落实,提高执行力抓好制度配套,完善体制机制抓好制度创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四项监督制度的实施要求抓好制度学习,提高知晓率81干部选拔任用相关案例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正反两个案例:一个是甘肃武威市提拔23岁的焦三牛为副县级干部经住了外界质疑,越质疑越立得住,赢得各方支持;一个是湖南湘潭市岳塘区提拔90后王茜引起关注,一经质疑便立不住,付出应有代价。

干部选拔任用相关案例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正反两个案例:82同样是提拔年轻干部,同样受社会舆论的质疑,一个立住了,一个立不住,原因何在?

公开公正、符合程序,靠本事胜出弄虚作假、违规提拔,凭关系上位同样是提拔年轻干部,同样受社会舆论的质疑,一个83学习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第二部分学习贯彻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二部分84

《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本内容一、为什么要修订《条例》二、重点修订的七项内容三、关于高校的领导体制四、高等学校各级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及任期五、高等学校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六、高等学校党的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设置及其职责七、高等学校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与发展八、关于党管干部和党管人才九、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十、关于群众组织工作《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基本内容一、为什么85

一、为什么要修订《条例》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高等教育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