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3教材分析与教学安排_第1页
选修23教材分析与教学安排_第2页
选修23教材分析与教学安排_第3页
选修23教材分析与教学安排_第4页
选修23教材分析与教学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与教学安排本章是在初中“统计初步”和高中必修2“概率与统计初步”的基础上,学习随机变量和统计的一些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后,我们将能解决类似引言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主要内容有三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包括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及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独立重复实验和二项分布,正态分布。计划安排约16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二、教学建议2.1.1、离散型随机变量(1课时)2.1.2、离散性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两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3课时)2.2.1、条件概率(1课时)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2课时)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2课时)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1课时)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1课时)2.4正态分布(2课时)小结与复习(3课时)三、高考分析统计2007——2012年6年新课标高考,统计与概率部分所占分值比例比较稳定,12分—17分。2007年第20题,12分,考查几何概型、二项分布2008年第19题,12分,随机变量的方差、二次函数2009年第18题,12分,考查统计抽样、频率分布直方图、独立事件的概率2010年第6题,5分,期望;第19题,12分,考查统计案例-相关性分析2011年第19题,12分,统计案例,分布列与期望2012年第15题,5分,正态分布;18题,12分,分布列,期望与方差2.1.1离散型随机变量知识目标:1.理解随机变量的意义;2.学会区分离散型与非离散型随机变量,并能举出离散性随机变量的例子;3.理解随机变量所表示试验结果的含义,并恰当地定义随机变量.能力目标: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学会合作探讨,体验成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意义教学难点:随机变量、离散型随机变量、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意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展示教科书章头提出的两个实际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用计算机制作好课件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出现命中0环,命中1环,…,命中10环等结果,即可能出现的结果可能由0,1,……10这11个数表示;某次产品检验,在可能含有次品的100件产品中任意抽取4件,那么其中含有的次品可能是0件,1件,2件,3件,4件,即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由0,1,2,3,4这5个数表示在这些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都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在随机试验前是否是预先确定的?在不同的随机试验中,结果是否不变?观察,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点2.1.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知识与技能: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过程与方法:认识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概率分布对于刻画随机现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概念两点分布、超几何分布教学难点:求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来表示,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2.离散型随机变量: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3.连续型随机变量: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就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4.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与联系: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都是用变量表示随机试验的结果;但是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结果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结果不可以一一列出若是随机变量,是常数,则也是随机变量并且不改变其属性(离散型、连续型)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6的内容,说明什么是随机变量的分布列?2.2.1条件概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具体情景的分析,了解条件概率的定义。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条件概率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教学重点:条件概率定义的理解教学难点:概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从抽签不分先后引入2.2.2事件的相互独立性知识与技能:理解两个事件相互独立的概念。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一些与事件独立有关的概率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会进行简单的应用。教学重点: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有关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计算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2.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的概率,记作.3.概率的确定方法:通过进行大量的重复试验,用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近似地作为它的概率;4.概率的性质:必然事件的概率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随机事件的概率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看作随机事件的两个极端情形5基本事件:一次试验连同其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结果(事件)称为一个基本事件6.等可能性事件: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个,而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这种事件叫等可能性事件7.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个,而且所有结果都是等可能的,如果事件包含个结果,那么事件的概率8.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公式及一般求解方法9.事件的和的意义:对于事件A和事件B是可以进行加法运算的10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一般地:如果事件中的任何两个都是互斥的,那么就说事件彼此互斥11.对立事件:必然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12.互斥事件的概率的求法:如果事件彼此互斥,那么=2.2.3独立重复实验与二项分布知识与技能: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教学重点:理解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能进行一些与n次独立重复试验的模型及二项分布有关的概率的计算课时安排:2课时1PAGEXXX独立重复试验的定义: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各次之间相互独立的一种试验2.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一般地,如果在1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那么在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次的概率.它是展开式的第项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二项分布:在一次随机试验中,某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发生的次数ξ是一个随机变量.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是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是,(k=0,1,2,…,n,).于是得到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如下:ξ01…k…nP……由于恰好是二项展开式中的各项的值,所以称这样的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binomialdistribution),记作ξ~B(n,p),其中n,p为参数,并记=b(k;n,p).2.3.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知识与技能: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过程与方法:理解公式“E(aξ+b)=aEξ+b”,以及“若ξB(n,p),则Eξ=np”.能熟练地应用它们求相应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的概念教学难点: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2.3.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知识与技能: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方差或标准差。过程与方法:了解方差公式“D(aξ+b)=a2Dξ”,以及“若ξ~Β(n,p),则Dξ=np(1—p)”,并会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有关随机变量的方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承前启后,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体现数学的文化功能与人文价值。教学重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标准差教学难点:比较两个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的大小,从而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设想:了解方差公式“D(aξ+b)=a2Dξ”,以及“若ξ~Β(n,p),则Dξ=np(1—p)”,并会应用上述公式计算有关随机变量的方差。课时安排:1课时内容分析:今天,我们将对随机变量取值的稳定与波动、集中与离散的程度进行研究.其实在初中我们也对一组数据的波动情况作过研究,即研究过一组数据的方差.回顾一组数据的方差的概念:设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值得差的平方分别是,,…,,那么++…+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2.4正态分布知识与技能:掌握正态分布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结合正态曲线,加深对正态密度函数的理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教学重点:正态分布曲线的性质、标准正态曲线N(0,1)。教学难点:通过正态分布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想:在总体分布研究中我们选择正态分布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分布。内容分析:1.在实际遇到的许多随机现象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在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当样本容量无限增大时,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无限接近于一条总体密度曲线,总体密度曲线较科学地反映了总体分布但总体密度曲线的相关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总体分布研究中我们选择正态分布作为研究的突破口正态分布在统计学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分布2.正态分布是可以用函数形式来表述的其密度函数可写成:,(σ>0)由此可见,正态分布是由它的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唯一决定的常把它记为3.从形态上看,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其对称轴为x=μ,并在x=μ时取最大值从x=μ点开始,曲线向正负两个方向递减延伸,不断逼近x轴,但永不与x轴相交,因此说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都是以x轴为渐近线的4.通过三组正态分布的曲线,可知正态曲线具有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的基本特征5.由于正态分布是由其平均数μ和标准差σ唯一决定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态分布就有好多好多,这给我们深入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也发现,许多正态分布中,重点研究N(0,1),其他的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转化为N(0,1),我们把N(0,1)称为标准正态分布,其密度函数为,x∈(-∞,+∞),从而使正态分布的研究得以简化6.结合正态曲线的图形特征,归纳正态曲线的性质正态曲线的作图较难,教科书没做要求,授课时可以借助几何画板作图,学生只要了解大致的情形就行了,关键是能通过正态曲线,引导学生归纳其性质高考题型统计分析(2007)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面积为S的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不规则的图形M,可按下面方法估计M的面积:在正方形ABCD中随机投掷n个点,若n个点中有m个点落入M中,则M的面积的估计值为,假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M的面积为1,并向正方形ABCD中随机投掷10000个点,以X表示落入M中的点的数目。(Ⅰ)求X的均值EX;(Ⅱ)求用以上方法估计M的面积时,M的面积的估计值与实际值之差在区间(-0.03,,0.03)内的概率。附表:K2424242525742575P(k)0.04030.04230.95700.959020.解:每个点落入中的概率均为依题意知(Ⅰ)(Ⅱ)依题意所求概率为,=0.9570-0.0423=0.9147(2008)19、(本小题满分12分)A、B两个投资项目的利润率分别为随机变量X1和X2。根据市场分析,X1和X2的分布列分别为X15%10%X22%8%12%P0.80.2P0.20.50.3在A、B两个项目上各投资100万元,Y1和Y2分别表示投资项目A和B所获得的利润,求方差DY1、DY2;将x(0≤x≤100)万元投资A项目,100-x万元投资B项目,f(x)表示投资A项目所得利润的方差与投资B项目所得利润的方差的和。求f(x)的最小值,并指出x为何值时,f(x)取到最小值。 (注:D(aX+b)=a2DX)19.解:(Ⅰ)由题设可知和的分布列分别为Y1510P0.80.2Y22812P0.20.50.3,,,.(Ⅱ),当时,为最小值.(2009)(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工厂有工人1000名,其中250名工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称为A类工人),另外750名工人参加过长期培训(称为B类工人),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按A类、B类分二层)从该工厂的工人中共抽查100名工人,调查他们的生产能力(此处生产能力指一天加工的零件数)。(I)求甲、乙两工人都被抽到的概率,其中甲为A类工人,乙为B类工人;w.w.w.k.s.5.u.c.o.m(II)从A类工人中的抽查结果和从B类工人中的抽插结果分别如下表1和表2.表1:生产能力分组人数4853表2:生产能力分组人数6y3618(i)先确定x,y,再在答题纸上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就生产能力而言,A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与B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差异程度哪个更小?(不用计算,可通过观察直方图直接回答结论)w.w.w.k.s.5.u.c.o.m(ii)分别估计A类工人和B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并估计该工厂工人的生产能力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w.w.w.k.s.5.u.c.o.m解:(Ⅰ)甲、乙被抽到的概率均为,且事件“甲工人被抽到”与事件“乙工人被抽到”相互独立,故甲、乙两工人都被抽到的概率为w.w.w.k.s.5.u.c.o.m.(Ⅱ)(i)由题意知A类工人中应抽查25名,B类工人中应抽查75名.故,得,,得.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从直方图可以判断:B类工人中个体间的关异程度更小.(ii),,A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B类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以及全工厂工人生产能力的平均数的会计值分别为123,133.8和131.1.(2010)(6)某种种子每粒发芽的概率都为0.9,现播种了1000粒,对于没有发芽的种子,每粒需再补种2粒,补种的种子数记为X,则X的数学期望为(A)100(B)200(C)300(D)400(2010)(19)(本小题12分)为调查某地区老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该地区调查了500位老年人,结果如下:是否需要志愿性别男女需要4030不需要160270估计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能否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与性别有关?根据(2)的结论,能否提供更好的调查方法来估计该地区老年人,需要志愿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说明理由附:(19)解:(1)调查的500位老年人中有70位需要志愿者提供帮助,因此该地区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老年人的比例的估算值为(2)。由于9.967>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该地区的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III)由(II)的结论知,该地区老年人是否需要帮助与性别有关,并且从样本数据能看出该地区男性老年人与女性老年人中需要帮助的比例有明显差异,因此在调查时,先确定该地区老年人中男、女的比例,再把老年人分成男、女两层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比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更好.(2011)(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别称为A配方和B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试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A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90,94)[94,98)[98,102)[102,106)[106,110]频数82042228B配方的频数分布表指标值分组[90,94)[94,98)[98,102)[102,106)[106,110]频数412423210(Ⅰ)分别估计用A配方,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Ⅱ)已知用B配方生成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的关系式为从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件,其利润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以实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组的概率)(19)解:(Ⅰ)由实验结果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的平率为,所以用A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3。由实验结果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优质品的频率为,所以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的估计值为0.42(Ⅱ)用B配方生产的100件产品中,其质量指标值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