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变迁_第1页
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变迁_第2页
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变迁_第3页
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变迁_第4页
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妖魔化”到“正面化”——细数中国人在国外电影中的形象变迁目录电影常识中国人在国外电影中的形象变迁原因及启示

有人说,一部世界电影史就是好莱坞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征服史。也有人说,一部世界电影史就是一部反好莱坞电影的历史。

爱迪生和机械师狄克逊发明了在胶片两边打孔洞的牵引方法,解决了机械传动的技术问题。这不仅为电影的诞生奠定了物理基础,而且爱迪生为自己发明的新技术起了一个富有魅力、诗意和幻觉意识的名字——电影。1894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在分析研究了爱迪生的放映机和摄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手提摄影机。这部机器既有摄影功能又有放映功能,并用其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工厂大门》。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卡普辛斯大道14号咖啡馆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第一次以售票的方式正式向公众放映了《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和《火车到站》等片子。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也标志着电影院的诞生。1927年美国早期影像中“丑陋”的中国人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从奸诈到陈腐中国在19世纪末美国人的心目中是落后、愚昧、腐朽的象征,而华人则是缺乏阳刚之气的“黄祸”形象。早期好莱坞影片中的华人在好莱坞电影中多为恶棍和罪犯,而且多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华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出现与电影的发明几乎同步。爱迪生公司早在1895年就拍摄了喜剧短片《中国洗衣店场景》,影片主要呈现了警察和华人洗衣工的追逐逃窜场面。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银幕上的华人形象多是“苦力”的面貌,不是洗衣工,就是餐厅侍应,或是家佣。《1882年排华法案》在美国激起了反华的浪潮,华人频遭暴力袭击,被迫从白人社区撤离,唐人街因而形成,华人只能从事白人没兴趣参与竞争的行业,这也就限定了当时美国电影中华人的职业身份。傅满洲

1930年5月2日在美国上映的《傅满州归来》影片中的“傅满洲博士”,其实是一个世纪间西方大众文化中“黄祸”的形象代表。他瘦高、秃头,倒竖着长眉,面目阴险狰狞,走路没有声音,举手投足都暗示着阴谋与危险。

对普通的美国人来说,此时银幕上的华人就是野蛮、落后的“东方景观”,而这种东方奇观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华人的妖魔化特征。影片《巴格达窃贼》中那个野蛮、凶残的蒙古王查尚和他的愚蠢的侍女就是这种形象的典型代表。五十年代中期-风尘女子为代表,且明显带有种族和性别歧视的色彩。白人男性气质完全凸显,而中国女人们都是被拯救的对象。在电影《苏丝黄的世界》里,罗伯特#洛马克斯就扮演着白人骑士的角色,而苏丝黄则等待着洛马克斯的拯救;20世纪末到21世纪好莱坞电影表现的中国人物形象从单一化逐步演变为多元性中国形象从落后、愚昧变得开放、发展,华人形象从妖魔化变得勇敢、上进和正义。从早期的小角色、大反派逐渐转变为绝对主角、正面角色。“东亚病夫”变“功夫之王”

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西方人心目中的华人形象《精武门》《龙争虎斗》《天下第一拳》等影片在短时间内震撼了整个国际影坛

李小龙在将“功夫”(kungfu)写进英语词典,并打破华人刻板形象

2012世界末日中国成为最后的救赎地(西藏)在这部电影中,中国人的形象不再落后呆板,而是充满智慧和能力。周润发扮演的新四军队长杰克#陈,是一位积极向上、坚强勇敢、锐意进取的华人形象。花木兰聪明、勇敢、不畏强权、爱护弱小者。身为女人却敢上战场是勇敢,替父从军是孝顺,为国效力是对国家的忠诚原因经济军事政治文化政治美国人对于中国的想象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冷战时代的想象之中,而中国威胁论也还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西方的公众舆论“弱国无外交”奥运会成功举办、全球金融危机中仍然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以及中国在世界各地尤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心目中的形象剧变等。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得中国的大国形象和影响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展现经济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等,中国经济严重滞后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中国在资源、能源、交通运输等方面的优势,使中国在目前乃至未来的几十年中始终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世界绝大多数经济实体经济的高速发展都将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华贸易的高速增长中国以庞大的人口数量成为好莱坞眼里潜力巨大的新兴电影市场好莱坞电影业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而做出的相应政策调整军事在鸦片战争和一系列的侵华战争中西方人把中国跟衰落帝国和劣等民族挂起钩来。对普通的美国人来说,此时银幕上的华人就是野蛮、落后的“东方景观”,而这种东方奇观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是华人的妖魔化特征“冷战”时代“中国威胁论”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向美国开战,中美成为抗日盟友,在此情形之下,丑化华人或中国的电影暂时告一段落。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实力不断增强文化文化交流的不平等西方不愿意放弃自己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的神话,美国旨在利用好莱坞电影维护和弘扬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美国人对中国有了正确的认识在世纪之交,好莱坞的电影业更加关注东方文明全球背景下国际文化交流增多,华人电影人在好莱坞影响不断增加的结果启示在全球化语境中,只有彻底去除旧秩序、旧形象的影响,放弃文化帝国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