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课件-文化_第1页
社会学课件-文化_第2页
社会学课件-文化_第3页
社会学课件-文化_第4页
社会学课件-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今天,和许多欧洲国家一样,在美国,大部分数学与自然科学类的大学奖学金与学术荣誉都被亚洲来的学生获得。从加州的硅谷到马萨诸塞的伍兹侯(WoodsHole),很多美国一流的研究院、实验室都雇用了大批亚洲籍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什么?是亚洲人比其他人更聪明?是他们拥有西方人所不知的成功秘诀?还是因为亚洲人更勤奋?尽管有些流行刊物对以上问题都回答“是”,但作为社会学学生,我们需要解释的是其表象下的真实原因。最近美国做了一项研究,对500名成绩优异的东南亚难民的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卡普兰、乔伊和惠特莫尔,1992)。这些难民孩子从越南和老挝辗转迁徙至此,其间受尽了痛苦和折磨,也失去了许多上学的好时光,抵达这里时,他们只懂极少的英语。然而,尽管有这么些阻碍,但他们很快就在美国的学校中取得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类的好成绩,例如,在一所学校,仅占27%的亚洲来的学生却包揽了所有数学科目的前十名。从学分等级来看,这些孩子的数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中,得“A”和“B”的占大多数,而得“C”的很少(仅有17%),仅有4%的学生得分在“C”以下。对亚洲学生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功,社会学的解释将其归功于亚洲人的价值观。研究人员发现,亚洲人所取得的成就与其成就取向的价值观有很大的内在联系。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各不相同。各时代、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是理所当然的吗?在社会学中,“文化”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价值观正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文化”,这个我们即将要谈论的概念的一种测试。

一.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我们所知通过社会传播的习俗、知识、有形物质以及行为模式的总称,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非物质文化即抽象和无形的人类创造,如价值观(是与非的定义)、语言(沟通的媒介)、有关知识以及处事的方式(习俗);物质文化折射着非物质文化的意义,包括工具、钱、衣物、艺术品等等。从最为一般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

文化滞后:一般说来非物质文化比物质文化更不容易改变,因此,文化滞后就是指称非物质文化对其所处的物质环境尚未完全适应的滞后期间。如,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网络隐私及网络审查制度迟迟未形成。

文化与社会知道我们与哪个族群或社会拥有相似的文化特质,对于判断我们的归属很有帮助。当一群人居住在同一个领域,和此区域外的人们过着各自独立的生活,一起参与共同的文化时,我们说这群人组成了一个社会。洛杉矶人口众多,但并不是一个社会,它依然依附于美国这个母社会,或者说它是美国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最大型的人类团体,是由拥有共同文化遗产的一群人所组成的。文化通过社会中的成员代代相传,利用语言文字、艺术、录像或其他的表现手法,来保存特有的文化。

二、文化的构成

—符号、规范、价值观及奖惩(一)符号文化的存在取决于人类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符号指的是一群人所认可的任何能有意义地表达其自身之外的事务的东西。文字、数字、旗帜、手势……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抽象概念:国家(旗帜)、正义(天平)符号有时候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很像:自由(鸟)不仅代表了某种事物,而且同时暗示了对象征事物的态度美国:白色代表正面,黑色代表反面(种族歧视)中国:白色黑色(白色,奸诈,曹操;黑色,忠义,包公)

既能创造文化又能从文化中学习很多结绳记事--云计算

重要的符号系统—语言语言是所有文化的基础,是一个反映文化各层面的文字意义与象征意涵的抽象系统,包含了口语、文字、数字、象征、手势,以及其他非语言沟通的表现方式。有能力说其他语种的语言,对于跨文化关系的建立至为重要。20世纪50—70年代,俄语;之后英语。语言的词汇同样反映了言语者的文化和环境。例如,萨摩亚群岛居民以捕鱼为生,因此语言中有着关于捕鱼和航海方面的丰富词汇。同样,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边缘的阿拉伯人则拥有许多沙子方面的词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萨丕尔—沃尔夫假设语言不是“客观存在”,而是取决于不同文化用来强调某些现象对社会实体所做的不同解释。也就是语言预先设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如,与性别相关,policeman,mailman;奸、娼、妖与种族歧视有关,美国字典中,黑:阴森恐怖、恶劣、邪恶、缺乏道德良知的;白:纯洁与天真。黑名单(blacklist);善意的谎言(whitelie)不同文化间有区别,同一个社会内部不同群体也有差异。群体中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非主流火星文)

(二)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价值观是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可以是具体的,如孝敬父母、成家立业;也可以是抽象的,如健康、爱、民主。

价值观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

一种文化的大部分价值观是稳定的,某些价值观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奉献与拜金;(赖宁救火: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典型的价值观往往成对出现,有正面的价值观必有反面的情形。有被崇拜的价值,就必须有被唾弃的价值。

追求婚姻自由是正面的,但是破坏别人的婚姻又是反面的。

价值观与行动相互作用

成就价值取向,家庭的重要地位—数学及科技的突出成就。

学术造假、文凭造假——诚实的价值观改变,另类合理化价值观出现——校园作弊

定义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考、如何体验的期望称为规范。类型正式的:通常以法律、法规、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并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法律:国家强制的社会规范;其他还有比赛规则,选课规定等。非正式的:不成文的,但往往能被所有成员理解接受。如听相声与看歌剧的观众规范不同。适用最重要的规范往往是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公认的规范,如一般社会人都能遵守严禁谋杀、抢劫、裸体出行的规范。也有一些规范只对特定群体生效。我们常把音乐人视为反传统的人,对规范毫不关心。但事实上,音乐人和所有人一样,也有决定其行为的特定规范。只不过显得荒谬的是,对音乐人而言,一个重要的规范就是要求他们与众不同,要游离于传统社会规范之外。许多音乐人喜欢讲述他们曾做过的反习俗的事,

如奇装异服、吸毒。大部分社会规范都与人们的社会地位及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如母亲、男人、雇员等密切相关,或者与特定的时期相关。举例来说,医生处理病人时就应包含着一整套规范。他们始终应表现出镇定、稳重、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许多与医生相关的规范就不见得同样适用于别的身体或位置。(三)规范“规范”这个名词及其形容词“规范的”不能和另一个相关词“正常的”混为一谈。所谓“正常”的行为是指统计意义上最普遍的行为。左撇子或一头红发可以说是不“正常”的,然而从规范的角度看它们都是可接受的——或者可被认为是对的和正当的。虽然价值观和规范这两个概念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不可混为一谈。规范是特殊、具体的,它受到具体情况的限制。它们通常被视为是行动的指针,决定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况下应该作什么,不应该作什么。价值观是一般的,而且经常被视为判断规范的标准(威廉斯,1970)。举例而言,我们社会注重金钱上的成功。某些规范就指导我们如何合法地实现这一价值——我们可以接受教育,开始自己的生意并获得利润,也可以谋求一份职业并努力获得提升。必须加以说明的重要一点是,我们并不要求人们永远严格地遵守规范。文化和社会必须能适应改变的环境。允许对现行规范的一定偏离有助于社会保持灵活性。比如说女性由相夫教子当走向社会。关于规范的几点说明:社会习俗不同的规范其社会重要性同样也极不同。许多规范被违反后并不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虽然男性通常被要求留短发,但还是有许多男性留长发甚至还有人留辫子。虽然存在反对这种行为的规范,但它们没有太强的约束力,因此在很大的范围内很轻易地就被突破了。类似于这样的规范,我们就称之为社会习俗(folkways),或称之为社会习惯。餐桌上的礼仪规则和其他礼仪规则都属于社会习俗的范畴,如筷子的禁忌。民德

其他规范几乎都被视为是神圣的,对它们的违反将带来严重的后果。当一个人违反了严禁杀人的规范时,就不能仅仅因为他是初犯就可以原谅他或原谅他的行为。杀人者将得到惩罚。这种得到严格执行、被认为是关键的和必须严格实施的规范,我们称之为民德(mores)。民德可以是提倡性的,也可以是禁止性的。提倡性的民德表明人们应该怎么做,如关心不能照顾自己的婴儿和儿童。禁止性的民德表明人们不应该做什么,如不能闯入他人家中。特别严格的民德被称为禁忌。乱伦禁忌就是一种普遍接受的禁止性民德——它严禁任何一种近亲间的性关系。(四)制约与奖惩一个社会要运作,就必须强化它的规范。人们被迫遵从,或者说以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行动,即使这样做对他们来说是困难和不愉快的。约制既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正面约制是对那些行为正当的人的奖励。负面约制是对违反重要规范者的惩罚。约制有正式的(这种约制由具有权威地位的个人或群体实施),也有非正式的(这种约制由朋友或同辈人实施)。对一个抢劫杂货店的人判处三年徒刑就是一个正式的负面约制的例子。对一个忠实服务于公司的员工予以提升,属于正式的正面约制。非正式约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例如,。一个人如果穿着牛仔裤和破T恤衫去参加一个音乐会,那么就很可能受到其他音乐爱好者非正式的约制,如对他冷眼相对。一些研究表明,非正式约制往往比正式约制更为有效。(看上去很美小红花排斥)奖惩规范正负正式绩效奖金/奖牌/学位降级/解雇/坐牢/开出学籍非正式微笑/赞扬/欢呼皱眉/羞辱/轻视四、文化分析(一)文化的差异和统一文化的普遍性人们可能会很容易过分强调文化上的差异。人类学的比较研究已证明几乎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同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基础,通常我们称之为文化普遍性。一位人类学家曾列举了近六十种文化普遍性,包括烹饪、劳动、民俗、葬礼、音乐和法律等。所有的人种在生理上都是类似的,这就可以解释许多已知的文化普遍性。我们都需要吃饭,需要住所;我们都必须照顾儿童,处理年老、疾病等问题,我们都要面对死亡。社会为了正常运行,就必须替换掉那些死去的、离开的或者生病的和残废的成员。它必须教育新成员承担有用的社会角色。任何一个社会,只要想生存,它就必须生产和分配商品,提供服务,维护秩序,保持目的感,不可能脱离于这些需求之外。文化的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文化生态学家已经为我们揭示了有助于文化形成的关键要素,包括气候、地理、人口和动植物。虽然自然条件非常重要,但与社会条件相比,前者的影响显然不如后者,特别是在复杂的社会中。我们据说的社会因素包括技术水平、语言、普遍的信仰以及与别的文化相联系的程度。(二)文化差异——亚文化并不是每个社会都是以一种由其所有成员平等共享和接受的单一文化为特征的。所谓一个社会的文化通常仅仅是存在于构成这一文化的不同要素之间的一个共同的名称。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因职业:围绕着职业种类发展而成,如医学或军事部门的亚文化因种族或民族的差异:如美国黑人亚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因地区的差异:如岭南文化,徽商,晋商

因原来的国籍:如美国唐人街每一个复杂社会都包含着许多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反过来说,他们在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许多青年群体亚文化都与一些特定的流行音乐密切相关,这些音乐往往一度非常时兴,若干年后又很快悄无声息,它们都属于一种暂时性的亚文化。这类亚文化大部分在代际之间发生变化,但几乎所有亚文化都体现出了青年对父母、教师和其他权威角色的反叛。50年代,最流行的亚文化是围绕着摇滚乐而形成的,它以黑色的皮夹克、鸭尾状和蜂窝状的发型为特征;60年代,围绕着疯克音乐产生了一种重要的亚文化;70年代是迪斯科音乐;80年代是朋克音乐;现在又是摇滚乐以及说唱乐亚文化。反文化那种直接对主流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亚文化,我们称之为反文化。反文化往往产生于青年群体中。例如,产生于60年代后期的嬉皮士反文化就强烈反对已确立的生活方式,并直接对抗关于工作、爱国主义和物质财富的主流文化。中国1919年,五四青年运动。

文化会改变反文化的习惯有时候会被主流文化所吸收文化震惊当人们处于一种陌生的文化中时,加入他感到失去方向、不知所措、不适应,甚至害怕,那他可能正在经历文化震撼。马可波罗——元大都;伊斯兰教人——西方的服饰及情感表达主导意识形态功能论:社会稳定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