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_第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_第2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_第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_第4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3篇

三年级数学教师理应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打成一片,去掉肃穆的表情,和学生们成为挚友。三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是他们举行教学活动的保障。你是否在找正打定撰写“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篇1

本节课的目标定位是:

1.体验平均分;初步理解几分之一。

2.对比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3.在动手操作、查看对比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才能和数学斟酌才能。

教学过程:

一、通过对“一半”的熟悉,理解“一半“的含义

1.说一半是多少:

(1)全班同学的一半

(2)一组同学的一半

(3)一个圆的一半

2.说说一半是怎么分的?(平均分成相等的2分,两份中的一份就是一半)

3.全体事物都可以分出一半,一半能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像全班同学的一半是用20表示、一组同学的一半是用5人表示,我们能说清它有多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碰见类似这样一个圆的一半的处境,我们无法用所学的数说清它毕竟有多大。于是在数学上引入了分数,就象方才这位同学说的可以用二分之一,这个分数表示这个圆的一半。任何事物的一半都可以用1/2来表示。

4.折一折:在正方形纸上折出二分之一,涂色表示

二、动手操作,理解四分之一

1.你能折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你能折吗?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熟悉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遂)

3.折的方法不同,外形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对比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片面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察觉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向想多吃点,听了欣喜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探讨纷纷了,毕竟谁吃的多呢?这下大片面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由于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察觉: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对比,1/8和1/32的对比,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对比来对比分数的大小,学生熟悉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四、练习运用(略)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篇2

教学内容:

倍的熟悉

教材解析:

“倍”是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对比抽象的概念。这一内容是在学生掌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熟悉了除法意义的根基上举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分数、比例等学识的根基。教材选取了老师率领同学们到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的情境,以解决问题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倍”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查看、推理、迁移的才能,进展学生的语言表达才能。

教学目标:

1、在概括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理解“倍”的意义,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在对比两个数量时沟通“同样多”和“1倍”的联系以及“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3、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查看、推理、迁移的才能以及语言表达才能。

4、通过概括的生活情境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乐于动脑的良好习惯,体验告成的喜悦。

教学重点:

建立“倍”的概念,知道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

教具打定:

多媒体课件,贝壳图片,练习作业纸,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供给素材

1、谈话:同学们,你们热爱去海边玩吗?今天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海边采集贝壳标本呢,咱们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收获吧!(出示情境图)留心查看,你察觉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完整地说一说)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交流反应问题。

预设一: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和、差的问题,说明:同学们提的是我们以前学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系的问题。

预设二:学生可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

(说明:预设二是根据上课环节中学生提出倍的问题这一生成而设计的。)

3、谈话:王晶也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问题,师板贴问题。

4、谈话:读完后,你有什么问题吗?(生可能提问:什么是倍?)是啊,倍的学识咱们以前没有见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和倍做挚友。

板书课题:倍的熟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热爱的海边拾贝壳的情境导入新课,轻易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心,为新课的教学做好情感的铺垫。利用课件出示的问题,导入新课,透露课题。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一)操作演示,初步熟悉倍的意义。

1、谈话:请同学们再留心读一遍问题。(生齐读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指生说)

2、摆一摆:用你手中的学具把王丁和李飞的贝壳数摆出来。

生操作学具,师巡查指导。

交流表示摆法。

3、查看:李飞拾的6只贝壳和王丁拾的3只贝壳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1)李飞拾的贝壳数比王丁拾的多3只。

(2)王丁拾的贝壳数比李飞拾的少3只。

预设二:李飞拾的贝壳数有两个王丁拾的那么多。

预设三: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这是上课时课堂上生成的内容。)

4、(1)根据预设一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

谈话:有什么手段,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比王丁的多3个?

预设一:画竖线(在李飞和王丁同样多的3只贝壳后面画竖线)

预设二:分一分(将李飞的贝壳数分成3只和3只两片面)

谈话:现在李飞的贝壳数分成了几片面?

预设:两片面。

谈话:(师指着每一片面)李飞的这一片面和王丁的贝壳数有什么关系?这一片面呢?

预设:同样多。

预设:也是同样多。

(2)根据预设二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

谈话:你能给大家摆一摆,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李飞拾的贝壳数有两个王丁拾的那么多吗?

生到黑板摆一摆,分一分。

谈话:现在李飞的贝壳数分成了几片面?

预设:两片面。

谈话:(师指着每一片面)李飞的这一片面和王丁的贝壳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同样多。

这一片面呢?

预设:也是同样多。

(3)根据预设三即课堂生成来设计的以下教学环节

谈话: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课堂生成:李飞的贝壳数里面有2个3,所以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

谈话:你真棒!老师这节课要讲的内容你都提前会了。真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

谈话:同学们看,假设把王丁的贝壳数3只看做1个3,根据这位同学说的,李飞的贝壳数里面是否有2个3?(预设:是)

谈话:那谁能上来指一指,说一说?

生到黑板上指一指,说一说。

5、讲解:我们把王丁拾的3只贝壳看作一份,是1个3,李飞拾的贝壳数里面有这样的2个3。

小结: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6、谈话:伸出你的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来指一指,圈一圈,说一说。

同位彼此说。

7、谈话:现在请你再动手摆一摆学具,看谁最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李飞的贝壳数是王丁的2倍。

学生再摆一摆,让生到前面表示。

追问:为什么要3个一份,3个一份的摆?是根据谁的只数摆的?

谈话: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现在你知道了吗?谁来说一说。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

1、谈话:王丁把自己的贝壳送给好挚友一只。王丁现在有几只贝壳?(2只)那么李飞现在的贝壳数还是王丁的2倍吗?

2、谈话:请你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摆的时候先想一想,要根据谁的只数来摆?要几个一份,几个一份的摆?

学生摆,师巡查,指导。

3、表示交流:你是怎么摆的?追问:为什么要2个2个地摆?

4、课件演示:6里面有3个2,6是2的3倍。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操作活动,并在每次操作前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操作,然后通过操作之后的追问,扶助学生理解每次操作活动的意义,使学生初步体会“倍”的含义。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1、谈话:李飞同样是6只海螺壳,为什么一会儿是王丁的3倍,一会儿又是王丁的2倍?

生交流想法。

2、回想总结: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熟悉倍的?

引导学生梳理熟悉倍的方法:摆一摆,圈一圈。

3、透露课题:我们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熟悉了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同学们真的和倍交上了挚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通过查看对比,使学生察觉倍数会因对比标准的变更而变更,初步体会对比标准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对倍的熟悉。

四、稳定拓展,应用概念

1、圈一圈,填一填,说一说,深入理解倍的意义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纸的内容,然后表示交流。

2、解决问题。

谈话:再让我们回到大海边,你还能提出有关倍的问题吗?

生提问题,师选择其中三个问题解决。

(1)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

生圈一圈,汇报结果: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

师说明:8是4的2倍。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8÷4=2

让学生说一说:8表示什么?4和2分别表示什么?

师说明:倍不是单位名称。学生齐读有关倍的小学识。

(2)学生独立解决“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交流算式,订正结果。

(3)解决“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

学生独立解决,交流想法,熟悉3是3的1倍。

迁移学习:4是4的1倍,5是5的1倍。

学生举例:说一说谁还是谁的1倍。

查看:这三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学生交流看法。

小结: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圈一圈的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倍的熟悉,在此根基上,引入除法算式,使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通过解决问题,迁移学习1倍的学识。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有关“倍”的小学识,理解倍是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不能做单位名称。

五、回想梳理,总结提升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学识、方法、情感方面举行回想总结。)

谈话:关于倍的问题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好多,梦想你们能用数学的小眼睛去找一找,用数学的小脑袋去算一算。好吗?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让学生从学识、方法、情感方面举行回想总结,梳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倍,解决倍,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年级上册数学《周长》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93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熟悉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对比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斟酌与语言表达才能。

3、在动手操作、查看对比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学识解决问题的告成体验。

三、教具、学具打定:

实物投影仪、苹果、圆片、正方形纸、纸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苹果

1、把这4个苹果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假设分得对比公允,每人分几个?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1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板书:一半

提问:一半苹果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

引出并板书课题: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熟悉

1)、教师演示分苹果。指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

3)、学生活动:用纸片折出它的,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