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单元1李白诗二首_第1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单元1李白诗二首_第2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单元1李白诗二首_第3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单元1李白诗二首_第4页
高中语文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 第1单元1李白诗二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白诗二首如果说唐代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你则是峰顶的一块坚石,伟岸而不可动摇;如果说唐代是中国诗坛的长江与黄河,你则是浪尖的一股劲流,凶猛而不可阻挠。你站在中国文坛的黄金马车上翘首远瞻,你立在宦海沉浮的风口浪尖上踯躅向前。诗仙的挥毫洒脱与铿锵有力,在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熔铸成你不屈的豁达魂灵。那夜空中熠熠闪光的银河是对你的溢美之词,那大地上奔腾豪迈的长江是对你无上的礼赞之章。你从月光下走来,你轻挥衣袖,洒下一片浪漫情怀;你从蜀道上走来,你微微昂头,留下一身豪放气概;你从唐诗中走来,你挥洒文墨,记下一个鼎盛时代。你名中带“白”,的确,正如一张白纸,才可尽情在上面描绘出天马行空的想象,才可尽兴在上面挥写出豪迈、磅礴的气势,才可温柔地倾诉出那一片浪漫心境。一身傲气,惊世才华,是你;一派洒脱,写遍情怀,是你!最后,你向着那波光中的月影一跃,跃进了你的浪漫世界,留下了一水灿烂。姓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简历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二十五岁时,离开四川,开始了在各地的长期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人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到权贵谗害,仅一年多就离开了长安。虽然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但在这期间,他对当时政治的腐败有了较深的认识。天宝三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在“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安徽当涂。作品今存诗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其作品构思巧妙,想象奇特,好用夸张手法。语言流转自然,豪放飘逸,开一代浪漫主义诗风。评价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对其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韩愈赞其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古体诗,亦称“古风”,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古体诗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一般都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按时间来判断,在唐以前的诗都被称为古体诗,唐之后的诗就是近体诗了。但是自从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后,诗人们仍旧不放弃古代诗歌的形式,模仿古人写那种较少拘束的诗,如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于是近体诗与古体诗成为两种不同的诗体,一直流传至今。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将进酒()金樽()岑夫子()馔玉() 恣欢谑() 沽取()瀛洲() 天姥() 天台()剡溪() 渌水() 宿处()殷岩泉()霹雳() 石扉()訇然() 魂悸() 恍然()千金裘()谢公屐() 澹澹()【答案】qiānɡzūncénzhuànxuèɡūYínɡmǔtāiShànlùsùyǐnlìfēihōnɡjìhuǎnɡqiújīdàn第2步词语释义——字字落实根基牢(1)会须:(2)寂寞:(3)径须:(4)将出:(5)摧眉折腰:【答案】(1)应该。(2)默默无闻。一说“被世人冷落”。(3)只管。(4)拿出。(5)低头弯腰。第3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2)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散尽还复来。(3)________________,但愿长醉不复醒。________________,惟有饮者留其名。(4)陈王昔时宴平乐,________________。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__。(5)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6)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日月照耀金银台。(8)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2)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3)钟鼓馔玉不足贵古来圣贤皆寂寞(4)斗酒十千恣欢谑径须沽取对君酌(5)势拔五岳掩赤城(6)迷花倚石忽已暝(7)青冥浩荡不见底(8)古来万事东流水(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将进酒》【背景资料】《将进酒》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李白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一吐心中不平之气。【整体感知】诗题意为“劝酒歌”,其实是诗人借劝酒,尽吐郁积在心中的不平之气,流露出施展抱负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思想的矛盾:一方面有入仕的想法,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另一方面,他又想用饮酒的办法使自己从怀才不遇的苦闷中解脱出来。【重难突破】1.《将进酒》这首诗的基调是怎样的?试结合诗人感情发展的脉络具体分析。【答案】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诗人感情的发展变化是:悲→欢→愤→狂。2.怎样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思想内涵?【答案】这两句表明诗人渴求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并且高度自信。“有用”而“必”,这是何等自信!在貌似消极的现象中透露出了深藏其内的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的本质内容。为这样的未来痛饮高歌,破费又算得了什么——“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这两句便成了全诗中最光彩夺目的诗句。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是诗人的羡慕之词,还是另有所指呢?【答案】自古以来,古代的圣贤们都得不到重用,可谓怀才不遇,“善饮者”才留下了美名。看似是羡慕,其实是诗人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表达自己对这种不公平的愤怒和批判。4.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将进酒》的特色,请举例加以说明。【答案】起兴手法。举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慨叹人生之短暂,尽吐胸中之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夸张手法。举例:“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5.《将进酒》一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作用?【答案】一“悲”一“愁”遥相呼应,余韵深远,强化了整首诗的悲愁愤激的氛围。李白本欲借酒浇愁,但“斗酒难消块垒愁”,正像他自己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无奈之下只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名句鉴赏】1.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鉴赏】此句把“明镜”拟人化,“明镜”有情,它以青春为喜,以迟暮为悲。“朝如青丝暮成雪”,以极度的夸张形容人生的短暂,把人生之可悲形容到极点。这种悲哀是强烈的,但并不给人以衰飒之感,因为悲的抒发是以上句的黄河从发源到入海这个上天下地无限广阔的空间为背景的,它给读者的艺术感受首先是豪迈奔放的气势,在这种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衬托下,悲哀只能是巨人的悲哀。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鉴赏】“天生我材必有用”传达出诗人强烈的肯定自我、肯定人生的自信。“千金散尽”则表现了诗人重情谊、轻金钱的风格。这两句诗气势磅礴,情绪高昂,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它不仅是时代的最强音,对后世也有振聋发聩的作用。3.与尔同销万古愁。【鉴赏】这个“愁”不是一般的愁,乃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有才人、一切清醒者所通感的“愁”。这个“愁”除了包含对人生短暂的慨叹外,主要指功名不立、岁月蹉跎、时不我与而言。这个“愁”压迫着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几乎每个时代的诗人都采用这种办法求得暂时麻醉,这个“愁”确是“万古愁”。《梦游天姥吟留别》【背景资料】《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时李白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整体感知】这是一首游仙诗,但不同于完全置身世外的幻想,作者之所以向往神仙世界是因为他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全诗通过对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憎恶,对自由乐土的追求,表现了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重难突破】1.《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把梦境与现实巧妙地融于诗中,请对其进行简要分析。【答案】层次内容虚实一、入梦缘由(1~8句)现实天姥神奇雄峻实二、梦游幻境(9~38句)梦至剡溪清幽寂静白天景象壮美奇绝夜间景象离奇险怪神仙洞府壮丽辉煌梦境消失无限留恋虚虚实结合定义:“虚实结合”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这就叫以虚象显实境。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3.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运用效果:运用“虚实结合”有时是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着重虚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破吴后富贵威武、繁盛热闹的往事,结句实写只剩下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的眼前之景,虚实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无常之感。有时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行人”设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提问方式:诗中是如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的?有什么作用?提问变体:这首诗(或诗的第×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答题步骤:1.明确运用的手法。点出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2.虚景与实景相对照,使某地和某地的不同景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某种感慨。3.虚实相生,虚实相应,虚景与实景融合,互相映衬,渲染出一种浓浓的情感,或者是烘托出某种气氛。2.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答案】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图景,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此外,将瀛洲与天姥并论,也有抬升天姥山之意。3.《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全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借助仙界的出现,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诗中所写的,是梦游而不是真游,却又以现实为基础。天姥山神仙的出现,是作者对美好世界的想象。全诗吸取了《楚辞》及一些神话故事中的内容与艺术手法,运用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方法描绘的仙境活灵活现,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以传说中的瀛洲与现实生活中的天姥山对比,以神奇的梦境与丑恶的现实对比,以光明与黑暗对比。写天姥山的高而且大,用“连天向天横”“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等夸张手法,衬托了天姥山的高大。4.“世间行乐亦如此”一句是李白消极思想在诗中的反映吗?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请讨论交流。【答案】评价作者的思想,要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还要“知人论世”。诗人梦醒,“失向来之烟霞”“恍惊起而长嗟”。在现实中追求理想而不得,只得转而追求行乐,这是苦中作乐,是无奈的自我消磨。诗人在长安受排挤,壮志难酬,始终抑郁不平,故在诗中吐发愤懑之情。李白是个集儒、道、侠于一身的诗人,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消极避世和不事权贵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均有体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李白思想的复杂性。【名句鉴赏】1.古来万事东流水。【鉴赏】意思是自古以来发生的千千万万的事情像东去的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古来万事东流水”道出了一个自然规律,用“东流水”比喻了自古以来发生的事情的无痕无迹和不可逆性。其暗含的意思就是,不管是得意还是失意,成功还是失败,一切都会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如此说来,就更不能违背自己的内心,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下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正是这样的内心独白,表现了李白骨子里的清高、孤傲和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鉴赏】此为本诗的诗眼,也是全诗的主旨。哪能低头弯腰去伺候权贵,使我不能够心情愉快!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投过去的一瞥蔑视,这是他人格的伟大之处,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1.酒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酒作为诗的载体,不仅成为友情的纽带,同时还具有深邃而隽永的象征意蕴。千百年来,酒成为诗词歌赋的永恒主题。特别是作为我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的李白,在他创作的诗歌中就有200多首吟酒诗,抒发了他壮志难酬,寄托人生的快慰与寂寞,以及倾吐浓浓友情等,从而成就了中国诗坛上的“诗仙”称号。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应用角度】“酒与诗”“酒与李白”“性格与命运”“文化的传承”“孤独”等。2.李白的率真李白一直以诗仙的形象活在人们的心目中。他喝酒,“天子呼来不上船”;他作诗,“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他游山,“五岳寻仙不辞远”;他写水,“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高兴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悲伤时,“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惆怅时,“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愤怒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连他的出生和逝去也染上神奇浪漫的色彩。李白的一生能给人很多启示,也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自己的处境与人生。【应用角度】“敢于展示真性情”“率真人生”“蔑视权贵”“人要有傲气”“人不能轻狂”等。瓦尔德内尔退役向“中国好对手”致敬2016年2月11日,50岁的瓦尔德内尔宣告正式退役。被中国球迷称为“老瓦”的瓦尔德内尔曾多次获得世界冠军。老瓦与中国几代乒乓球选手抗衡了20多年,是世界乒坛的一位标志性人物。瓦尔德内尔,不仅是男乒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外国选手中唯一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从初出茅庐时与蔡振华那一代中国球员一决高下,到不惑之年与马龙同场竞技,老瓦曾与中国乒坛六代选手争锋,被中国乒乓球队视为“最伟大的对手”。作为一名外国球员,他的退役,却勾起了不少中国球迷的回忆。少年时代,15岁的他受邀赴上海交流3个月。1983年,首次参加世乒赛的他在团体赛中接连败给蔡振华、江嘉良。1987年世乒赛,老瓦在男单比赛中战胜了第二代中国对手陈龙灿、滕义,最终在决赛中惜败于江嘉良。输了球的老瓦当时留下一句“他今后不会再赢我了”,从此掀开了中国队遭瑞典队压制的灰暗篇章。1997年世乒赛,他击败孔令辉和阎森,再夺桂冠。1999年世乒赛,他再度战胜孔令辉。2000年世乒赛,他一举击败刘国梁,瑞典队再夺男团冠军。这不仅是瑞典队最近一次夺冠,也是中国男乒迄今最后一次失杯。悉尼奥运会,老瓦再胜刘国梁,但在决赛中输给孔令辉。雅典奥运会,已经39岁的老瓦单打力克马琳,双打与佩尔森搭档挑落夺冠热门孔令辉和王皓。虽然最终没有奖牌入账,但老瓦已经跻身男单四强。由于伤病,老瓦最终挂拍了。驰骋世界乒坛20余载的他,曾独自抗衡了六代中国乒坛高手,但对他来说,有些既是老对手更是朋友。【媒评文摘】一场乒乓球赛的输赢决定于那么短短的几分钟,而比赛过程中结下的友谊却天长地久。——新浪网寻李白余光中——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水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一贬世上已经够落魄再放夜郎毋乃太难堪至今成谜是你的籍贯陇西或山东,青莲乡或碎叶城不如归去归哪个故乡?凡你醉处,你说过,皆非他乡失踪,是天才唯一的下场身后事,究竟你遁向何处?猿啼不住,杜二也苦劝你不住一回头囚窗下竟已白头七仙,五友,都救不了你了匡山给雾锁了,无路可入仍炉火未纯青,就半粒丹砂怎追蹑葛洪袖里的流霞?樽中月影,或许那才是你故乡常得你一生痴痴地仰望?而无论出门向西哭,向东哭长安却早已陷落二十四万里的归程也不必惊动大鹏了,也无须招鹤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诡绿的闪光愈转愈快接你回传说里去【精要赏析】这是一首余光中的咏史诗。该诗以李白的“失踪”开始,在叙写李白的痛饮狂歌与坎坷遭遇之后,复以李白的乘风归去终篇,反复回旋,围绕一个“寻”字曲折成章。诗篇构思巧妙,想象超凡,有叙有议、有感有情,在淋漓尽致的倾诉中,展现出李白不凡的风度、独特的气质、飘逸的个性、洒脱的情怀。诗人以李白的诗风写李白,在寻寻觅觅中,表达了一种“婉转的怀乡”之情。eq\a\vs4\al([基础巩固层次(A)])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天姥(mǔ) 剡溪(Shàn) 瀛洲(Yínɡ)B.訇然(hōnɡ)木屐(jī) 烹羊(pēnɡ)C.馔玉(zhuàn)恣意(zì) 沽取(ɡǔ)D.嗟叹(jiē) 欢谑(xuè) 魂悸(jì)【解析】C项,“沽”应读ɡū。【答案】C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B.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C.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D.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解析】A项,瞑—暝;B项,侍—事;D项,消—销。【答案】C3.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莫使金樽空对月 金樽:黄金制作的酒杯B.将进酒,杯莫停 将:将要C.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直插D.渌水荡漾清猿啼 清:清澈【解析】A项,金樽:金属制作的酒杯。B项,将:请。D项,清:凄清。【答案】C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烟涛微茫信难求A.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C.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D.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解析】例句中的“信”与C项中的“信”都是“确实、实在”的意思。A项,信任;B项,实情;D项,随便。【答案】C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空缺的部分。(1)《将进酒》一诗中表现李白自信豁达、藐视金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进酒》一诗中表现李白藐视富贵利禄,但同时也有些消极避世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将进酒》一诗中抒发李白怀才不遇之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李白傲视权贵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3)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eq\a\vs4\al([阅读提升层次(B)])6.阅读李白的《将进酒》选段,完成下面的题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1)从整体上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含有比喻。这比喻的意义是什么?开篇两个“君不见”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2)在常人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当纵情欢乐。但诗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而是说“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人生得意”了吗?从诗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答案】(1)①人生易逝。②描写的角度分别是空间和时间。(2)①诗中用“金樽”“对月”,将饮酒诗意化了;使用“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加强了语气。②作者的人生没有“得意”。“天生我材必有用”,隐含着作者的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诗人正是为自己的前途和未来而痛饮的。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诗人提到谢灵运的用意是什么?【答案】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效仿之。(2)“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反衬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好处是能使读者通过形象化的对比,感受更加深刻。8.(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第二问是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诗歌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这里属于用典抒情,首先要理解典故表达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理解诗人用在此处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注释④来看,善钓的任公子如今也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这里诗人自比任公子,以任公子的无须垂钓,暗指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因为,当今是大唐盛世,国君贤能,天下统一,国力强大,世无巨寇。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对盛唐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的赞扬,也暗含自己作为盛世才子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惆怅之情。【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李白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1)诗歌前四句是如何描写夜闻“吴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