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区一等奖)_第1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区一等奖)_第2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区一等奖)_第3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区一等奖)_第4页
高中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区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泉州七中卷)第I卷(选择题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3.天宝二年(713)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旧唐书·韦坚传》)。材料表明唐代()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 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答案】C【解析】考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若广陵君(杨州市)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江苏镇江)船,即京口绫衫缎;晋陵郡(江苏常州)船……;会计郡(浙江绍兴)船……;南海郡(广州)船”,材料说明从南方采办的货物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商品生产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因此选择C。A是在两宋时期,B是在明种业之后,D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4.中国古代民谣:“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谣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A.依赖性B.脆弱性C.封闭性D.优越性【答案】B【解析】考点:小农经济的弊端。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耕织”“做兵”指小农经济,而“无耕”“无救”“无成”等可知是在说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破产;ACD

材料没体现。1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鼓励创新,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树立理想,推动社会进步D.维护正统,规范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考点: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ABC项都是理学家的目的,但是都不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16.如果为右图选择一个主题,最为贴切的应是A.“清王朝自救运动”B.“近代工业的起步”C.“实业救国的浪潮”D.“民族工业的春天”【答案】B【解析】考点:洋务运动。图片信息中有“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矿务局”等洋务企业,也有“上海发昌机器厂”等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反映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工业的起步,因此选B。洋务运动作为清王朝的自救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A;C是在19世纪末甲午战后,D是在民国初年,排除。17.1969年,中共高层对国际问题达成普遍认识:“反华大战不致轻易发生,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基于该认识,中国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争取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D.加入不结盟组织共同反霸【答案】C【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可知,在中共高层看来,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中美矛盾小于中苏矛盾,应当追求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故选C项。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提出,排除B项;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18.右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A.辛亥革命爆发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D.解放战争爆发【答案】B【解析】考点:国民大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图中看到旗帜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1925年,国民政府于广州成立,1926年进行北伐,所到之处皆竖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北伐途中,推动了农民运动的高涨。材料中关键词“农友”,体现了联合农民,故选B。19.英国在1932年公布“进口条例”,规定输入英国的货物一律从价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同年召开的渥太华帝国经济会议上,本着“己国生产者第一,帝国生产者第二,外国生产者最后”的原则,英国和自治领及自治领之间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这一做法的影响有()A.解决了英联邦内部贸易矛盾 B.加剧国际贸易关系紧张C.进一步规范了世界贸易秩序 D.英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答案】B【解析】考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英国在1932年公布“进口条例”,规定输入英国的货物一律从价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时期,英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英国采取“己国生产者第一,帝国生产者第二,外国生产者最后”的原则,必将遭到贸易伙伴的报复,加剧国际贸易关系紧张。因此选择B。ACD错误,排除。20.《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政府对战后世界安排的一些设想,如强调大国合作、建立联合国、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推行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材料表明()A.美国积极推行主宰世界的世界主义方针B.苏联力求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C.美苏积极谋求扩大本国实力和世界地位D.两极格局的形成是战后历史发展的必然【答案】C【解析】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材料“使美国充当世界主宰的世界主义等”表明美国的目标是建立世界霸权;由“斯大林为苏联确定战后的战略目标时将巩固战争期间取得的胜利果实(包括苏联控制的地盘)、确保国家安全置于优先地位,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的势力及影响”可知苏联的目标是巩固胜利果实,保障国家安全,同时积极谋求扩大苏联势力和影响。因此选择C。AB表达不够全面,D是美苏争霸的影响。排除。21.下图是《中国电影图志》目录的一部分。该目录反映了建国初期

A.多种电影体制并存

B.模仿苏联电影的管理体制

C.“双百”方针促进电影创作繁荣

D.国家鼓励国营电影发展,限制和取消私营电影【答案】A【解析】考点:电影业的发展状况。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关键信息“1949-1952”、“国营电影”、“私营电影”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D;B项表述题干图片无从看出,属于无关项。进一步判断,可知,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22.下表是1500—1800年间英国、法国、葡萄牙、荷兰四国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统计表。表中的“乙”是指国家(代称)1500—15991600—17001701—1800甲705371196乙6517702950丙—8111865丁—1551300——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整理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葡萄牙【答案】C【解析】考点:荷兰的扩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最早进行殖民扩张,与表格“1500—1599”年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最多信息一致,故甲为葡萄牙;16世纪荷兰取代葡萄牙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与表格“1600—1700”年抵达亚洲的船只数量最多信息一致,故乙为荷兰;依据表格信息可知,荷兰在前两个阶段发展迅速,但第三阶段增速放缓,而丙、丁起步较晚,增速迅猛,结合所学可知,在“1701—1800”年迅速崛起的应该是英国和法国,故丙、丁分别是英国和法国。综上所述,选择C项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年年底,《时代周刊》将1937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

A.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

B.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C.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

D.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答案】C【解析】考点:抗战初期的中日关系。“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本接过去”实际是指日本会代替欧美来统治中国,也就是认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后,必将会取得成功,故选C。24..2023年5月《纽约时报》中文网l0日刊登题为《中国把“门罗主义”用到亚洲》的评论文章指出,一个更强大的中国“可能会试图把美国挤出亚太地区,就像美国在十九世纪把欧洲大国挤出西半球那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中美实行了亚太地区利益新平衡B.国际格局形成中美两极争夺局面C.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中美冲突的必然性影响世界安全【答案】C【解析】考点:当今国际局势。从材料可以看出随着中国的进一步的强大,更多的挑战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趋势进一步的增强。第II卷(非选择题共156分)必考部分(115分)38.(3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政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冲突中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相互制约的历史传统通过冲突而达到融合,在融合中超越传统,从而完成变革,产生新的政治制度。“光荣革命”就是这种模式的极好的先例,……“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中华文明史》(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的理由。(10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体确立的意义。(14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6分)综上所述,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6分)【答案】(1)沿袭传统是指英国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传统;变革的含义是光荣革命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形成奠定基础,议会权力凌驾于君主权力,逐渐实现民主法治。(10分)(2)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6分)意义:防止专制独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政体。(8分)(3)说明: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又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4)启示:吸取古今文明成果;兼收中西之优长;要结合本国国情;坚持制度创新。(6分)【解析】考点:《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传统的沿袭是指对过去传统政治的保留,结合所学得知:保留了君主制和议会制。变革,是指其革命性,对过去传统政治的改变,即议会请回国王,改变了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为君主立宪政治的产生奠定基础,逐渐实现民主与法治。(2)由材料“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分权和制衡体制”可以归纳出即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孙中山的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内审中国之情势主要是特指防止袁世凯的专制。外察世界之潮流主要是指学习美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又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只可能是一方面一定要要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之优长,另一方面又要要结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两个方面的启示都要做出同等重要的论述。孙中山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正是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的核心所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要远远的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加复杂。选考部分(41分)40.地理41.(16分)历史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1——中外历史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旧式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他的修身等科目占7%。——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材料二朕念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日本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矣。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咸一其德。——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日本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10分)【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重视近代科学技术;重视外语教育;课程设置全面。(6分,答3点即可)(2)核心:忠君思想。(2分)影响: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质,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宣扬了忠君爱国和武士道精神,进一步巩固近代日本天皇制度,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最终给日本人民和东亚地区人民带来灾难。(8分)【解析】考点: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1)明治维新以来日教育改革的特点可从材料四中直接获取,从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可知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从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可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从改革教学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可知其重视科技教育;从材料中可知日本设有小学、中学、技术学校、大学等,说明教育体系比较完整。(2)从材料“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日本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可以看出日本《教育敕语》的黑心内容是忠君思想。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日本的教育引进西方的科学,自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也推动了日本的进步,但是日本的教育并未全盘的西化,而是保留了一些封建的残余,使得日本近代走向了侵略扩展之路。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摘自《联邦党人文集》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摘录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一条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怪物”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怪物”具有“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特征”?(6分)(2)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的共和政体,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平衡”机制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0分)【答案】(1)邦联;按《邦联条例》,中央政府没有实权,而各州的权力却很大,形成各州指挥中央的局面。(6分)(2)联邦制: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参、众两院的设计:大小州之间(蓄奴州和自由州之间)的权力的平衡;三权分立:联邦政府内部机构之间(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的平衡。(10分)【解析】考点:美国政治体制。(1)根据材料“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可以看出这是指的美国的邦联制。邦联制下,中央政府无权,各州的权力很大,因此说是头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