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阅读技巧
1.表达方式
分类特点作用
叙述常称记叙,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交代人物、事件。
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说明某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
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等特征。
议论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表明态度,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度。
描写是一种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等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刻画人物、事件和环境。
的一种表达方式。
抒情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具体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抒发情感,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
2.记叙要素
记叙要素举例作用
时间,地点,人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进行概括:初春时节(时间)交代文章内容,概
物,事情的起“我”和母亲、妻子、儿子(人物)在南方的田野(地点)里括故事情节。
因、经过、结散步(起因),“我们”一前一后地走路,对选择走大路还
果。是走小路存在分歧,“我”听从了母亲的安排走小路(经
过),在一处难走的地方,“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我”感觉这“就是整个世界”(结果)。
3.记叙文的线索
分类特点作用
实物线以某一个具体(或带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实物线索。如①是贯穿全文的脉络。
《台阶》以“台阶”为线索,突出了
父亲为追求生活目标而坚韧不拔、自强自立的精神。②把文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等有
机地联系起来。
时间线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把不同的时空人物串联在一③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起。如《故乡》以“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
时间推移来讲述故事。
地点线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作者从“百草园”写到“三味书屋”,回忆了自己的童
年生活。
人物线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孔乙己中通过“我”
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孔乙己的性格和遭遇,“我”就是线
索。
以事件的发以事件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
展变化为线洛夫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
索
以情感的发以情感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阿长与(山海)》以“我”
展变化为线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索
4.记叙文的人称
人称特殊举例作用
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社戏》采用第一人称1.直接表达或渗透作者的主观意识,便于作
“我”“我们”角度展开叙述。“我”的叙事角度,给人以真者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2.叙述亲切
有时是作者本人,有实可信之感。自然。3.使文章抒发的情感具有真实性。
时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作品主人公。
4.线索人物(“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推动
情节发展)。
第二人称以第二人称“你(你《土地的誓言》最后一1.增加亲切感,拉近文章与读者之间的距
“你”“你们”们)”叙述,段从第三人称转为第二离。2抒情更强烈,更有感染力。3若对象为
人称,表达了作者更坚物,则具有拟人化的作用。
定有力的信念和勇气。
如同面对面交流,往
往与其他人称综合
使用。
第三人称以第三人称叙述文《孤独之旅》以第三人1.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
“他”“她”章中的人物、事件、称叙述,作者以旁观者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2.能从多方面自由展
,,它,,,,他们,,场景等,作者以旁观的身份进行表达,自由现生活。
者的身份来表达。灵活。
5.记叙文的顺序
分类特点举例作用
顺叙按事情发展的时《藤野先生》中,作者从东京写起,再写来到仙台后的经历,最后有始有终,脉络
间先后顺序来写离开仙台后的感受。这是按照时间和地点的顺序来写。清晰,层次分
写。明。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背影》中,作者先是直接写自己最不能忘记父亲的背影,激设置悬念,激发
代前面发生的事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按时间顺序写自己回家奔丧以及父兴趣
情.亲送自己坐火车的事情,引出父亲的背影。引人人胜。
插叙叙述暂时中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插叙了“美女蛇”的民间故事,补充衬托,丰富
插入补充另一件增添了百草园的奇异色彩,丰富了“我”少年时期的生活情趣。内容突出主题
相关的事情。
补叙也叫追叙,叙事《智取生辰纲》一文,讲述了吴用一行人夺取生辰纲的故事,补充交代,使行
结束时:补充交文章最后一段是对这件事的补充。文更加严谨,丰
代与主要情节相富人物形象突
关的内容。出中心。
6.记叙文常见的修辞手法
分类类别及举例辨析和作用答题规范
比喻辨析:本体+比喻词+喻
体。作用:①使概括的事
①明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如物形象化,给人以鲜明
同”,,…似的”等比喻词连接。如《春》:“看,像牛毛,的
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
印象。②使抽象的事物运用了比喻的
②暗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
具体化。③使深奥的道修辞手法,将…
为”“等于”等词语或破折号来连接.如《藤野先生》:
理浅显化。比喻成....生
“但花下也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动形象地写出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
了……,描绘
一座富士山。”
了……,抒发了
③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
人物....的心
替本体。如《故乡》:“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情。
层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比拟①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为或思想辨析:把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
感情。如《济南的冬天》:“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拟人),把人当作物来修辞手法,赋
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写予……以人的
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情感和动作,
②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如(拟物)。把…人格化了,
《故乡》:“我到了自家的房夕卜,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作用:不仅能让读者对生动形象地写
了,接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出了……,表达
的印象,而且能让读者了作者……的
感受到作者对该事件强感情。
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
鸣。
夸张①扩大夸张: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大、多、快、长强等方辨析:为满足表达的需运用了夸张的
面说,使它超出事物本身。如《皇帝的新装》:“他每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修辞手法,强调
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征、作用、程度等方面了……的特点,
上在更衣室里。进行扩大或缩小。使…更加突出。
②缩小夸张:把人或事物故意往小、少、慢、短、弱等作用:①烘托气氛,增强
方面说。感染力。②加强联想,
③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者是同创造气氛。
时出现的。
排比
如《纪念白求恩》:“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这点精辨析:三个或三个以上运用了排比的
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结构和长度相似、内容修辞手法,句式
人,一个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整齐,表达了作
作用:用排比来说理,可者……的感情;
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语调铿锵,加强
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语势,突出情
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感,增强表现
比来叙事写景能使文章力。
层次清晰、描写细腻形
象、生动。
7.记叙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分类举例辨析、作用、答题规范
照应《背影》一文中,四次写“背影”,三次写“流泪”,…与……相互照应,为下文…情节做铺垫,使
反复照应,感情抒发得一次比一次强烈,既表达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了儿子的情感,又衬托出父亲背影形象的感人。
铺垫《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辨析: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
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扮成织工的骗子欺恐读者看不见,是“显性”的。
骗,最后光着身子参加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作用: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
的发生做了铺垫。
伏笔《智取生辰纲》中,前文写“老都管听了,也不着辨析: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比较隐蔽,
意,心内自恼他”等,为后文的“老都管喝道:'杨是“隐性”的,即埋下伏笔。
提辖且住……”及“老都管道:‘似你方才说时,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情节连
他们都是没命的。’”埋下了伏笔。接严丝合缝。
作者的本意是…,却先…,突出了事物(人物)
的特征,使所表现的对象形象更丰满、更鲜明。
抑扬(欲
扬先抑/
欲抑先
扬)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开始写对阿长“喜欢切
切察察"''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等
行为的讨厌,而后面写到她买来《山海经》,“我”
心生敬意。这样欲扬先抑,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
人意外的惊喜,也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象征(托《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辨析: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植物、
物言志)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中华民动物、物品的一些特征,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
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
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借景抒《春》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富有情致,将作者殷通过描写…景物,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做到
情(寓情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情景交融,给读者“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
于景)感受,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对比《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在刚得知狗咬人之事辨析: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
时,一个公正廉洁、执法严明的警察形象似乎呼两个方面进行对比。
之欲出。然而之后的多“变”则是对他极大的讽作用:运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
刺,前后不同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很好地表现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到…的变
了文章的主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或突出事
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衬托(正《藤野先生》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突出一方的特征,表现了主要人物的性格或事
衬/反反衬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物的特点等,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衬)质。
8.记叙文的描写方法
项目类别^卜工,上作用答题规范
描写内人肖像对人物的身材、容以形传神,突出人物性格,揭示人肖像(神态):交代了人
容物描写貌、姿态、服饰以及物身份、社会地位等。物.•一的身份(地位、处
描仪态的描写。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
写思想性格等)。
神态对人物的面部表情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
描写进行刻画。的性格,反映人物的品质;更加凸
显人物个性,给人以真实感,使人
物形象栩栩如生。
语言对人物的独白、对话言为心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描写或几个人物谈话的使人物形象变得丰满、鲜活,,
具体描写。可推动情节的发展。
动作又称行动描写,通过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语言(动作):形象生动地
描写肢体语言表现人物貌。表现出人物....的心理
的动作。(心情),反映了人物・•・・・
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推
动了情节的发展。
心理对处在一定环境下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心理:形象生动地反映出
描写的人物的心理活动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人.....思想,揭示了
(内心感受、意向、人....性格或....的品
愿望思想斗争)的描质。
写。
环自然对自然景物,如季节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
境:环境变化、风霜雨雪、山和环境特点。2.渲染环境气氛。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
描川湖海、森林原野等3.烘托人物形象。4.为....做铺染....环境或气氛,烘托
写的描写。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5深化主了人・•••的情感,预示了
题。人....命运,表现了
人....的性格,推动了故
事情节的发展,揭示了文
章的主题。
社会对能反映社会、时代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
环境特征的建筑、场所、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
陈设等景物以及民时代背景。4.为下文人物性格的
俗、民风等的描写。描写做铺垫。5.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作品主题。
交代了事发生....时代背
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
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渲柒.・・・・环境或
气氛,衬托了人心
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深化....主题。
描写角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人物或事写出了(或表现了)人物.•・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给
度物本身呈现的特征。人以直接、真实、具体的
感觉。
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物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
的描绘、渲染中烘托
描写对象
9.散文知识梳理
分类特征举例艺术特点
记事散文以叙事为主,叙事情节不求完整,但很集中、叙事中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①“形散而神不
的“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散”,内容丰富,
件的发展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朱自清的《背影》。形式自由灵活,
人物、事件等要素,多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达作题材广泛,主题
者的思想感情明确而集中;②
抒情散文也称写景散文,指以绘景物来行发作若对现实生活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接地气”,内容
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注重表现作的想感受,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具有日常生活色
行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端木藤良的《土地的誓彩,表现真情实
叙和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言》。感;“文短韵长”,
点是强烈的行情性篇幅短小,但内
哲理散文如严文井的《永久的生涵深刻丰富。
命》,罗素的《我为什么
而活着》。
往往通过一两件生活中的小事来表达人生感悟或
哲理,文章富有哲理色彩,一般采用以小见大的写
作手法,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文章结尾常
用一两句话点明主题。
10.小说知识梳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以叙述和描写为主,采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细腻完整的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
小人外貌如《蒲柳人家(节选)》中“何满子的奶奶,人人管她叫一丈青(语言、行动、心理、
说物描写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肖像、细节),表现
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儿个回合的敌手”。了人物……的性格
要心理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心里默念道:'这是的叔叔,父亲特征或……的思想
素描写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我”内心的独白,表达了“我”品质。
对叔叔的怜悯和对父母做法的不满。
动作如《范进中举》中,当范进送给胡屠户六两多银子时,胡屠户
描写的表现;“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
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攥”“舒”“缩”“揣”
四个动词写尽了胡屠户爱财如命的市价性格。
籍言《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给孩子们吃茴香豆时说的话:“不多了,
描写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种只有孔
乙己才有个性化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他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
害,体现其迂腐而善良的性格特征。
情情节是小说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有的还有序幕和尾
节声;情节主要有承上启下、吸引读者、设置悬念设置背景、埋下伏笔等作用。
环社会①交代故事的时代背《孔乙己》中“鲁镇的酒店的格局,①渲染…气氛。
境环境景。②渲染故事的环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②烘托....心理。
(故事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交代时代
发心情。③突出人物的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背景。
生的特点。④暗示人物的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一④揭示…地域风
时代前途命运。⑤推动情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交代了孔乙貌特征。
背景)节的发展。⑥深化小己的生活环境,为下文写孔乙己的出⑤突出了……主题。
说的主题。场做了铺垫.⑥为…(人物)的出
场安排了典型环境。
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
⑧彰显了人物…
的性格(要结合具
体环境描写说作
用)。
自然①表现地域风光,提《智取生辰纲》第一段“此时正是五
环境示时间、季节和环境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
(人物特点。②渲染气氛,奠难行”中的“热”字推动了故事情节
活定基调,为后文刻画的发展,造成杨志与属下的矛盾。
动的人物做铺垫。③烘托《溜索》中“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
具体人物的性格或某种心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
场景,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如的发展,转换、暗示情隐
地点、节的变化。⑤揭示或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
气候、深化主旨。⑥象征和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以壁顶为
时间、暗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
景色、心感受等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场
面等)
小说阅读
一、(2019福建改编)阅读《火车上的见闻》,回答问题。
火车上的见闻
许锋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
燥热。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
哪个口进。大学生志愿者精神饱满,耐心地为返乡心切的人们提供问答服务。如此疏导,秩序井然。
我们往西去。很幸运,“抢”到了卧铺票、尸家三口,一上,一中,一下。先安置妻女,有一个行李箱很重
很大,我往下铺的座位底下塞,塞不进去。我吃力举起箱子往行李架放,行李箱摇摇欲坠,我也摇摇欲坠。一
个壮小伙儿眼尖手快,迅速托住,我顺势借力,箱子妥妥地归位。我说了声谢谢,壮小伙儿说不用。我一扭头,
人不见了。
一对愁容满面的小夫妻边走边打电话,说的是乡音,我听了个大概:他们仁,上来俩,还有一个,是他姐,
还在赶地铁。这时离开车不到二十分钟估计赶不上了。我也替他着急。春运一票难求,亲人赶不上这趟车,
就要改签,但改签恐怕连硬座都没有。退票也不行,退了更难买上,真是急煞人也!果然,直到列车徐徐启动,
落下的人还没上来。幸好事情还是解决了,怎么解决的?退票,直奔机场。机票有,虽然贵点,但没有什么能阻
挡游子回家过年的脚步。小夫妻在惠州的一个镇上开餐馆,以川菜为主。我以为男青年会炒的菜不是很多,
不料,看到他手机里的菜谱,密密麻麻,好几张。我们吃过的川菜,他都会做,我们没吃过的,他也会做,还有很
多菜名,我没听过。一个二十来岁的人,会做这么多菜,不简单。
男青年的餐馆规模中等,食客都是附近工厂的工人。做餐饮,熬人。有时候,客人一聊就聊到晚上十一点,
只能等。我问他,你不是有营业时间么?他笑了笑,哪有赶客人的道理?要是赶客,人家下回就不来了。累是累
点,但收入还不错。
镇上房价不高,我以为他们的理想是就地安居乐业,可他们却不想买房。他们的想法是趁着年轻,多干几
年,等攒够些钱后,回老家开餐馆。伴随车轮与钢轨的撞击声,我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但有一句话,他说了
好几遍,“千好万好,还是家乡好”
车快到长沙站时.,已暮色四合,华灯初上。年轻的女列车员提前收拾妤三大包垃圾,列车停稳,她提着两
大包垃圾下车,放在站台的垃圾堆放点,当她返身准备提另一包垃圾时,我顺手提起垃圾袋递给了她。靠近车
门的瞬间,寒风拂面,凉气袭人。女列车员的发丝在风中飘舞。
女列车员是个勤快的人。上班时间,一遍又一遍拖地,清理卫生间,千着脏、累、苦的工作。面对我这个
素不相识的乘客的意外称赞,她莞尔一笑,这不都是应该做的嘛!
晚上八点,是列车员换岗的时间。老车长召集列车员开短会,叮嘱大家,晚上值班格外重要,要确保旅客
人身和财物安全;遇到突发情况,要及时报告。老车长最后问大家,听明白没有?列车员齐齐回答,听明白了!
随后,一个个矫健或倩丽的身影隐没于两侧车厢,开始守护一个个返乡人的梦。
一站又一站,人潮退去又通上,冬日的温暖,一路蔓延。
(有删改)
考点1内容理解与辨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主要叙述春运期间一列西去火车上的见闻。
B.车站进站口之所以秩序井然,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
C.文中多处使用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如“他们在,上来俩……”。
D本文与杨绛的《老王》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凡人“善”事来表达主旨。
解析车站进站口之所以秩序井然,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咨询服务。由原文第一段中的“电子屏
幕清晰地…如此疏导,秩序井然”可知,还包括“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
答案B
【方法指导】常用解题步骤是“一找”“二比”“三判断”。
一找:在原文中找与选项对应的段落,再从该段中找出与选项相关的句子。
二比:比较原文句、段的意思与选项的表述是否一致。
三判断:根据比对结果最终确定答案。
考点2人物形象分析
2.“男青年”身上表现出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男青年”吃苦耐劳,好学能干,服务态度好,手机里存了密密麻麻的
菜谱,有时候因为顾客聊天,会营业到晚上十一二点;“男青年”关心姐姐,重视亲情,爱乡恋乡,他和妻子的
理想就是趁年轻,多干几年,等攒够钱后回老家开餐馆。
答案①吃苦耐劳;②好学能干;③服务态度好;④关心亲人,重视亲情;⑤爱乡恋乡。(意思答对即可)
【方法指导】
[豆疝扬花条]
第一步:初识第二步:揣摩第三步:体悟
人物找语旬形象深思考意图明主行
语
神
动
个
形
心
惑
文
作
言
态
象
理
性
情
章
描
描
描
意
描
特
倾
主
写
写
写
义
写
向
旨
征
一.
(答题模板)
(1)xx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身份)。
(2)从.....中,可以看出xx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
(3)xx是一个....性格品质)的人..从……可.以看出。
考点3人物及人称的作用
3“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解析“我”在文中起线索的作用,本文通过“我”在火车上的所见所闻,将大学生志愿者的周到服务、壮小
伙
的热心帮忙、男青年的吃苦耐劳及爱乡恋乡、女列车员的勤快、老车长的尽职尽责等一个个人物、事件有
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另外,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使文章更具真实性,便于作者直接
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答案“我”起线索作用,串联起一件件事;以第一人称叙事,能真实地展现社会风貌。
(意思答对即可)
(方法指导)
第一步,找出人物所做的事及对其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分析其自身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步,考虑人物与文章情节、主要人物、主题有无关系。
第三步,明确具体使用的人称,结合不同人称的作用进行分析。
[答题模板)
(1)XX(次要人物)引出了XX(主要人物),从侧面衬托出主要人.....性格特征。
(2)写....容,推动情节的发展(为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使情节有波澜,更完整)。
(3)使用第x人称,使文章.........便于.........
(4)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能增强故事情节的真实感。
(5)写人....的行为,暗示(揭示.....的主题(使主题更鲜明)。
考点4语言理解与赏析
题型一词语赏析
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很幸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施工合同范本
- 矿山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 装饰木板采购合同范本
- 劳务合同范本文库
- 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护理查房
- 供暖服务评估合同
- 混凝土单包工合同范本
- 自建铺面出售合同范本
- 简易加盟餐饮合同范本
- 订单农业合同范本 俄语
- 粮食仓储(粮库)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全套资料汇编(2019-2020新标准实施模板)
- 喜茶运营管理手册和员工操作管理手册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 2022年山东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版)
- GB/T 38936-2020高温渗碳轴承钢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知识精讲+高效课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 互通立交设计课件
- 生物竞赛辅导 动物行为学第七章 行为发育(38)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