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精选历史九年级下册冀教版拔高训练四十二
>第1题【单选题】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1918〜1921〜
1920年1925年
战时共产列宁实施
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国民经济馍复苏联硝立
渡过难关工作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
A、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解体
B、①以工代赈②苏联解体
C、①农业集体化②苏联解体
D、①1936年新宪法②苏联解体
【答案】: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经济发展的认识,考查题目的结构示意图,时间是1921年-1925年,苏俄面临着国内的政治经
济危机,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因此①处填写新经济政策,后来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暴露出来,苏联进
行了改革,到2旭纪末,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用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因此,②处
,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癣能力,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济体制对苏联社会
的影响很大,它造成苏联农重轻比例严重失调,严重影响了苏联人民的生产生活,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社会
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这给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教训,所以我国的改革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取
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第2题【单选题】
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
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绷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是指巴黎公社;C和1917年无关.故AB坏符合题意,D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提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
义的由理论变为现实.
第3题【单选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春血
图1:五年计划.四华完成图2:工作付酬的美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1反映的是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是斯大林模式下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图2是罗斯福新政中的“以工代赈",反映
的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二者的共同之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苏联工业化建设栖牲了农民的利益,没有调动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斯大林执政前,苏联没有实现工业化,而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海完成工业化;罗斯福新政是受经济危机影响而实行
的,苏联当时没有受危机;中击.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经济.故BCD解读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都体现了政府干臃
济的特点.
>第4题【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
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B
【解析】:
【分忻】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由此可知国家计划参与经济生产.结合课本
所学,1928——1937年斯大林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但是导致国超济比例失调,导致
苏联最终的B符合题意;根据关键词”对于苏联而言”,1922年苏联成立.191阵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不合题
意;实行农业集体化不是计划制定,C不合题怠;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正确的,但是斯大林模式测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
失调,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兴衰,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题学生要仔细分析题干信息关键词.学生还要掌提斯大林模式的内容和影响.
>第5题【单选题】
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整顿银行
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指导
D、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
【答案】:
C
【解析】:
【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干婕济的先例,即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指
导.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属于容易题,考生识记基础知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6题【单选题】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十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9"年n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人类历
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故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
义的由理论变为现实.
>第7题【单选题】
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这
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
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特点的识记。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罗斯福新政四项内容,第一项,国家举办公
共工程,减少失业人数,属于救济的范畴.其中,满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美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开始对
辿2行调整.对工业的调整既是复兴,也是改革.所以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这是新政的特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罗斯福新政的背鼠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第8题【单选题】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
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但它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
业、轻工业长期停滞不前.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衰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时间观念.通过时间定为历史事件,从而判断答案为斯大林模式.此题较易.
>第9题【单选题】
俄国十月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掀起过巨大的浪花。根本的不同点是()
A、革命进行的方式
B、人民群众的参与
C、旧统治的结束
D、实现了劳动人民当家做主
【答案】:
D
【解析】:
【分析】抓住关键词”根本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是它们的共同之处;D是它们的不同之处,因为俄国十
月革命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劳动人民开始实现当家做主的美好愿望,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他是人类历
史上第一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实行资产阶级专政,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
权.
故答案为D.
【点评】学生要掌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目的和结果,革命的性质.本题难度适中.
>第10题【单选题】
苏联早期的领导人布哈林说:“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
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A、开展赫鲁晓夫改革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进行戈尔巴乔夫改革
D、形成斯大林模式
【答案】:
B
【解析】:
【分析】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苏俄领用市
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最终走向社会主义.故这一政策是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赫鲁晓夫的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主张斯
大林体制,AGF合题意;193晔宪法布形成了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定,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ACD不
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宜了新经济政策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握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区SU.
>第11题【单选题】
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
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
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
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1917年,经济大危机爆发
的时间是1929年,所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不可能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①@于经济大危机的说法均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还要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经济危机爆发后,日本、德国走上了法
西斯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渡过了危机.
>第12题【单选题】
如下图为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重示意图。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
B、缩减农业产量
C^减少政府投资
D、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
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减少失业队伍,罗斯福新政期间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其
主要作用是以工代赈,既减少了失业,又能刺激消费.ABGF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第13题【单选题】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随后,罗斯
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
B、对工业的调整
C、兴建公共工程
D、对农业的调整
【答案】:
B
【解析】:
【分析】为了摆脱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之后,实施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对
□k®行调整.ACD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不是中,0措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要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第14题【判断题】
史实与推论:判断正误。
史实: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一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他们,
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推论:新经济政策通过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
互借鉴,互相交融。
A、正确
B、错误
正确
史实:罗斯福称"产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有深远意义的立法。"美国的工业产值1935
年比1933年几乎翻了一番。
推论:罗斯福新政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
经济危机的发生。
A、正确
B、错误
felt2a
史实: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
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推论: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
A、正确
B、错误
正确
史实:丘吉尔在1941年6月22日发表广播演说:"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也是英国的灾难,我
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推论:当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
A、正确
B、错误
正确
史实: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
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大象一一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
震动。”
推论: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A、正确
B、错误
正确
史实: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苏联恢复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推论: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的既得利益,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A、正确
B、错误
正确
【答案】:
【解析】:
【分析】(1)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苏俄在列宁的领导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所以
出现了商业、4登济、小企业、资本主义,故(1)的史实是新经济政策;苏俄新经济政策利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利用
市场和商品货市关系发展经济,最终走向社会主义。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互相交融。故(1)是正确
的.
(2)蝴§史实中“产业复兴法”,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史实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调
整工业;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但是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制度,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故(2)的推论错误的;
(3)依据课本所学,美国实行“新政”期间,通过一项法令.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工
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曰时数等.目的是防止盲
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整.故(3)的史实和推论表述正确。
(4)饱g课本所学,慕尼黑会议是英国推行绥靖政策,纵容法西斯的侵略,想祸水东引对付苏联。1940年10月,德国空袭英
国,英国开始抗战;材料三的史实中1941年6月,苏联战争爆发后,"—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表明英国朝
助俄国。由此可知英国、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故(4)的史实和推论表述正确。
(5)依据史实“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坦克的出现“,这些是用于战争的新的科技成果.结合课本所学,这些新式武
器的出现了,加剧了战争的残酷性。可以得出科技用于战争,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的结论.(5)的表述是正确的.
(6)依据史实中“维持外蒙古的现状;苏联恢宴1904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结合课本所学,雅
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背着中国同意: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1腱为军事基地等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
害.的隹论是镯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仔细亩题,判断史实与推论的是否正确.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正确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图
材料二:〃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
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苏俄(联)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政策因素;据图二概括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简析取得这一成就的政策原因。
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实行一五、二H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为应对"大萧条",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本国和西方国家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对本国: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对西方: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废济M先例.(宓&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范例.)
根据上述示意图,指出西欧经济在G到H之间呈现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成因,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
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上升(或增长).欧盟的建立主要因素:适时调整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国际合作.
【答案】:
【解析】:
【分析】(1)根据图一中“苏俄"可知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由于1921年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根据国二"1937年苏
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的ZDlk产值跃居欧洲第
-,世界第二;其原因是由于斯大林时期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这里的大秦条指的是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
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开辟了美国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苏联的“独特实验"指的
是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济体制.
(3)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西欧的经济从G到H之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根据G点的时间199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欧洲在1993年成立了欧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根据本题涉及的材料和问题可以归纳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根据国情不断调嗨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遍国际之间的合田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欧盟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题干本题的考查是学生知道正确经济政策的
制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
>第16题【材料分析题】
"列宁的思路"指什么?请写出该思路的内容。
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概括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
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材料中的规定在罗斯福新政中有何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法律文件所起的直接作用。
地位:中,谢施.直接作用: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列宁的思路〃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对原有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就其内容而言有何相似之处?请用简洁
的语言概括。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可以从中获得什么有益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或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巧妙结合)经济政策的调整要立足国情;勇于创新;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善于
学习借鉴不同文明的长处.
【答案】:
【解析】:
【分析】(1)依据材料一的关键词"搞了个新经济政策",再结合所学知识,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列宁领导的苏
俄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
□k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人以上,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因此可以把
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概括为:涉及范围特别广;台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3)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内容的"可知,这是新政的中心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结合
所学知识,罗斯福总统为摆畸济危机实行“新政”,内容:规定了各企业的生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
作曰时数;规定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的最高工作曰时数和应付工资额,这是政府干演济所采取的措
施;由此可知,《全国工Mk复兴法》直接作用是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4)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罗斯福新政在市场经济的环境
下国家也干预经济,因此两者的相同之处是国家干预与市场经济巧妙结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
福的新政带给我们的启示: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政策要与
时俱进,适时调整。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还要掌提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新经济政
策实行的时间.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及新政的特点.
>第17题【材料分析题】
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中国人研究《大国法则》,探寻发展之道。data-filtered="filtered">
TheRulesFor
GrealNations
data-filtered="filtered">【思想解放】data-filtered="filtered”>新的思想观念往往
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data-filtered="filtered">【制度创新】data-filtered="filtered">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
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法制】
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data-filtered="filtered">【领袖引航】data-filtered="filtered">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
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data-filtered="filtered">
data-filtered="filtered">
data-filtered="filtered">【历史启示】data-filtered="filtered">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
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思想。
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理性主义)
19世纪,俄日为实现制度的创新而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改变阻碍资本主义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俄:农奴制,日:幕府统治.
第一部宣扬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文献是什么?法国体现上述思想的文献是什么?
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
请写出下图两位“引路人"促进国家发展的史实。
俄国: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实行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纵观大国的发展历程,这对当今的中国有何启发?
先进的思想引领;国家独立,祖国统一是强国的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创新、依法
治国是国家走向富强的保证等.
【答案】:无
【解析】:
[徜[第(1)问,主要"学分寸蛇动的记,侬已^MHR可知,推动醐资本的
早的是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提倡的人文主义;再就是兴起于18世纪的法国的启蒙运动.
第(2)问,主要考查19世纪的俄国和日本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的俄国,由于受到农奴制的阻碍,资
本主义发展十分缓慢;而同一时期的日本则是受到本国幕府统治的影响,面对这一现状,俄国和日本都进行了改革,并取得成
效.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历史文献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发表于177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是
世界上第T5宣扬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文献;而发生于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中,体现上述思宛(的文献是《人权宣言》.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图一中的人物是列宁,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统济的恢宴和发展;图二中的人物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经济大危
机时,罗斯福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缈见俄国、日本、美国、苏联的国家发展历
程,不难得出,进行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思想引领;国家独立,祖国统一是强国的基础;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创新、依法治国是国家走向富强的保证等.
【点评】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睹光・文艺复兴美国的诞生•《独立宣言》的发表和独立战争的胜利•法国的革命
和拿破仑帝国・法国大革命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俄国废除农奴制•科学和思想的力量•思想启蒙的火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以道路的探索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第18题【材料分析题】
正确经济政策的制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图二
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图
材料二:“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
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二战后西欧经济发瓶示意图
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中苏俄(联)粮食产量上升的主要政策因素;据图二概括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简析取得这一成就的政策原因。
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产值跃居世界第二,实行一五、二H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为应对"大萧条",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本国和西方国家的影响?
罗斯福新政.对本国:使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对西方: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废济M先例.(宓&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范例.)
根据上述示意图,指出西欧经济在G到H之间呈现的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成因,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
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上升(或增长).欧盟的建立主要因素:适时调整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国际合作.
【答案】:
【解析】:
【分析】(1)根据图一中“苏俄"可知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由于1921年列宁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根据国二"1937年苏
联工业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比重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苏联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的ZDlk产值跃居欧洲第
-,世界第二;其原因是由于斯大林时期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这里的大秦条指的是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美国
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开辟了美国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苏联的“独特实验"指的
是斯大林模式,开创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济体制.
(3)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西欧的经济从G到H之间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根据G点的时间1993年,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欧洲在1993年成立了欧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根据本题涉及的材料和问题可以归纳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根据国情不断调嗨济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加遍国际之间的合田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了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欧盟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题干本题的考查是学生知道正确经济政策的
制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的重要性.
>第19题【材料分析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世界历史风云突变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以前的几年是充满希望的几年,欧洲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
相反,1929年以后的几年充满了忧虑和失望,危机一个接一个,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
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
一一《大国崛起》
材料三: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
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
性疗法。
一一(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材料四: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
突然袭击。.・・・・・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于9月3日先后对德宣战
一一吴于魔、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材料一中欧洲通过建立什么新秩序"逐步解决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各种争端"?"充满了忧虑和失
望”主要是因为哪一事件的打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或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材料二认为"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是如何安排的?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
国家计划;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美国的"试验性疗法"其中心措施是什么?罗斯福新政和斯大林
模式对二战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设法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对工业的调整;为二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四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场战争的全面爆发?这场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以及世界各国人国的相互支持.
结合材料和所学,说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社国频;资本双世界爆黑济9;资本较制度不®;法西斯势力猖獗;爆发了世界
【答案】:
【解析】:
【分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束后,为调和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确立
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构成战后资本主义国而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
稳定时期。但并没有消除各大国间矛盾,相反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第二问依据材料一所给信息“192昨以后的几年充满了
忧虑和失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摆建济危机各国
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曰本走上法西斯道路。
(2)第一问依据称国二所给信息“在刃外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7可知,"在月阶时代,所有
的生产、运输、销售"都是国家计划翊F的.第二问畸所学知识可知,193阵苏蝴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
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的形成.
(3)第一问依据材料三所给信息“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但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可知,材料三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设法
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苜时疾病.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
免新的危机。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试验性疗法”是指罗斯福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4k的调整,制定了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新政的核心和基础。第三问,依据所学知识可在,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度过了危机,经济开始好转,斯
大林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两者都为后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4)第一问依据材料四所给信息“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希特勒按照准备已久的侵略计划(“白色方案”),向波兰发动
突然袭击英法两国政府向德国提出停止军事行动的照会遭到拒绝……于9月3日先后对德宣战"可知,这是德国法西斯突袭
波兰,标看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美中苏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
宣言》.内容: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曲8和。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
志,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依据以上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呈现出如下特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通过制定两个五年计
划,经济发展迅速;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为了挽救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调整,美国实施了罗
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势力猖獗;1939年9月f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等。
【点评】本题存了三十年母响国际台的件,中。学生要在20世H三十年代的事件:华
盛顿会议、经济大危机及其影响、罗斯福新政等。
>第20题【材料分析题】
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在一次宴会上,一位贵妇人问达尔文:〃您看我也是猴子变的吗?”达尔文微笑着说:〃是的,
不过,您是一只漂亮的猴子变的!〃
情境二: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
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
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与上述对话有关的是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此理论出自他的哪一著作?这一理论的提出有何意义?
生物进化论;《物种起源》;推翻了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该笑话反映的是苏联哪一体制?有何特点?根据情境二说出这一体制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
【答案】:
【解析】:
【分析】(1)依据情境一中关键词"达尔文”"猴子变的"等信息可知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认为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
提出进化论.这一理论源于达尔文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这一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造论
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量神权统治的根基.
(2)依据情境二的文字“没油、没锅、没柴""斯大林万岁",农夫对老婆这么说,是因为家里曾经有油、有锅、有柴的,现
在却没有了.结合课本所学,斯大林时期实行农业集体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一些地方甚至把农民的家禽、家畜等完全
收归公有.所以才会出现了上述情境.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特点政治济高度集中;由情境二农夫家“没油、
没锅、没柴",说明农业比较落后.结合课本所学,斯大林实行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却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
落后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时间、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第21题【材料分析题】
用历史启迪思维,让历史照亮未来,中国人研究《大国法则》,探寻发展之道。data-filtered="filtered">
TheRulesFor
GreatNations
中等人用加州可・noo・一
^^^^^^^^^^^^^^Bdata-filtered="filtered">【思想解放】data-filtered="filtered">新的思想观念往往
产生于社会发展之先并引导社会转型;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data-filtered="filtered">【制度创新】data-filtered="filtered">国与国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国家制度的
竞争,政治制度上的改革或者创新对于国家的兴盛有着重要作用。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法制】
data-filtered="filtered">民主、自由、平等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
data-filtered="filtered">【领袖引航】data-filtered="filtered">每当一位杰出领袖的政治生涯开始或结束时,
人们的生活往往就起了变化,历史的进程也可能会随之发生变化。data-filtered="filtered">
图1图2
data-filtered="filtered">
data-filtered^filtered”》【历史启示】data-filtered="filtered”〉世界大国的版图变化没有结束也不可能结束,
但世界大国的价值是恒久永存的。
请写出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先进思想。
人文主义,启蒙思想(理性主义)
19世纪,俄日为实现制度的创新而进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