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ED产业发展情况分析_第1页
全球LED产业发展情况分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H1液晶显示器技术指标分析报告无论整个电脑市场如何发展,液晶显示器第一外设的地位永远不会改变,其根本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器在产品功能上具备相当的独立性,他不仅是传统计算机的核心外设,同时也是各类游戏设备、播放设备的核心外设,尤其是在视频网络不断普及,住房成本不断提高,人口迁移速度加剧的今天,液晶显示器在很多领域已经替代了电视,成为了家庭内的第一观看媒介。为什么选择液晶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做单独分析1.液晶显示器与小尺寸电视的区别愈发模糊

2.显示器源自于计算机领域,但目前拥有比计算机更大的生存空间

3.液晶显示器在多个行业标准间徘徊相比以往的报告最大区别在哪1.此份报告通过实际零售品反应产业上游的情况

2.此份报告会有更多的内容结合产品与技术

3.此份报告会以周度为主要时间计量单位(一).面板类型分析一.面板类型走势分析面板类型是所有专业级用户购买液晶显示器乃至于显示设备时的先决条件,而且TN面板也成为了低劣画质的代名词。虽然TN画质差并不是那么绝对,但是从整体市场分布来看TN屏的确普遍规格指标偏低,说TN屏是低端显示器的代名词在不严格的环境下的确不为过。除了TN以外,剩下4种均为广视角面板,在总体表现上各有各的特点,但是相比TN普遍具备更好的可视角度,更好的色准表现,更慢的响应时间以及更低的亮度。但是总体来说,考虑到响应时间与亮度指标对于目前的显示器完全不是问题,我们可以认为这4种面板在画质表现上相对TN有明显的优势。而从趋势上来讲,TN以及IPS都呈现出了缓慢下降的趋势,VA则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广达在2015年拿出了不少价格相对IPS更加低廉的MVA类产品,虽然实际效果相比IPS略为逊色,但是在不进行直接比对的情况下MVA依靠价格优势获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MVA上升的主要理由。二.面板类型比例分析从整体市场趋势来看,已经有超过65%的用户认为广视角面板是自己购买显示器的标准,从整体数据来看只有囊肿羞涩的用户,和绝对尺寸控的用户愿意主动选择TN面板显示器。TN在整个市场竞争中属于劣势的情况已经不可被逆转。(二).尺寸分析一.尺寸走势分析从以往的各类调查来看(包括对于手机屏幕尺寸的调查),用户对于尺寸的认知其实是非常盲目的,在之前我们曾经调查,绝大多数用户都对显示器尺寸有一个心理预期,但是在试用更大尺寸产品之后打破原先预期的比例也是非常庞大。所以说这部分尺寸相关数据本身拥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总体比例基本准确。从整体趋势来看,25-29寸的产品关注度下降了很多,30寸以上的关注度却有了明显提升。而造成这样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这2类市场均属于整个市场中的高阶部分,而今年春天发布的32寸新品获得了不少用户的认可,所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而23寸产品的上升,其余主流尺寸的下降则是由于23寸产品已经成为最具性价比的型号,关注度上升自然而然。二.尺寸比例分析从整体比例来看,22-24寸仍然是整个市场的最主流阶段,其中23寸由于其高性价比(相比22寸普遍只贵100元,相比24寸普遍便宜200元)获得了整个主流市场的认可。至于21寸以下产品的缩小,主要原因在于更小尺寸的面板价格不可能过度降低,另一方面在面板价格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显示器的其他成本就会非常明显,不可能太多压低价格。三.最受关注尺寸分析从尺寸分布上来看,27寸作为高阶显示器最主流的产品,拥有多家面板厂商的支持,占有率达到第一可以解释。21.5寸显示器在价格上拥有非常大的优势,而比21.5寸再小的产品恐怕连100块钱都便宜不下去,而且小于21.5寸的显示器也罕有1080P分辨率,21.5寸自然是最好的选择。23寸、23.6寸、23.8寸、24寸则是价格相对便宜的产品当中尺寸更大的产品,这4个尺寸段其实在各个规格指标上都非常相似,如此细的尺寸划分也只是因为各个面板厂商各自的生产线按照特定尺寸切割拥有最低浪费而已。34寸能在这张榜单上出现也是一件颇为神奇的事情,目前34寸只拥有1440P的21:9这一类产品,普遍采用曲面设计,而且平均价格高达7000元,这也充分证明了高端用户对于新鲜技术和新鲜产品的认可度。从某些角度上也证明一家上游面板厂商推行的标准对于整个产业仍然具备相当的影响力。四.平均尺寸走势分析从总体趋势来看,用户对于显示器尺寸的需求与欲望还是在不断上升,在ZDC看来出现这样的上升趋势,最根本原因在于液晶显示器的去DIY化导致的。以往液晶显示器的普遍需求偏低在于液晶显示器的攒机附属品地位,而随着DIY产业的平稳化以及液晶显示器的通用化,人们更愿意以一个单独产品的角度去考量液晶显示器,其单价和平均性能一定会上升。

(三).分辨率分析一.最受关注分辨率分析分辨率是传统液晶显示器用户的重要考量指标,不过随着操作系统UI设计理念的不断演化,尤其是Windows10已经在系统表层抛弃了分辨率概念,分辨率概念本身已经开始模糊,屏幕尺寸+DPI双重概念的开始替代分辨率成为了衡量屏幕精度的主流。从分辨率数字来看,1080P是绝绝对对的主流,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1080P是从2002年开始全球影视行业推行的分辨率标准,而显示器播放电影也是非常主流的需求。排在第2的2560×1440和排在第3的3840×2160虽然在数字上领先了1080P不少,但是从理念上来讲则是非常标准的1080P精度进化产品。至于排在第7和排在第9的1600×900和1366×768则是1080P的前身,720P的衍生标准。第4名和第9名的3440×1440以及2560×10800能够拥有如此的关注度实属意外,可以看到还是有不少用户愿意尝试21:9这类新鲜分辨率,而且从游戏角度上来讲21:9往往可以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范围,感受自然也有进一步的提升。至于其他上榜分辨率可以说都是遗老遗少的杰作了,1440×900存在于老式19寸显示器当中,1920×1200则是一部分24寸左右用户对于老标准的不妥协,1280×1024则是那些对于方屏有执念用户的最好选择,这些分辨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淘汰。二.分辨率级别走势分析从分辨率级别来看,4K分辨率的关注比例一直在降低,考虑到Windows对于4K支持一直不是很完美以及主流4K显示器的低劣画质,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1440P的崛起与27寸以上1440P显示器价格的不断降低有着很大的关联,在显示器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分辨率总要增加才符合规律。至于其余分辨率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波动,均属正常。三.分辨率级别比例分析最后我们来看看像素级别,平均分布,1080P占据整体市场的主流无需多言,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的整体占有率仍然属于很低的数字,充分证明了液晶显示器是一个非常随大流的市场,普遍性选择成为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四).像素与像素密度分析一.平均像素数量分析由于显示器本身存在非常多的比例,所以在考量显示器分辨率以及单位面积分辨率时,使用像素数量进行直接横向对比更加客观科学。总体来说目前液晶显示器的相熟数量要比上一份报告中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高了不少,如果考虑到显示器的尺寸这样的结果也属正常。而从趋势上来看,液晶显示器的平均像素数量不断在走低,我们认为这与4K显示器的热潮消退有关系。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4K显示器,但是相反之前那种盲目追求4K显示器的热潮已经过去了,所以才会出现像素平均关注整体趋势下降,同时4K显示器销量上升的局面。二.平均DPI走势分析至于DPI方面,他的趋势与像素的变化趋势非常吻合,这也间接说明了从整体来看液晶显示器的尺寸变化非常非常之稳定。而且液晶显示器虽然DPI一直在100以下的数字,但是随着液晶显示器尺寸的不断增大,其观看距离也不断增大,反而对于DPI的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五).背光源分析一.背光源走势分析背光源是5年前液晶面板进化的面板,到了2015年可以说已经迎来了LED一统天下的时代,LED背光源拥有成本、厚度、功耗、发热等等方面的优势,而液晶面板也是一条严格被成本控制的产品线,所以LED可以普及并没有任何意外。不过在2015年,我们惊奇的发现CCFl背光源又有了一次飞跃性质的关注度提升,不过并不是因为什么特别的新产品发布,而是一些老产品的价格又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个世界上总有很多人相信以往的老口碑,在这些关注度当中一款来自三星的19寸16:10显示器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我想这足以说明问题了。二.背光源比例分析从总体来看,LED一统天下的结局不可能再被改变,以往一些专业显示器必须使用CCFL背光源才能保证色域覆盖的问题也被LED背光源的进化解决。事实上在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CCFL面板早就被彻底淘汰了,在老面板清仓之后终究会回归沉寂。(六).3D功能分析一.3D功能走势分析

显示器3D功能的兴起实在2011年-2012年的事情了,当年主动式3D、被动式3D、红绿3D这3大阵营的战争可谓是如火如荼,但还没有两年的时间已经趋于平静。这样的结果可以说并不例外,即使到了2015年的今天,想要在显示器上观看3D画面并不是那么的方便,效果也不是那么的好,3D电视虽然早就普及,但是实际使用率低的难以想象,更不要说显示器能如何了。从总体趋势来看,液晶显示器的3D功能支持比例不仅已经跌到了相当低的数字,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当中。出现这样的结果依旧是因为大众对于3D功能的冷淡,3D功能热炒几年不仅没有在画质上本质的进步,甚至连易用性上的进步都没有。二.3D功能比例分析在这样的背景下,3D功能保持3.21%的关注度已经算很不错的成绩,考虑到越来越多的显示器新品不以3D功能作为卖点,甚至取消3D功能以保证其他方面的指标优秀,未来真正关注3D功能的用户数量一定会少到一个非常低的数字。(七).宽高比分析一.宽高比走势分析宽高比可以算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指标,大部分用户对于宽高比本身可以说丝毫不关注,而少部分用户甚至会为了16:9与16:10这样非常小的区别反复纠结。由于PC系统天生就考虑到了不同屏幕比例可能造成的影响,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屏幕比例并不会带来不便,所以用户不关注也是必然。之前我们说过不关注就是随大流,而随大流就是16:9万万岁,方屏全抛弃。不过随着人们对于液晶显示器消费能力的不断上涨,一些非常规比例也呈现出了上升的特质。比如21:9在今年春夏交接之际就有了非常明显的上升,从年初的1.71%上涨,在最高点甚至超过了8%。二.宽高比比例分析由于影视业越来越趋向拍摄21:9的影片,再加上21:9显示器在游戏领域有着更为广阔的视角,21:9的崛起可以说并不是偶然。虽然21:9显示器目前仍然处于比较高昂的价格段,但是以娱乐为主的高端用户群显然更青睐这类在娱乐应用上有特别体验的产品。三.平均宽高比走势分析在平均宽高比方面,由于21:9显示器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所以在显示器整体宽高比上也呈现出往越来越扁的方向发展,虽然16:9分辨率出现已经长达13个年头,但是在2015年整个液晶显示器产业终于彻彻底底的突破了16:9线,朝着更加扁平化发展。未来可以预见到的是我们会见到越来越多更加扁平的显示器产品,而用户也会越来越多的接纳这类产品。(八).亮度分析一.亮度走势分析液晶显示器的工作环境非常非常的恒定,所以说在亮度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是非常非常小,可以说现在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发展已经进入了完全停滞的状态,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进入了停滞。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平均亮度可是逐年在刷新。一般我们认为液晶显示器的亮度达到250nit足以应对绝大多数顺光环境,所以厂商们往往只把亮度做到250nit就随之收手。我们可以看到目前250nit仍然是绝对的主流,大于300nit的高亮度显示器很少出现,没有用才是一切的根本原因。二.亮度比例分析从亮度分布上来看,250-300nit占据了整个市场的主流,其实在绝大多数室内环境中,150nit既可以满足基本需求,所以也有一些廉价或者特殊规格的产品采用更低亮度的面板。考虑到液晶显示器亮度会随着时间衰减,大家还是不要购买亮度太低的产品才对。三.平均亮度走势分析从整体平均亮度变化趋势来看,液晶显示器的平均亮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稳定的数字,在270nit左右震荡不足为奇,而且这个数字已经成为了公认的产业稳定值很多年,在这里我们相信只要液晶显示器没有脱离其原本的使用环境,亮度会永远在类似的数字徘徊。(九).视频接口分析一.各个接口走势分析视频接口实际上一个与消费者相关性不大的的存在,但是却是整个显示器行业关键的技术指标。目前液晶显示器接口的主流4大标准已经确立下来,D-Sub、DVI、HDMI、DP分别占据各自的市场。在液晶显示器分辨率和帧率不出现很大突破之前,这4大标准的位置不会改变。从趋势上来讲,4大标准全部非常稳定,只有D-Sub呈现于微弱的下降趋势。虽然使用数字信号传输视频数据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但是使用模拟信号的D-Sub成本低,而且在不太高的分辨率下并不会产生任何的问题,所以D-Sub标准仍然是绝对的主流。二.各个接口比例分析从整体比例来看,作为公共标准的HDMI排在了关注度第2的数字并不意外,这也充分证明了液晶显示器产业去DIY化的走势。DVI标准从开始就是为液晶显示器设立的,目前绝大多数档次略高的显示器也会采用DVI系列接口进行连接,不过在PC领域以外DVI接口就罕有人知了,所以DVI关注度低于HDMI并不奇怪。至于DP接口,其发明主要是为了替代LVDS作为底层接口的存在,在实际应用领域虽然规格喜人,但是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如此低调也不奇怪了就。(十).显示器支架分析一.显示器支架功能走势分析显示器支架也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功能点,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绝大多数显示器一定要摆放在具体某个位置才可以使用,而显示器本身是个平面,保证观看效果的前提就是将这个平面调整到与观看视野基本垂直的角度。可以看到的是消费者对于俯仰倾斜的需求要远远大于其他3类支架调整功能。倾斜可以说是显示器的必备功能,虽然理论上显示器只要做的完全垂直于桌面即可,但是实际上由于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身高和坐姿,显示器往往需要做一定程度的上下俯仰才能保证比较好的观看角度。不过消费者对于倾斜关注处于持续下降的趋势,个人认为是因为高端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其他更加全面的调整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在于低端显示器的成本问题已经越来越严峻,取消显示器的俯仰倾斜功能可以为每台显示器节约5元左右的成本,这对于低价市场的产品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比例了。二.显示器支架功能比例分析最后从综合比例上来看,可以完全依靠整体旋转显示器的侧转功能最不被人关注,可以彻底改变现实效果的旋转功能在小功能中占了相当高的比重。升降功能其实很大程度是为了给旋转功能提供方便,所以比例相对近似,倾斜功能本身无可替代,有这样的结果实属正常。(十一).外围接口分析一.外围接口走势分析外围接口本身对于显示器来说并不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功能,但是随着显示器的不断增大,显示器自身拥有了更多可以防止接口的空间,用户也越来越依靠显示器的扩展功能。当然拥有外围扩展接口的显示器单价仍然偏高,这也是市场定位所决定的。从关注趋势来看,音频输出接口成为最主流的外围接口,但是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强调,显示器的音频输出接口是作为HDMI接口的副产品出现的,有不少视频输出设备强制在使用HDMI时必须同时通过HDMI输出音频,当然这一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逐渐漠视,所以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至于其他走势都比较平稳,无法说明太多问题。二.外围接口比例分析而从总量上来看,音频输出接口占据超过30%的关注度也属正常,要知道其主产品HDMI输入占据了超过60%的关注度,这也是绝对相关的东西。USB接口并非不可替代的产品,但是的确非常方便,尤其是目前高端显示器都拥有扩展USB

3.0的功能,自然会受欢迎。至于音频输入接口本身是内置音箱的伴生品,其比例小于内置音箱的源于HDMI口的音频输出功能。(十二).附加功能分析一.附加功能走势分析液晶显示器往往还带有一些附加功能,这些附加功能用到的人的确不会太多,但是偶然用到也会感觉到其便利之处。在附加功能当中,被广泛提及的就是内置音箱以及支持壁挂这2点,前者由于HDMI接口的兴起,使得不少用户想要依靠显示器音箱省去一部分预算和空间,后者则是因为VESA标准化接口给我们提供了不少便利支持壁挂的上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液晶显示器的高端市场不断发展,而且越来越多的用户愿意采用显示器支架提升显示器的易用性,这也是主要理由之一。内置音箱毕竟效果差,只能作为应急之用,一些高端品牌也推出了显示器外挂音箱满足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二.附加功能比例分析总体来说,用户对于附加功能的关注越来越多是一种趋势,附加功能越来越多也是一种趋势,随着显示器尺寸的增大,其体积也会随之增大,也就拥有越来越多附加功能的空间与价值。除了USB与壁挂,未来诸如读卡器,高功率USB充电、USB声卡等等也会步步加入显示器当中。(十三).专家观点一.影像行业专家——陈帅显示器存在的核心目的就是让数字化的影像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谈显示器必然要谈画质,不过显示器的画质并非表面上的几个参数那么简单,真正能反应显示器画质的指标几乎都无法反映在纸面上,这就给这个市场的商业运作带来了很大的空间。事实上在这个市场上,你所看到的绝大多数规格指标特别漂亮的产品很多都是低端货色,好产品永远集中在几大品牌。无论我们认为现在显示器行业的入门门槛有多么低,能够生产出优秀产品的品牌永远还是那么少,门槛多高永远不会影响门后的山多高不是吗?

较色仪已经成为了注重显示器色彩效果用户的必备品二.资深平面设计师——高冬显示器存在的目的是还原肉眼所看到的真实世界,而并非过度修饰。而对一个专业的设计师来说,色彩真实的还原能力决定了设计图的质量与可信度。现阶段市面上很多显示器厂商为了吸引消费者,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刻意提高显示的饱和度或画面的冷暖温度表现,这样就失去了显示器本身所表达的意义。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如果因为显示器显色的偏差让印刷品的色值与实际显示的不同,那么对设计师以及广告商来说都是致命的。虽然说迎合消费者的口味是厂商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让画面色彩回归本源才是未来显示器的正确发展之路。

游戏行业也在另外一个方向带动了显示器的发展三.DIY行业专家——王晔

当下的DIY市场,显示市场可以说趋于一线位置,仅次于我们针对所熟知的显卡以及CPU的关注度,DIY玩家;尤其是那些游戏玩家们针对显示产品的需求也日益高涨,而现在的显示市场,也正向大尺寸、高分辨率广角化的特点所集中。

从产品来看,想要淋漓游戏,对显示器的尺寸就一定要大,“尺寸”似乎成为了所有DIY玩家选择显示器的第一要素。而尺寸看完后随之关注的就是显示屏幕的属性、材料、分辨率以及点距了,廉价的大尺寸显示器一般点距较高,看起来非常晃眼;而针对当下的显示市场,4K分辨率有着较高的售价以及最强的分辨率,但销量以及接受度平平;1080P(超清)在市场中已经风靡了多年,用户的需求也不会滞留于此;那么趋势最明显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2K,高分屏配有工薪阶层能够接受的价格,这是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